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板栗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率,以板栗苞为原料,探究其抑制痢疾杆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采用吸光光度法筛选板栗苞抑制痢疾杆菌活性成分的提取溶剂;以抑菌率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板栗苞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板栗苞各提取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并采用吸光光度法研究其对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苞的乙醇水提取物对痢疾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好;板栗苞抑菌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5%,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50℃;在该条件下,板栗苞提取物抑菌率为61.27%±2.60%,MIC值为3.2 g/L;乙酸乙酯相提取物MIC值为0.4 g/L,抑菌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2.
《应用化工》2022,(Z2):20-27
以修剪抛弃的竹柏枝叶为原材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竹柏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以竹柏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选取液料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在一定的真空度下,按照Box-Behnken试验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到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竹柏总黄酮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5∶1(mL/g)、提取温度71℃、提取时间43 min,竹柏总黄酮得率为11.836%(RSD=0.12%,n=3)。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竹柏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且对DPPH·清除作用极其显著,在总黄酮质量浓度为0.078 mg/mL时,最大清除率为89.28%,质量浓度为0.039 mg/mL时,其对O(2-)·和·O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64.35%,83.72%,并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016 5,0.012 7,0.002 0 mg/mL。研究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减压内部沸腾法提取竹柏总黄酮稳定可行,为竹柏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穿破石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穿破石根提取物对梨锈病菌、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以及玉米炭疽病菌有很高的抑菌活性,质量浓度为10 g/L时,抑菌率分别为95.51%、99.39%、100.00%、86.11%;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8031、0.9969、0.9812、0.9304 g/L.对柿角斑病菌的活性较低,质量浓度为10 g,L时,抑菌率为66.72%,EC50值为4.6539 g/L.茎叶提取物对上述5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较低.采用固-液萃取法对穿破石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合活性跟踪,发现穿破石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层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马占相思树皮中原花色素的3种提取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传统溶剂提取法的最佳工艺为:60%乙醇、70℃、70 min、料液比1∶18(g∶mL,下同),原花色素得率为7.42%;微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微波功率200 W、微波时间8 min、料液比1∶18,得率为7.05%;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最佳工艺为:70%乙醇、超声波温度50℃、超声波时间50 min、料液比为1∶16,得率为8.57%。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效果最好,浸提温度低,得率高。进一步对超声波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对DPPH·清除效果最好,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7.94 mg/L,低于对照样维生素C(Vc)的IC50值;乙酸乙酯萃取物对人肝癌细胞Bel-7404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IC50值为4.86 mg/L,与抗肿瘤药依托泊苷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5.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干桑叶进行提取,得到乙醇提取物,并对提取物的组分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桑叶乙醇提取物中含有多种有机物,主要包括酯类(82.85%)、烷烃类(6.31%)、芳烃类(1.62%)和醇类(0.21%)。桑叶乙醇提取物总还原力与浓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都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3.07和104.52 mg/L。桑叶乙醇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为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IC50分别为4.824、6.806和14.382 g/L。桑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随样品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潘建梅 《农药》2010,49(12)
采用4种不同溶剂分别对楝树(Melia azedarach L.)叶、楝枝及楝子有效成分进行提取,以牛津杯法比较了各种提取物对3株细菌的抑菌活性,并用双倍试管稀释法测定了最佳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结果表明:楝叶、楝枝及楝子水提物的抑菌活性最好;楝子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7.8、125、125 g/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为125、500、500 g/L.  相似文献   

7.
山豆根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并结合遗传算法,优选山豆根黄酮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其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50 W,液料比(即每克原料所用溶剂的量,m L/g)25∶1,乙醇体积分数87%、微波功率699 W,提取时间3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山豆根黄酮得率达10.38mg/g,与模型预测值相符;山豆根黄酮对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具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9.52、17.21和14.44 mg/L;山豆根黄酮可明显减缓猪油、花生油和玉米油的氧化速度,与相同质量分数的二丁基羟基甲苯相当;山豆根黄酮对常见菌的抑制作用大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酵母,对黑曲霉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蓟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朝霞  姚茹瑜  唐嘉义 《农药》2013,(7):529-532
[目的]大蓟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具有生物农药的开发潜力。确定其中抗植物病原菌的主要活性成分,以期为其在农药领域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溶剂提取法提取,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并用柱层析法分离活性物质。[结果]在质量浓度50 g/L时石油醚提取物对石榴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最高,抑制率达100%,EC50值为5.1 g/L;从中分离出一个三萜类单体化合物,经鉴定为3β,21β-dihydroxyl-20(30)-en-taraxastane。[结论]大蓟对植物病原真菌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所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为大蓟中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用微波提取红芪总多糖,采用DPPH、O_2-·和ABTS三种自由基测定抗氧化活性,考察微波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对红芪总多糖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芪总多糖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以蒸馏水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5 g/mL,微波功率231 W,提取15 min。此工艺条件下,多糖的得率为3.52%,DPPH清除率为81.4%。总多糖提取物具有较好体外抗氧化活性,高浓度的多糖抗氧化活性相当于0.5 mg/mL VC,总多糖对DPPH、O_2-·和ABTS三种自由基测定抗氧化活性,考察微波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料液比对红芪总多糖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芪总多糖微波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以蒸馏水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5 g/mL,微波功率231 W,提取15 min。此工艺条件下,多糖的得率为3.52%,DPPH清除率为81.4%。总多糖提取物具有较好体外抗氧化活性,高浓度的多糖抗氧化活性相当于0.5 mg/mL VC,总多糖对DPPH、O_2-·和ABTS的IC50分别为3.777,3.727,4.423 mg/mL,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
超声波法提取鱼腥草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鱼腥草中总黄酮成分含量作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鱼腥草提取工艺条件,并用抑菌活性试验考察超声波法对总黄酮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鱼腥草总黄酮的最适宜提取工艺为在超声功率500W条件下,用10倍量60%(体积分数)的乙醇提取10min,鱼腥草总黄酮的得率达到了1.86%。抑菌试验表明超声波法提取物有较明显的抑菌活性,并且与回流法提取物相比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超声法提取对黄酮的活性没有影响。超声提取鱼腥草总黄酮工艺简单可行,方法重现性好,且超声波对总黄酮成分无影响,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辅助丙酮/NaH2PO4·2H2O双水相体系提取枳壳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并通过DPPH法和ABTS法评价枳壳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枳壳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60∶1(g∶g)、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70℃、NaH2PO4·2H2O质量分数23%、丙酮质量分数45%,在此条件下,枳壳总黄酮得率为75.90 mg·g-1;枳壳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浓度为800μg·mL-1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8.57%,IC50值为48.96μg·mL-1;浓度为3 000μg·mL-1时,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8.40%,IC50值为207.71μg·mL-1。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10):1860-1863
采用微波预处理-热水浸提山豆根多糖,考察微波功率、解析剂比、微波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山豆根多糖纯化后,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40 W,解析剂比6∶1 m L/g,微波时间100 s,提取温度80℃,液料比30∶1 m L/g,提取时间40 min,该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达6.37%。多糖浓度为0.5 mg/m L时,多糖对O_2-·)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640 W,解析剂比6∶1 m L/g,微波时间100 s,提取温度80℃,液料比30∶1 m L/g,提取时间40 min,该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达6.37%。多糖浓度为0.5 mg/m L时,多糖对O_2-·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85.03%和97.41%。微波预处理-热水浸提技术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多糖类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用抑菌圈法考察了田基黄总黄酮浓度、pH和处理温度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25,6.25,1.562 5 μg/mL.总黄酮浓度为12.5 μg/mL的田基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分别在pH为8,7~8和5抑菌活性最大.总黄酮提取液具有较强的耐热性能,在20℃和80℃加热处理30 min后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分别为12.8,10.2,11.3 mm和12.0,10.0,10.8 mm.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利用Plackett-Burman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头花蓼的总黄酮和总多酚超声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头花蓼总黄酮和总多酚的综合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各影响因素的范围,再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影响综合得率的显著因素,最后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工艺优化;并通过考察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对Fe3+的还原能力来评价头花蓼的抗氧化性活性。结果 影响综合得率的显著因素为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最优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160W、超声温度58℃、超声时间38min、乙醇浓度40%、液料比25∶1(m L∶g),头花蓼中总黄酮和总多酚的综合得率为68.79mg·g-1,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4.15%;当浓度为5mg·m L-1时,此工艺条件下头花蓼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1.66%、84.93%,总还原能力达到2.48。结论 采用基于PB实验设计和BBD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头花蓼总黄酮和总多酚提取工艺简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侧柏叶有效成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评价有效提取成分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过程中各因素对侧柏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采用蘑菇酪氨酸酶多巴速率氧化法考察提取成分对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本实验确定最优的提取工艺为90%乙醇作为提取液,按照1∶15的料液比(g∶mL),以70℃的超声温度进行提取,超声时间为60 min,此条件下总黄铜提取量为1.394 mg/g。0.5 g/mL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激活率最小,为-211.68%±2.42%;0.5 g/mL石油醚提取物的激活率最大,为20.30%±1.32%。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侧柏叶有效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经过对有效成分活性测试可知,乙醇粗提取物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酪氨酸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升高而升高,石油醚提取物低浓度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溶剂极性对沙棘渣提取物组成及体外降糖降脂活性影响,以沙棘果渣和籽渣为原料,采用不同极性溶剂经超声波辅助提取,评价沙棘渣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其体外降血糖和降血脂能力,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 HRMS)对沙棘渣中活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溶剂极性对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降血糖、降血脂能力有显著影响,其中60%乙醇提取物具有最高的粗提物得率,果渣的60%乙醇提取物中总酚含量(11.08 mg/g)、总黄酮含量(6.49 mg/g)和原花青素含量(6.18 mg/g)最高。籽渣的80%乙醇提取物中总酚含量(25.70 mg/g)最高,丙酮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14.23 mg/g)、原花青素含量(16.87 mg/g)最高。沙棘果渣和籽渣丙酮提取物具有最好的α-葡萄糖苷酶与α-淀粉酶活性抑制能力。籽渣80%乙醇提取物、果渣60%乙醇提取物具有最好的甘氨胆酸钠和牛磺胆酸钠结合能力。原花青素是籽渣提取物体外降血脂、降血糖活性主要贡献者。果渣提取物中的总多酚与降血脂能力显著相关。从沙棘渣提取物中共鉴定出37种化合物,主要为黄酮和萜类成分。沙棘籽渣提取物具有很强的体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有望用于特膳食品和功能性食品基料的研发。  相似文献   

17.
探索荆条的抑菌活性,为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荆条花和叶的乙醇提取物以及各萃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荆条花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好于叶。当供试质量浓度为5.0 g/L时,花的乙醇提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白菜黑斑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和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7.72%、77.32%、72.69%和71.37%。荆条花乙醇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抑菌活性较高。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苹果腐烂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32 g/L和0.23 g/L;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白菜黑斑病菌的EC50值分别为0.45 g/L和0.20 g/L。石油醚萃取物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正己烷为溶剂,提取金银忍冬鲜叶和鲜花中的活性物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其挥发性化学成分并通过抑菌活性实验分析其抑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金银忍冬鲜叶提取物中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异长叶醇(22.63%),其次是2,7,10-三甲基-十二烷(10.48%)。金银忍冬鲜花提取物中GC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2,7,10-三甲基-十二烷(14.16%),其次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60%)。金银忍冬鲜叶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19 g/m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明显,抑菌圈直径达到13.81±1.48 mm;金银忍冬鲜花提取物在质量浓度0.027 5~0.22 g/mL范围内,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根据半数抑制浓度比较提取物对3种供试菌种的抑制能力,结果显示金银忍冬鲜叶及其鲜花提取物对3种实验菌的抑制效果顺序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带药平板涂布法测定了粤蛇葡萄甲醇提取物及5种杀菌药剂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粤蛇葡萄茎和叶提取物对柑橘溃疡病菌均有抑菌活性,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分别为4、2 g/L;杀菌药剂60%甲硫·异菌脲WP、72%农用链霉素SP、硫酸铜晶体、53.8%氢氧化铜WG和64%吧霜灵WP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0、2.5、0.625、0.3125、0.1563 g/L.采用液-液萃取法对粤蛇葡萄的抑菌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离,结合活性测定,发现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茎和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  相似文献   

20.
闫海燕 《应用化工》2014,(8):1439-1441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大黄抗氧化物质,以DPPH法评价大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黄抗氧化物质最佳提取工艺为:以7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40 g/mL,超声提取2次,每次提取30 min;大黄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分布于石油醚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为该药材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