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考察了钙基软化+曝气混凝+超滤+反渗透工艺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以钙基软化+曝气混凝+超滤作为反渗透预处理工艺,可有效去除Ca2+、F-、PO43-等会造成反渗透浓水侧结垢的离子,去除率可以达到80%左右,剧毒物质单质磷去除率可以达到85%以上,经超滤后保证出水浊度小于0.5 NTU,超滤产水SDI控制在3.2以下;当反渗透的回收率不大于60%时,反渗透运行稳定,没有出现明显污堵情况。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11):3040-3043
以重庆某水厂高有机物、氨氮复合污染水源水为对象,研究了生物炭泥/絮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的活性炭补充对生物富集及效果影响,考察组合工艺效果及与传统工艺对比。结果表明,随着补充炭量的增加,炭泥中的生物量逐渐增加,生物培养罐培养10 d左右完成生物富集,生物量达到90 nmol P/g左右。生物炭泥-超滤组合工艺对COD_(Mn)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6%和60%,比常规工艺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6.9%和38%。组合工艺最终出水水质指标达到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渗透技术对高矿化度矿井水进行处理,考察了CPA(芳香族聚酰胺)膜对矿井水中各种离子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24 d,对矿井水的处理效果显著,Ca2+、Cl-、SO2-4、Mg2+各离子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8%、94%、98%、95%以上,系统出水水质稳定,出水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并根据静态清洗反渗透(RO)污染膜的分析结果,总结出反渗透膜的污染特征,最终优选出先碱洗后酸洗的膜清洗方案.  相似文献   

4.
探讨4种不同预处理工艺与超滤膜技术组合工艺(工艺1:原水+预臭氧+超滤;工艺2:原水+预臭氧+混凝沉淀+超滤;工艺3:原水+预臭氧+混凝沉淀+砂滤+超滤;工艺4:原水+预臭氧+混凝沉淀+砂滤+后臭氧+活性炭+超滤)对微生物的去除贡献。试验表明:四种组合工艺对浊度的去除率均达到99.5%以上,出水浊度低于0.1 NTU;工艺4出水的DOC、COD_(Mn)和UV_(254)含量分别为2.747、1.73 mg/L和0.013 cm~(-1),对DOC、COD_(Mn)和UV_(254)的去除率最大分别为32.77%、58.81%和77.97%;工艺4出水的AOC含量为88.59μg乙酸碳/L,出水BDOC含量为0.189 mg/L,对BDOC去除率最大。综合评价4种工艺出水水质化学指标和生物稳定性指标,选择工艺4(原水+预臭氧+混凝沉淀+砂滤+后臭氧+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效果最好,研究成果可为保障给水厂出厂水和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验室配制的含镉微污染原水,考察了直接超滤、混凝沉淀-超滤、粉末活性炭-混凝沉淀-超滤三种工艺对含镉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三种工艺对含镉原水的处理效果受原水中镉的浓度影响较大.其中粉末活性炭-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对含镉原水的处理效果较好,对浊度、氨氮、UV254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6%、90%、40%以上;当原水中镉浓度为0.02 mg/L左右时,对镉的去除率可达70%以上,出水镉含量达到饮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6.
混凝超滤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市政污水试验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氧化沟工艺二沉池出水和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二沉池出水为原水,分别采用絮凝-砂滤-超滤和直流混凝-超滤的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2种工艺处理出水的污泥密度指数小于2,浊度达到0.04 ̄0.1NTU,对CODCr去除率在20% ̄60%,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氨氮、总磷等污染物的质量浓度。污泥密度指数,浊度与产水量均达到了反渗透进水水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包钢尾矿库渗漏水为研究对象,通过石灰软化-沉淀过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处理含稀土尾矿坝渗漏水试验。结果表明,总硬度、钙离子、镁离子去除率平均可达到90%以上,出水已达到选矿工业回用水要求;总铁、锰离子的去除率均在90%左右,去除效果较好,出水浊度指标达到了反渗透系统进水浊度小于1 NTU的要求;pH偏高,加酸调节后达到了要求,同时还可降低出水浊度。该组合工艺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达到了尾矿库渗漏水回用于选矿用水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碳酸盐岩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碳酸盐岩颗粒为反应介质,采用动态模拟试验来处理煤矿酸性废水.结果表明,pH平均由进水2.5左右上升到出水的7.0左右;出水Fe3+的质量浓度均低于0.5 mg·L-1,Fe3+的去除率都达到99.5%以上;出水锰的质量浓度在6.5~8.5 mg·L-1,去除率在40%~50%,部分高于50%,并有逐渐提高的趋势;对SO2-4的去除效果较差.因此,碳酸盐岩颗粒作为可渗透反应墙介质去除酸性煤矿废水中的铁以及提高pH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污水处理厂特殊的水质特点,同时为提标改造工艺方案的确定提供技术依据,开展了工艺流程为"MBBR+S-CMF(混凝沉淀+超滤)+臭氧催化氧化"的中试试验,以验证该工艺方案的可行性,同时着重研究了各个工艺单元对于降解CODcr的降解效率。结果表明:(1)系统稳定运行期间,出水各水质指标均能够稳定达标,对于CODcr、BOD_5、NH_3-N、TN、TP、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9.2%、95.8%、91.9%、86.8%、94.3%、96.7%;(2)经过MBBR单元和混凝沉淀处理后,CODcr平均值为38.4mg/L,可平均去除55.3mg/L,平均去除率为59.0%;(3)经过S-CMF单元处理后,CODcr平均值为32.3mg/L,可平均去除6.12mg/L,平均去除率约为6.5%;(4)经过S-CMF单元处理后CODcr平均值为19.5mg/L,可平均去除12.8mg/L,平均去除率约为13.7%,每天的出水水质均达到了排放标准;(5)各单元中,臭氧催化氧化对于UV_(254)的去除率最高,为41.0%。研究结果表明,"MBBR+S-CMF(混凝沉淀+超滤)+臭氧催化氧化"工艺能够保证各出水水质稳定达标,为提标改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为星  顾军农  常思博  张磊  刘芬 《净水技术》2020,39(8):60-65,108
针对北方某大型水厂微污染原水,研究低温条件下生物陶粒-浸没式超滤和颗粒活性炭-压力式超滤两种组合方式的运行效果及其特性。结果表明:10℃以上时,陶粒柱和炭柱对浑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4%和31%;10℃以下时,陶粒柱和炭柱对浑浊度的平均去除率约为12%,对颗粒物的去除率分别超过22%和34%,对藻类数去除率分别为10%和27%;可见,颗粒活性炭的物理截留效果优于生物陶粒。随着温度的降低,陶粒柱和炭柱对COD_(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从32%、19%下降到25%、16%;10℃以下时,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仅为6%和2%。生物陶粒对微污染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优于颗粒活性炭,但是低温对微生物的活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两种超滤膜对浑浊度的平均去除率超过85%,对25μm颗粒的去除率均超过93%,对藻类的去除率均达到98%以上,COD_(Mn)的去除率在49%左右,没有明显差别,浸没式和压力式超滤膜对溶解性色氨酸类芳香族蛋白质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8%和15%。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吸附除盐技术,对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水进行除盐效果中试研究。试验表明电吸附技术对电导率的平均去除率为76.3%,产水率为76.1%,对氯离子、钙离子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产水水质能够达到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工业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焦化废水成分复杂、难以降解,经生化处理后使用常规处理方法其出水很难达到回用标准,采用砂滤-超滤-纳滤组合工艺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CODCr的平均质量浓度为37.77 mg/L,NH3-N的平均质量浓度为2.71 mg/L,色度、SS去除效果明显,达到GB 50335-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中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水质控制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超滤-纳滤对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化废水虽经生化处理,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舍盐量等均较高,必须采用有效的深度处理工艺去除或降低其中的大量杂质成分,才能将其回用为循环冷却水.以A/O生化处理后的出水为原水,采用高效、无污染的超滤-纳滤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的研究试验.测定处理前,后的COD、NH_3-N、浊度及总硬度的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超滤.纳滤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60 mg·L~(-1)、p(NH_3-N)≤10 mg·L~(-1)、浊度≤1 NTU、总硬度≤20mg·L~(-1),各项指标均达到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 50335-2002)所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谢洁云 《广东化工》2009,36(11):119-120
广东某啤酒厂在工艺改造过程中,采用UASB+CASS工艺进行废水处理。工程实际运行表明,CODCr可由原先的1500-2000mg/L平均降至38.5mg/L,CODCr平均去除率达97%以上;BOD5可由原先1000-1200mg/L平均降至13.4mg/L,BOD5平均去除率达98%以上;SS可由原先的250—350mg/L降至21.5mg/L,SS平均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可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同时,污泥通过自热高温好氧消化技术,可实现资源化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5.
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炼油污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介绍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炼油污水的工艺特点和处理效率。中试试验结果表明:MBR处理炼油污水出水水质好,COD,氨氮,油和酚的出水平均值分别可低至39mg/L,2mg/L,3mg/L和0.1mg/L以下,去除率分别高达93%,90%,94%和99.9%。达到严格的排放指标(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产水可用于生活杂用水和循环冷却补给水。  相似文献   

16.
陆少鸣  黄海真  方平  王娜  刘姣  杜敬 《水处理技术》2006,32(10):57-59,62
本文以中试实验为基础,以枯水期的水质实验数据为依据,证明了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治理微污染水源能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炭滤出水COD。平均值为1.25mg/L,平均去除率为64.53%;NH3-N平均值为0.449mg/L,平均去除率为73.90%;UV2-4。的平均值为0.015cm^-1,平均去除率为68.69%;NO2^--N平均值为0.004mg/L;浊度平均值为0.258NTU,都达到了国家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7.
采用曝气生物滤池+高效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河北邢台某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进行了回用中试研究.研究表明:二级出水经组合工艺处理后,CODCr的平均去除率为63.4%-69.2%,浊度的平均去除率为91.8%-95.4%,氨氮的平均去除率为90.5%-95.9%,处理出水可以满足电厂循环冷却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8.
经过TLP-GXEM厌氧技术处理后的木薯酒精废液COD的质量浓度从22 000~35 000 mg/L降到2 000~3 000 mg/L,BOD5与COD的质量比约为0.6,生化性良好。再采用SBR工艺进行后续处理,在进水COD、BOD5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 450、1 350 mg/L,色度为225倍时,出水COD、BOD5的质量浓度分别降为300~500、60 ̄90 mg/L,色度降为220倍左右。由于好氧出水的可生化性很差,选用活性炭吸附作为深度处理,可以使废水COD降为100 mg/L以下,活性炭对COD的去除率达到了85%,并且脱色效果明显,出水的色度为8倍左右,活性炭对色度去除率高达96.4%,两者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