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伟杰 《煤炭技术》2012,31(9):68-69
寻找最短路径是矿井火灾救援中的一个基础问题。文章结合巷道实际长度,建立了巷道当量长度体系,构成引入巷道当量长度邻接矩阵。对柳塔煤矿局部巷道的通行难易程度系数进行实际实验与模拟,应用蚁群算法和MATLAB,求解出完成搜救各节点的最短路径,为救援提供理论支撑与实际执行路线,对减少救援过程中人员伤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媛  高淑娟  洪玉玲 《煤矿安全》2013,44(8):191-193
基于单源最短路径算法理论,针对井下网络节点的特点对巷道各类数据结构做以扇形优化,计算出各段巷道的长度当量,并开发了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网络路线选择软件。  相似文献   

3.
针对矿难时煤矿巷道环境复杂,救援人员无法第一时间进入救援的情况,设计了一款基于STM32控制的全方位可视的煤矿救援机器人。该机器人运动机构采用同步带传动式的行星轮结构,增大了垂直越障的稳定性,同时配备有可移动式云台相机、生命探测仪、雷达等探测装置,实时探测回传巷道内视频画面、生命特征和障碍等信号,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救援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7,(7):206-208
采用TOP-N算法对井下紧急避灾路径寻优开展相关研究。根据影响巷道当量长度的各种因素,提出了计算巷道当量长度的方法,可短时间内计算出从事故发生点到安全地面的最优路径,并分析出其他N条辅助路径,确保了选择的避灾撤退路线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樊雯婧  卢才武 《金属矿山》2014,43(1):133-136
确定最优应急救援路径是应对矿井火灾的首要任务。通过判断井巷可通行性、确定井巷通行难易度系数,解算了井巷当量长度,构建了基于多救护队的井下火灾救援路径模型。依据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的优点,提出了混合策略,即利用粒子群算法搜索蚁群算法参数α、β、ρ,再反馈到蚁群算法中,对多救护队最优救援路径进行搜索。通过MATLAB软件平台,利用该混合算法求解实例中最优救援路径,即当量长度最短的路径,为矿井事故预案救援和井下人员应急逃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煤矿安全》2016,(3):83-86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事故破坏范围、井下人员分布、最佳救灾线路等信息难以及时获取,针对此问题,设计了基于实时监测数据与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的瓦斯爆炸应急辅助决策系统;依据瓦斯爆炸模拟及应急救援所需信息,研究了实时监测数据接入相关技术;制定了瓦斯爆炸事故自动模拟触发准则,自动调用Fluent软件对瓦斯爆炸进行数值模拟;设计了巷道当量长度计算公式,对最佳救援线路进行了分析;实现了三维可视化的应急救援辅助决策系统。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Converse Earth平台对矿井突水漫延过程虚拟实现的方法,对突水漫延过程进行可视化表现,模拟突水水流在巷道中的漫延过程,分析突水水流在巷道下向蔓延及水位上向升涨等情况,实现了在巷道任一点的突水过程推演。在突水漫延过程中利用流体力学理论求出煤矿底板突水的突水量,计算突水水流在水平巷道的平均流速,引入当量长度求解水流通过不同巷道的时间,为规划逃生路径及制定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了依据,并且对矿井突水过程进行了虚拟实现。  相似文献   

8.
紧急避灾通道是煤矿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安全措施之一,为了提高救援避灾能力和管理效率,对井下避灾路线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巷道可通行性及巷道的各影响因素,确定其当量长度;针对预设的避灾路线在灾害发生后被阻断的情况,在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结合煤矿井下实际环境,对其进行改进,改进算法可以动态实现井下最佳避灾路径选择功能,在短时间内计算出从事故发生点到安全地面的最优路径,适合突发事故现场的应用。在改进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一种路径搜索算法,该算法可实现计算从事故发生点到安全地点的N条避灾路线,并在Eclipse中用Java语言设计并验证了这两种算法,证明了它们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的矩形巷道摩擦阻力中,需用到流速或流量当量直径。然而,在管道单位长度摩擦阻力线算图中,运用两者查算矩形管道单位长度摩擦阻力(比摩阻)时,所得结论并不相同。为此,基于当量直径的定义,引入动能当量直径的概念并推导出数学表达式,以解决这种偏差。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15,(10):228-231
针对我国煤矿现有紧急避险疏散体系不能完全满足逃生需求的实际情况,指出当前避灾硐室存在选址不合理、逃生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在避灾路线上建立多个备选避灾硐室,利用最短路径法求取巷道最短当量长度,建立了煤矿采场发生爆炸时以时间为主要参数的人员疏散模型,并得出评价人员逃生效率的安全疏散系数K=tTASE/(tR+tA+D/V),探讨了避灾硐室位置合理的布置范围,为救援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准备时间,为人员紧急疏散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SoC嵌入式片上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蓉 《煤炭技术》2012,31(6):218-219
以片上系统(SoC)为代表的嵌入式应用系统拉开了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大幕,极大的推动了IT产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嵌入式系统用在一些特定专用设备上,通常这些设备的硬件资源(如处理器、存储器等)非常有限,而且对成本敏感,有时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等。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如手机、PDA、电子词典、掌上电脑、VCD/DVD/MP3 Player、数码相机、游戏机、机顶盒、路由器等,这类嵌入式应用系统对成本比较敏感。还有一些对性能和实时性要求比较高,如通信系统,医疗仪器,航空航天设备以及军事武器上的一些嵌入式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2.
林红涛 《煤矿安全》2006,37(1):58-59
结合辽宁的监察工作,谈一谈对三项监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盛欣 《煤炭技术》2012,31(10):133-134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建筑系统集成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并为依托于信息技术促进建筑物整体功能的相应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介绍了智能建筑系统集成以及B/S模式的特点,阐述了ASP.NET的新特性,对IPMS-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加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风机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孙康  沈亮霓 《煤矿机械》2007,28(8):200-202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针对风机动静碰摩故障信号进行了小波分析,利用特定频带的信息进行故障诊断,并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有效地提取了故障特征,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该研究为对风机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进而为实施故障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Inventor系列化零部件库的开发与调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列化零部件在设备设计中被大量而频繁地使用。目前,在CAD软件中并没有现成的系列化零部件模型库。过去,设计人员需要对CAD软件编程进行二次开发,来建立这类零部件模型库。详细阐述了利用Inventor的iPart功能开发设备的系列化零部件模型库步骤、要点及其调用方法。该研究对通用设备设计手段的创新和所有系列化零部件的设计与创建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端盖上的多种孔及凸台结构表达完整、清晰,需采用复合剖和向视图。使用Inventor软件不能直接生成这2种视图,对如何利用已有的工具创建这2种视图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关键技术和解决办法,为工程图的创建探索出了一套新型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钢管凿井井架是建井单位常用的建井设备,它的应用比较广泛,文中就井架加工及安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梁艳娟 《煤炭技术》2012,31(3):26-27
平面磨削在生产中用途极广,工件在平面磨削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面缺陷,特别是在精密磨削中一些凭目测即可辨认的表面缺陷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为解决和避免各类表面缺陷,以采煤机钻头修复为例,有针对性地扼要分析了平面磨削时工件表面缺陷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20.
基于PLC的气动搬运机械手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气动机械手的设计,详细介绍了气动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气压传动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等具体内容。通过PLC的软件程序控制各电磁阀,驱动气缸动作,从而控制机械手的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