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因子表达与肝癌微血管生成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在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微血管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54例人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及相应的癌旁肝组织标本,进行了TF和CD34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TM法检测.结果 ①肝癌组织中TF阳性表达率为63.00%(34/54),MVD值为53.17±27.04:癌旁肝组织中TF阳性表达率为5.60%(3/54),MVD值为19.15±6.92.肝癌组织中TF的表达和MVD值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662,P<0.01);②肝癌组织中TF的表达与患者Edmondson-steinerⅢ Ⅳ、静脉浸润、肝内外转移、无或包膜不完整、甲胎蛋白(AFP)≤20 ng/ml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F表达是肝癌静脉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肝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增高的TF与肝癌微血管形成过程及部分侵袭转移指标相关,提示TF可能促进了肝癌的发生与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
黄佳  李锟  沈世强  罗和生 《腹部外科》2007,20(2):118-119
目的 探讨p27和p-ERK1/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意义及二者间可能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肝癌50例、肝硬化15例及正常肝组织10例中p27和p-ERK1/2的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中p27的阳性表达率(42%)明显低于肝硬化(78%)和正常肝组织(90%),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大小、是否广泛转移等有关(P<0.05);肝癌组织中p-ERK1/2的阳性表达率(36%)显著高于肝硬化(21.5%)和正常肝组织(11.6%),表达与恶性程度、转移等有关;肝癌组织中p27的表达与p-ERK1/2表达呈负相关(rs=-0.4812,P<0.01).结论 p-ERK1/2基因的激活可以影响p27的表达,二者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肝癌组织中Fas和FasL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癌、癌旁及正常肝组织中Fas和FasL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的方法检测肝癌(40例)、癌旁(40例)及正常肝(25 例)组织中Fas及FasL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结果 正常肝组织、癌旁及肝癌组织中Fas 和FasL mRNA 表达的相对含量分别为0.792±0.039和0.245±0.043、0.857±0.031和0.429±0.035以及0.473±0.047和0.185±0.041。肝癌组织中Fas 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 肝癌组织中FasL 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亦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P<0.05)和癌旁组织(P<0.01),但癌旁组织中FasL mRNA表达的相对含量高于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P<0.05)。结论 肝癌组织不仅通过低表达Fas来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而且还通过癌旁组织FasL的高表达,使与之接触的淋巴细胞(表达Fas)凋亡,最终使肝癌细胞逃脱机体的免疫杀伤作用,得以增殖和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Survivin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4种肝细胞癌细胞株,35例原发性肝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Survivin mRNA转录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 在mRNA水平4株肝癌细胞株随侵袭转移能力升高Survivin表达依次升高(P<0.01),HC-CLM6细胞株中Survivin表达水平最高.肝癌组织Survivin mRNA表达均为阳性,而癌旁组织内无一例阳性表达,Survivin mRNA的表达水平在肝内转移组(1.082±0.213)显著高于肝内无转移组(0.799±0.324,P<0.05).Western blot的结果与RT-PCR结果一致,肝内转移组Survivin蛋白表达(0.892±0.198)显著高于肝内无转移组(0.342±0.237,P<0.05).结论 Survivin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表达,且与侵袭转移等肿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Survivin基因高表达可作为判断HCC侵袭性和进展的一个潜在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肝癌肝静脉阻断后肝脏及远隔器官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及受体2的表达,探讨肝静脉阻断对肝癌生长及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以Wistar大白鼠肝癌模型为材料,采用SUPERVISION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肝癌肝静脉阻断后肝癌、癌周、临近肝叶(肝左中叶)及肺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Fl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国受体2(Flk-1/KDR)的表达变化.结果 肝静脉阻断后肝癌、癌周组织Flt-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调(P<0.01),肝左叶叶Flt-1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肝组织Flt-1的表达较对照组亦明显上调(P<0.05).肝癌组织Flk-1 KDR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癌周组织Flk-1KDR的阳性表达例数(占68.7%)多于阴性表达例数,但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肝左叶叶Flk-1KDR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1),肺组织Flk-1KDR的表达与对照组间未见差异(P>0.05).对照组各部位Flt-1与Flk-1KDR的表达未见差异(P>0.05).结论 肝静脉阻断使局部肿瘤坏死,同时可能导致癌细胞的扩散.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神经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在人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45例肝癌手术标本癌旁及癌组织中Netrin-1的表达水平,用卡方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在肝癌细胞SMMC-7721中转染Netrin-1基因,观测过表达Netrin-1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Netrin-1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约为66.7%,主要在肝癌细胞胞质中表达,Netrin-1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以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fii与门静脉痛栓以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实验对照组比较过表达Netrin-1显著促进肝癌细胞SMMC-7721侵袭能力(P<0.05).结论 HCC组织中高表达的Netrin-1与肿瘤侵袭转移有关,Netrin-1促进肝癌细胞侵袭能力可能是肝癌转移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factor,PD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 vessel density,MVD)的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1 例肝癌组织及癌旁非肿瘤组织,20例正常肝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PDGF、VEGF和CD34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48例术前肝癌患者和1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血清中PDGF的浓度。结果 PDGF、VEGF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9%、64.7%,在癌旁非肿瘤组织中分别为 27.5%、37.3%,在正常肝组织中分别为5%、10%,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DGF、VEGF阳性表达率与肝细胞癌的转移(P=0.031,P=0.04)、包膜形成(P=0.035, P=0.016)以及细胞分化程度(P=0.02,P=0.034)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没有关联。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MVD值分别是29.43±4.818、15.23±2.77(P<0.01)、14.56±1.96(P<0.01)。术前肝癌患者和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血清中PDGF的浓度分别为458.33±303.17、125.00±92.69,二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PDGF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促生长和转移作用,并且和VEGF可能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肝癌细胞株及肝癌组织中Krappel样因子8(KLF8)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免疫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不同肝癌细胞株及肝(癌)组织中KLF8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结果 KLF8的mRNA及蛋白质水平随肝癌细胞株侵袭转移潜能的增强而明显升高(P<0.05);正常肝组织(6例)、无转移肝癌组织(17例)、有转移肝癌组织(6例)中KLF8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377±0.0658、0.4683±0.2073、0.6669±0.0239(P<0.05);在正常肝组织和肝硬化组织中KLF8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6.7%(1/6)和33.3%(2/6),均为弱阳性,在肝癌组织中强阳性率为81.8%(27/33),肝癌转移灶中强阳性率为83.3%(5/6)(P<0.01).结论 KLF8可能参与肝癌的发生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EphA7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phA7 mRNA在40例肝癌及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40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均有EphA7 mRNA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EphA7 mRNA在肝癌组织(20.0711±32.0232)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肝组织(4.5184±9.4738,P<0.05)和正常肝组织(4.1764±4.7193,P<0.05),而在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hA7 mRNA的过表达与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门静脉癌栓的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P<0.05).结论 EphA7的过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能在肝癌的恶性转化、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对肝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1,VEGFR-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VEGFR-1在肝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共取82例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组织的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R-1、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和间叶标志物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关系.对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和HBV感染中VEGFR-1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癌旁肝组织中无VEGFR-1表达,肝癌组织中VEGFR-1的表达率为89%(73/82).VEGFR-1的表达在肿瘤分期、门静脉癌栓、肿瘤包膜、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192,15.934,16.751,20.154,6.487,P<0.05);对术后1、2年的复发率和术后2年生存率有影响(x2=0.983,0.958,0.847,P<0.05);对术后1年的生存率无影响(x2=0.359,P>0.05).VEGFR-1与E-钙黏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765,P<0.01),而与波形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1.469,P>0.05).结论 VEGFR-1可能在肝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作用,其促肝癌侵袭转移可能与肝癌细胞发生上皮-间叶样表型转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