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解决大庆油田二类B油层聚驱现有驱油体系与油层匹配低、污水稀释聚合物抗盐性差、黏度保留率低等问题,根据污水降黏机理,通过在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分子结构上加入强极性侧基,抵制污水中高价阳离子对主链的破坏,进而提升抗盐性。同时引入具有新型杂环结构的强极性刚性单体,增强分子链在污水中的伸展程度,合成出DS1200新型抗盐聚合物,并评价了新体系的溶液性能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DS1200新型抗盐聚合物的增黏性、抗剪切性、稳定性、黏弹性及注入能力等均优于同等相对分子质量的油田正在使用的聚合物驱油剂。天然岩心驱油实验显示,相同用量下的DS1200聚合物可以提高二类B油层的聚驱采收率18%以上,驱油效率显著高于其他聚合物驱油剂。研究成果可为大庆油田二类B油层聚驱提质提效提供一定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新型缔合聚合物AP调剖体系研制及矿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常规聚合物如聚丙烯酰胺在调剖、调驱、三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耐温、耐盐、抗剪切性能的不足,利用新型缔合聚合物AP-P4的特殊分子结构及其抗温、抗盐、抗剪切优势,首次研究开发出了适合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的新型缔合聚合物调剖体系,筛选出了适合新型缔合聚合物调剖体系的酸度调整剂、交联剂MZ-YL、MZ-BE、MZ-XS,通过性能评价试验表明,该体系具有良好的增粘、耐温、耐盐、抗剪切和抗脱水特性。2003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新型缔合聚合物调剖现场试验26井次,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研制开发的新型缔合聚合物调剖体系及相关应用技术对高温、高矿化度油藏开展聚合物调剖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次采油技术中使用的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在高温高盐条件下会发生明显的水解和降解反应,抗温抗盐性能较差。疏水缔合聚合物凭借聚合物分子间缔合作用形成的大分子网状结构使其抗盐性有所改善,从而弥补了HPAM抗盐性差的缺陷。然而,疏水缔合聚合物存在其分子线团尺寸与油藏多孔介质孔隙尺寸间适应性差的问题,导致疏水缔合聚合物注入困难。针对疏水缔合聚合物与油藏适应性较差的问题,采用β-环糊精(β-CD)为疏水缔合聚合物缔合程度调节剂,通过室内岩心驱替实验方法,开展了β-CD对疏水缔合聚合物传输运移特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β-CD可以改变AP-P4的缔合作用及在多孔介质中的行为。在浓度为1 g/L的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溶液中加入β-CD后,溶液黏度随β-CD加量的增加而减小,当β-CD加量达到0.07%时,AP-P4溶液黏度最低(26.2 m Pa·s),为本体黏度,难以发生缔合作用。同时,随着β-CD加量的增大,AP-P4分子链间缔合作用减弱,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减小。随着β-CD加量的增大,在岩心渗透率相同(相近)条件下,AP-P4溶液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减小,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岩心内的传输运移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
驱油用耐温抗盐水溶性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综述了国内外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耐温抗盐单体共聚物、疏水缔合聚合物、两性聚合物、复合型聚合物和梳形辫状聚合物六大类驱油用耐温抗盐水溶性聚合物的研究现状,对六大类水溶性聚合物的耐温抗盐机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指出了一些耐温抗盐水溶性聚合物在溶解、增黏、吸附和抗剪切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耐温抗盐单体共聚物和梳形辫状聚合物在耐温抗盐驱油剂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聚合物驱油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合物驱油技术研究发展状况,对聚合物驱油剂的开发、应用作了较详细的介绍。阐述了提高聚合物驱油剂的耐温抗盐性能的两个方向,一是以非缔合型丙烯酰胺类聚合物为基体,引入具有抑制水解、络合高价阳离子、增加高分子链的刚性、强水化能力等功能性结构单元,提高驱油剂的耐温抗盐性能;二是合成具有特殊相互作用的聚合物驱油剂。提出了适合开发我国油藏驱油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针对胜坨油田高温高盐、非均质严重等特点,研制了具有强调驱能力的耐温抗盐驱油体系,即2 500 mg/L"超高分缔合"聚合物AP-P5和粘弹性颗粒驱油剂B-PPG复配体系,AP-P5与B-PPG质量复配比为3∶2,该配方体系具有较好的粘弹性、调驱性和驱油性。应用技术和经济评价方法对实验井组进行了方案优化,设计了最优注入方案,预计比水驱可提高采收率8.9%,增加可采储量49.57×104 t。  相似文献   

7.
在大庆油田现有条件下,采用清配污稀聚合物溶液驱油与采用清配清稀聚合物溶液驱油相比,前者不仅导致聚合物用量增加,而且致使聚合物驱驱油技术效果变差,经济效益下滑.因此,在清配污稀聚合物驱区块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研究如何降低聚合物用量,改善聚合物驱技术效果,提高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对比评价了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LH2500抗盐聚合物和常规聚合物(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LH2500聚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盐性、耐热稳定性、黏弹性和注入能力.天然岩心驱油实验表明,清配污稀LH2500聚合物驱比常规聚合物驱多提高采收率4.9百分点,同时降低聚合物质量浓度100 mg/L.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清配污稀LH2500抗盐聚合物驱现场试验,并与相邻对比区清配清稀常规聚合物驱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对比,两者沉积环境相同,油层发育特征相似,剩余油饱和度和投产初期综合含水率相近.截止到2020年11月,试验区抗盐聚合物驱阶段提高采收率18.6百分点,比对比区常规聚合物驱多提高采收率3.7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非均质油藏提高波及系数的有效技术,是较成熟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之一,但在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或存在高渗透层油藏应用效果较差。为了解决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驱油技术问题,研制出了耐温抗盐的缔合聚合物,并且筛选出了适合中原马寨油田卫305块的缔合聚合物配方。2002年11月进行现场试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高温、高盐油田探索出了一条改善剖面、降低递减、提高采收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耐温抗盐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是聚合物亲水性大分子链上带少量疏水基团的一类水溶性聚合物,介绍了疏水缔合溶性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分子结构,并结合室内实验研究结果,从机理上分析了该聚合物的耐温抗盐和抗剪切的特性.现场应用实例表明了该类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油藏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在矿化度为8 000 mg/L的盐水条件下,考察了3种新型驱油聚合物在河南某油田的耐温及抗盐性能。通过对3种新型驱油聚合物溶液静态流变性能和动态流变性能的表征,研究了驱油聚合物溶液通过多孔介质后的性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P2(北京化工研究院研制)的耐温抗盐性能最好,聚合物P3(胜利聚合物公司)的耐剪切性更好;3种聚合物的聚驱及后续水驱提高采收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2P4P3(聚合物P4:法国SNF公司)。这主要是因为聚合物P2溶液的黏度较高,在较低剪切频率下表现出良好的弹性性能,有助于采收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驱油用耐温抗盐聚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合物驱油技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但聚合物在高温下存在热氧降解和水解作用,在高矿化度下存在明显的盐敏效应,使得聚合物水溶液黏度降低,驱油效果变差。在调研国内外新型耐温抗盐聚合物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几种耐温抗盐型聚合物,即疏水缔合聚合物、两性聚合物、梳型聚合物、交联共聚物、多元组合共聚物,对耐温抗盐聚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其耐温抗盐的作用机理,指出了在聚合物分子中引入某些功能结构并提高其分子质量,是提高聚合物水溶液黏度及其耐温抗盐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对于某高温高矿化度油藏,优选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NAPs进行驱替实验。研究表明,该聚合物溶液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和抗剪切性能,在高温、高矿化度油藏条件下,可提高采收率7.62%以上,并且具有较强的流度控制能力,能够发挥油层调剖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耐温抗盐交联聚合物深部调驱体系的研究方法,确定了深部调驱体系最佳配方: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浓度为2 000 mg/L,有机铬一酚醛树脂复合交联剂JL浓度为1 000mg/L,稳定剂浓度为600 mg/L.室内实验表明,该交联聚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抗剪切性、黏弹性、热稳定性,而且耐冲刷能力较强,具有较好...  相似文献   

14.
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性质及提高采收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是亲水性大分子链上带有少量疏水基团的水溶性聚合物,当其溶液浓度达到临界缔合 浓度时,会出现疏水效应,强烈影响该聚合物溶液的性质,使其与一般聚合物溶液大相径庭。室内研究表明,该聚 合物溶液具有优良的增粘效应、耐温、抗盐和抗剪切性能。针对胜利油区Ⅱ类聚合物驱潜力油藏的地质特点,在室 内用填砂管模型和真实岩心研究了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的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在高温、高粘度、高矿化度油藏条件 下,新型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可提高采收率7.62%以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低渗透薄、差油层聚合物溶液较难注入的问题,室内对中、低分子抗盐聚合物的理化性能、抗盐性、抗剪切性、稳定性以及流变性等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低分子抗盐聚合物具有相对分子质量低、增粘性好、抗剪切能力强、在污水条件下稳定性较好的特点。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700×104和1100×104的中、低分子抗盐聚合物在模拟污水体系条件下,其体系粘度可达到70mPa.s以上,表现出了较强的增粘性能;相对分子质量为300×104和500×104的低分子抗盐聚合物,在低相对分子质量条件下,表现出了较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中、低分子抗盐聚合物能够解决油田污水利用的问题,并在污水体系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模拟炮眼和地层的高速剪切条件下,其粘度保留率可以达到60%以上,具有较强的抗剪切性能。此外,中、低分子抗盐聚合物还表现出了良好的流变性、粘弹性以及驱油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段明  方申文  张鹏  王福晓  张健 《石油化工》2011,40(2):179-183
利用"十"字狭缝拉伸流动装置,以聚合物溶液相对黏度降低率为考核指标,对线型水解聚合物(LHPAM)、梳型抗盐聚合物(KYPAM)和疏水缔合聚合物(AP-P4)的抗拉伸流动剪切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LHPAM的抗拉伸流动剪切性变化较小,而KYPAM的抗拉伸流动剪切性明显下降。当拉伸剪切速率小于80 000 s~(-1)时,AP-P4抗拉伸剪切性随其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拉伸剪切速率大于80 000 s~(-1),分子间缔合较弱时AP-P4抗拉伸剪切性较好,分子间缔合较强时APP4抗拉伸剪切性较差;浓度同为1750 mg/L时,3种聚合物抗拉伸流动剪切性能高低的顺序为:KYPAM>LHPAM>AP-P4。  相似文献   

17.
陈明贵  吕行  韩岳  杨记涛 《油田化学》2013,30(3):398-402
为了有效地冷采非常规稠油,本文用丙烯酰胺类新型表面活性单体制备了含AMPS的疏水缔合聚合物SAP,研究了SAP溶液的黏度特性及耐温抗盐性,并进行了模型驱替稠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AP聚合物的临界缔合浓度为2200mg/L;SAP溶液在浓度大于临界缔合浓度时表现出"盐增稠"现象;在80℃恒温老化90d后,SAP溶液的黏度保留率为5%。SAP驱替稠油的采收率曲线呈现S型,水驱残余油饱和度越高,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替稠油越有效,使用高浓度和大段塞的SAP溶液驱替稠油增加采收率效果更好。SAP乳化了的稠油呈不连续状产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DTAB可作为疏水缔合聚合物产出稠油的高效破乳剂。图8表2参12  相似文献   

18.
主要运用室内实验这种研究手段,开展了适合于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的研究,为拓宽聚合物驱的应用领域,实现聚合物在高温高盐油藏的实际应用提供了技术和实践依据,通过此次研究证明了缔合聚合物AP-P3具有很好的抗高温、抗高盐和抗剪切性,能够满足中原油田文209块的聚合物驱要求。  相似文献   

19.
何柳  周玉萍  伊卓 《油田化学》2016,33(1):70-73
针对八面河油田高盐、特别是高二价阳离子油藏,合成了耐盐聚合物HNY-1,室内评价了耐盐聚合物HNY-1的增黏性能、抗二价阳离子性、长期稳定性等性能,用物理模拟方法评价了聚合物的驱油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聚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随二价阳离子浓度的增加,聚合物溶液的黏度降低,但在矿化度30000 mg/L、钙镁离子2000 mg/L条件下,HNY-1溶液的黏度22.6 m Pa·s,大于聚合物驱要求的最低黏度(16m Pa·s),抗二价阳离子性能优于KYPAM系列;聚合物溶液在面1区油藏条件下放置100 d后黏度趋于稳定,黏度20.1 m Pa·s,同时静态吸附保黏率为81.2%80%,注入性能满足面1区油藏条件,对油藏适应性好;物模驱油实验表明,在面1区双管天然岩心内水驱后注聚合物HNY-1驱后总体可提高采收率14.48%,比KYPAM系列高1.06个百分点,改善了面1区油藏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20.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驱油用聚合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庆油田二类油层的地层条件,以丙烯酰胺、少量疏水单体N-十二烷基丙烯酰胺(AMC12)为原料,采用胶束水溶液共聚合方法合成了抗盐聚合物KP,研究了甲酸钠对KP分子量的影响以及表面活性剂TritonX-103对其水溶性的影响,进一步评价了KP的抗盐性能,并进行了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控制聚合物KP的分子量为1503×10^4左右,以大庆油田模拟矿化水(4030mg/L)配制聚合物浓度为1030mg,/L,聚合物KP的溶液黏度远高于HPAM(1503×10^4)的溶液黏度,与HPAM(3030×10^4)的相当,并具有很好的长期稳定性。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可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2%以上。因此,中等分子量抗盐聚合物KP在大庆油田二类油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