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中以隐球菌脑膜炎最为常见,是由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的严重感染。隐球菌至少有30多个种,其中具有致病性的绝大多数为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过去分别称之为新生隐球菌新生变种和新生隐球菌格特变种),其它种类隐球菌如罗伦隐球菌、浅白隐球菌等偶可引起人类感染。格特隐球菌虽好发于免疫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2.
隐球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见,其次为皮肤,单纯肺部隐球菌感染少见.即使是隐球菌肺炎也常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常被误诊为肺癌,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的隐球菌肺炎极其少见.我们诊治了1例双肺弥漫性病变并迅速进展为呼吸衰竭的隐球菌肺炎患者.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肺部隐球菌肺炎临床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概况原发性肺部隐球菌肺炎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 ,新型隐球菌属酵母菌 ,广泛存在于土壤和鸽粪以及寄生于人呼吸道内 ,其入侵机体的途径以呼吸道最常见。该菌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肺 ,单独侵犯肺部者称为原发性肺部隐球菌肺炎 ,约占新型隐球菌感染的 2 0 %。隐球菌为条件性致病菌 ,故该病发生率不高 ,以往国内报道不多 ,但近年来有增多趋势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以及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晚期肿瘤、艾滋病等易感染该病。2 病理表现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巨细胞肉芽肿 ,…  相似文献   

4.
<正>隐球菌是一种有荚膜包绕的酵母菌,常存在于鸟粪(尤其是鸽粪)、鼠粪、土壤、空气、水果、蔬菜中。引起人类感染的隐球菌主要是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其中新型隐球菌可分为3个变种:格鲁比变种、新生变种和混合变种。隐球菌感染常见于免疫受损或免疫缺陷的患者,如艾滋病、恶性肿瘤、长期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者,但也可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1])。肺隐球菌病多由吸入环境中的新型隐球菌引起。本文报道1例氟康唑体外不敏感肺隐球菌病,并复习新型隐球菌耐药的相关  相似文献   

5.
肺隐球菌病(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 PC)是由于患者吸入了环境中新生隐球菌或格特隐球菌后导致肺部感染而形成,是一种在临床上呈现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的机会性疾病.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传统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有血液系统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患者、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等.但是,...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1例无免疫缺陷的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宿主, 以发热、呼吸道症状、多发淋巴结肿大、皮下脓肿、肺部阴影伴骨质破坏为主要临床表现, 经肺组织活检病理找到隐球菌后, 给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疗, 病情进展, 最终通过脓性分泌物培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 肺组织病理同时找到隐球菌与马尔尼菲篮状菌, 最终确诊为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合并肺隐球菌病, 经两性霉素B序贯伊曲康唑治疗后好转。本文可引起临床对无免疫缺陷的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宿主同时感染多种机会性真菌的重视, 并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肺隐球菌病(PC)是一种少见的肺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新型隐球菌是主要致病菌,而格特隐球菌逐渐受到重视,是某些地区隐球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1~3〕。PC多在免疫缺陷者中发生,而正常宿主较少发生〔4〕。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该院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诊断为PC的20例住院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21~65〔平均(46.4±  相似文献   

8.
矽肺患者合并肺结核的比率较高, 继发肺部隐球菌感染的报道少, 临床易漏诊、误诊。本文报道病例是以咯血起病、支气管镜下可见多发突起且病理证实为支气管肺隐球菌病, 进一步确诊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 目前类似病例较少。隐球菌以新生隐球菌的格鲁比变种为主, 在临床分离株中, 以ST5-VNⅠ-A-α型为主, 但是从本例患者分离到的隐球菌菌株为ST31-VNⅠ-A-α, 该ST型在临床分离株中占比<5%, 非临床分离株常见流行型。通过该病例提醒临床医生更加深刻认识隐球菌, 警惕矽肺患者群体类似肺结核临床表现的隐球菌病, 减少临床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9.
隐球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在中神经系统引起隐球菌性脑膜炎,在肺部可致肺炎和肺部肉肿样病变,而胃肠隐球菌病,无论原发还是继发,临床都相当罕见,我们报道1例以不全性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经手术后病理切片证实的空肠及肠系膜淋巴结隐球菌病,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隐球菌为机遇性致病菌,主要发生在机体抵抗力下降宿主中,如AIDS、长期激素治疗、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等。常见的感染部位有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皮肤,骨骼受累少见[1-2],本文报道1例因肺部隐球菌感染,病情迁延,致使多发肋骨隐球菌感染患者,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因反复胸痛1年余于2017年12月11日入院。既往2年前确诊AIDS ,长期抗病毒治疗。同时期我院确诊隐球菌脓毒血症,十二指肠隐球菌感染,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1.
<正>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osis,PC)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少见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1])。近年来,肺隐球菌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可能与HIV的感染增多、恶性肿瘤的放化疗、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增加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有关~([2])。肺隐球菌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呈多样化的特征,无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本文通过报告1例免疫功能正常的青年肺隐球菌病,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对肺隐球菌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2012年第3次活动于2012年4月27日在中华医学会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黄慧医生主持,主题是“某些特殊病原体所致肺部感染诊疗中的若干问题”,主要涉及巨细胞病毒(CMV)肺炎、肺部曲霉感染及隐球菌肺炎等.  相似文献   

13.
一、隐球菌性胸膜炎隐球菌常由呼吸道侵入,可造成肺和全身感染,但引起胸膜炎者很少见。隐球菌性胸膜炎常为隐球菌肺炎累及邻近胸膜引起。多为一侧胸水,可有轻咳、呼吸困难。胸水检查为渗出液,淋巴细胞常明显增多,少数病例的胸水可见嗜伊红细胞增多,胸水培养隐球菌可阳性,血清及胸水有高的隐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肺部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由新生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亚急性或慢性深部真菌病。常见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器官移植、白血病、肝炎等免疫紊乱患者[1]。但是近年来发生于免疫正常宿主的隐球菌感染病例不断增多[2],这是由于新生隐球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尤其多见于土壤及禽类粪便中,其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致病途径为隐球菌孢子经呼吸道吸入到达肺泡引起PC[3-4],感染后多数健康人可自愈,肺局部病变进展缓慢,但当抵抗力减弱时,新生隐球菌可经血液循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5.
过去认为隐球菌病是一种罕见的病死率很高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近年有人报各记载为肺部的孤立的隐球菌感染,并在尸检和肺切除术时,发现胸膜下有小的隐球菌结节。为了进一步观察隐球菌病和肺部病变有那些相似之点,作者研究了9例隐球菌病尸检档案和临床、病理解剖材料。  相似文献   

16.
肺隐球菌病是由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呼吸系统真菌病[1].我国肺真菌病前5位致病原依次为曲霉菌、念珠菌、隐球菌、孢子菌及毛霉菌[2].相对于其他肺真菌病而寿,肺隐球菌病患者发病年龄较轻,社区发病多,预后较好.但是隐球菌肺炎在临床中诊断并不多见,王丽芳等[3]对3所医院13年间诊断的65例隐球菌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表明隐球菌肺炎在影像学上表现多样,临床症状相比其他真菌感染症状较轻微,难与肺癌、肺结核、肺曲霉病等疾病相鉴别.我科近期诊断肺隐球菌病3例,现对其临床症状、检验检查、治疗等方面加以分析,旨在为诊治肺隐球菌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肺隐球菌病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由新生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慢性病患者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患者为其易感人群[1]。本病主要侵犯肺和中枢神经系统,但也可侵犯骨骼、皮肤、黏膜和其他脏器,单独侵占肺部的称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1病历摘要患者女,47岁,既  相似文献   

18.
肺隐球菌病(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是一种少见的主要由新型肺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肺部真菌病。在肺部侵袭性真菌病变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肺曲霉病,占20%左右[1]。主要侵犯肺和中枢神经系统,但也可以侵犯骨骼、皮肤、粘膜和其它脏器。因为PC无特异的症状、体征、影像特点,痰涂片及培养阳性率一般很低,所以诊断很困难,易误诊为肺炎、肺结核、肺癌,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现报道福州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1例免疫健全者肺隐球菌病并大咯血病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钱美芳  虞永鑫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2126-2127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直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颅内感染,是临床最常见的深部真菌病之一.隐球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在肺部仅引起轻度的炎症.艾滋病患者由于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因而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性临床综合征,造成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陷而经常并发各种致命性的机会性感染,其中并发隐球菌脑膜炎也较为常见,而临床上国内病例资料报告不多见. 由于HIV感染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复杂、疗程长、疗效差、复发率高,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可行性.现报告成功治疗1例人免疫缺陷性病毒(HIV)感染合并隐球菌脑膜炎患者.  相似文献   

20.
新生和格特隐球菌是临床重要的机会致病真菌,感染多发生于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在国外主要见于AIDS人群,如在非洲的AIDS人群中,隐球菌病的发病率高达30%,且有隐球菌病暴发流行的报道[1].在我国,隐球菌病呈散发性,多数仍为外观健康的人群[2].近年来,随着AIDS、移植和肿瘤患者的增多,隐球菌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根据2009年卫生部公布的数据,估计中国大陆目前存活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约74万,2009年新发HIV感染者4.8万,部分地区疫情严重.为了解隐球菌感染在我国大陆地区AIDS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本研究统计有AIDS合并隐球菌感染以来公开报道的有关隐球菌感染病例,进行归纳、分析,以了解该病在我国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