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器官移植》2021,12(6)
肾移植是终末期肾衰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目前移植肾早期存活率及功能恢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移植肾长期存活仍有待改善。免疫因素所引发的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及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仍是导致移植肾衰竭的最主要因素。本文对肾移植受者等待移植期间、肾移植术前和术后3个阶段的免疫风险评估及监测内容进行了综述,通过对肾移植术前受者体内预存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和非HLA抗体、HLA匹配、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型、免疫记忆细胞等的评估,对肾移植术后受者进行移植肾程序性活组织检查,HLA抗体和非HLA抗体及供者来源性细胞游离DNA(dd-cfDNA)的监测,制定个体化免疫抑制治疗及监测方案,预防排斥反应发生,及时发现和诊断排斥反应,根据免疫监测结果避免无效治疗或过度治疗,从而优化移植物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2.
本期导读     
<正>随着肾移植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提高肾移植存活率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排斥反应是影响肾移植术后人或肾存活率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理想的组织配型方法以及对术后排斥反应进行有效的监测显得格外重要。本刊特邀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医院院长薛武军教授就组织配型和供者特异性抗体(DSA)监测在肾移植中的作用作一述评。薛教授在文中介绍了常用的组织配型方法及其优缺点;DSA与排斥反应的关系。强调重视组织配型特别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遵循组织配型少错配的原则,对  相似文献   

3.
HLA配型对肾移植长期效果的影响(2508例次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LA配型对肾移植受者术后近期和远期效果的影响.方法 根据肾移植术前HLA配型结果,将2508例次肾移植受者分为7组(即:0、1、2、3、4、5、6个抗原错配组).观察HLA配型对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以及移植肾1、5、10年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2508例次进行了HLA-A、B、DR抗原配型的肾移植中,0个抗原错配仅有7例,2~3个抗原错配占74%.0个抗原错配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而6个抗原全部错配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3%,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0个抗原错配组移植肾1、5、10年存活率分别为97%、90%和88%;1个抗原错配组分别为94%、86%和83%;2个抗原错配组为94%、84%和82%;3个抗原错配组为93%、85%和81%;4个抗原错配组为91%、82%和74%;5个抗原错配组为90%、81%和72%;6个抗原错配组为88%、80%和70%.结论 良好的HLA配型可以降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HLA抗原错配越少,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越高;移植前供、受者HLA配型以抗原错配数≤3个为宜,尽量避免6个抗原全部错配.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是治疗晚期肾功能衰竭的最佳方法,而影响移植肾存活主要原因排斥反应,尤其是超急性排斥反应及早期急性排斥反应造成移植肾不可逆损伤导致手术失败。组织配型是肾移植病人寻找合适供者,减少术后排斥反应发生,提高移植成功率和移植肾存活率的重要措施。本文对389例肾移植受者术前进行群体反应抗体(PRA)检测,探讨其与淋巴细胞交叉配合试验(CDC)和术后排斥发生的关系及该技术在临床肾移植工作中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度致敏受者的肾移植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高度致敏肾移植受者的组织配型和抗排斥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高度致敏肾移植受者的HLA抗体、HLA配型和肾移植后抗排斥反应治疗效果。结果 肾移植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2例(4.4%),急性排斥反应9例(20.9%),经激素、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血浆置换等治疗后均逆转。人/肾1年存活率分别为95.6%/91.1%。结论 避开相应抗体的良好HLA配型,是高度致敏受者肾移植成功的关键。术后采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短程诱导、并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治疗,能减少急性排斥的发生率,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6.
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致敏受者经严格的HLA配型及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后行肾移植的效果。方法 对63例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较高的患者进行严格的供,受者HLA配型筛选,并按照美国国立器官分配中心(UNOS)制定的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进行供,受者配型筛选,按常规肾移植方法进行移植,术前未行血浆置换。结果 63例患者,44例术后1周内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10例术后出现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经静脉滴注单克隆抗体OKT3,7例肾功能恢复正常。3例切除移植肾;9例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8例于术后2周至2个月移植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死亡2例;总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及总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分别为15.9%和14.3%;按CREGs配型原则,供,受者0、1、2个位点错配分别为11例(17.5%),39例(61.9%)和13例(20.6%);明显高于传统HLA抗原配型结果。结论 致敏受者必须严格按照HLA配型及HLA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进行供,受者的筛选,这对减少移植肾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排斥反应一直被视为肾移植后面临的主要难题,其发生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多项研究已证实HLA配型与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生存在相关性。HLA-Cw作为经典的HLA—Ⅰ类分子以及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的重要配体,其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HLA-Cw的免疫调节功能及其在肾移植免疫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2300例次肾移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对1972-2000年10月间2300例次肾移植情况进行临床分析,方法:统计肾移植后受者1、3、5年的人、肾存活率;肾移植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影响受者再次移植存活率的因素;HLA-A-抗原/基因配型及群体反应抗体(PRA)检测情况。结果(1)自1985年使用环孢素A(CsA)后1年人、肾存活率(人、肾均存活)为87.33%,3年为80.17%,5年为67.04%。(2)50岁以上肾移植患者353例,1年移植肾存活率83.44%(252/302),1年人存活率85.43%(258/302)。(3)肾移植术后患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占死亡原因的50.7%,感染占死亡率的13.5%,(4)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为1.46%(23/1580)。(5)良好的HLA供-受者配型型可减少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利用于移植肾的长期存率。结论良好的组织配型,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药物的合理应用,对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及时治疗是提高肾移植术后 人/肾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组织配型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广泛使用的HLA高特异性分子分型方法和等位基因特异性抗HLA抗体的固相分析技术,推动了器官移植供受者选择达到更为精准的层面,促进了器官移植匹配的科学发展。目前,人们通过对T细胞介导排斥反应(TCMR)的预防和治疗,移植物存活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导致移植物丢失的主要原因—体液免疫反应,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将HLA抗原描述为一系列抗体靶点或表位,相对于血清学反应模式或精确的氨基酸序列,可能会提供一个更能结合临床实际的HLA匹配系统,来帮助避免移植术后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的发生,减少移植后致敏,以及在受者预存HLA抗体阳性的情况下选择避开预存抗体的器官。以下内容,在组织配型的研究背景下,对HLA抗原表位(Epitopes)及其在移植中的潜在作用进行阐述,并探讨HLA抗原表位匹配在肾移植组织配型临床实践中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肾移植2 123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Yu L  Xu J  Ye G  Fu S  Ma J  Deng W  Du C  Wang Y  Yao B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4):248-250
目的:总结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探讨影响肾移植存活的因素,提高长期存活率。方法:回顾性总结2123例肾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对人和(或)肾存活率,供肾的切取,灌注,热冷缺血时间对移植的影响,植肾技术,免疫抑制剂的应用,HLA配型,群体反应抗体(PRA)检测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结果:1978-1990年423例中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者9例(2.1%),急性排斥反应198例(46.8%),1,3和5年人和(或)肾存活率为86.7%/76.3%,72.5%/67.9%和69.5%/59.3%,1991-2001年,共1700例肾移植,其中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252例(14.8%),1,3和5年人(或)肾存活率高达98.6%/96.7%,93.1%/87.3%和88.1%/83.6%。结论:适应证的选择,高质量的供肾是保证肾移植成功的关键;PRA的检测,良好的HLA配型有利于减少移植肾的早期失功能并提高肾移植长期存活率;加强对肾移植患者的随访,指导康复治疗,对患者能否长期存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肾移植资料进行总结,以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520例次肾移植资料.2520例次中,首次移植2490例次,二次移植30例次.术后采用环孢素A、硫唑嘌呤(或霉酚酸酯)和糖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2000年以后的患者接受减量方案,部分患者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分析导致移植肾功能丧失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截至2009年6月30日,2520例次肾移植中有135例次失访.随访率为94.6%.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总的发生率为18.0%;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者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5.7%,明显高于阴性者的17.0%(P<0.05);HLA抗原错配数在4个以下者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6.9%,明湿低于HLA抗原错配数≥4个者(23.7%,P<0.01);2520例次的人/肾(包括死亡时移植肾功能正常者)1、3、5、10年存活率分别为94.5%/96.0%、91.6%/93.1%、88.5%/90.1%和81.7%/80.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急性排斥反应及免疫抑制方案是影响移植肾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肺部感染、心脑血管意外、肝功能衰竭及肿瘤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优化免疫抑制方案、严格的HLA配型以及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防治是提高人、肾长期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准确鉴定HLA抗体的特异性,阐明HLA抗体作用的表位(氨基酸残基),对于指导致敏受者的HLA配型、减少排斥反应、改善移植肾的存活率都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有关致敏肾移植受者HLA抗体表位分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301例次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01例次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人和(或)肾存活率,肾移植术前准备、供肾及移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免疫抑制剂的应用、HLA配型及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检测等方面对移植肾效果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1、3、5 年人/肾存活率分别为 96%/91% (243/254)/(230/254), 81%/76% (114/143)/(107/143)和68%/56%(38/57)/(32/57)。67例发生1~2次急性排斥反应,其中PRA致敏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高达 48.57%。术后并发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48例;各种感染40例;急性左心衰竭12例。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良好的供肾和组织配型、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并发症的预防和及时治疗,是提高肾移植术后人、肾存活率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对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阳性肾移植受者人/肾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莱姆德公司LAT1240、LM720R、SSP2LB试剂,准确检测112例PRA阳性肾移植受者体内PRA的水平及其抗体的特异性,评估其致敏状态,应用CREGs配型标准选择最匹配的供者。结果112例受者中,HLA-Ⅰ类抗体阳性43例,Ⅱ类抗体阳性39例,Ⅰ、Ⅱ类抗体均为阳性30例;HLA配型0~5个位点错配数分别为6、39、38、21、7、1例,术后移植肾发生加速性排斥反应2例、急性排斥反应18例、慢性排斥反应5例、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4例,因排斥反应导致移植肾切除1例,死亡13例(其中移植肾带功能死亡5例)。目前人存活99例,肾存活96例,5年、3年和1年肾存活率分别为86.21%、86.96%和91.96%。结论运用CREGs配型原则,能使供、受者间的HLA相配率显著提高,可减少PRA对肾移植的不良影响,提高PRA阳性受者的人/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15.
高致敏肾移植供受者的HLA配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在高致敏受者肾脏移植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18例高致敏受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体内预存的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 IgG)水平及其特异性 ;采用补体依赖性细胞毒试验 (CDC)和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Micro PCR SSP)技术进行HLA I类和II类分型。 结果  18例高度致敏受者的PRA IgG水平为 40 %~ 96 % ,平均 5 6 % ;供受者之间按传统的HLA A、B、DR抗原错配 (MM )原则 ,0~ 1MM者 5例 (2 8% ) ,2~3MM者 13例 (72 % ) ,而按交叉反应组 (CREGs)错配原则 ,0~ 1MM者 11例 (6 1% ) ,增加了 33 % ,而2~ 3MM者仅 7例 (39% ) ;肾移植术后仅 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排斥发生率为 2 2 % ,经OKT3 治疗后逆转。 结论 CREGs配型可显著提高供受者的HLA配合率 ,良好的HLA配型对减少高致敏受者肾移植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从内科学角度对肾移植免疫学机制热点、免疫抑制剂的药物和作用机制、临床处理和并发症治疗进展及其器官移植展望做一综述。一、移植免疫学由于移植免疫学的进展,肾移植的生存率提高。移植肾引起机体免疫过程有:①外来抗原的识别;②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激活;③移植物排斥免疫反应或机体对移植肾免疫耐受。其中T细胞的活化尤为重要,T淋巴细胞对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的识别启动排斥反应~([1])。第一种信号由异体抗原或自身MHC处理  相似文献   

17.
急性排斥反应是一个由受者识别供者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引发的复杂免疫反应.肺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发生率要高于其他实体器官移植,可能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多数肺移植术前没有做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配型,供受者的HLA可能严重不匹配;二是肺脏与外界直接相通,暴露于各种吸人性物质中,如烟尘、毒素、致病菌、胃食管反流物等,它们可以导致局部炎症反应,促发排斥反应;三是移植肺内有大量供者抗原呈递细胞,它们加工并呈递HLA同种异体抗原给受者淋巴细胞,启动免疫识别过程.现就肺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590例尸体肾移植中,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22.7%,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17.1%;移植肾的1年存活率86.9%,3年存活率69.2%,最长存活已达15年、感染是移植后的常见并发症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组织配型工作、提高移植手术的质量、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加强患者的长期随访是改善移植效果、提高存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免疫排斥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一、 同种异体组织免疫排斥的原理 同种异体组织 (简称同种组织 )免疫排斥反应是由供体组织 MHC抗原引起的宿主对同种异基因供体组织的免疫攻击,主要通过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来完成。人类的 MHC抗原称为 HLA抗原,与移植排斥有关的是主要分布在白细胞表面的 HLA-Ⅰ 类抗原和主要分布在 B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表面的 HLA-Ⅱ 类抗原。 HLA的高度多态性使无关个体间的 HLA型别不会完全相同,因而对同种组织有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 参与免疫排斥的细胞根据其功能分为三类:抗原呈递细胞 (antigen presenting cell, APC),…  相似文献   

20.
人白细胞抗原交叉反应组配型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在临床肾移植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312例肾移植患者分为两组,一组按传统配型原则错配2个以上位点并采用CREGs配型原则选择供受者,149例;另一组为同期按传统配型原则错配0-2个位点者,163例。比较两者移植肾1年存活率及术后1个月内急性排斥发生率。结果:按CREGs配型原则,供受者HLA-I类抗原0、1、2错配百分比分别为16.7%、41.6%和34.2%,传统配型者分别为6.7%、21.5%和71.8%。CREGs 0、1错配组相配率显著高于传统配型对应组(P<0.01)。术后1个月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各对应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CREGs 0错配组明显低于A、B2错配组(P<0.05)。移植肾1年存活率各对应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CREGs 0错配组明显高于A、B2错配组(P<0.05)。结论:采用CREGs配型原则选择供受者,可以获得满意的移植肾1年存活率,并不增加术后排斥反应发生率,为等待供肾的患者提供了更多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