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江滩地区不同防治对策控制滩地感染性钉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在江滩地区采用4种不同的防治策略均能不同程度的防治策略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滩地感染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但以“人畜化疗+灭螺”有“人畜化疗+健康教育+灭螺+个人防护”对策组效果最好。认为在江滩地区强调人畜同步化疗,坚持连续对耕牛普治是控制滩地感染性钉螺的关键。同时强调了在滩地进行药物灭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在江滩地区采用4种不同的防治策略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滩地感染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但以“人畜化疗+灭螺”及“人畜化疗+健康教育+灭螺+个人防护”对策组效果最好。认为在江滩地区强调人畜同步化疗,坚持连续对耕牛普治是控制滩地感染性钉螺的关键。同时强调了在滩地进行药物灭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钉螺分布现状和消长趋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了解江苏省钉螺分布现状,消长趋势及钉螺孳生原因,从而为制订钉螺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每年春季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钉螺调查,调查资料均输入数据库,用SA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1995-2000年江苏省钉螺面积以每年7.97%的速率上升,特别是阳性钉螺面积,年均增长率达18.33%。相关分析表明,阳性钉螺面积随着江滩,内陆水网和山丘地区钉螺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现有钉螺主要分布于江湖滩地区,内陆水网地区钉螺则以通江河道最严重,有螺原因分析表明,当前灭螺问题最为突出。结论 近年江苏省钉螺分布面积回升严重,现行钉螺控制措施难以有效控制钉螺的扩散。  相似文献   

5.
目的 阐明长江下游地区钉螺再次迁入无螺江滩后的钉螺消长和分布变迁规律。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的方法,每年春季现场调查钉螺分布。结果 每一滩块从局部有螺到全滩有螺平均时间为4.33年,堤外江滩从钉螺迁入到全面有螺的时间需8年,试区从开始有螺到向堤内垦区扩散时间需7年;10年间钉螺面积、钉螺平均密度、有螺框出现率分别增加了74.97倍、90.75倍和106倍;有螺框出现率呈指数曲线y=0.1331e^0.5844x上升;钉螺迁入早期以面积增长为主,在面积扩增到一定程度后,则转变为以螺口增长为主。结论 螺口数量的增加是钉螺扩散的基础,控制钉螺扩散的有效方法是降低螺口的数量。  相似文献   

6.
长江江苏段江滩感染性钉螺及水体感染性消长的现场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长江江苏段江滩感染性钉螺及其水体感染性的消长规律,为优化江苏省急性血吸虫感染预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在江苏省一江滩连续12个月用棋盘式系统抽样法逐月采集钉螺,以压碎法鉴别捕获钉螺的感染性;以哨鼠法逐月测定滩内及周围水体的感染性.结果在江滩上12个月份均有感染性钉螺,但以5~10月份钉螺阳性率最高.滩内小型水体4~11月份均具有感染性;外江水体5~9月份具有感染性.结论在长江江苏段感染性钉螺滩块附近接触疫水全年均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性,其中以5~10月份危险性最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江苏省钉螺分布现状、消长趋势及钉螺孳生原因 ,从而为制订钉螺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每年春季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钉螺调查 ,调查资料均输入数据库 ,用 SA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  1995~ 2 0 0 0年江苏省钉螺面积以每年 7.97%的速率上升 ,特别是阳性钉螺面积 ,年均增长率达 18.33%。相关分析表明 ,阳性钉螺面积随着江滩、内陆水网和山丘地区钉螺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现有钉螺主要分布于江湖滩地区 ,内陆水网地区钉螺则以通江河道最严重。有螺原因分析表明 ,当前灭螺问题最为突出。 结论 近年江苏省钉螺分布面积回升严重 ,现行钉螺控制措施难以有效控制钉螺的扩散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山丘地区钉螺分布现状和消长趋势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为了探讨控制和消灭江苏省山丘地区钉螺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用机械抽样结合环境抽样的方法查螺。观察钉螺感染情况。并运用“江苏省钉螺分布环境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 山丘地区钉螺大多分布在历史有螺环境,造成螺情回升的原因,除山洪频繁导致钉螺扩散外,灭螺质量不佳是其重要原因,统计表明山丘地区钉螺消长趋势呈指数曲线增长态势。结论 控制山丘地区钉螺应根据山区气候和泄洪规律。以环境改造为主,按水系进行流域性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了滩地野粪污染程度及家畜活动频度对感染性钉螺分布的影响,并观察了滩地综合治理措施控制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阳性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与滩地畜粪污染程度及家畜活动频度之间存在回归关系,通过滩地综合治理,滩地阳性螺密度、钉螺感染率及附近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均得到明显控制,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江滩地区滩情特点和钉螺公布规律,探讨江滩地区钉螺控制的措施和策略。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场勘测,对江苏沿江5市江滩逐块调查滩情、螺情,并进行江滩开发治理可行性论证。结果 共高歌江滩607块,滩块面积16243.2043万m^2,其中现有螺面积4142.3963万m^2,现有阳性钉螺面积600.89631万m^2,现有螺江滩水淹时间均在6个月内,90.88%现有螺滩块高程有3~9m,调查表  相似文献   

13.
长江特大洪灾对江苏省江滩钉螺分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目的 了解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对江苏省江滩钉螺分布的影响。方法 对洪水淹没过的江滩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方法进行全面查螺。结果 长江洪灾后江苏省江滩 钉螺面积较洪灾前净培养1936.45万m^2。阳性钉螺面积净增加599.46万m^2。江滩钉螺主要分布在南京、扬州和镇江3市,占全省江滩钉螺面积的99.89%。钉螺分布特点与3个市江滩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冬陆夏水的生存条件有关。而洪水导致钉螺扩散是江滩钉螺面积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 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对江苏省江滩 钉螺的分布和扩散影响很大。须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钉螺和感染性钉螺螺口交替情况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通过系统观察,认为云南省钉螺仍以壳长划分成、幼螺比较客观。夏季幼螺最多,交替指数0.4516,是云南钉螺螺口交替时期。秋季感染性钉螺最多,上年感染的螺已大部份消亡,当年感染的螺多处于尾蚴发育阶段,交替指数为3.6201,是感染螺主要交替时期。建议每年灭螺2次:5月消灭上年生钉螺和感染螺,防止人畜感染,阻碍其交替:10月消灭当年生钉螺和感染螺,减少下一年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草洲植被与钉螺血吸虫感染性年间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鄱阳湖北部湖汊型草洲植被的覆盖度和钉螺的生长发育、钉螺血吸虫感染性年间变异的关系。方法 选定都昌县 6个草洲连续 3年进行植被覆盖度和螺情调查 ,对所获钉螺进行测量、解剖 ,并收集水文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3- 16 m高程的草洲 ,水淹日数越长 ,植被的覆盖度越低 ;同一草洲不同年间钉螺的生长发育与植被的覆盖度呈正相关 ;不同草洲不同年间钉螺血吸虫感染率以钉螺壳长 7.5 m m以上为最高 ,5 .5 - 7.5 mm为其次 ,5 .5 m m以下最低 ;草洲钉螺血吸虫感染性年间变异与植被的覆盖度无关 ,而与传染源的多少和管理措施的力度有关。结论 草洲水淹日数与植被的覆盖度呈负相关 ,钉螺壳长与植被的覆盖度呈正相关 ,感染性钉螺其壳长者感染率较高 ,钉螺血吸虫的感染率与植被的覆盖度无关。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江滩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及防治效果的纵向观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监测江苏省江滩地区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评价防治效果。方法 1996-1999年在江苏省江滩地区设立5个血吸虫病观察点,对螺情、病情等疫情指标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纵向观察和监测分析。结果 疫情观察显示,江苏省江滩地区钉螺孳生地面8广量大,钉螺感染性较高。居民感染率较低,但耕牛感染率较高,仍为该地区的主要传染源。防治措施实施后,观察区内阳性钉螺面积和密度明显下降,但有螺面积下降幅度较小;居民感染率有较大幅度下降;耕牛感染未明显下降。结论 江苏省江滩未控制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处于较高水平,且有进一步沿长江向下游蔓延趋势。目前的防治措施对维持居民感染率在较低水平是行之有效的,但难以使疫情进一步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17.
湖沼地区日本血吸虫病家庭聚集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实验区感染病例家庭分布情况以及感染者亲属的感染情况的分析,探讨日本血吸虫病家庭聚集性以及家庭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塘美行政村作为实验点,2002年对全村的1064人进行了病原学检查,并对其中的101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家庭人员调查。2003年对其中的两个高感染村418人进行追踪随访,12月份进行回顾性疫水接触调查。调查资料用ACCESS2002建立数据库,用SPSS做统计分析。结果江西塘美村血吸虫感染病例呈现家庭聚集性现象,感染者的亲属更易感染血吸虫病,血缘关系越近,发病机会越大。结论湖沼地区日本血吸虫病存在家庭聚集性,日本血吸虫感染不能排除受遗传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实验区感染病例家庭分布情况以及感染者亲属的感染情况的分析,探讨日本血吸虫病家庭聚集性以及家庭在血吸虫病传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塘美行政村作为实验点,2002年对全村的1064人进行了病原学检查,并对其中的1015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家庭人员调查。2003年对其中的两个高感染村418人进行追踪随访,12月份进行回顾性疫水接触调查。调查资料用ACCESS2002建立数据库,用SPSS做统计分析。结果江西塘美村血吸虫感染病例呈现家庭聚集性现象,感染者的亲属更易感染血吸虫病,血缘关系越近,发病机会越大。结论湖沼地区日本血吸虫病存在家庭聚集性,日本血吸虫感染不能排除受遗传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进一步了解安徽省广德流洞山丘指名亚种钉螺与江苏省无锡地区日本血吸虫的相容程度。方法 采集广德流洞现场无感染钉螺,用无锡地区血吸虫毛蚴,以钉螺毛蚴1∶10、1∶20、1∶40、1∶80比例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并用江苏省邗江新坝钉螺作对照,观察各组钉螺感染率的变化,计算和比较尾蚴成熟积温。结果 实验组钉螺毛蚴比1∶10、1∶20、1∶40、1∶80各组钉螺感染率分别为0、0.59%、3.39%和5.96%,随着感染毛蚴数量的增加,感染率呈升高趋势,其毛蚴感染剂量与钉螺感染率的理论方程为y=-7.49+2.98lnx(r=0.971,4,P<0.01);对照组邗江钉螺感染率为28.62%(钉螺毛蚴比1∶10),高于广德钉螺的感染率(x~2=157.16,P<0.01);血吸虫在广德流洞和邗江新坝钉螺体内尾蚴成熟的平均积温分别为(1756.94±122.90)日度和(1729.55±99.31)日度,其发育成熟所需积温差异无显著性(t=0.221,P>0.1)。结论 广德流洞山丘指名亚种钉螺与无锡地区血吸虫呈低度相容,而两地血吸虫发育成熟所需积温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