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漳州地震台TJ-Ⅱ型体应变资料的映震效应分析,并利用多种方法对形变前兆异常分析,探讨区域地下形变资料对地震短临预报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对TJ-2体积式应变传感器传递函数做测试,设计传递函数测试装置,介绍传递函数估计方法,给出传感器输出接10 Hz低通滤波器和无滤波时传递函数拟合结果,并对测试结果和测试装置问题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输出频带大于10 Hz,可应用于动态信号观测。 相似文献
3.
在安装福州地震台TJ-2型体积式应变仪过程中,发现存在钻孔选点与观测室分开考虑等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井孔注水试验结果揭示,该井孔探头顶部可能存在一个与探头近距离的含水层干扰。初步对气压、水位、降雨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5.
6.
7.
短时气压干扰是形变观测中常见且显著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选取易县地震台2015年3月1日至12月31日的TJ-Ⅰ型和TJ-Ⅱ型体应变观测分钟数据为研究对象,对受气压干扰的主测项与钻孔气压观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小波变换方法分别提取出高、低气压环境干扰下两台仪器观测值在不同频段的频谱特征,结果显示:对于短时气压干扰,TJ-Ⅰ型与TJ-Ⅱ型体应变均与气压变化发生同步响应;在高气压干扰下,两套体应变主测项及其辅助气压测项分别在其小波6阶细节上的变化同步且相关系数接近;对于低气压干扰,TJ-Ⅱ型体应变主测项与其钻孔气压测项在高频6阶的节相关系数更大,说明TJ-Ⅱ型体应变更易于在高阶细节部分识别低气压干扰。 相似文献
8.
9.
10.
对福州地震台TJ-2型钻孔体应变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识别并统计引起数据曲线发生畸变的干扰因素,认为主要有气压、降雨、地下水、雷电、电源干扰等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干扰特征,以便识别体应变观测资料干扰异常。 相似文献
11.
12.
13.
对乌什地震台TJ-Ⅱ型体积式钻孔应变仪和RZB多分量钻孔应变仪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同步性较好的两套仪器在地震前后呈现的异常变化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15.
16.
黄壁庄台地磁异常的调查与落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壁庄地磁台总强度F和垂直强度Z的观测值,从1991年4月开始出现了持续14个月以上的异常变化。同红山台相比,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10和12nT。在1992年度会商会上,这个异常被列为强震背景异常,引起了有关地震部门的关注。现经深入细致的调查和测试,证明这个异常变化是距台站100多米处建筑群的施工所造成的,绝非地震前兆异常。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选取易县地震台2020—2022年TJ-2体积式应变仪监测数据,对该时段体应变数据的连续性、完整性、年漂移量、精度进行分析。通过分析自然天气变化、观测系统故障、人为干扰对监测数据的影响,讨论易县地震台TJ-2体积式应变仪的映震能力。研究表明:①易县地震台TJ-2体积式应变仪运行状态良好且监测数据质量较高;②自然天气变化(降雨、气压)是影响易县地震台TJ-2体积式应变仪监测数据的主要干扰因素,并且体应变对气压变化的反应更加灵敏,体应变主测项与气压呈相同趋势性变化;③TJ-2体积式应变仪对全球M S≥7.0以及国内M S≥6.0地震同震响应极其明显,并且震级越大、震中距越近,监测数据曲线同震响应持续时间越长。由于易县地震台TJ-2体积式应变仪安装时间较早,线路老化严重且台站仪器架设电路杂乱,电路干扰情况时有发生,需对仪器供电线路进行优化,有助于提升观测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