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目的探讨纳米银及其释放的银离子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及人正常肝(L02)细胞株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纳米银(20~640μg/ml)染毒24、48 h对Hep G2细胞及L02细胞两株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以纳米银释放的银离子作为平行对照,以相同银含量的硝酸银溶液及相同包被含量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溶液分别作为阳性对照和阴性对照。采用LDH法测定纳米银(20~160μg/ml)染毒24、48 h对两株细胞膜渗透性的影响。结果纳米银暴露24 h后,HepG2细胞各剂量组和L02细胞160μg/ml以上剂量组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暴露48 h后,两株细胞各剂量组(除L02细胞染毒20μg/ml以外)细胞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均低于相同浓度暴露24 h组(P0.05或P0.01)。纳米银溶液经超速离心法获得的银离子对两株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而对应剂量硝酸银溶液的细胞毒性远高于纳米银。两株细胞各剂量组细胞外液LDH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在相同条件下,HepG2细胞外液LDH活性明显高于L02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纳米银对HepG2和L02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效应,其作用主要由纳米银单体引起,且对HepG2细胞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HA-NPs)对3种正常组织细胞的DNA损伤作用,为HA-NPs毒性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正常人肝细胞(L02)、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和小鼠成骨细胞(MC3T3)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HA-NPs染毒细胞24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毒性,同时用彗星实验和荧光探针法分别检测HA-NPs对细胞的DNA损伤和活性氧水平。结果 HA-NPs在较低浓度(0~400μg/ml)时促进3种细胞的生长,在大于400μg/ml时则抑制细胞生长。随着HA-NPs浓度的增高,3种细胞的拖尾细胞数、尾部DNA百分比、Olive尾距(OTM)均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细胞的活性氧荧光强度均随HA-NPs浓度增加而增加,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A-NPs可引起3种受试细胞DNA损伤,其机制可能与HA-NPs诱导细胞产生活性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二溴乙腈(dibromoacetonitrile,DBAN)对3种人源性肝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Hep G2)细胞、人正常肝(Chang Liver)细胞和人胚胎肝(L-02)细胞,分别暴露于含终浓度为0(对照)、0.5、1、5、10、20、50、100μmol/L DBAN染毒溶液中孵育24 h。检测细胞活性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总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将稳定转染ARE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的Hep G2细胞分别暴露于0(对照)、0.5、1、5、10μmol/L DBAN染毒溶液孵育6 h,测定抗氧化响应元件(ARE)报告基因活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50、100μmol/L DBAN暴露组Hep G2细胞及100μmol/L DBAN暴露组Chang Liver细胞和L-02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而1、5μmol/L DBAN暴露组Chang Liver细胞的存活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DBAN暴露浓度的升高,3种细胞的存活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50、100μmol/L DBAN暴露组Hep G2细胞和L-02细胞及各浓度DBAN暴露组Chang Liver细胞内ROS的含量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BAN暴露浓度的升高,3种细胞内ROS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10、20μmol/L DBAN暴露组Hep G2细胞和10μmol/L DBAN暴露组Chang Liver细胞及各浓度DBAN暴露组L-02细胞内GSH的含量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BAN暴露浓度的升高,3种细胞内GSH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10、20μmol/L DBAN暴露组Hep G2细胞及20μmol/L DBAN暴露组Chang Liver细胞内SOD活性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浓度DBAN暴露组L-02细胞内的SOD活力均无明显改变;随着DBAN暴露浓度的升高,3种细胞内SOD的活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5、10μmol/L DBAN暴露组Hep G2-ARE报告基因活性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DBAN暴露浓度的升高,Hep G2-ARE报告基因的活性均呈上升趋势。结论 DBAN可通过氧化应激对3种人源性肝细胞产生较强的细胞毒性;其中,Chang Liver细胞对DBAN毒性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多种检测原理和观察终点的细胞毒性试验综合评估提取PM2.5的细胞毒性效应,为深入研究PM2.5生物学效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去离子水提取PM2.5,溶于二甲亚砜获得PM2.5悬液。不同浓度PM2.5染毒支气管上皮(HBE)细胞24 h,采用噻唑蓝比色(MTT)、乳酸脱氢酶释放法(LDH法)、台盼蓝拒染法、吖啶橙-溴化乙锭双染法(AO-EB双染法)4种细胞毒性实验评估PM2.5的细胞毒性,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_(50))。结果去离子水提取的PM2.5溶于二甲亚砜后呈黑褐色,肉眼可见颗粒成分。不同浓度的PM2.5处理HBE细胞24 h后,台盼蓝拒染法(IC_(50)=815.5μg/m L)、LDH释放法(IC_(50)=827.3μg/m L)及AO-EB双染法(IC_(50)=887.5μg/m L)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下降(P0.05);而MTT法的细胞存活率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1.5~4.0倍(P0.05),与细胞实际生长状态不符。结论用去离子水提取PM2.5可减少溶剂带入,能够最大程度反映空气污染实际情况;实验采用的4种方法都可检测出水提PM2.5细胞毒性,但由于样品颜色的特殊性,MTT实验不能准确检测本研究中PM2.5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5.
两种细胞建立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过氧化氢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与正常肝细胞株(Chang liver)建立的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方法用不同浓度过氧化氢诱导Hep G2细胞和Chang liver细胞氧化应激损伤,采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以及肝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作用时间在0.5~4 h时,在75~600μmol/L浓度范围内,过氧化氢可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2种肝细胞增殖,促使细胞内AST、ALT和LDH向培养液中释放;细胞中SOD和GSH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表明2种肝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构建成功;选择300μmol/L H2O2作用4 h为致Hep G2和Chang liver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Hep G2和Chang liver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2%和76%,培养液中ALT、AST、LDH活性分别为(18.2±0.2)、(34.2±4.6)、(544.2±26.8)和(19.1±0.1)、(30.3±2.5)、(536.8±22.3)U/L,细胞中MDA含量分别为(7.8±0.9)和(8.6±1.1)nmol/mgprot。结论Hep G2与Chang liver细胞均可用于氧化应激细胞损伤模型的制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米银在人肝癌(Hep G2)细胞株及人正常肝(L02)细胞株内的生物分布及引起凋亡作用差异的可能机制。方法将HepG2细胞、L02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对照)、20、40、80、160μg/ml含纳米银的细胞培养液中24、48 h。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及颗粒分布;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比例和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结果染毒24 h时,HepG2和L02细胞的细胞膜受损,在膜周围可见黑色颗粒;染毒48 h时,在HepG2细胞的线粒体及L02细胞的溶酶体和内吞小泡中发现黑色颗粒。与对照组相比,20~160μg/ml纳米银暴露Hep G2细胞24、48 h以及40、80、160μg/ml纳米银暴露L02细胞24 h及80、160μg/ml纳米银暴露L02细胞48 h时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比例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随着纳米银暴露浓度的升高暴露时间的延长,HepG2细胞和L0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比例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20~160μg/ml纳米银暴露HepG2细胞24、48 h的ROS水平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纳米银暴露浓度的升高暴露时间的延长,HepG2细胞ROS水平呈上升趋势;各剂量纳米银暴露L02细胞中ROS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纳米银在HepG2和L02细胞中的生物分布不同对这两种细胞的凋亡造成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竹荪多糖对亚砷酸钠致人胎肝(L-02)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分别暴露于含不同浓度[0(对照)~80μmol/L]亚砷酸钠和[0(对照)~160μg/ml]竹荪多糖+10μmol/L亚砷酸钠的培养液中暴露24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分设对照(培养基)组、亚砷酸钠(10μmol/L)组、竹荪多糖(80μg/ml)组和联合处理(10μmol/L亚砷酸钠+80μg/ml竹荪多糖)组,暴露24 h后,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细胞色素C(Cyt-C)水平和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活力及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Bcl-2相关X(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除2.5和5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外,10~80μmol/L亚砷酸钠染毒组L-02细胞的存活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亚砷酸钠染毒剂量的升高,L-02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40、80和160μg/ml竹荪多糖联合处理组L-02细胞的存活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80μg/ml竹荪多糖的拮抗效果最好。与对照组比较,亚砷酸钠组和联合处理组L-02细胞培养液中MDA和Cyt-C的水平升高,T-SOD、CAT及GSH的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竹荪多糖组L-02细胞培养液中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与亚砷酸钠组比较,联合处理组和竹荪多糖组L-02细胞培养液中MDA和Cyt-C的水平降低,T-SOD、CAT及GSH的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亚砷酸钠组和联合处理组L-02细胞胞内Caspase-3的活力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竹荪多糖组L-02细胞细胞内Caspase-3的活力无明显变化。与亚砷酸钠组比较,联合处理组和竹荪多糖组L-02细胞内Caspase-3的活力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亚砷酸钠组和联合处理组L-02细胞胞内Bcl-2、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Bcl-2/Bax比值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竹荪多糖组L-02细胞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与亚砷酸钠组比较,联合处理组和竹荪多糖组L-02细胞胞内Bax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Bcl-2/Bax比值升高;竹荪多糖组L-02细胞内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钠可以诱导L-02细胞氧化应激,通过激活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发挥毒性作用;竹荪多糖可以通过抑制上述机制,拮抗亚砷酸钠所致L-02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纳米氧化铈对过氧化氢致大鼠肺泡巨噬细胞NR8383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NR8383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5、10、20、50、100μg/ml纳米氧化铈(20 nm)悬液孵育24 h,再加入新鲜配制的终浓度为100μmol/L的过氧化氢刺激细胞2 h,另设对照(PBS)组及过氧化氢(100μmol/L)组。采用CCK-8法检测NR8383细胞的细胞活性,采用酶标法检测培养液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量,并测定细胞内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过氧化氢对NR8383细胞造成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率下降25.25%。与过氧化氢组相比,5μg/ml纳米氧化铈+过氧化氢组NR8383细胞的存活率较高,而100μg/ml纳米氧化铈+过氧化氢组NR8383细胞的存活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随着纳米氧化铈染毒浓度的升高,NR8383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的趋势。与过氧化氢组相比,对照组NR8383细胞的LDH释放量较低,50μg/ml纳米氧化铈+过氧化氢组NR8383细胞的LDH释放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10μg/ml纳米氧化铈+过氧化氢组NR8383细胞的LDH释放量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纳米氧化铈染毒浓度的升高,NR8383细胞的LDH释放量呈上下波动。与过氧化氢组相比,对照组NR8383细胞内GSH的水平升高,而ROS的水平上升;5、10μg/ml纳米氧化铈+过氧化氢组NR8383细胞内的ROS水平均下降,而10μg/ml纳米氧化铈+过氧化氢组NR8383细胞内的GSH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纳米氧化铈染毒浓度的升高,NR8383细胞内的SOD、GSH呈上下波动,ROS的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论低浓度(5、10μg/ml)的纳米氧化铈颗粒可以缓解过氧化氢对NR8383细胞造成的氧化损伤,对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富勒烯对人胚肝细胞L-02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富勒烯(C60)对人胚肝细胞(L-02)的毒性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L-02细胞液分别暴露于0、1.25、2.5、5、10、20、40μg/ml的C60悬浊液中染毒24 h后,检测细胞内LDH、GSH含量和SOD活力,并比较不加和加入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条件下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25、2.5、5、10、20、40μg/ml C60单独染毒组细胞存活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加人抗氧化剂NAC后,1.25、2.5、5、10μg/ml联合染毒组细胞存活率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25、5、10、20、40μg/ml C60染毒组LDH活力较高,5、20、40μg/ml C60染毒组SOD活力和10、20、40μg/ml C60染毒组GSH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氧化损伤可能是C60对L-02细胞毒性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四溴双酚A对Hep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四溴双酚A(TBBPA)暴露对人肝癌(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TBBPA染毒Hep G2细胞,采用MTS法检测细胞存活率,JC-1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以AnnexinⅤ与PI联合标记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Hep G2细胞存活率随着TBBPA暴露浓度升高相应降低;与对照组相比,20和30μmol/L TBBPA暴露组Hep G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1);Hep G2凋亡细胞随TBBPA暴露浓度升高有增加趋势,其中30μmol/L TBBPA暴露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 TBBPA可能通过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引起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粒径的纳米二氧化硅(nm-Si O2)与微米二氧化硅(μm-Si O2)对人肺腺癌上皮A549细胞(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其炎性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3种粒径的纳米Si O2(20、60、100 nm)和微米Si O2(0.1~5μm)按照不同作用浓度(0、12.5、25、50、100、200μg/m L)对A549细胞进行染毒,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MTT)法测定A549细胞的存活率,采用微量酶标法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 3种粒径nm-Si O2均可引起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释放LDH升高,存在剂量效应关系;20-nm-Si O2对细胞的毒性作用最大,在较低剂量25μg/m L时可使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染毒浓度相同的条件下,20-nm-Si O2组LDH活力显著高于60-nm-Si O2组(P<0.01)、60-nm-Si O2组LDH活力显著高于100-nm-Si O2组(P<0.05);μmSi O2仅在最高剂量时引起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3种粒径nm-Si O2均可使细胞分泌IL-8的量增加,但是并未引起TNF-α变化,在染毒浓度为50μg/m L时,20-nm-Si O2组IL-8的分泌量均显著高于100-nmSi O2组(P<0.01)。μm-Si O2未引起细胞分泌IL-8和TNF-α的变化。结论 3种粒径nm-Si O2均可引起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引起细胞炎性因子IL-8分泌增加,且nm-Si O2粒径越小,其毒性效应愈强,但并未引起TNF-α变化;μm-Si O2对A549细胞的毒性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矢车菊-3-O-葡萄糖苷(Cy-3G)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原代培养乳鼠海马神经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纯度。5μmol/Lβ淀粉样蛋白(Aβ)25-35处理细胞3 h,Cy-3G不同方式干预后,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LDH漏出率,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罗丹明123试剂盒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结果与对照组比,5μmol/L Aβ25-35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而40μmol/L Cy-3G共孵育3 h可有效提高细胞存活率,还可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LDH漏出率、升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ROS水平(P0.05)。结论 40μmol/L Cy-3G共孵育3 h对Aβ25-35损伤的原代海马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沙漠尘对大鼠肺巨噬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和田沙漠尘和民勤沙漠尘对大鼠肺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方法用50、100、200、400、800、1600μg/ml的和田沙漠尘、民勤沙漠尘和SiO_2的混悬液培养肺巨噬细胞,用DMEM培养液培养肺巨噬细胞作为对照组,24 h后用MTT法测定肺巨噬细胞的存活率,并收集细胞及上清液,检测肺巨噬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上清液中LDH活力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和田沙漠尘400μg/ml以上组、民勤沙漠尘100μg/ml以上组和SiO_2组的大鼠肺巨噬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P<0.01);随染毒剂量增加,大鼠肺巨噬细胞内MDA含量、GSH-Px活力,上清液中LDH活力、TGF-β_1含量均有增高趋势,和田沙漠尘和民勤沙漠尘浓度200μg/ml以上组MDA含量和GSH-Px活力高于对照组(P<0.05,P<0.01),和田和民勤沙漠尘浓度100μg/ml以上组和SiO_2组LDH活力高于对照组(P<0.01),两地沙漠尘浓度200μg/ml以上组和SiO_2组TGF-β_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民勤沙漠尘和和田沙漠尘对肺巨噬细胞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使肺巨噬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并能引起纤维化因子FGF-β_1的释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毒性差异,为将青蒿素类药物用于肿瘤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来源于肺组织的癌细胞A549和正常支气管上皮HBE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噻唑蓝比色(MTT)、集落形成、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双染、蛋白浓度测定、乳酸脱氢酶(LDH)释放5种不同的细胞毒性实验观察DHA对2种细胞的毒性差异。结果不同浓度的DHA处理24 h后,2种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降低,DHA对A549和HBE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61.55μmol/L和87.83μmol/L。与自身对照组(0μmol/L DHA)相比,DHA(20和60μmol/L)可以减少A549和HBE细胞的集落形成率、蛋白含量,同时增加细胞死亡率和LDH释放水平(P0.05),这些效应与DHA浓度具有一定相关性,且A549细胞的效应高于HBE细胞(P0.05)。结论 DHA对来源于肺组织的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且以A549细胞敏感,这对DHA用于肿瘤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不能忽视DHA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三叶青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ep G2及原代大鼠肝细胞的体外毒作用.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以细胞活性、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力的改变为指标,观察三叶青提取物对肝癌细胞Hep G2,体外毒作用的时效、量效关系,共观察其对正常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的影响.结果三叶青提取物以1×10-4g/L的浓度与Hep G2共同培养,在24h较空白对照组的细胞活性有显著降低;不同浓度的提取物和Hep G2共同培养,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细胞活性及酶学改变有显著性影响;对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活性及LDH也有一定的影响.结论三叶青提取物对Hep G2细胞具有明显的体外细胞毒作用,其毒性作用与药物的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明显正相关,但对正常原代大鼠细胞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16.
不同地区大气PM2.5对人血管内皮细胞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地区大气PM2.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集广州、东莞、深圳和肇庆4个城市的PM2.5。试验细胞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将PM2.5分别以10、50、100、200、300μg/ml剂量染毒,作用于细胞24 h,测定细胞NO释放量、SOD活力、LDH漏出量及细胞存活率(MTT试验)。以肇庆作为对照,观察PM2.5对各指标的影响。经剂量与指标回归分析,以斜率评价不同城市PM2.5的效应大小。结果各城市PM2.5致细胞NO释放量和LDH漏出量随剂量增加而升高,SOD活力和细胞存活率随剂量升高而降低(P<0.05)。广州和深圳PM2.5在高剂量时致NO释放量明显高于肇庆(P<0.05)。广州、东莞和深圳PM2.5致SOD活力降低的程度在各剂量组均强于肇庆(P<0.05)。深圳PM2.5致LDH释放量明显高于肇庆,广州、东莞在高剂量时高于肇庆(P<0.05)。广州、深圳PM2.5致细胞死亡率高于肇庆(P<0.05)。回归分析表明,广州PM2.5致LDH漏出和细胞死亡的毒性效应最高,深圳PM2.5对NO释放和SOD活力降低的毒性效应最高,肇庆PM2.5对NO、SOD、LDH的细胞毒性均处于最低水平。NO释放量、LDH漏出量与细胞存活率呈负相关,SOD活力与细胞存活率呈正相关(P<0.01)。结论不同城市PM2.5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表现不同。NO、SOD、LDH与细胞存活率有关联,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多壁碳纳米管致RAW264.7巨噬细胞毒性与氧化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小鼠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作用。方法用DNA钠盐提高MWCNTs的分散度,设4个浓度组(2.5、10、25和100μg/ml)、DNA钠盐溶剂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染毒24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观察细胞毒性,并根据染毒后细胞的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分析MWCNTs的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作用。结果25μg/ml和100μg/ml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及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呈一定的浓度-反应关系;随着染毒浓度的升高,细胞和其上清液中TP、LDH、NO和MDA含量随之升高,而GSH和SOD含量随之降低,且呈一定的暴露-反应关系;且与细胞发生融解破碎,间隙加大等形态学改变情况相符。结论MWCNTs对体外培养巨噬细胞株RAW264.7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作用,且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8.
分析丙烯酰胺(ACR)对人神经母细胞瘤NB-1细胞毒作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进一步探讨丙烯酰胺的神经毒性机制。将NB-1细胞诱导成熟后,设置正常对照及染毒浓度组、时间组,采用MTT法和LDH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和生长情况,分析ACR对NB-1细胞的毒性作用。MTT结果表明,>60μg/ml的ACR对NB-1细胞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LDH结果表明,24 h、72 h时间点,ACR浓度>60μg/ml,LDH释放率明显增高;而48 h则在ACR浓度>40μg/ml,LDH释放率明显增高,且均随浓度的加大,LDH释放率逐渐升高。时间上,LDH结果与MTT一致,均以48 h表现最为显著。提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ACR显示出对NB-1细胞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饮水消毒副产物二氯乙腈(dichloroacetonitrile,DCAN)对Hep 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调控机制。方法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DCAN,以DMSO处理人肝癌细胞(Hep G2细胞)为对照组,分别以50μmol/L、100μmol/L、200μmol/L、400μmol/L DCAN染毒Hep G2细胞为处理组,培养24 h后通过Annexin V/PI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荧光测定法观察Caspase 3酶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Hep G2细胞pro-caspase 3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0μmol/L DCAN处理组可诱导Hep G2细胞凋亡(P<0.05),各处理组细胞内Caspase 3酶活性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DCAN作用于Hep G2细胞后pro-Caspase 3和P53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当染毒浓度达到200μmol/L以上时,pro-Caspase 3和P5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浓度的DCAN可通过激活Caspase 3诱导Hep 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H2O2诱导大鼠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方法取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培养至第5天,加入终浓度为50、100、150、200和250μmol/L的H2O2,培养12、24和48 h后,观察细胞形态,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CCK-8法测定细胞损伤率,LDH酶标法测定上清液LDH活性,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确定出细胞损伤的最佳浓度时间。结果 H2O2可诱导神经细胞损伤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150μmol/L H2O2作用24 h时,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70.18±4.66)%;CCK-8法测得细胞损伤率为(28.30±6.72)%;LDH酶标法测得LDH活性为(208.81±12.24)U/L;流式细胞术测得细胞早期凋亡率为(11.53±2.53)%,晚期凋亡率及坏死率为(13.75±2.22)%。结论 150μmol/L的H2O2作用24 h,可成功构建海马神经细胞氧化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