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痛分娩技术能有效缓解生产疼痛, 降低剖宫产率, 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 然而目前并不完全清楚无痛分娩对母婴是否足够安全, 也没有研究调查无痛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指征的情况. 本文通过分析无痛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的常见临床指征, 探讨无痛分娩对母婴的可能影响. 采用麦迪斯顿麻醉系统收集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入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 将进行无痛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 自然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率及转剖宫产临床指征比率的异同. 在分娩过程中, 观察组(1844例)的转剖宫产率(6.29%)远远低于(P<0.0001, 2=288.75)对照组(2514例)的转剖宫产率(32.10%). 进一步分析发现, 观察组的头位难产指征比率(73.28%, n=85)、宫内感染指征比率(42.24%, n=49)以及胎儿宫内窘迫指征比率(37.07%, n=43)均显著高于(P<0.01, 2=6.68; P<0.0001, 2=36.64; P<0.0001, 2= 188.92)对照组的相应指征比率(60.84%, n=491; 3.84%, n=31; 14.37%, n=116). 与先前的报道一致, 使用无痛分娩技术的确可以显著降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的比率, 然而, 无痛分娩过程中转剖宫产的头位难产、宫内感染或胎儿宫内窘迫指征的可能性风险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产科阴道分娩中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上升 .因此 ,会阴侧切的缝合方法和愈合结果直接影响了产科的工作质量 .我院对会阴侧切的缝合已完全取消了传统的常规缝合方法 ,而采用了皮内缝合和丝线内“8”字缝合两种方法 .1  临床资料随机抽样经阴道分娩的会阴侧切产妇 2 86例 ,其中皮内缝合法 86例 ,丝线内“ 8”字缝合法 2 0 0例 ,观察产后 3~ 5d ,对切口局部症状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见表 1.会阴侧切缝合后 ,产妇在 2d内会出现局部疼痛、水肿、硬结等症状 ,一般在 72h后这种症状减轻和消失 .现将 2组产妇产后 3~ 7d局部存在的症状进行…  相似文献   

3.
宁波市医院内细菌流行分布的耐药性监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菌流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方法:采用20种抗菌药物纸片,琼脂扩散法监测医院临床分离菌的耐药性。结果:2732株细菌中1754株(64.2%)为革兰氏阴性菌,928株(35.8%)为革兰氏阳性菌,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氏菌产ESBL,阳性率分别为43.2%、35.4%和46.8%葡萄球菌为甲氧西林耐药株,但对万古霉素均敏感,7.8%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60%,多数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耐药性明显,亚胺培南对大多数细菌有较大的抗菌作用。结果:近年医院临床分离菌耐药现象严重,需合理使用和控制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液相氨氧化法一步合成间甲苯甲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非溶剂系统中采用液相氨氧化法,对一步合成间甲苯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组成n(Co):n(Mn):n(Ni)=1:1.397:0.016,催化剂用量为5g,原料摩尔比n(空):n(氨)=6:1,反应温度为190℃,反应压力为0.5MPa为较适宜的反应条件.在该条件下反应10h,产率为16.5%,选择性可达100%。  相似文献   

5.
以2—氟—6—氯甲苯(CFT)为原料,采用氨氧化法一步制得了2—氟—6—氯苯睛.通过实验筛选到以钒、磷为主要成分的5组分F52号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进行2—氟—6—氯甲苯氨氧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为380℃,反应物摩尔比n(CFT):n(NH3):n(空气)=1:6:25.在此条件下,2—氟—6—氯甲苯的转化率为98.99%,2—氟—6—氯苯睛的产率(摩尔)为71.47%,选择性为72.20%.经气相色谱分析,产品纯度高于99%.  相似文献   

6.
白花茵陈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白花茵陈中提取挥发油.出油率为3.2%.利用GC—MS—DC联用方法,在最佳分析条件下.共分离出51个峰.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出了45个化学成分,鉴定率为88.24%.其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thymol)58.43%、香荆芥酚(carvacrol)19.29%、异己烷(isohexane)2.74%、甲基香荆醚(methyl catvacryiether)2.67%、乙酸牦牛儿酯(geranylacetane)0.96%、甲基百里醚(methyl thymyiether)0.73%、对-聚伞花素(p—cymene)0.34%等.并对白花茵陈挥发油的部分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前螺纹根管钉桩冠治疗仍是基层医疗单位常用的前牙牙体缺损修复方法之一.由于适应症选择和操作不当等因素常造成修复失败.笔者结合临床有关资料对此作一分析探讨.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41例,41颗牙.其中男15例,女2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9岁.牙位分布为:25颗,11颗,5颗.临床失败离修复时间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5年.2失败原因 经临床检查及X光检查,导致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根纵裂伴松动,共7例,占17.07%.(2)因继发龋,导致桩钉松动,共 11例,占26.83%.(3)钉…  相似文献   

8.
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单体及其硅烷偶联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基二氯硅烷、甲醇为原料,采用甲苯和正戊烷为混合溶剂合成了甲基二甲氧基硅烷.通过实验获得其最佳工艺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24℃,溶剂质量比m(ArCH3):m(n-C5H12)=19:39,反应物的摩尔比n(CH3SiHCl2):n(CH3OH)=1:1.8,甲醇分两次滴加.在此条件下,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产率(摩尔)为71%,产品纯度大于95%,并以其为功能单体,合成了3种硅烷偶联剂,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确定其结构.  相似文献   

9.
从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月为1020人的 1299颗前牙进行充填修复,其中49例因各种原因导致充填修复失败.1资料与方法 (1)年龄与性别.在1020例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术中,最小年龄为16岁,最大年龄为71岁,以 20~40岁为多,约占72.1%.男性患者 422例,女性患者 598例,男女比例为 1:1.41. (2)使用器材及临床操作步骤.使用美国登士柏公司的光固化治疗机及德国“古莎”公司生产的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按常规用高速牙钻喷雾接触法备制窝洞,吹干隔湿,深洞衬垫(切角缺损…  相似文献   

10.
建立芦丁在PEG1000,PEG1500-(NH4)2SO4-H2O双水相体系中的萃取测定方法。在PEG1000,PEG1500为3.0mL,(NH4)2SO4用量为2.5g,pH6.0B.R缓冲液的最佳萃取条件下,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银杏叶提取液中的芦丁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1.8%(n=7)。样品加入回收率分别为101.1%,94.7%。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牛磺酸对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及其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牛磺酸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培养Wistar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细胞凋亡组(10^-5mol/L AngⅡ诱导)和不同浓度牛磺酸(10、20、40mmol/L)保护组,培养24h后观察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末端标记(TUNEL)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同位素标记磷酸化底物法测定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s)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凋亡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为21.23%,呈现凋亡形态结构特征,MAPK和PKC活性分别较对照组升高33.8%和81.8%。3个牛磺酸保护组凋亡率分别为4.89%、2.53%和1.58%,MAPK活性较凋亡组分别下降16.0%、23.5%、29.8%,PKC活性较凋亡组分别降低18.8%、29.8%、44.6%。牛磺酸能浓度依赖地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内MAPKs和PKC活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2.
维吾尔族长寿老人红细胞ABO血型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维吾尔族长寿老人最稠密的和田地区,调查了维吾尔族长寿老人红细胞ABO血型遗传多态性,对维吾尔老人红细胞ABO血型、基因频率分布情况进行研究,被调查的200例长寿老人中,B血型中占39%、AB血型占28%、A血型占24%、O血型占9%,有以下特征:表征分布为B>AB>A>O,基因频率Y=0.2793,P=0.3022,q=0.2012;DP为0.8077,文中对红细胞ABO血型在不同非长寿人群中的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这对于长寿的机理、生化、人类分子遗传学及临床分子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研究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与皮节体感诱发电位(Dermatom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DSEP)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临床和影像学(CT或MRI扫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2组进行CSEP和DSEP检查,前40例行CSEP,后40例行DSEP,2组结果与手术对比。结果:第一组CSEP检查阳性率为45%,第二组DSEP阳性率为82.5%(P≤0.01),DSEP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阳性率较CSEPP显著增高的主要原因是检查方法正确,更加符合解剖,定位更直接。结论:DSEP检查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较CSEP的阳性率有明显的差异,在临床上DSEP有更重要的定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城疫病毒HB 92株M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新城疫病毒(NDV)无毒耐热株(HB92株)M基因,将其克隆于pGEM-T载体,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测定的M基因长1223个核苷酸。包含一个1095个核苷酸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64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10株NDVM基因比较,核苷酸同源性为88.4%~95.8%,氨基酸同源性为89.8%~95.3%。HB92株与V4株M基因核苷酸的同源性最高(达95.8%).NDVM蛋白分子中有9对碱性氨基酸。在多肽的第117~120位有一个含4个氨基酸CKKS的特征性结构.这些结果为揭示NDV HB92株的分子生物学背景,了解NDV的分子进化和遗传变异机理,进而开发利用HB92株奠定了基础,也为将NDV另列为副粘病毒亚科的一个新属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人工污水试验,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的生态基质箱对黑臭水体处理效果以及对水生植物灯芯草的N、P积累能力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实验装置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逐渐升高,其中实验组基质箱对水体中的TN、TP和NH+4-N的去除效果均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实验3组(沸石、活性铝、活性炭配比为2:1:1的基质箱)对水体中的TN、NH+4-N的去除率和灯芯草对TN的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实验组,其去除率达到66.45%和86.17%,灯芯草对TN的积累量为(36.67±3.22) mg·g-1;实验2组(沸石、活性铝、活性炭配比为1:1:2的基质箱)对TP的去除效果和灯芯草对TP的积累量均优于其他实验组,其去除率达到66.26%和灯芯草对TP的积累量为(10.11±0.85) mg·g-1;不同基质配比对水体中CODCr的去除无明显作用,基质能够使水体的pH上升,有效调节酸性水体,且基质对灯芯草的生长有胁迫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冰乙酸和癸酸为原料,采用气固催化法一步制得合成鱼腥草素中间体2-十一烷酮.通过对载体和催化剂活性组分的研究,筛选到以硅胶为载体,以MgO为主催化剂、CeO2等为助催化剂的二组分催化剂.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90℃,反应物摩尔比n(冰乙酸):n(癸酸)=6:1,空速为36h^-1.在此条件下,癸酸的转化率为100%,2-十一烷酮的最高摩尔产率为87.2%,选择性为87.2%.  相似文献   

17.
对福建观音莲座的宿存叶柄采用不同基质、不同浓度的生根粉-6(4h处理)和不同年龄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基质对宿存叶柄发二回叶的百分率、发双芽的百分率、平均发叶数和平均叶长有较显著的影响,园土、泥炭和l园土:l泥炭3种基质中的扦插叶柄发二回叶的百分率分别为45.56%、17.67%和41.0%,发双芽的百分率三者分别是58.89%、15.67%和46.67%;平均发叶数在因土中最多,为3.6枚;平均叶长以泥炭中的最长,达29.92cm.基质对平均成活率、平均根系数量和平均根长无显著影响.生根粉-6(4h处理)和年龄对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影响,仅年龄对叶柄发叶数有显著影响,以5~l0a的为多,达3.3枚.宿存叶柄扦插是福建观音莲座简便而有效的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 ITS 序列探讨睡莲属植物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睡莲属Nymphaea L.11个种和外类群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nrDNA的ITS区(包括ITS-1,5.8SrDNA和ITS-2)进行了序列测定.睡莲属植物的ITS序列总长度为678~711bp,ITS-1和ITS-2序列长度范围为246~275bp和266~275bp.当空位(gap)作缺失处理时,睡莲属植物ITS区全序列排序后的长度为735位点,其中有265个(101个位点在ITS-1区,164个位点在ITS-2区)为系统发育的信息位点.以Nelumbo nucifera Gaertn.为外类群,利用PAUP4.0b4a软件。采用最大简约法分析获得了2个最简约树,其步长为658,一致性指数(CI)和维持性指数(RI)值分别为0.8450和0.8555.利用2个最简约树获取严格一致树,结果表明:热带睡莲植物和耐寒睡莲植物分别聚成一支构成姊妹群,这与基于起源和对生态条件的不同要求、或根据心皮的排列方式而对睡莲属植物进行的传统分类一致.在热带睡莲植物内形成两个亚支,其内部支持率均为100%;耐寒睡莲植物内也形成了两个亚支,内部支持率分别为98%和85%.  相似文献   

19.
氨氧化法合成对羟基苯甲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负载钼、磷、镍系催化剂上进行了对甲基苯酚氨氧化法合成对羟基苯甲腈研究。采用了傅立叶红外光谱法、比表面分析等手段,探讨了催化剂体系、催化剂组成和反应条件对合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在385℃时,采用摩尔比n(Mo):n(Ni):n(P)=1.19:2.10:1.20的催化剂,可持续反应48h以上,对羟基苯甲腈产率可达61%.  相似文献   

20.
车前子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用精制车前子多糖测得车前子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对我国同属不同品种的车前子不同采集时间及炮制前后其多糖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此测定方法简便可行。供试液在8h内显色稳定,重现性较好,平均回收率为97.8%,RSD=1.41%(n=5)。江西吉安产大粒车前子生品多糖含量在9.15%~9.83%之间,炮制后其多糖含量在6.29%~6.81%之间;南昌新祺周车前GAP标准基地的大粒车前子生品多糖含量为7.85%~8.38%,炮制后其多糖含量为6.01%~6.64%;东北产的小粒车前子生品多糖含量为6.61%,炮制后其多糖含量为6.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