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结果表明:以配方①:棉子壳50%,麸皮25%,玉米芯20%,米糠4%,石膏1%和配方②:棉子壳48%,麸皮25%,玉米芯12%,米糠7%。玉米粉2%,锯末5%,石膏l%为主的配方,是最有利于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经济适用配方。  相似文献   

2.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肚菌人工栽培技术羊肚菌人工栽培获得成功。现将其栽培技术公开如下:1.栽培料配方:(1)农作物秸粉75%,裁皮20%,磷肥1%,石膏1%,石灰0.5%,腐殖土3%;(2)木屑75%,麸皮20%,磷肥1%,石膏1%,腐殖土3%,(3)棉籽壳75%,麸皮...  相似文献   

3.
选用鸡腿蘑H5菌株,通过麦秸、棉籽壳、腐叶土和麸皮配比影响子实体产量的回归分析,筛选出栽培鸡腿蘑的麦秸腐叶土混合料的两个高产配方:麦秸52.5%,棉籽壳15%,腐叶土22.5%,麸皮10%;麦秸50%,棉籽壳15%,腐叶土20%,麸皮15%。两配方均添加白糖1%,尿素0.3%,过磷酸钙1%,石灰1.5%。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因子试验方法,设计7种培养料配方和4种栽培方法对肺形侧耳P95418菌株进行优化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熟料栽培方法效果最好,生物学效率高于100%。适宜配方依次为:稻草培养料(稻草84%,麦麸15%,石膏粉1%),橡胶树木屑培养料(橡胶树木屑84%,麦麸15%,石膏粉1%),橡胶树木屑+甘蔗渣培养料(橡胶树木屑40%,甘蔗渣44%,麦麸15%,石膏粉1%),甘蔗渣培养料(甘蔗渣84%,麦麸15%,石膏粉1%)。肺形侧耳在雷州半岛一年四季都可出菇,尤以初夏和秋季出菇最理想。  相似文献   

5.
温玉奎 《食用菌》2008,(6):61-61
1配方 粉碎玉米芯64%,稻壳20%,麸皮10%,玉米面2%,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2%,催熟营养剂0.1%(鑫草科技公司)。  相似文献   

6.
据测定花生壳中粗蛋白含量为7.7%,粗脂肪为5.9%,粗纤维为59.9%,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为10.4%,花生秧中粗蛋白含量为6.6%,粗脂肪为1.2%,粗纤维为33.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为41.3%。以上原料经过实验适合平菇栽培,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配方花生壳(花生秧)粉碎50kg,麸皮10%,玉米粉8%,石灰2%,磷酸二氢钾0.3%,多菌灵(含量50%)0.2%,石膏2%,含水量50kg干料加水60~75kg。按配方先将花生壳花生秧晒2天,然后与麸皮、玉米粉、石膏、磷酸二氢钾掺在一起拌匀…  相似文献   

7.
利用杏鲍菇菌糠栽培香菇配方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杏鲍菇菌糠(指经栽培出菇后的培养基)以10%、30%、50%不同添加比例栽培香菇武香一号试验,结果表明,最适配方为:菌糠30%,杂木屑48%,麸皮20%,石膏2%。可降低成本10%,增收20%。  相似文献   

8.
猴头菌醋糟高产配方筛选及营养利用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运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进行了糟栽培猴头菌高产配方的初步筛选,并对猴头菌生育期间营养利用规律及酶活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醋糟配料中的麸皮,黄豆粉和过磷酸钙与配料中的其它辅料通过互作产生了增产效应。经优化筛选,获得醋糟栽培猴头菌的两种高产配方:(1)醋糟44.12%,锯末25%,麦麸20%,玉米粉0.63%,黄豆粉5%,过磷酸钙2.25%,石膏2%,白糖1%;(2)醋糟43.50%,锯末30%,麦麸11.25%,玉米粉5%,黄豆粉5%,过磷酸钙2.25%,石膏2%,白糖1%。猴头菌菌丝生长阶段主要降解木质素,而子实体生长阶段主要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且漆酶,愈创木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酶活性的变化与木质素,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降解规律一致。  相似文献   

9.
杨儒钦 《食用菌》2000,(2):30-30
利用箱、筐栽培榆黄蘑,工艺简单,管理方便,具体操作如下:1制备箱筐用竹、木钉制统一标准的简易木箱、筐,其规格按条件便于搬动自行设计,深25cm,也可利用水果包装箱。2原料配方①杂木屑(针叶类不超5%)80%,麦麸或玉米面20%,外加豆面1%,石膏1%,石灰2%,克霉净0.1%。②玉米芯(干燥无霉变,暴晒2天后加工成碎颗粒状)85%,麦麸或细稻糠15%,克霉净或多菌灵0.1%,石膏1%,石灰1.5%。③豆秸(干燥未经过雨淋,暴晒后铡成3cm长)90%,麦麸或玉米面10%,外加克霉净或多菌灵0.15…  相似文献   

10.
(1)注意喷肥浓度。一般尿素为0.3%-0.4%,磷酸二氢钾0.2%-0.5%,硫酸钾0.5%,磷肥0.5%-1%,硼砂为0.1%-0.2%。  相似文献   

11.
蔗渣栽培赤芝的配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白玉  郑传进  柯野 《食用菌》2006,28(3):27-28
以甘蔗渣为主要原料进行赤芝栽培实验的结果表明:赤芝最佳栽培培养基配方:甘蔗渣38%,棉子壳30%,麸皮30%.石膏1%,过磷酸钙1%。通过实验得出纯蔗渣也能栽培灵芝,配方为:甘蔗渣68%.麸皮30%,石膏1%,过磷酸钙1%。  相似文献   

12.
杨小琦 《食用菌》2008,(2):44-44
1供试菌株供试菌株为C888、C22、陕耳1号。均引自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2试验配方原种培养基:棉子壳45%,杂木屑40%,麸皮10%,玉米粉4%.石膏粉1%。栽培培养基:①同愿种;②棉子壳85%,麸皮10%,玉米粉4%.石膏粉1%。  相似文献   

13.
雅梅 《食用菌》2011,(6):36-36
以稻草农作物下脚料为碳源添加复合肥、蔗糖、奶牛粪等,可以栽培双孢蘑菇,配方①(稻草60%,奶牛粪33%,复合肥1%,蔗糖2%,尿素1%,石灰1%,石膏2%),该配方培养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势强,产量及生物学效率较高。配方③与配方①差异最小。  相似文献   

14.
1添加颗粒状原料蔗渣为丝条状,吸水性强,透气性差,为弥补这一不足,配料时掺进(干料)总量25%以上的棉子皮、碎玉米芯、木薯渣、杂木屑等,以改善料透气性。具体配方:以蔗渣为主要原料栽培榆黄蘑的配方4例:①干蔗渣65%,棉子皮20%,麸皮15%,石灰2.5%,石膏1%,过磷酸钙l%,发酵剂0.2%。料水比1:4。②蔗渣60%,  相似文献   

15.
花脸香蘑及袋料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优选出适用于花脸香蘑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木屑78%,白砂糖3%,玉米粉10%,豆饼粉5%,轻质CaCO3 2%,石灰1%,KH2PO4 0.5%,石膏0.5%,在袋料栽培过程中,施基肥钙镁磷肥250g/m^2,尿素50g/m^2,KH2PO4 20g/m^2,能明显增加花脸香蘑产量。  相似文献   

16.
曲建合 《食用菌》2001,23(2):23-23
平菇菌丝适应能力强,较易成活,周期短,见效快,栽培技术较易掌握,是初从事食用菌生产人员的最佳选择。为了寻找一条低耗高效栽培平菇方法,笔者进行了该试验,希望能给同行有所启示。1 菌 种AX3(广温型),引自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菌种厂。原种直接用于栽培,配方为:木屑78%,麸皮20%,糖1%,石膏1%,水60%。高压灭菌60分钟,接种,25℃下培养30天,即可用于栽培。2 培养料配方 玉米芯 86%,玉米粉 8%,石灰 2%,过磷酸钙、石膏各2%,尿素、磷酸二氢钾0.5%,另加赤霉素0.5mg/kg,三…  相似文献   

17.
林辉  罗海凌  林占熺 《食用菌》2004,26(6):14-15
本文利用三级系统筛选法进行香根草等栽培毛木耳配方的筛选,得到的试验配方为香根草38%,象草10%,芒萁30%,麸皮20%,石膏1%,石灰1%;利用该配方进行栽培毛木耳,其生物转化率达到127.5%。  相似文献   

18.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把苹果树腐烂病斑刮除后,涂抹20%银泰乳油30~50倍液,治愈率可达93.8%~100%,防效86%~100%,病斑愈合率达80%,综合效果优于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50倍液加20%平平加,且对果树安全、无污染。  相似文献   

19.
以西瓜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苗期CO2加富对西瓜幼苗几种可溶性物质、保护酶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CO2加富提高了西瓜幼苗可溶性物质含量,与对照相比,维生素C含量增加2.04%-16.16%,可溶性糖含量增加6.60%-41.08%,有机酸含量增加18.18%~97.40%,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2.01%-22.05%;瓜幼苗茎叶中SOD、POD、CAT、AsA—POD含量明显增加,AsA—POD变化最明显,增幅达18.92%~73.78%,CAT增幅达7.23%~20.43%,SOD变化明显,增幅达25.06%~88.95%,POD增幅达27.45%~91.97%。  相似文献   

20.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属典型的中温型品种,地温低于8℃时不能正常出菇,地温高于30℃时,菌丝活力下降,寄生菌鸡爪菇大量出现,鸡腿菇近于绝收。采取夏季降温,冬季增温的办法,可周年生产鸡腿菇,但夏季降温成本高,效益低;冬季利用蔬菜大棚套种鸡腿菇,既省去了加温成本,又不侵占蔬菜的有效空间,还能为蔬菜提供部分CO2气肥,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栽培模式。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原料配方①麦秸60%,干牛粪25%,麦麸12%,玉米面3%。②稻草60%,玉米秸20%,麦麸15%,玉米面5%。③玉米芯40%,豆秸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