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传策 《气象》1991,17(10):57-57
雷暴是积雨云独有的重要特征,云中若发生雷暴则必为积雨云无疑,但并非所有的积雨云都一定产生雷暴。在积雨云整个生消过程中始终不发生雷暴的情况虽然不多,但在一些发展不很旺盛的积雨云或积雨云发展不太强盛的阶段,不发生雷暴的情况还是不少的。  相似文献   

2.
积雨云的形成是产生雷暴的必要条件。由于大气电场的极化作用 ,使得积雨云在形成过程中一部分带正电荷 ,一部分带负电荷。这些电荷不断积累 ,又使积雨云内部和积雨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场逐渐增强 ,并可能导致空气被击穿而出现强烈放电现象 ,这就是雷暴。这种放电现象发生在积雨云内或云地之间。强烈雷暴的发生 ,常伴随大风、大雨或冰雹出现 ,有时人畜还受直接雷击造成伤亡现象 ,或引起火灾或使建筑物倒塌 ,感应雷击还能致电子设备损坏等 ,给人类带来灾害。因而 ,准确的雷暴资料 ,对工业、农业、林业、建筑、水电、通信、航空计算机网络等都具有…  相似文献   

3.
王伟 《气象》1977,3(6):20-20
积雨云是一种对流运动很强烈的云。它常常伴有雷暴、大风、大雨、冰雹等危害性较大的天气现象。怎样才能正确地判断积雨云呢?下面谈谈自己通过学习和实践得到的一些粗浅体会。 细心寻找反映本质的现象 我们知道,当积雨云布满全天时,一般云层厚度差异很大,天空显得很阴暗或时明时暗。但在某些时候,当积雨云布满全天时,云层厚度比较一致,天空亮度也较均匀,这时要正确判定云层就比较困难。  相似文献   

4.
积雨云与雷暴的观测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万俊 《气象》2001,27(5):2-2
在气象观测工作中 ,要真实准确地观测好积雨云和雷暴 ,需了解积雨云和雷暴形成的过程及特征并掌握正确的观测方法。1 积雨云和雷暴的形成及特征  积雨云是一种对流云。积雨云是积云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即淡积云→浓积云→积雨云。如果对流上限比浓积云所达的高度更高 ,此时浓积云的云顶就往上伸展 ,当上升到一般温度在 - 1 5℃以下的高空 ,即冻结高度时 ,云顶的过冷却水滴就开始冻结冰化 ,使云顶逐渐消失其清晰圆弧形轮廓 ,出现丝缕状结构 ,这时就形成积雨云。雷暴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结果。当云中的电位差达到一定数值时 ,就产生火花放电 …  相似文献   

5.
不同时效的积雨云预报的方法不同,因此把积雨云的预报按照下列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是适当的: 1.积雨云实况的掌握, 2.积雨云的短时预报, 3.积雨云的可能性(潜势)预报。 1.积雨云实况的掌握(位置、强度) 最为实用的掌握积雨云实况的手段是雷达观测。使用雷达不仅能够及时地观测积雨云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浅谈地面气象观测中云状的误记或漏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状在地面气象观测中是一种目测项目,尽管《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各类云的外形特征有详细描述,但在实际观测记录中,云的变化是错综复杂的,有时即使是经验相当丰富的观测员在云状的判断和记录上也难免出错。因此,云状观测是地面气象观测中的一大难点。这里,结合多年从事地面测报工作的实际,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云状误记或漏记情况进行了归纳和分析。1.1观测员对云状的习惯性误记或漏记一个观测员工作时间久了,对当地出现频率较高的几种云一清二楚,久而久之,在云状的记法上也习惯成自然。比如,只要有雷暴就记满天积雨云,无雷暴即使有雨呈明显…  相似文献   

7.
隐蔽在层云、浓雾和雨层云中的积雨云,在未出现雷暴之前是很不容易观测准确的,尤其在夜间,观测更为困难. 空军《气象学教程》一分册上指出:“积雨云在天边是容易分辨的,但当大块积雨云遮盖全天时,由于无法看到云的侧面和顶部,往往容易与雨层云相混淆.这时可以根据以下几点来区别:(1)积雨云有雷电现象,雨层云没有;(2)积雨云的降水是阵性的,雨层云的降水是连续性的;(3)积雨云底常呈悬球状,有明显的起伏,雨层云则由于  相似文献   

8.
人工影响积雨云机制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一维时变积雨云模式对一块积雨云进行了播撒人工冰晶或水滴的多种数值试验,得到了增加降水或减轻冰雹灾害等效果。对各种催化方法的作用作了分析对比,并得出人工催化可能改变降水元形成的主导微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积雨云是大气垂直对流时产生的。由于积雨云中扰动十分强烈,电场强度也很大,直接对其观测困难,所以至今对积雨云的观测结果还是比较零散的,对它的认识也是不深刻的。 1.一些观测结果积雨云是对流层中一种中尺度运动,它的水平尺度和垂直尺度相当,多在5—10公里。有的云顶伸进平流层。在副热带,观测到其云顶高可达22—23公里。一般雷暴具有独立的、相对小的积雨云单体,维持时间多在半小时左右。强的雷暴多发生在斜压  相似文献   

10.
乌鲁木齐机场积雨云的出现成因可分为两大类 :其一为夏季在午后气温达最高时 ,山区热力对流形成对流云 ,傍晚从山区移出 ,中低空有小扰动介入 ,促使其发展加强后 ,移向本场造成本场积雨云的出现 ;其二 ,本场气温较高时 ,有锋面过境 ,冷暖交汇发生强烈对流活动 ,锋前积雨云推至本场往往伴有很强的阵风及雷暴天气。这两类积雨云 ,前者强度与持续时间远小于后者 ,对飞行的影响也比后者小。1乌鲁木齐积雨云的特征1.1积雨云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以热力对流形成为主 ,有明显的日变化 ,多数出现在18:00~24:00。1.2积雨云出现时云…  相似文献   

11.
云码编报规则口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L云:一淡二浓三秃积,四积云性五普通, 六层七碎八不同,九是鬃状积雨云。 解释:“淡”指淡积云或碎积云,或两者同时存在;“浓”指浓积云,可伴有淡积云、碎积云或层云,云底在同一高度上;“秃积”指秃积雨云,可伴有积云或层积云或层云;“积云性”指积云性层积云。“普通”  相似文献   

12.
雷雨 《气象》1975,1(4):2-2
早先一般认为,中纬度地区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云顶高度约为十二、三公里,个别的更高一些。近年来测雨雷达对积雨云观测,发现积雨云的回波顶高常常超过十二、三公里。北京地区出现降雹的积雨云,回波顶高平均在十三公里以上,夏季出现在副高边缘的雷雨云,地面虽不出现  相似文献   

13.
冬春季判断积雨云的难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结合长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出观测积雨云的经验:当稳定云层有暗亮或观测此云感到有耀眼且云底阴森可怕时,稳定云层上面就有强对流云产生,若天空越加阴暗,云高降低,雨滴加大,压温湿变化明显,测站上空十之八九就有积雨云存在了。  相似文献   

14.
张朝光 《气象》1977,3(4):6-7
在炎热的季节里,常常出现狂风暴雨,雷电交加的现象,这就是人们一般所指的雷雨天气过程。由于雷雨,闪电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积雨云中,所以,雷雨过程也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一个标志。然而,实践告诉我们,不是任何积雨云都能产生雷雨,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既打雷又下雨的积雨云称作雷雨云;而把既打雷又下冰雹的积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在地面观测中不按云的演变规律发展的积雨云出现的几种情况,及怎样及时、准确观测积雨云。  相似文献   

16.
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和冰雹云常常伴随着暴雨、大风、雷暴,冰雹甚至龙卷等天气现象,给人民生命财产,尤其是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积雨云和冰雹云由于水平尺度小,在天气图上往往不易发觉,故提高目测水平,正确区别积雨云和冰雹云,为天气预报和提出预防措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工催化暖云底积雨云的个例数值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一维积雨云双参数模式模拟了福建雨季一块发展强度中等、云底较暖的积雨云自然降水过程,发现该云有两段降水;前段为暖云降水,后段有冰相过程参与。对这块云进行的一系列人工催化数值试验表明,一定方式的冷云催化或暖云催化能使后段降水增加,其效果同催化方式有关,最多可达总降水量的24%。文中对人工催化这类积雨云的增雨机制进行了讨论,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浅析秃积雨云从观测记录中消失本人对某站1985—1992年的11680次定时观测记录的云状进行普查,发现该站记录浓积云339次,鬃积雨云491次,而秃积雨云一次都没有记录。这一方面说明秃积雨云存在时间短,定时观测时不易观测到,但在长达8年的观测中,从...  相似文献   

19.
如何应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观测夜间云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利用云状在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图中的外形、结构和图像特征,归纳了若干利用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图像在夜间云观测中应用的一些方法。如卫星云图上积雨云常呈球形或胡萝卜形;高层云和高积云为层状;卷云为纤维状等特点。雷达图上雨层云为分片成片、面积大和回波在20dBz左右,积雨云为结构紧密、棱角分明、回波强度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刘蓓 《气象科技》2016,44(1):67-75
利用门源、祁连气象站2004—2013年6—8月逐时常规观测资料,分析了地形云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两站夏季总、低云量的日变化呈现双峰型特征;层积云和积雨云的日变化呈反相特征。层积云出现频率最高在清晨,积雨云在午后至傍晚出现频率最高;门源站层积云出现频率高于祁连站,而祁连站积雨云出现频率高于门源站。两站山谷风环流特征明显,风速最大值出现在午后,最小值出现在清晨;门源站谷风控制时间长于山风,祁连站山风控制时间长于谷风。两站积雨云出现时间与山谷风风速最大值出现时间之间具有对应关系;有天气系统影响时形成的积雨云,持续时间较长,降水较多;仅由地形风及热力、湍流作用形成的积雨云,持续时间较短,降水较少。层积云的形成有3种类型:第1种由高层云演变而来;第2种由积雨云对流发展受到抑制而形成;第3种由局地山谷风环流形成,云的形成与山谷风环流以及边界层日变化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