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软要素”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民培育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西部地区农村“软要素”中的突出问题,提出几点建设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软要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论文以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地区为例,在2006年6—8月的2个月时间内对该区中梁山西部9个镇150余农户进行了新农村建设有关情况尤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跟踪调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点及其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驱动机理,并揭示了目前新农村建设试点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普遍存在的自发性强、稳定性弱、保障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契机下加强政策管理和教育资金投入、完善保障制度等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的主要特点,介绍了西部农村公路的现状与特点,提出了西部农村公路的发展目标,阐明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对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信息网络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目标被提出,“十一五”规划建议也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只有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明显改变落后面貌,才能盘活国民经济的全局,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沛  赵国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304-5307
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外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针对西部地区农村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一些在西部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益启示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要途径,它是关系到农村三大文明发展的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关键在于西部欠发达地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很多农村在许多方面都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加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1):235-237
培育农村唢呐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若加以指导和支持,其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民俗活动和建设新农村精神文明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利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契机更好地发展农村唢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梳理豫东地区农村唢呐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豫东地区农村唢呐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促进豫东地区农村唢呐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加快推进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之战略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是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西部地区农村生产发展、管理民主和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本文从农村信息化的内涵和西部地区的特点出发,以陕西、宝鸡为例客观分析了西部地区农种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提出了加快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作为西部地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级市——甘肃省白银市,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编制完成了全市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重点抓了组织领导和规划制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全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潘鸿 《现代农业科技》2013,(17):294+297
西部地区人才困乏、知识结构低,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显得特别重要和迫切。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促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当前,宜宾市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许多困难,任务艰巨。本文通过调查宜宾市农村贫困状况,提出西部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应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借扶贫开发之机,建设好西部地区的和谐新村。  相似文献   

12.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通过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提出了适合西部农村图书馆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两会”召开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掀起了新的高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剖析了我国农村建设中一系列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农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聚落,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就业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提出了“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遵照“十八大”精神,全面统筹城乡结合发展,努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促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及不断加大对农业方面的投入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广大农民朋友的生产积极性被鼓舞、调动起来。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但在这一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各少数民族省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战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是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系列关于反贫困战略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阐述了国内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要理论及观点,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的指导下,提出现阶段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即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合理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推进农业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共产党按照我国实际,立足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而提出的一个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和战略性意义的决策。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涵义,对于促进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内容,不是只强调农村那一方面的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提出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五句话不仅强调了整个农村的政治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的管理、民主政治的推进,而且强调了这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总体思想。要协调推进这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农村发展的目标和必然趋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分析中国农村建设现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财政政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进而提出了现阶段财政政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实施城乡生态化策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先选择,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城乡生态化策略可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节减集约化、生态保护: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理念实施。构建“新农村生态化经济体系”新模式最终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农业发展可持续、农村旧貌换新颜。较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王锋 《陕西农业科学》2013,59(3):247-250
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改善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以其自身的特点与功能,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发挥了独特作用。探索了劳动力转移困境及加快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走出困境的路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积极发展县域经济,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与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