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 0 1年全国普通高考数学命题 ,朝着“三个有助于”努力 ,试卷设计体现《考试说明》的要求 ,题型、题量、结构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题型比例配置适当 .命题稳中求改 ,锐意创新 ,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以下结合广西高考评卷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以及广西考生答题数据统计分析 ,对试卷、试题作评价 ,并提出我们的思考与建议 ,供有关部门参考 .1 试题的特点与导向1.1 突出考查学科的主体内容 ,给中学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 有一批试题紧扣概念定义 ,源于教材 ,侧重考通性通法 ,淡化特殊技巧 ,引导大家钻研教材 ,夯实基础 .例如 ,理科…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2006年高考数学试题延续2005年试题的风格,保持了一定的稳定,坚持重点内容重点考,在“知识的交汇处命题”有新的突破,注重创新意识,不少题目较新,不落俗套.一、命题特点1.今年试卷在试题结构进行了微调,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题量由“12+6+5”调整为今年的“10+6+5”,同时减少了客观题(选择题)的分值,增加了主观题分值.2.试卷比较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以中档试题为主,知识覆盖面比较宽,10个选择题前几道题易于下手,涉及到三角与函数、统计、不等式、集合、概率与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大多数考生都可以完成.3.试卷所…  相似文献   

3.
张惠良 《数学通报》2005,44(10):47-49
1993年的全国高考试题一改以前数学高考“以知识立意”命题思路,开始明确提出“以能力立意”,这是数学高考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高考数学命题更加注重了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设计增加了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其中的“贺卡问题”就属于这方面的一道好题。  相似文献   

4.
2005年高考数学试卷深化能力立意,注重知识交汇,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加大了考查能力的力度.一、试卷的特点1.平谈中考知识,新奇中考能力选择题都是容易和中等题,大多数题属于“一捅就破”的题型,且好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影子如第1、2题对于稳定考生情绪、鼓舞  相似文献   

5.
梁红梅 《数学通报》2007,46(11):54-55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6年高考湖南卷数学理科17题的阅卷工作,在阅卷中对考生的失误及得分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引人深思.本人认为通过对学生的失误分析,反思我们的教学,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1试题分析2006年高考数学湖南卷理科17题是一道概率题,总分12分.题目及解答如  相似文献   

6.
梁昌金 《数学通讯》2015,(Z1):72-75
一道好的数学试题,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典型的代表性和拓展性,极具教学的开发价值.笔者试着对2014年高考江西卷(理)解析几何题进行了探究,发现其结论具有一般性,并能拓展到椭圆、抛物线,得到圆锥曲线切线的一个统一性质.1.试题展示题目(2014年高考江西卷理科第21题)已  相似文献   

7.
高考数学压轴题是区分考生分析问题、解决伺题能力的主要题型,也是整套试题里难度和区分度最集中的一道题.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中都以函数和不等式作为知识背景,借助导数工具,  相似文献   

8.
一、试题特点分析2005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试题比较平稳,题型结构、试题题量、分值配置都与往年相同.难度较去年全国卷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考生在这些题上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以致影响后续答题.  相似文献   

9.
沈辉 《中学生数学》2012,(21):30+29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批构思精巧、背景深刻、情境新颖的优秀试题,让考生又"爱"又"怕".通过对这些试题的研究发现,许多题目似曾相识,不少试题是对课本上例题、习题及以前高考试题进行改编、组合、加工和拓展的结果.其实,任何一道数学题都不可能仅仅来源于命题人的凭空想象,通常命题人都需要借助已有的素材来编制试题,如果我们平时在训练过程中,把那些好的题目进行归类集中或发散拓展,我们也能编出一些好题来.  相似文献   

10.
高考数学试题的题源很广,而其中有一定量的试题“来源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这些试题体现高考“贴近考生、背景公开、控制难度”的原则和“以课本为本”的原则.研究这些以课本为题源的高考试题,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提升考生考试成绩.本文试对高考中以课本为题源的试题作一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10年高考广东卷理科第21题(压轴题),题型新颖别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试题先给出一个新的定义——“折线距离”,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1)证明给出的不等式成立;(2)探索是否存在同时满足已知条件的点.该题实质上是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对绝对值不等式性质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  相似文献   

12.
骆卫民 《数学通讯》2001,(14):24-24
最近我们看到了2001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的数学试题,与往届高考试题相比较,题量虽无变化,但命题者给出了一些新的题型,透露出通过高考试题命题的改革,“导向”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一、试题特点分析   2005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试题比较平稳,题型结构、试题题量、分值配置都与往年相同.难度较去年全国卷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考生在这些题上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以致影响后续答题.……  相似文献   

14.
一、试题特点分析   2005年高考数学全国卷(Ⅱ)试题比较平稳,题型结构、试题题量、分值配置都与往年相同.难度较去年全国卷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考生在这些题上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多,以致影响后续答题.……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题型结构变化纷呈,出现了不少的新题、活题、好题.面对这些新型试题,许多考生难以适从.如果我们认真研究一下这些新题型的结构,还是可以掌握其中的一些规律的.不少新题型都产生于对传统题结构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不外乎条件、结论以及条件与结论的交互交换等几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考命题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出现了一些新题型,补充型试题就是其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来源于课本中基础内容,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它既能很好考查学生的“双基”,又能激活思维,发挥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愧为一种好题型.补充型试题就其补充的内容位于题中的位置,可把它分为补充条件型、补充结论型和补充过程型三类.本文以2001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为例,说明这类试题的结构和解题思路,供同  相似文献   

17.
新信息题成为高考试题改革的一个新亮点,它创设了全新的问题情境,主要考察学生独立提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实现信息转化,达到灵活解题的目的.这类题目突出“新”这个特点,但不等于没内涵、没背景,一些题目别开生面,给人印象深刻,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若对其理性分析,深入研究,可以挖掘出更多、更好的东西,加以改造就会形成新的创新背景与题目.  相似文献   

18.
翻阅2011年高考数学湖北卷理科试题,发现填空题第15题,试题表述简洁,题型设计新颖,图文并茂,背景浓厚,命题者给考生留下开阔的解题空间,不免引起了我们研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毛秋佳 《中学数学》2012,(7):37-38,40
高考试题最具权威性,研究高考试题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拉近考生与高考题的距离.每一年的高考试题都精彩纷呈,好题多多,靓点不断.下面我们就以2009年陕西省理科第21题的第二问为例,展开对它的探究.此题有深刻的背景和渊源,试题立意朴实而又不失新意,对考查考生学习数学的潜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开放型试题在 2 0 0 1年各地中考卷中非常普遍 ,从基础题、解答题到压轴题都有 .这种开放型试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更生动、更活泼、更主动地学习 .但是 ,这种题目在我们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中很少有 ,我在教学中采用变“传统题型”为“开放题型”上做了一点尝试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几何解题能力 ,下面是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仅供大家参考 .1 变条件为开放型条件开放型试题 ,一般可用逆向思维 ,由结论出发 ,逆推出结论成立的条件 .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平面几何题“证明 :顺次连接四边形四条边的中点 ,所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