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漳州地震台TJ-Ⅱ型体应变资料的映震效应分析,并利用多种方法对形变前兆异常分析,探讨区域地下形变资料对地震短临预报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对TJ-2体积式应变传感器传递函数做测试,设计传递函数测试装置,介绍传递函数估计方法,给出传感器输出接10 Hz低通滤波器和无滤波时传递函数拟合结果,并对测试结果和测试装置问题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输出频带大于10 Hz,可应用于动态信号观测。  相似文献   

3.
在安装福州地震台TJ-2型体积式应变仪过程中,发现存在钻孔选点与观测室分开考虑等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井孔注水试验结果揭示,该井孔探头顶部可能存在一个与探头近距离的含水层干扰。初步对气压、水位、降雨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钻孔体应变同震应变波测定大震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钻孔体应变仪记录的全球大震,导出同震应变波参考震级m、双振幅A、应变波推移时间τ(在短周期地震仪上测量的P波起算)的关系式m=3.0+1.40lgτ+lgA,并取得以M震级为基准的尾波应变震级标度MD=4.08+1.04lgτ+0.74lgA,尾波的多点测量改善了7.0级以上大震MD的精度,与M比较的震级标准差为0.12,MD的震级标准差为0.10,该方法测量全球大震不存在震级\"饱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赵楠  江沛春  李罡风 《华南地震》2010,30(3):105-110
介绍了六安地震台TJ-Ⅱ体应变仪安装井的地质构造特点与井孔岩芯物理特性,以及TJ-Ⅱ体应变仪在六安地震台的运行情况。通过对六安台TJ-Ⅱ一年多来观测资料映震效应与区域前兆异常分析,初步分析了区域地下形变对大别山区未来中强地震预测研究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短时气压干扰是形变观测中常见且显著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选取易县地震台2015年3月1日至12月31日的TJ-Ⅰ型和TJ-Ⅱ型体应变观测分钟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受气压干扰的主测项与钻孔气压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分别提取出高、低气压环境干扰下两台仪器观测值在不同频段的频谱特征,结果显示:对于短时气压干扰,TJ-Ⅰ型与TJ-Ⅱ型体应变均与气压变化发生同步响应;在高气压干扰下,两套体应变主测项及其辅助气压测项分别在其小波6阶细节上的变化同步且相关系数接近;对于低气压干扰,TJ-Ⅱ型体应变主测项与其钻孔气压测项在高频6阶的节相关系数更大,说明TJ-Ⅱ型体应变更易于在高阶细节部分识别低气压干扰。  相似文献   

8.
杨祺  杨玲英  曾宁 《高原地震》2022,(1):21-26+14
对2016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昭通地震台洞体应变仪的M2波月潮汐因子精度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了影响观测资料内在质量的仪器故障、气象、人为干扰等因素,以期为全面认识台站洞体应变观测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体应变与测震宽频带数采并行观测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对2009年至2010年昔阳地震台体应变和测震数采并行观测记录到的地震震相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测震宽频带记录到的体应变地震波更为精确,震相清晰。建议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钻孔应变观测中使用测震宽频带数采提高采样率,以积累体应变地震波的准确资料,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0.
对福州地震台TJ-2型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识别并统计引起数据曲线发生畸变的干扰因素,认为主要有气压、降雨、地下水、雷电、电源干扰等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干扰特征,以便识别体应变观测资料干扰异常。  相似文献   

11.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永安台水位观测资料进行处理,提取测点周边5次中强震前水位观测资料中存在的短临异常信息,通过分析,永安台水位资料对150 km范围内中强震前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常反应。结果表明:小波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将一些高频信息从原数据中分离出去,并且能够得到清晰的前兆数据原始变化趋势,可以使今后各种长短期震前异常的识别变得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用的形态分析法,研究了2013年1月29日哈萨克斯坦Ms6.1地震的前兆数据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在地震发生前,阿合奇地震台地倾斜仪、乌什地震台水管倾斜仪、钻孔应变仪及其辅助测项钻孔水位、静水位仪和体应变辅助测项钻孔水位出现了准同步的明显短临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数据的加速变化、反向变化、固体潮形态的畸变,并且水管倾斜仪出现了快速南倾变化的趋势异常。  相似文献   

13.
对乌什地震台TJ-Ⅱ型体积式钻孔应变仪和RZB多分量钻孔应变仪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同步性较好的两套仪器在地震前后呈现的异常变化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体应变仪数字化后,虽然采样率为分钟值,但也能较清晰地记录到一些远大震的应变波,怎样分析、认识体应变应变波的形态、特征,用应变波计算对应地震的震中距和震级是需要分析、尝试的。本文利用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9.0级地震,分析体应变记录的同震应变波特征,计算出震中距和震级。  相似文献   

15.
1 997年 2月 9日在格尔木东南 (秀沟 )发生了 5 4级地震 ,震后对该地震 (从该地区的历史地震、前兆和活动性方面 )进行了分析总结 ,震前存在水温、频次、应变释放和缺震异常 ,另外还存在前兆震群活动  相似文献   

16.
黄壁庄台地磁异常的调查与落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明  蒋邦本 《中国地震》1994,10(4):414-420
黄壁庄地磁台总强度F和垂直强度Z的观测值,从1991年4月开始出现了持续14个月以上的异常变化。同红山台相比,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10和12nT。在1992年度会商会上,这个异常被列为强震背景异常,引起了有关地震部门的关注。现经深入细致的调查和测试,证明这个异常变化是距台站100多米处建筑群的施工所造成的,绝非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7.
库尔勒铁门关钻孔应变台体应变辅助观测钻孔水位,2011年5月3日和2012年5月2日出现幅度和大小相似的突跳,其年变化动态与无震年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体应变数据消除潮汐改正和零漂后的高频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钻孔水位突跳与孕震区域的构造位置、台基岩性等因素有关,体应变高频信息异常幅度有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新疆沙湾5.2级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异常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列举了1996年1月9日新疆沙湾5.2级地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的最新资料,总结了地震孕育由稳态进入非稳态过程中流体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地下流体前兆异常以中短期为主,主要集中分布在距震中200km范围内,异常形态和幅度复杂多样,并对这次地震的跟踪预测、前兆的可靠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取易县地震台2020—2022年TJ-2体积式应变仪监测数据,对该时段体应变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年漂移量、精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自然天气变化、观测系统故障、人为干扰对监测数据的影响,讨论易县地震台TJ-2体积式应变仪的映震能力。研究表明:①易县地震台TJ-2体积式应变仪运行状态良好且监测数据质量较高;②自然天气变化(降雨、气压)是影响易县地震台TJ-2体积式应变仪监测数据的主要干扰因素,并且体应变对气压变化的反应更加灵敏,体应变主测项与气压呈相同趋势性变化;③TJ-2体积式应变仪对全球MS≥7.0以及国内MS≥6.0地震同震响应极其明显,并且震级越大、震中距越近,监测数据曲线同震响应持续时间越长。由于易县地震台TJ-2体积式应变仪安装时间较早,线路老化严重且台站仪器架设电路杂乱,电路干扰情况时有发生,需对仪器供电线路进行优化,有助于提升观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