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眩晕评分的分级护理方案对改善耳源性眩晕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庆市立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耳源性眩晕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级护理方案。比较干预前、干预1周后两组患者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hort-Form 36-Ite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及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分。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干预1周后DHI评分低于干预前,SF-36、GCQ评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1周后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GC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耳源性眩晕患者实施分级护理方案,能有效评估患者眩晕分级,落实各级护理措施,更能有效减轻耳源性眩晕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吞咽和摄食管理对改善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展开系统分析。方法 利用EXCEL表统计遴选本院治疗的70例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统计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对照组行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吞咽和摄食管理干预,研究两组患者的吞咽相关并发症发生率、GU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GU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GUSS评分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5.71%)与对照组(22.86%)相比吞咽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予以脑外伤后吞咽障碍患者行吞咽和摄食管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吞咽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吞咽障碍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阶段性健康教育在耳源性眩晕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60例耳源性眩晕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阶段性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护理满意度,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SAS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阶段性健康教育应用于耳源性眩晕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升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耳石症眩晕患者实施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经严格纳入排标准,选择80例耳石症眩晕患者(病例收集时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随机数字表下做分组处理,组别记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应用耳石复位仪治疗,后者实施手法复位治疗,每组均40例;评估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SF-36健康调查问卷)并展开组间对比。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DHI评分呈下降趋势,生活质量即SF-36评分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更显著(P<0.05)。结论 耳石症眩晕患者实行手法复位治疗,可取得确切的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症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且治疗安全性有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激励式护理同常规护理对喉癌术后患者护理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间于我院进行住院治疗且需行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共计98例,将入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49例,将应用激励式护理方法的患者记为观察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记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情况、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间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激励式护理对喉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升较大,同时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提高了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和观察鼻咽癌患者放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01月~2021年01月收治的54例鼻咽癌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咽癌患者放疗常见并发症较多,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推广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庭功能训练对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患者Berg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40例1~2期M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前庭功能训练。观察两组Berg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前庭症状指数(vestibular symptom index,VSI)评分。干预4周后,采用纯音测听观察临床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Berg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Berg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VSI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听力正常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庭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1~2期MD患者Berg评分、生活质量及前庭功能,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实行家庭前庭康复训练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诊断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共计64例患者,均在住院期间进行复位治疗,复位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护士指导进行家庭自主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SI)、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康复训练的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VSI、DHI、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B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及满意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指导进行家庭自主前庭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眩晕程度,提高平衡能力,同时降低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1年6月-12月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病房8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0)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400)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焦虑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SRM-IV眩晕诊疗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能够减少患者焦虑情况,提升临床疗效增加患者治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式对变应性鼻炎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以2014年7月~2015年5月收治的141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周期持续1年。护理干预周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达到97.6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辅助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与分析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内开展此次研究,此阶段内我院收治的8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以观察组及对照组予以命名(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优良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结果为77.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围绝经期妇女失眠症患者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其睡眠质量,提高其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喉癌患者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结合阶段式康复护理,对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康复效果影响。方法 以88例喉癌患者分2组。对照组给予阶段式康复护理,观察组行计算机化认知行为+阶段式康复护理。对比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等情况。结果 两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患者满意率均高(P<0.05),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评分均低(P<0.05)。结论 计算机化认知行为+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升生活质量,消除不良心态,改善睡眠及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8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I^II级占比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中能改善吞咽功能,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在喉癌手术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喉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持续观察至患者出院。对比两组术后疼痛、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6h两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经口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结论 基于ERAS理念的护理干预用于喉癌手术患者中效果确切,能够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患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睡眠质量、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遴选本院治疗且符合研究标准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探究主体,研究起止日期是2019年1月-2021年12月,全部患者以方便抽样法分组,将其中40例纳入对照组,对该组实施常规护理,剩余40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对该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研究结束后比较各组睡眠质量、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治疗依从性高达97.50%,显著较对照组的85.00%高,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各项PSQI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各项QOL-BREF评分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予以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具显著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还可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眩晕症患者跌倒发作的病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眩晕门诊10年内跌倒发作的眩晕症的病因分布,年龄趋势及就诊规律。结果眩晕症患者跌倒发作共35例,梅尼埃病耳石危象16例,无一在首次就诊时被问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跌倒发作7例;梅尼埃病与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共患5例;继发于心源性晕厥后的BPPV 7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跌倒的发生率呈增长趋势。结论眩晕症患者跌倒发作的发生率被低估,病史采集不全是主要原因;难治性BPPV可能为晕厥后继发,诊疗过程需要关注患者心血管病史及相关检查;关注耳源性眩晕与晕厥的共患,进行及时正确的诊断与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护理对食管癌吞咽障碍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食管癌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护理,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躯体疲乏、心理疲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BFI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前,两组T、P、I各项希望水平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护理在食道癌吞咽困难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可缓解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还可提高其希望水平,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康复效果展开系统分析。方法 利用EXCEL表统计遴选本院治疗的90例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观察组(n=45),统计时间为2020年4月~2021年6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吞咽功能情况与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吞咽功能情况改善显著,P<0.05;观察组(97.78%)与对照组(80.00%)相比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 予以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其护理满意度,改善吞咽功能情况与日常生活能力,建议临床不断深入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研究心理干预在扁桃体手术前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2020年7月-2022年03月接受治疗的50例扁桃体手术患者作为探究对象,以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心理干预,比较护理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平均呼吸恢复时间、平均睁眼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0%、72.00%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和对照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扁桃体手术期间,通过予以心理干预,不良情绪减少,呼吸恢复时间、平均睁眼时间、住院时间均缩短,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艾灸神阙穴联合耳穴压豆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毒副反应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艾灸神阙穴联合耳穴压豆,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较对照组27.50%低(P<0.05);干预前,两组各领域生存质量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领域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艾灸神阙穴联合耳穴压豆在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利于减少毒副反应,改善生存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