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质粒介导,主要产生于肠杆菌科细菌,其中又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通过对本院2005-2007年培养所得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分析,为临床的抗感染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以达到减少ESBLs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其临床感染。材料与方法1材料(1)菌株:所有菌株均来自本院2005-2007年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尿液722株,其次为分泌物、痰液标本),并经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仪器鉴定菌种(去除重复菌株)。(2)药敏纸片:为OXOID公司产品。(3)M-H琼脂: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2方法2·1仪器鉴定及药敏试验按Vitek-32仪器革兰阴性菌鉴定卡及药敏卡要求标准步骤操作。测定1102株菌的耐药性。2·2 K-B药敏试验以K-B法测定145株菌对1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按原则[1]选取其中14种纸片进行测定)2·3 K-B法ESBLs测定使用每片含30μg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30μg/10μg)、头孢噻肟/克拉维酸(30μg/10μg)的复合纸片进行试验,当任何一种复合纸片抑菌环直径大于其单独药敏纸片抑菌环直径5mm时可确定该菌产ESBLs。2·4药敏实...  相似文献   

2.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基因型特征。方法用表型确证试验确定临床标本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151株,应用PCR方法分别扩增产酶菌株的TEM、SHV和CTX-M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PCR扩增结果及ESBLs株临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CTX-M、TEM和SHV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92.10%,49.7%和1.30%;48.3%的菌株同时携带多个基因。产ESBLs大肠埃希菌广泛分布于24个临床科室,其中普外科占23.2%,重症监护病房占10.6%。标本分布较为集中,29.8%来自尿液,24.5%来自呼吸道标本,23.9%来自穿刺液。结论医院感染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主要基因型是CTX-M,尿液、呼吸道标本、穿刺液是其主要来源,产ESBLs菌分布广泛,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敬红  孙自鏞  周有利  吕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668-3669,3672
[目的]调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流行情况,分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性。[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细菌室非重复分离大肠埃希菌,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流行率为32.7%,153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大于90%;对其他β-内酰胺的耐药率在12.5%~55%之间;对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氟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在70%~90%之间。上述药物中头孢他啶、阿米卡星的MIC50仍在敏感范围,氨曲南的MIC50已达中介范围,其他抗菌药物的MIC50和MIC90均处于耐药范围。只有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全部敏感。产ESBLs和ESBLs阴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比较:除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抗菌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院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对多类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仅对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全部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大肠埃希菌中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结果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远高于非产酶菌株;产ESBLs菌株对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和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均>88.0%;而非产ESBLs菌株对哌拉西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68.0%、70.0%、22.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有较高的敏感率(>73.1%),而非产ESBLs菌株对上述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84.0%;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出率为34.2%;产酶菌株对大多数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包括β-内酰胺类和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结论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在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已较为普遍,且产酶菌株多为多药耐药菌株,临床应重视此类菌株的出现,加强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依据CLSI最新折点判读结果.结果 从132株阳性标本中检出产ESBLs菌33株,总检出率25.00%,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27株、肺炎克雷伯菌6株,检出率分别为39.71%和9.38%,未检出泛耐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居首位的为痰液标本,占24.24%;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严重耐药性,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肿瘤患者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检出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应动态监测耐药性变迁,临床治疗中严格掌握抗菌药物应用指征,落实相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防止产ESBLs菌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本地区肿瘤患者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变迁情况,为临床预防大肠埃希菌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恶性肿瘤患者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1 202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变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年来大肠埃希菌总检出率为28.10%,2013-2016年检出率分别为28.94%、28.17%、27.71%和32.95%,检出率虽呈现波动状态,但2016年比2013-2015年检出率明显增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总检出率为57.74%,2013-2016年检出率分别为48.28%、56.67%、60.71%和64.14%,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30.62%),其次为引流液(27.70%)和血液(15.64%);科室分布以胃肠科最多(20.30%),其次是妇瘤科(19.97%)及ICU(15.64%);在常用抗生素药物中,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占91.43%),其次为哌拉西林(87.35%)和头孢唑啉(81.63%),4年来其耐药率也均呈现波动状态;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均为0。结论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严重,对目前能较好治疗大肠埃希菌的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也应高度重视其耐药变迁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儿科ICU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方法收集武汉地区三家医院儿科ICU病房156株大肠埃希菌,采用NCCLS规定的方法筛选和确认产ESBLs菌株,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产酶株的基因型。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37,18%(58/156),其中87.93%(51/58)携带CTX-M基因,6.89%(4/58)携带SHV基因,1.72%(1/58)同时携带CTX-M和SHV基因。产ESBLs菌株对环丙沙星、青霉素类、酶抑制剂合剂、第三代头孢菌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对碳青酶烯类亚胺培南、伊他培南均敏感。结论武汉地区儿科ICU病房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耐药谱广,多重耐药明显,其中以CTX-M型的ESBLs最常见,应加强检测,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对头孢菌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及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与耐药特点。方法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检验科2004年1~12月临床分离的468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15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改良三维试验检测头孢菌素酶(AmpC)。结果468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ESBLs153株,检出率32.7%(153/468),AmpC酶7株,检出率1.5%(7/468)。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二代头孢耐药率大于90%,对三代头孢耐药率为30.4%(头孢他啶)和55.4%(头孢噻肟),对四代头孢(头孢吡肟)耐药率为58.9%,对酶抑制剂联合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92.9%和80.4%,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83%,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73.3%,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88%。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表现出更高的耐药性,对二、三代头孢、四环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100%耐药,对四代头孢(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达71.4%,对酶抑制剂联合制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100%和71.4%,对单环酰胺类的氨曲南耐药率为85.7%。非产ESBLs和AmpC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明显低于产酶者,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对所有测试菌株的耐药率为0,MIC50为0.5mg/L。结论(1)对头孢菌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ESBLs。(2)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比ESBLs耐药更严重,仅亚胺培南对其有效。(3)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应依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尽量少选具有诱导细菌产酶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各种临床标本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离情况,了解药物敏感情况,为临床提供选用针对产ESBL大肠埃希菌抗菌药物依据。方法细菌鉴定使用美国BD100细菌鉴定分析系统,药物敏感试验使用微量稀释法和KB法。结果 109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尿液、痰液和分泌物标本。产ESBL大肠埃希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分别为2.4%、4.7%和7.1%。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仍然敏感,耐药率分别为0和0.9%。结论产ESBL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问题已经成为治疗相关感染疾病的棘手问题,应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该菌的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检出大肠埃希菌病例848例,分析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因素,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848例检出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病例,其中527例为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感染率为62.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尿管插管、抗菌药物联用、年龄及住院天数是其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趋势χ~2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生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风险高。结论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该菌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 讨引起社区和医院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产AmpC、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 采用头孢西丁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测定AmpC酶;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纸片确证试验筛选并确认产ESBLs菌株。结果 143株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ESBLs及AmpC+ESBLs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90%、28.67%、2.10%。非产酶株总耐药率,医院感染株为35.36%,社区感染株为21.8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酶株总耐药率两者分别为73.40%、75.60%,差异无显著性(P〉0.05)。社区和医院感染的非产酶菌株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等常用抗菌药物都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57.58%、39.39%、42.42%、39.39%及77.97%、71.19%、66.10.%、54.24%;产酶菌株的耐药率均高于上述平均水平。所有被测药物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性最高,未出现耐药株。结论 社区感染的大肠埃希菌非产酶株耐药率明显低于医院感染株。大肠埃希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ESBLs和AmpC;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目前大肠埃希菌产酶株感染的临床经验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地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基因型,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对2014年3月-2016年10月医院恶性肿瘤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338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分布进行分析,同时随机抽取其中60株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分别扩增产ESBLs大肠埃希菌常见的β-内酰胺酶基因:TEM、CTX-M和SHV。结果分离的498株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 338株,占67.87%;科室分布以妇瘤科为主,共94株占27.81%;PCR扩增显示,60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中,TEM55株,占91.67%,CTX-M1 42株,占70.00%,CTX-M13 42株,占70.00%,SHV24株占40.00%;且携带≥两种耐药基因53株占88.33%。结论本地区肿瘤患者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主要分布在妇瘤科及胃肠科等科室;基因型以TEM、CTX-M1、CTX-M13型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尿路感染患者中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社区尿路感染分离的321株大肠埃希菌,用PCR扩增技术检测ESBLs的基因型,用Phoenix100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药敏检测。结果 321株大肠埃希菌中共分离出产ESBLs菌株173株(53.9%),ESBLs大肠埃希菌对舒普深、特治星、呋喃妥因敏感性较好,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等高度耐药。PCR扩增结果显示,90.2%产酶株携带CTX-M基因,35.2%产酶株携带TEM基因,3.0%产酶株携带SHV基因。结论社区尿路感染中产ESBLs菌株日益增多,耐药现象较严重,基因型以CTX-M和TEM型多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道感染的病原菌谱及耐药性,并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胆道感染住院手术患者的胆汁行细菌培养和药敏测定,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结果 240例胆汁标本中分离出细菌200株,真菌25株,培养阳性率达93.75%,其中大肠埃希菌80株,占35.56%;大肠埃希菌部分出现多药耐药,但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阿米卡星较为敏感,表型确证试验发现20株为ESBLs菌株,PCR检测发现20株均携带有TEM基因,共携带了5个ESBLs基因,其中还有10株CTX-M-9基因型,6株CTX-M-1基因型,有4株OXA-1基因型,5株SHV基因型;部分菌株携带有≥2个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胆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医院分离株呈现多药耐药,以产ESBLs株为主,其主要基因型为TEM基因,但也存在CTX-M、OXA、SHV等多种基因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肿瘤患者感染大肠埃希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医院大肠埃希菌感染160例肿瘤患者为调查对象,分析其感染大肠埃希菌分布特点,并进行药敏试验,检测耐药性。结果宫颈癌患者检出大肠埃希菌最多占26.25%,其次肠癌占21.87%、肺癌占20.62%;感染部位中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阴道、创面及腹水感染分别占25.63%、33.75%、14.38%、8.75%、6.88%;160株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99株,非产ESBLs菌61株;产ESBLs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埃希菌是肿瘤患者感染病原菌之一,且产ESBLs菌株较多,耐药性较高,临床上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对患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每季度监测住院患者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特征,以便及时有效地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医院2012年各季度分离的病原菌进行目标性监测,统计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株数及在重点科室的分布,并对各季度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动态监测;采用WHO细菌耐药性监测网提供的WHONET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全年检出大肠埃希菌852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469株占55.0%,各季度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有升高趋势,其中第四季度检出率最高,占30.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分布主要集中在ICU、神经外科、血液科及呼吸内科,占63.1%,其中ICU检出数最多,占23.9%;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常用的三代头孢菌素、氨曲南、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仅对亚胺培南、头孢西丁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耐药率<10.0%,各季度耐药率检测结果类似,但第四季度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上升至最高。结论医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和耐药率较高,应加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同时应加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监测,预防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调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菌,用表型确认试验检测产ESBLs菌株,用K-B方法 分析耐药性.结果 在2005-2007年的3年中,从大肠埃希菌中检测的产ESBLs菌株分别为18.0%、20.3%和28.4%,从泌尿系感染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菌株中检测到的产ESBLs菌株分别为25.6%、29.0%、39.0%,在所有感染部位中阳性率为最高;在2007年中,ESBLs菌株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为70.4%、85.2%.结论 产ESBLs菌株的阳性率和耐药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医师要根据药敏试验合理用药;阿米卡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ESBLs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医院感染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法国生物梅晕埃公司ATB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29.9%和30.8%,除亚胺培南外,产ESBLs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 加强产ESBLs菌株检测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控制产ESBLs菌株的播散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泌尿系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7月中段尿标本共1019份,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NCCLS推荐的双纸片和表型确证试验检测产ESBLs细菌.结果 1019份标本中共分离革兰阴性杆菌254株,阳性率为24.9%,其中大肠埃希菌127株占50.0%,肺炎克雷伯菌74株占29.1%;产ESBLs大肠埃希菌50株,检出率为39.4%,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33株,检出率为44.6%;两组产与非产ESBLs菌株对头孢替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表现为低耐药性,耐药率<24.2%,产ESBLs菌株对其他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磺胺类等药物体表面现出多药耐药,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表现为中介或耐药,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哌拉西林表现为高耐药,耐药率>97.6%,除头孢呋辛酯外,对其他药物体表面现为低耐药性.结论 泌尿系统感染产ESBLs菌株的耐药性较非产ESBLs菌株高,且呈多药耐药性,是临床抗菌药物治疗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加强产ESBLs菌株的监测,根据药敏试验科学用药,对控制耐药菌的产生和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外科ICU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分析其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9-2011年医院外科ICU非重复分离的54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感染病例临床资料及药敏试验数据,分析其流行特征及耐药性.结果 2009-2011年外科ICU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产ESBLs菌株分别占57.6%、60.0%和53.1%;感染病例以老年患者居多,占77.8%;感染类型以泌尿系感染和腹腔感染为主,分别占22.2%、20.4%,其次为血液感染及肺部感染,各占18.5%;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敏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19.4%和7,4%,显示较好的抗菌活性,其余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加强ICU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目标性监测,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