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文汇 《广东建材》2011,27(1):60-62
结合北京市六环路公路工程跨丰沙铁路分离式立交桥主桥—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转体施工,介绍了牵引力计算、球铰制造要求、施工控制措施及安全防护措施等,指出转体球铰的加工及安装精度是保证转体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京津冀交通一体化重点工程——保定乐凯大街跨越京广铁路子母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桥子塔上、下平铰成功安装。该桥转体跨度、转体质量均为世界第一。转铰安装是项目主桥施工过程的关键工序,其安装质量对后续的上部结构施工以及转体施工至关重要。主桥安装的子塔下平铰重34 t、上平铰重约38.4t,安装重量大,精度要求高,其平面位置、高  相似文献   

3.
郜春生 《山西建筑》2014,(27):179-180
结合工作经验,对桥梁转体法施工的特性进行了介绍,并以钢球铰为例,从下承台施工、球铰安装、环形滑道施工、转盘施工等方面阐述了桥梁转体的施工工艺,为转体法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某市政桥梁为双转体现浇梁,转体施工是该项目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对下球铰及滑道的安装进行论述,然后进行上球铰及撑脚的安装,浇筑转盘混凝土,对转体系统做检测和转动实验,最终达到设计要求,为双转体现浇梁施工打好基础施工。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国道112线跨越京沪铁路主桥转体系统中墩承台配合球铰、滑道的安装、分次浇注施工过程并阐述安装工艺特点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一座曲线斜拉桥的成功转体实践,对曲线桥梁平面转体施工关键工艺,如偏心控制、牵引力的计算、球铰施工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非对称桥梁转体施工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钢球铰安装的精度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有的 BIM 技术不能考虑球铰的制造误差及拼装误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 BIM+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大跨度不平衡转体斜拉桥钢球铰精细化安装管理方法,通过扫描球铰构件,应用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拟合所得点云,获取带有制造误差及拼装误差的球铰模型。将所得模型与根据图纸创建的 BIM 模型进行对比获取相应误差的大小和位置。通过虚拟预拼装获取实际安装中骨架坐标的调整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获取带有误差的球铰真实模型,并能够将球铰安装误差控制在 1mm 范围内,具有高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李富仓 《市政技术》2004,22(6):335-339
通过对北京石景山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工程特点、主体结构形式、转体施工技术原理的分析,阐述了采用转体法的主要施工步骤,重点叙述了转体法施工的技术关键措施,并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球铰、撑脚与支撑面的间隙问题提出了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9.
转体球铰安装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国道112线高速公路跨京沪铁路立交桥工程,介绍转体球铰施工工艺。该桥采用平转法施工的转动体系,转动球铰是整个转体的核心,制作和安装发热要求精度都很高。上下球铰安装要保证球面的光洁及椭圆度,球铰安装顶口务必水平;上下球铰间镶嵌四氟板,四氟板间涂抹黄油和氟粉,上下球铰中线穿定位钢销,精确定位。  相似文献   

10.
主要论述了定型成套球铰的安装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严格按照规范对球铰的安装进行控制。对球铰重要部位,如上下盘、撑脚、沙箱等结合转体角度进行了精确定位,同时对沙箱预压、上下盘临时固结设计了简易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结合京沈客运专线跨大秦铁路连续梁工程实例,介绍了连续梁的转体系统设备,并从下转盘施工、下球铰安装、滑道安装、牵引反力座施工等方面,阐述了连续梁的转体工艺,达到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李春玉 《建筑施工》2021,43(4):637-638,645
结合工程实际,对桥梁转体球铰的定位与安装技术进行了介绍.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定位措施及安装工艺,提高了球铰坐标及高程定位的精度,保障了安装质量,为桥梁转体的精准就位及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3.
某独塔混凝土梁斜拉桥跨越既有铁路线,且沿线建筑稀少,采用水平转体施工是最合适的选择。该项目单球铰转动体系总转体质量达21 000t,转体角度为97°,施工及控制难度较大。结合项目的实施,详细介绍其转体构造、施工步骤、转体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桥梁转体施工成败的关键在于转体结构的安全及转体的顺利进行和精确到位。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转体前对转动体进行称重试验。文章结合石家庄市环城公路跨石太铁路分离式立交桥主桥转体斜拉桥的转体施工,对转动体不平衡力矩、摩阻力矩、偏心距及转动球铰静摩擦系数的实验测试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济南绕城高速二环线东环段跨胶济铁路、胶济客专转体桥承台的施工为例,对基坑开挖、封底混凝土浇筑、钢筋及模板的安装、冷却水管布设、混凝土浇筑及养护、温度监控以及基坑回填等施工工艺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保证转体桥承台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文中结合天津集疏港-期工程高架桥的施工,介绍了桥梁转体施工技术.以该工程为依托,研究该桥转体球铰的设计、制作、安装技术、后张法预应力超长钢束张拉控制技术及大吨位单铰转体的施工工艺,同时,对转体结构局部应力进行分析和主梁桥面结构有效分布宽度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结合石家庄和平路跨石太铁路转体主桥工程进行了桥梁不平衡称重试验研究。详细介绍了通过试验测定球铰由静动摩擦状态变化的临界值,并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转体配重质量及位置,最终确定了配重方案,从而保证了大跨度斜拉桥的转体施工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市政技术》2016,(3):78-81
邹城市某桥梁跨越京沪铁路站场,桥下铁路股道多达14条。笔者根据桥位、桥跨、桥下净孔、施工方法、桥梁规模、景观要求等条件研究桥型方案,以"施工对铁路的影响最小"为原则,推荐采用转体施工的双柱独塔斜拉桥方案;为保证施工安全和纠偏的有效性,建议采用球铰转体系统。  相似文献   

19.
建设转体桥的施工方法是转体法。转体建设法的特点为非设计轴线处桥梁结构制造完成具有一定形状之后,利用转体实现就位。按照结构转向的区别,能将它分成水平、竖向、水平与竖向结合三种转体施工法,平转法使用的频率最高。牵引系统、滑道、球铰、上下转盘共同构成了转体桥梁的转动系统,转体过程一般通过千斤顶对拉牵引索,形成旋转力偶而实现转体。本文以新建沪昆高速铁路西北上行联络线特大桥主跨(112+80+32)m非对称独塔斜拉桥转动体系施工为背景,详细介绍非对称独塔斜拉桥转动体系施工和质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确保不对称斜拉桥转体时桥梁的重心在球铰的重心平衡位置,通常会在斜拉桥转体前设置平衡重。为解决平衡重施加完成后支架受力增大的问题,文中以哈尔滨某不对称转体斜拉桥为背景,提出拉压法施加平衡重,即在斜拉索张拉期间完成平衡重的分段施加,此方法可实现借助斜拉索的索力来抵消平衡重的重量从而减少支架受力。通过建立Midas有限元模型计算该方法下的支架受力、斜拉桥落架后的线形及索力、施工过程中的主梁内力。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中,采用拉压法施加平衡重可有效改善支架受力情况,且在施工过程中主梁受力合理,落架后的斜拉桥线形及索力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