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胡国生 《攀钢技术》2002,25(3):55-58
介绍了攀钢烧结烟气的特点,SO2的来源。根据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现状,提出了攀钢烧结烟气脱硫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攀钢当前和未来几年重点治污项目——烧结合硫烟气治理的实际需要,在世界十几种主要成熟的烟气脱硫工艺中,重点选取六种工业化应用程度较高的进行述评,分析了攀钢烧结烟气特性,对攀钢烧结烟气脱硫工艺选择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3.
  羽中 《冶金动力》2014,(5):16-18
根据攀钢烧结烟气SO2含量高的特性,采用高效循环吸收法烟气脱硫技术进行系统设计,通过脱硫液对烧结烟气中SO2的吸收与解析,得到90%以上纯度的SO2气体并生产浓硫酸,同时烧结烟气达标排放,在脱硫过程中无二次污染物产生,脱硫率达93%以上;攀钢烧结系统技术改造(三期)工程实践证明该脱硫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离子液循环吸收烟气脱硫工艺的原理和应用现状.离子液循环吸收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吸收剂回收率高、副产物具有较高回收价值和良好市场前景等优势,符合循环经济和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目前,已在攀钢烧结建成了1套处理能力为550 000 Nm3>/h的工业装置,并取得了初步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5.
CEMS烟气连续监测系统优选世界上成熟的先进技术,主要用来连续监测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及排放总量。攀钢采用离子液循环法脱硫,完全直接抽取法测量。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攀钢烧结烟气的特点,介绍了有机胺(离子液)循环吸收法、氨-硫铵法、气固悬浮循环流化床脱硫法等3种脱硫工艺的原理、工艺流程及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工程应用效果,对比分析了3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有机胺循环吸收法用于脱除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具有脱硫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同时可副产硫酸,符合攀钢烧结烟气特性要求,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攀钢伯水预脱硫处理工艺现状,就攀钢实现铁水全脱硫、满足全连铸需要,进行了组罐-脱硫-扒渣-提钒工艺流程试验。在组罐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攀钢实际提出了在攀钢实现铁水全脱硫的技术设想。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我厂烟气脱硫的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烟气脱硫的技术及发展方向,并对我厂烟气脱硫的途径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软锰矿浆烟气脱硫的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发展历史、技术特点、前景分析,为烟气脱硫技术的选择特别是选用软锰矿浆烟气脱硫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尹锡军  曾志勇 《攀钢技术》1998,(3):28-31,43
阐述了攀钢铁水炉外脱硫现状及国内其它钢厂的对比情况,并结合攀钢的实际,提出了攀钢铁水炉外脱硫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就攀钢四高炉TRT系统干式系统运转率低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找出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造措施。并简要介绍改造后的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周家宾 《冶金动力》2013,(11):23-25
攀钢一期高炉煤气主管网在不停输煤气的前提下,采用带压开孔封堵技术对一期高炉煤气主管网进行封堵实施作业,保证了一期高炉煤气主管网安全退出运行,实现了带压开孔封堵技术在大孔径高炉煤气管道上的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3.
攀钢连铸坯热送热装的前景及综合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要地分析了攀钢连铸坯热送热装工艺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其综合效果,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炉循环水泵站运行效率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孔群 《冶金能源》2003,22(5):58-60
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与差异,泵站的实际运行工况总是或多或少地偏离设计最佳工况。本文根据攀钢高炉循环水泵站运行情况,对该泵站净环泵组及水泵的运行进行了电耗和效率的分析,并探讨了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攀钢热轧加热炉生产潜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温亚成  陆正宏  陈继林 《冶金能源》2000,19(2):30-34,37
探讨了攀钢热轧板厂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的生产潜力.通过加热炉及其相关工序的挖潜改进、创造条件,努力延长加热炉运行周期,使两座为100万t热轧板卷轧机配套建设的加热炉可以完成扩能改造后140万t板坯加热任务.  相似文献   

16.
针对攀钢焦炉煤气大量富余这一问题,提出了富余焦炉煤气在保证企业煤气平衡的前提下,可作为燃料和化工原料进行综合利用,以实现清洁生产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运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针对攀钢4号高炉,研究了富氧和喷煤的变化对高炉风口回旋区特征的影响,主要是对理论燃烧温度以及煤气成分的影响。其结果表明:在攀钢目前的冶炼条件下,4号高炉的喷煤比可以继续提高至185 kg/t,但在245 kg/t时达到极限。提高喷煤比和富氧率均可提高回旋区的温度,但喷煤比的效果会更加显著;喷煤比和富氧的变化对煤气成分影响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通过攀钢高炉与不同容积高炉的指标对比,提出了衡量高炉冶炼强化程度的指数ξ,包括渣铁量指数和炉腹煤气量指数两个部分,克服了传统冶炼强度和炉腹煤气量指数的局限,更能体现高炉冶炼的本质。通过对不同高炉强化程度指数的分析和对比可知:渣量对攀钢高炉强化程度的影响很大,是攀钢高炉强化程度高的重要原因;提高富氧率可以在不增加风量的情况下提高强化程度;高压操作是在高冶炼强度下缓解下降炉料与上升煤气流之间相对运动矛盾的有效手段,提高炉顶压力是攀钢进一步提高强化程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攀钢一期高炉煤气干式除尘净化系统及TRT于2008年4月开始投入建设,2009相继投入生产运行,分析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进行的优化改造、使用效果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