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传统金银花品种大毛花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比较花蕾期延长型北花1号品种金银花的挥发性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共鉴定出52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北花1号39种,大毛花33种,二者共有成分20种。北花1号在醇类、烃类含量上显著高于大毛花,而在酮类含量上显著低于大毛花,其中烟酸甲酯,棕榈酸甲酯,苯乙酮,己酸等20种化合物只在北花1号品种检测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紫荆花和花蕾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紫荆花和花蕾中共鉴定了6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烃类化合物,24个成分是共有的.结论:首次分析了紫荆花和花蕾的挥发性成分,为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茖葱鳞茎、茎叶、花柱、须根4个部位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为探究茖葱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发茖葱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技术提取茖葱4个部位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茖葱4个部位中共分离鉴定出179种挥发性成分,共有化合物12种。从鳞茎中鉴定出甲基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等57种成分,质量分数占98.94%;茎叶中鉴定出1,3-二噻烷,2-己烯醛,二甲基二硫醚等48种成分,质量分数占97.36%;花柱中鉴定出1,3-二噻烷、二甲基二硫醚等82种成分,质量分数占92.90%;须根中鉴定出二甲基二硫醚,1,3-二噻烷,二甲基三硫醚等51种成分,质量分数占85.89%。结论:茖葱4个部位挥发油的量和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主要成分都为含硫化合物,含硫化合物最多的部位是鳞茎,占总质量分数79.75%。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金银花鲜花与烘干品挥发性成分的异同,分析烘干对金银花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鲜花中鉴定了47种化合物,从烘干品中鉴定了57种化合物,两者共有成分有25种。结论烘干对金银花中挥发性成分有影响,尤其是低沸点成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金银花Lonicerae Japonicae Flos不同发育时期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方法,对米蕾期(RB)、三青期(TG)、二白期(TW)、大白期(BW)、银花期(HS)、金花期(GF)6个不同时期金银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6个不同生长时期的金银花挥发性物质进行判定、区分和聚集。结果 GC-MS共鉴定出260种挥发性物质,对260个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可简化为5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6.65%,可反映样品的大部分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6个不同生长时期金银花样品分为4类:其中RB和TG归为1个集群;TW单独归为1个集群,BW和HS归为1个集群;GF单独归为1个集群。结论 聚集在一起的金银花样品挥发性物质相似,将RB与TG,TW,BW与HS,GF分为4个不同的商品等级,该研究结果可为金银花混合采摘以及后期的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白鲜皮挥发油成分。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白鲜皮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共鉴定出9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6.82%。结论白鲜皮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白菖油烯(27.17%)、芳脑醇(11.97%)、反-石竹烯(8.07%)、β-马榄烯(8.04%)、(-)-(a)-古芸烯(6.04%)等。  相似文献   

7.
SPME-GC-MS分析鱼眼草花、茎叶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对贵州产鱼眼草植物花、茎叶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测定。结果:从鱼眼草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4个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分别为:大香叶烯-D(35.71%)、β-蒎烯(15.35%)、β-顺式罗勒烯(10.95%)、2,4-二异丙基-1-甲基-乙烯基环己烷(6.64%)、γ-榄香烯(3.90%)等。从鱼眼草茎叶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7个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组分分别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28.25%)、α-红没药醇(9.18%)、β-蒎烯(8.44%)和邻苯二甲酸正丁异辛酯(6.90%)等。结论:β-蒎烯在鱼眼草不同部位挥发油中含量都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杏叶防风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对杏叶防风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结果:共鉴定出65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2.17%。结论:杏叶防风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是α-姜烯(24.82%),前盖介烯(16.27%),β-没药烯(4.82%),2-异丙基-5-甲基-9-亚甲基-二环[4.4.0]萘烷-1-烯(4.03%),β-倍半水芹烯(3.98%),反式-β-金合欢烯(3.68%),芳姜黄烯(3.54%)等。  相似文献   

9.
HS-SPME-GC-MS分析河南产牛至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牛至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牛至中鉴定出了30种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9.59%,其中麝香草酚(43.28%)、麝香草甲醚(11.79%)、石竹烯(11.17%)、2-异丙基甲苯(8.10%)和γ-松油烯(6.37%)等的含量较高。结论:牛至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  相似文献   

10.
地锦草挥发性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地锦草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地锦草全草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地锦草中共鉴定出22种成分,相对含量占挥发性成分总峰面积的93.89%,其中主要成分为酮(32.33%)、酸(25.32%)和酯(14.55%)等。结论:研究表明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为棕榈酸(20.35%)、植醇(16.41%)和2-甲氧基-4-乙烯苯酚(10.98%)。其中二氢猕猴桃内酯和可巴烯可能是地锦草主要的赋香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藿香蓟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藿香蓟花中鉴定出了26种挥发性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7.44%。结论:藿香蓟花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为萜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气-质联用系统对金银花、连翘药材以及药对配伍中的挥发油进行分析,评价配伍对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影响.结果 采用GC-MS对金银花、连翘药材和药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金银花挥发油中检出的香叶醇、十四烷酸甲基酯、十六烷酸乙基酯、荧蒽、9,12,15-十八碳三烯酸甲基酯、亚油酸等成分和连翘挥发油中检出的樟脑烯、α-松油烯、紫苏醇、蒎烯、棕榈醛、β-水茴香萜等成分在药对挥发油中未检出,而相对于单煎所得的挥发油,药对挥发油中新增成分有柠檬烯、异长松叶烯、十九烷等.结论 金银花、连翘药对配伍对所提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两种南瓜(蜜本和超甜蜜本)瓤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来分析两种南瓜瓤的挥发性成分。结果: 从蜜本南瓜、超甜蜜本南瓜瓤中分别鉴定出23,32个化合物,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5.47%,100.00%,其中蜜本和超甜蜜本有19种共有成分。结论: 蜜本南瓜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棕榈酸乙酯(18.64%)和二氢猕猴桃内酯(12.05%);超甜蜜本中含量最高的是棕榈酸乙酯(22.68%)和亚麻酸乙酯(15.57%)。两种南瓜瓤的挥发性成分具有差别。  相似文献   

14.
HS-SPME-GC-MS分析金钩南瓜雄花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金钩南瓜雄花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金钩南瓜雄花中鉴定出59个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0.99%.结论:研究表明α-佛手柑油烯含量最高,占总挥发性成分的21.71%.该研究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南瓜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HS-SPME-GC-MS分析两种南瓜肉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两种南瓜(蜜本和超甜蜜本)肉挥发性成分。 方法: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首次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来分析两种南瓜肉的挥发性成分。 结果: 从蜜本南瓜、超甜蜜本南瓜果肉中分别鉴定出29,23个化合物,分别占总峰面积的96.55%,94.04%,其中蜜本和超甜蜜本有23种共有成分。 结论: 蜜本南瓜果肉的挥发性成分以吡喃酮(16.66%)和β-紫罗兰酮(7.44%)含量最高,超甜蜜本南瓜果肉挥发性成分中含量较高的是吡喃酮(14.87%)和棕榈酸(13.20%);蜜本和超甜蜜本南瓜果肉的挥发性成分具有差别。  相似文献   

16.
HS-SPME-GC-MS分析2种木兰属植物的 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磊  王金梅  康文艺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2):1429-1433
目的:分析比较望春玉兰和紫玉兰阴干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望春玉兰和紫玉兰的挥发性成分,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望春玉兰和紫玉兰共鉴定出72个成分,其中25个成分是两者共有的,且含量相差不大,但两者含有的化合物类型有明显的区别。结论:望春玉兰和紫玉兰挥发性成分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HS-SPME-GC-MS分析2种木兰属植物的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比较望春玉兰和紫玉兰阴干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望春玉兰和紫玉兰的挥发性成分,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望春玉兰和紫玉兰共鉴定出72个成分,其中25个成分是两者共有的,且含量相差不大,但两者含有的化合物类型有明显的区别.结论:望春玉兰和紫玉兰挥发性成分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宽叶山蒿叶和艾叶中的挥发性成分,为宽叶山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提取叶中的挥发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宽叶山蒿叶和艾叶的挥发性成分,对其共有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宽叶山蒿叶中挥发油得率在0.16%~0.23%,平均得油率仅为4种艾叶的12.03%~25.33%。2种叶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9种和64种组分,共有组分10种,部分共有组分21种。宽叶山蒿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为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D;艾叶中为桉油精、石竹烯和氧化石竹烯。聚类分析将宽叶山蒿叶的湖北蕲春种源1(S1)和蕲艾(S8)聚为一类,其余3种宽叶山蒿叶和3种艾叶分别聚为一类。结论:宽叶山蒿叶和艾叶挥发性成分种类和含量差异明显:艾叶中桉油精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宽叶山蒿叶,宽叶山蒿叶中石竹烯、氧化石竹烯和大根香叶烯D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艾叶。宽叶山蒿叶中烯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艾叶,艾叶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高于宽叶山蒿叶;宽叶山蒿叶中含有呋喃类成分,但艾叶中未检测出。  相似文献   

19.
Hu SY  He G  Chen B  Cui LJ  Yang JX 《中药材》2012,35(2):188-194
目的:分析秦巴山区7个不同产地华细辛的挥发性成分与遗传多样性差异。方法:ISSR法分析不同产地华细辛的遗传多样性;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不同产地华细辛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水蒸气蒸馏-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3种主要成分含量。结果:筛选出的6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57条带,其中89.47%呈多态性,聚类分析将7个产地华细辛分为两个大类群。6个不同产地野生华细辛挥发性成分组成及含量各有差异,除含有一些相同组分外,不同产地的华细辛其根茎叶特定器官均含有一些独特成分。此外,一些成分只能在遗传距离较近的华细辛特定器官中检测到。结论:秦巴山区华细辛遗传多样性与地理距离和气候关系不密切,一些挥发油成分的积累与其遗传特性可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都姣娇  杜安妮 《中成药》2014,(12):2645-2648
目的研究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石菖蒲中的挥发油,并鉴定其挥发油的组成成分。方法优化固相微萃取条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石菖蒲的挥发油进行成分鉴定并确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采用固相微萃取法共提取出33个可鉴定成分,其中含有量较高的主要成分分别为α-细辛脑(66.07%)、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苯(3.63%)、榄香素(2.65%)、毕橙茄烯(2.90%)等。结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能快速、全面检测石菖蒲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