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物防治丙戊酸钠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3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均口服丙戊酸钠,治疗组(n=44)应用维生素E+辅酶Q10,对照组(n=45)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美能)+维生素C,空白组(n=41)仅口服丙戊酸钠。结果:治疗组与其他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生素E+辅酶Q10防治丙戊酸钠肝损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康复疗法治疗对改善癫痫患儿认知功能与运动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癫痫患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接受丙戊酸钠治疗的对照组30例与接受丙戊酸钠联合康复疗法的实验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癫痫发作次数、癫痫发作持续时间,并采用儿心量表与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评价患儿的认知与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儿心量表评分、GMFM-88总百分比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癫痫患儿采用丙戊酸钠联合康复疗法干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儿癫痫症状,有利于提高患儿认知与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诱发肥胖风险。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癫痫确诊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研究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疗效、脑电图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68.0%,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仍可见脑电图检查结果异常,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脑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可改善患儿脑电图检查结果,临床疗效较佳,但治疗3个月后,易诱发肥胖。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单用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94例癫痫患儿临床资料,将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的44例患儿纳入A组,将采用丙戊酸钠治疗的50例患儿纳入B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电图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总有效率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脑电图总好转率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戊酸钠单用治疗小儿癫痫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痫样放电次数,改善患儿脑电情况,且安全性较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定痫丸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 80 例癫 痫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 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定痫丸 + 丙戊酸钠治疗, 两组均治疗 6 个月。 比较两组癫痫发作频率、最长一次癫痫持续时间、 酌- 氨基丁酸水平。 结果:治疗 6 个月,两组癫痫发作频率、最 长一次癫痫持续时间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 P <0.05 )。 治疗 6 个月,两组 酌- 氨基丁酸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较对照 组高( P <0.05 )。 结论:癫痫患者采用定痫丸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可以升高 酌- 氨基丁酸水平,改善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6.
岳智慧  孙良忠  陈述枚  蒋小云  莫樱 《新医学》2009,40(11):713-715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疗效。方法: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24例,分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组(激素冲击组,13例)和泼尼松口服治疗组(激素口服组,11例)。2组患儿均同时使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及常规应用双嘧达莫,在此基础上,激素冲击组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甲泼尼龙剂量每次15~30mg/kg,隔日1次,共6次),之后予口服泼尼松1.5~2.0mg/(kg·d),4周后减量。如患儿治疗3个月、5个月时蛋白尿仍未缓解,则再次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激素口服组则无应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观察患儿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的尿常规结果,以尿蛋白和尿红细胞定性作为衡量蛋白尿和血尿的指标。结果:激素冲击组治疗1个月的尿蛋白减少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激素口服组的总有效率45%(P〈0.05),且该组治疗2个月、治疗3个月的尿蛋白减少的显效率分别为67%和91%,均明显高于激素口服组的18%和3/9(均为P〈0.05)。对血尿疗效方面,激素冲击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显效分别为1例、2例,总有效率分别为31%、75%,而口服激素组在治疗1个月、2个月无显效病例,总有效率分别为36%、36%。结论:对于肾病综合征型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与口服泼尼松治疗比较,前者可以更快缓解蛋白尿和血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活动性癫痫患者丙戊酸钠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2月口服丙戊酸钠单药治疗且均随访满1年的195例活动性癫痫患者,观察随访1年癫痫发作与否,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丙戊酸钠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癫痫发作组与癫痫未发作患者在病程(10与≥10年)、入组前1年癫痫发作频率(≥1次/日、≥1次/月且1次/日与1次/月)、患者依从性(好与差)、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浓度、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影响丙戊酸钠治疗效果独立因子包括病程、入组前癫痫发作频率、依从性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结论: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需注意提高癫痫患者依从性,加强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同时重点关注病程长、入组前癫痫发作较频繁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99例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脑卒中常规治疗,将采用丙戊酸钠片治疗的4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的51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累及导联数、癫痫样放电)、癫痫改善情况(癫痫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累及导联数、癫痫样放电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研究组癫痫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片治疗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脑电图变化,促进癫痫消失,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16例癫痫患儿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58例,对照组(单用丙戊酸钠治疗)58例,比较2组总治疗效果、不同癫痫发作类型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联合组无发作36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无发作30例,显效7例,有效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2.4%,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单纯部分发作、复杂部分发作、继发性全身发作、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及肌阵挛发作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组(12.1%)与对照组(1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各种类型癫痫效果均较好,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甲泼尼龙与地塞米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喘息消失、咳嗽消失、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泼尼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脑电图特点及治疗反应。方法:对我院32例ESES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丙戊酸钠、托吡酯、硝西泮及激素疗效。结果:24例局灶性发作。清醒期限局性放电24例,以R o land ic区放电多见。NREM睡眠期限局性棘慢波增多,棘慢波2.0-3.5 Hz为主。20例智力低下,25例(78.1%)精神行为异常,语言障碍14例(43.8%),26例经抗癫痫药治疗有效,6例无效予激素治疗均有效。结论:ESES以局灶性癫痫发作为主。与儿童神经心理损伤相关,丙戊酸钠、托吡酯、单药及联合硝西泮有一定疗效,无效者用激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甲泼尼龙对小儿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症状改善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收治的56例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甲泼尼龙组和联合组各28例。甲泼尼龙组予以甲泼尼龙治疗,联合组在甲泼尼龙组基础上予以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腹痛消失时间、关节痛消失时间、紫癜消失时间、血清白介素-6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甲泼尼龙组的67.86%(P0.05);联合组关节痛、腹痛、紫癜消失时间较甲泼尼龙组短(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甲泼尼龙组低(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57%(8/28)与甲泼尼龙组的14.29%(4/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诊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起效迅速、疗效确切,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采用丙戊酸钠治疗,B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和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丙戊酸钠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的护肝、利胆等治疗,观察组(6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治疗后TBil、DBil指标均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较对照组均值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甲泼尼龙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中退黄效果显著,TBil、DBil指标均有所下降,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抗癫痫药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中国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CR)评价托吡酯与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方法30例未经治疗的癫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托吡酯治疗组及丙戊酸钠治疗组 (各15例)。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及入组后3个月进行WAIS-CR问卷调查。结果托吡酯治疗组治疗前、后智力测定平均总IQ为(90.40±4.84)、(81.00±6.61)(P<0.05);丙戊酸钠治疗组治疗前、后智力测定平均总IQ分值为(88.33±4.70)、(87.40±5.34)(P>0.05)。结论托吡酯在用药早期影响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使患者的总智商(FIQ)下降。  相似文献   

17.
程红珍 《临床医学》2009,29(6):85-86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5月在我院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年龄均在18个月以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在综合治疗的同时,治疗组加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应用,对两组患儿的症状、体征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9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对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患儿脑电图棘慢波指数、Gesell评分、临床发作次数及甘丙肽(GAL)、神经肽Y(NPY)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21例ESES患儿进行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RNTM)将其分成实验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常规抗癫痫药物,实验组在服用常规抗癫痫药物的同时配合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脑电图棘慢波指数、Gesell评分、临床发作次数及GAL、NPY表达水平。结果 (1)在脑电图棘慢波改善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高达95. 1%,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65%,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在智力评分方面,实验组的智力异常率为23. 0%,对照组的智力异常率为48. 3%,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3)在两组的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1. 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为60. 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4)两组治疗后NPY、GAL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 0. 05),且实验组NPY、GA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在改善ESES患儿脑电图放电及控制癫痫发作方面均有明显疗效,且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智力及行为发育水平。另外,甲泼尼龙冲击治疗能明显提高患儿的NPY和GAL水平,对缓解惊厥作用、降低癫痫发作频率以及改善ESES现象有着一定的临床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癫痫持续性发作患者60例,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注射液静脉推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乙拉西坦片口服,根据治疗后24 h内患者癫痫发作情况及脑电图放电控制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应用左乙拉西坦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癫痫的发作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冲击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5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1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冲击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片恢复、咳嗽减轻、退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冲击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可降低小儿支原体肺炎炎症水平,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