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 MRI)技术及头针专用头颅线圈(Acupuncture Head Coil 12,AHC12)阐述真假电针刺激百会(GV20)、神庭(GV24)所引起的特异性脑功能变化。方法 招募无认知障碍受试者70名,采用3.0T磁共振扫描仪、ACH12,获取电针刺激GV20与GV24针灸前后静息态f MRI图像及电针刺激同时的任务态f MRI图像,比较真假电针刺激头穴的脑功能差异变化。结果 真假针刺2组受试者针感量表评分中,酸感、痛感、沉感具有统计学意义;假针刺激组在干预前后脑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真针刺组表现为电针刺激后两侧楔前叶、左侧楔叶、右侧距状裂周围皮层脑区ALFF值增高、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额下回三角部Re Ho值增高;真针刺组在任务态时,左侧额中回脑区正激活。结论 AHC12及特制磁共振兼容电针刺激仪实现头部穴位电针刺激下的即刻f MRI成像,为穴位特性研究提供了可视化的影像方法,真针刺激神庭与百会后负责认知、记忆、情绪的脑区活动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静息态f MRI技术分析针刺间使穴前后健康被试者脑内f ALFF在不同时间序列内变化特征。方法:对18名健康受试者分别进行针刺前扫描(R1)、留针期间扫描(R2-R5)和拔针后扫描(R6-R7),对采集数据进行f ALFF分析。结果:一是左侧额上回f ALFF在R2-R4、R6-R7内,右侧额上回在R2、R5-R7序列内呈较稳定正激活效应;二是左侧额中回f ALFF在针刺前、留针期间和拔针后呈无显著变化正激活效应,右侧额中回在R2、R5呈间断性正激活效应;三是右侧额内侧回f ALFF在R1、R2、R5内正激活渐增强,R7内正激活显著降低,左侧额内侧回仅在R3、R5内呈间断性正激活;四是右侧楔前叶f ALFF在R3-R7,左侧楔前叶在R3-R4、R6-R7内呈随时间系列显著增强正激活效应;五是右侧枕中回f ALFF在R1、R3内正激活随时间序列显著增强,左侧枕中回在R4-R6内呈随时间序列显著增强正激活效应;六是右侧缘上回f ALFF呈R2-R3渐增强,R5减弱正激活效应。结论:针刺间使穴后脑内f ALFF变化区域主要为双侧额上回、楔前叶、额中回、额内侧回、枕中回和右侧缘上回,这些脑区功能与间使穴临床治疗情绪、记忆、注意、语言及肢体运动障碍等功效具有较大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阴交作用机制及与非穴低频振幅(ALFF)变化脑区的差异。方法:16名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2次在睡眠剥夺(SD)24h后接受针刺,第1次取右侧三阴交穴(简称SP 6组),第2次取非穴(即平三阴交后方1寸处,简称非穴组),针刺后静留针4min。2次针刺间隔2周,同时3.0TMR采集数据,REST软件计算脑区ALFF值,用SPM 5对组内单样本及组间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分别得到相应ALFF变化图。结果:SP 6组主要引起顶下小叶、后扣带回皮质ALFF值变化;非穴组主要引起楔前叶、后扣带回皮质ALFF值变化;SP 6组相对非穴组仅引起颞梭回、额中回ALFF值增高,无减低区。结论:两组SD状态静留针对静息态脑网络活动均有影响,情绪相关脑区表现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相应的作用中枢及多个脑区共同构成的复杂脑功能网络对靶器官进行调节从而发挥相应功效。针刺经穴与非穴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健康人神门穴真针刺和假针刺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不同。方法 60例试验者随机分为神门穴针刺组和神门穴假针刺组,用Actiheart心电记录仪记录针刺前10 min,留针时10 min,出针后10 min的心率变异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短程记录分析程序分析后,导出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①与针刺前比较,两组留针时和出针后BPM下降幅度大(P均<0.01),针刺组出针后LF/HF升高幅度大(P<0.05);与留针时比较,两组出针后BPM上升幅度大(P均<0.01),针刺组出针后lnHF降低幅度大,LF/HF升高幅度大(P均<0.01)。②与神门穴假针刺同时段比较,神门穴真针刺留针时BPM下降幅度大(P<0.05);SDNN、RMSSD、lnLF、lnHF升高幅度大(P<0.01或P<0.05)。出针后,两组BPM及HRV各项指标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神门穴,可引起心脏自主神经的变化,导致心率减缓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改变,可能是其治疗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静息态低频振幅对针刺足三里穴中枢作用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分析针刺足三里穴引起静息态下脑区低频振幅(ALFF)的改变,以探讨其中枢作用机制。方法 15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分别针刺双侧足三里经穴和非经穴,留针20min后拔针,并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利用REST软件计算脑区的ALFF,然后用SPM5进行组内单样本t检验,分别得到针刺足三里经穴、非经穴脑区ALFF的变化图,最后比较经穴组与非经穴组ALFF变化脑区的差异。结果针刺足三里穴可引起较广泛大脑皮层(包括额、颞、顶、枕叶)及脑干、小脑等脑区ALFF增高,针刺足三里穴,ALFF增高的脑区范围及ALFF增高的幅度均较非经穴组明显。经穴组与非经穴组比较,右侧小脑后叶、梭状回、中央后回、中央前回、缘上回、顶下小叶、额中回的ALFF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颞下极、颞上回、颞中回、钩回及双侧扣带回前部、右侧杏仁体、右侧眶下回ALFF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可引起多个功能脑区ALFF增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相应的作用中枢及复杂的脑功能网络调节,对靶器官产生作用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平衡针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平衡针组和常规针刺组各31例,平衡针组采用偏瘫穴、肩痛穴、腕痛穴,其中肩痛穴、腕痛穴取得针感后即可出针,偏瘫穴取得针感后不出针,开始留针的同时接受运动再学习疗法训练,训练结束后出针;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肩髃、肩前、肩贞、臂臑、曲池等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取针后进行运动再学习疗法训练。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6d,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对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平衡针组患者上肢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与常规针刺组相比更为明显(P0.05)。结论:平衡针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有利于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的综合能力,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结合运动再学习疗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经穴皮肤下电阻抗的变化探索不同针刺手法对穴位特异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健康受试者,应用单穴电特性数据分析系统,以绝缘针为探针,分别采用针刺留针、针刺补法、针刺泻法3种手法,留针20min,通过实时动态检测足三里穴皮肤下电阻抗的方法,观察不同针刺手法对针刺手法前、中、后的影响。结果:(1)针刺手法操作过程中经穴皮下电阻抗变化情况:行针刺泻法过程中经穴皮肤下电阻抗显著高于行针刺补法(P0.05),行针刺补法显著高于留针法(P0.05),即R针刺泻法R针刺补法R留针法;(2)3种不同针刺手法操作前后比较:留针法、针刺补法、针刺泻法手法后均可以显著降低经穴皮肤下电阻抗(均P0.01),电阻抗值分别下降约11.44、11.15、11.12kΩ。结论:针刺手法可以对穴位皮肤下电阻抗值产生显著性改变,而且与针刺手法的种类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不同时间针刺健康青年左侧丰隆穴观察双侧大脑前动脉(ACA)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使用该穴是否具有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6名健康成年人,针刺左侧丰隆穴,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在针刺前10 min、进针后(进针时,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留针15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时(留针30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后10 min时分别检测并记录大脑前动脉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的变化.结果:针刺左侧丰隆穴左侧ACA的Vd、Vm出针10 min后的参数均较进针前10 min下降(P<0.05).结论:针刺左侧丰隆穴能降低出针10 min后同侧ACA的Vd、Vm,提示针刺该穴能降低脑动脉血管充盈度以及血流量,应注意针刺强度和留针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及局部针刺治疗方法中的临床优势方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有假性延髓麻痹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阿呛穴速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溶栓、调脂、抗血小板聚集、降压、降糖等西医治疗基础上,阿呛穴速刺组直刺"阿呛穴"8~12mm,至针下有落空感后,再缓慢进针约2mm患者出现咳嗽,即刻出针,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20次;常规针刺组取廉泉穴,针尖向舌根部,刺入约40mm,行捻转手法,使舌根部有酸胀感后留针30min,每天1次,共治疗20次。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阿呛穴速刺组的痊愈率为80.0%(32/40),优于常规针刺组的55.0%(22/40,P0.05);阿呛穴速刺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常规针刺组为90.0%(36/4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治疗后两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局部穴位治疗脑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有效,"阿呛穴"速刺法在痊愈率方面优于常规针刺廉泉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9种不同中医体质人群在各时间点针刺痛阈效应差异,评价针刺对不同体质人群的作用。方法:采用横断面法对600例受试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判定调查对象的中医体质类型(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型)。对9种体质受试者均取左侧足三里穴予以均等手法针刺,留针30min。采用2390型Von Frey测痛仪于针刺前、针刺得气即刻、留针10min、留针30min、出针后15min各时间点测定受试者压痛阈值。结果:体质和时间点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9种体质人群针刺得气即刻(除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外)、留针10min、留针30min各时间点痛阈值较针刺前上升(P0.01),且在留针30min时上升最为显著;出针后15min,仅平和质、湿热质人群痛阈值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留针10min、留针30min时,与平和质相比,其他偏颇体质人群痛阈改变率明显偏低(均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体质人群的作用不同,其效应维持时间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收集f MRI相关的针灸文献,主要分析运用f MRI技术阐释针刺和艾灸中枢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针刺f MRI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腧穴特异性、穴位配伍、针感等方面,多数研究支持腧穴特异性,针感和穴位配伍能引起不同的脑功能响应,但针刺的中枢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而艾灸f MRI研究较少,以热敏灸为主,其他灸法研究稀少;针刺与艾灸比较效应的f MRI研究更少。  相似文献   

12.
外关穴真、假针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外关穴真针刺、假针刺不同状态下,青年志愿者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以印证"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真针刺和假针刺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刺激.同时,运用GE公司3.0T 超导MRI系统完成脑部扫描.所得图像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外关穴真针刺能显著激活BA45、37、44、40、22、13、37、47区、海马、杏仁核、黑质等区域,外关穴假针刺则能显著激活BA46、44、41、13、40、37、19区等区域,与假针刺对比,外关穴真针刺能显著激活BA8区和小脑等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赖新生教授的"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学说".  相似文献   

13.
Fang JL  Wang XL  Wang Y  Hong Y  Liu HS  Liu J  Wang L  Xue C  Zhou KH  Song M  Liu BY  Zhu B 《针刺研究》2012,37(1):46-52
目的:利用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电针时位于肢体的足三里穴及腹部的关元穴激活的脑功能区及其功能区网络连接的异同。方法:21名健康志愿者参加电针足三里穴、关元穴时的fMRI试验。分别在针刺前静息状态、留针、电针(15Hz,3次30s,间隔1min)、拔针后静息态采集fMRI脑功能数据,并记录电针任务时针感。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针感,SPM 2、短程和长程"中心度"法分析脑激活功能区及其之间的功能网络连接。结果:在电针电流无显著性差异条件下,电针足三里穴较关元穴诱导出了更强的胀满感及麻木感。电针两穴均产生了相似的前下扣带回-额叶内侧回网络的显著负激活效应,留针及电针能改变脑静息态脑功能默认功能模式,于额叶内侧回、扣带前回前下部短程脑功能网络出现了明显的即时针刺后效应。足三里穴较关元穴产生了更强的短程脑功能网络连接。结论:针刺足三里、关元穴具有显著相似的对脑边缘叶-额叶内侧皮层脑网络的调制作用,但也存在小的差异,体现穴位脑效应的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留针时间对缺血性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缺血性脑卒中疲劳患者按计算机软件所获取的随机号,随机分为30 min组和60 min组,每组各40例,留针60 min组脱落1例。两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取穴:1组:王乐亭手足十二针—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2组:王乐亭治背俞穴—五脏俞加膈俞。两组穴位隔日交替选用,每穴均行平补平泻的提插捻转手法,以得气为度。留针30 min组,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留针60 min组,针刺得气后留针60 min。两组患者均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5次,4周为一疗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疲劳评定量表(FAI)、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FAI、SS-QOL评分值较同组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留针30 min较留针60 min能更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疲劳症状、神经功能缺损缺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超声观察针刺委中得气对膀胱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在超声引导下针刺两组受试者双侧委中,观察组针刺至胫神经处,行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得气;对照组针刺至浅筋膜处,不行针不得气,均留针10 min,针刺1次。采用超声观察两组受试者针刺前后膀胱双侧输尿管喷尿频率、膀胱容积,并评定受试者得气感临床评价量表评分。结果:针刺后,观察组双侧输尿管喷尿频率及两组膀胱容积均较针刺前增加(P<0.05);观察组双侧输尿管喷尿频率、膀胱容积及得气感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委中得气可改善膀胱排尿功能;超声可视化可提高针刺标准化和安全性,直观评价针刺效应,为经穴特异性-脏腑相关性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6.
舌炎     
<正> 治疗方法:用三棱针急刺金津、玉液或少商微出血,并选取地仓、曲池、足三里、廉泉等穴用毫针针刺,手法平补平泻,留针15~20分钟。每日针刺1次。疗效:治疗25例,针刺1次即愈者17例,2次者4例,3次者4例。如能配合维生素  相似文献   

17.
针刺治疗尿潴留3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我科自1976年以来,采用针刺治疗尿潴留3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38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9例,女29例;外科痔术后8例,产后28例,截瘫2例。治疗方法取关元,阴陵泉、三阴交、膀胱俞,针刺得气后留针20分钟。间隔10分钟捻转一次,注意针刺关元穴,针感须向下放射至会阴部;针刺阴陵泉、三阴交穴,针感有不同程度的向上放射;并根据虚实情况采取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运用Actiheart心电记录仪的短程记录,分析神门穴和非穴针刺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从而初步探讨神门穴的特异性。方法:60例健康受试者,为神门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左侧神门穴和非穴,用Actiheart心电记录仪记录两穴针刺前10min,留针时10min和出针后10min的心率和心率变异性指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针刺神门穴和非穴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结果:(1)与针刺前比较,神门穴针刺留针时和出针后BPM下降幅度大(P均<0.01),出针后LF/HF升高幅度大(P<0.05);非穴组出针后lnHF明显增大,留针时和出针后HRV三角指数明显增大(P<0.01~0.05);(2)与留针时比较,2组出针后BPM上升幅度大(P均<0.01),神门穴针刺出针后lnHF降低幅度大,LF/HF升高幅度大(P均<0.01)。(3)与非穴组比较,神门穴针刺留针时BPM下降幅度大(P<0.01),RMSSD、lnLF上升幅度大(P<0.05);HRV三角指数两组在针刺前和出针后均有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分析针刺神门穴与非穴对心率和心率变异性影响的差异,初步肯定了针刺神门穴可...  相似文献   

19.
<正> 1.选穴:主穴:秩边、华陀15—17。配穴: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耳针:坐骨神经区敏感点、穴位压痛点(次髎、殷门、跗阳等穴周围)。 2.病人体位:取俯卧位,均针刺患侧穴位。 3.针的选择:一般2—4寸的28号不锈钢针为宜。 4.针刺顺序:先刺耳针坐骨神经区敏感点,以达快速止痛。再针刺穴位压痛点,以通调经络,最后针刺主穴与配穴,以达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疚之、寒则留之的目的。留针30~4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 5.针刺手法及针感:采取提插与捻转两种手法,互相结合运用,针感必须达到酸、麻、沉、胀的“得气”要求。尤其主穴的针感,必须准确。秩边穴直刺3—4寸,有麻电感,向下肢放射。华陀15—17,直刺1—2寸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穴区不同组织结构针刺对施针者和受试者得气针感及穴区肌电的影响.方法:招募20例健康受试者,按随机原则均接受4种不同组织结构针刺:足三里穴皮肤层针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肌肉组织为主)针刺、无皮肤麻醉下足三里穴(全穴)针刺、无皮肤麻醉下犊鼻穴针刺.参考主观针感量表(MASS)录音记录行针期间施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