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中国首个以欧盟标准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中德合作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项目,日前在河北涿鹿正式步入实施阶段。据中德合作食品安全项目办公室提供的信息,中国商务部和德国有关方面近日已联合向涿鹿县授予“中德合作食品安全项目办公室”牌匾,标志涿鹿承建的中国第一个以欧盟标准进行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正式步入实施阶段。德国联邦政府有关方面将与中国商务部一道,无偿拨付项目运行经费并选派各类农业及食品专家到涿鹿进行葡萄、杏扁、蔬菜等无害化种植加工的培训和实地指导。这一项目中德双方共同投资将达到1.19亿元人民币。计划用3年时间在涿鹿建立起涉及食品安全生产技术推广、培训、生产、加工、销售、检测监控、通讯信息网络等7个食品安全运行体系和检测、培训、信息、蔬菜、肉类配送等5个中心,同时建设蔬菜、果品、肉类3个产地市场、22个生产基地,打造一个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标准化生产检测链条,为进一步在全国推广提供示范样板。作为国家农业开发重点县,近三年来涿鹿积极采取措施,加速蔬菜、玉米、葡萄、杏扁、奶业等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已形成16个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其中国家注册品牌8个。(仪器信息网)中国首个欧盟标准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在河北投入建设  相似文献   

2.
《化学分析计量》2014,(4):16-16
<正>不久前,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司长苏志说,将通过今明两年努力,使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框架、原则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基本一致,主要食品安全指标设置和控制要求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并适应中国膳食结构和食品产业国情。苏志介绍,今年将制定公布新的食用植物油、蜂蜜、粮食、包装饮用水、调味品等一批重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开展  相似文献   

3.
简讯     
不久前,由国家认监委、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技术研究所和河北检验检疫局共同起草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检验检疫行业标准通过审定。专家认为,这两项标准分别填补了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领域、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领域的空白。质检系统、科研院校、认证机构等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专家认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设计结构具有创新性,设计原则具有先进性。《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指南》标准首次规范了审核员的能力和要求,为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提供了指南。这两项标准作为食品标准化领域的综合性管…  相似文献   

4.
介绍标准物质的概念,食品标准物质的重要性、种类、现状及其研制过程。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中有毒(害)物标准物质研制应从3大范围入手,全方位展开,建立并健全我国食品安全中有毒(害)物标准物质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整合已经全面完成,确定整合415项食品安全标准,将有效解决食品标准间矛盾、交叉、重复的问题。受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风险评估能力等因素制约,现行食品安全标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标准间既有交叉重复又有脱节,标准间的衔接协调程度不高;个别重要标准或者重要指标缺失;食品产品安全标准通用性不强,部分标准指标欠缺风险评估依据等。因此,国家提出要全面清理整合现行食品标准,解决标准间交叉、重复、矛盾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不久前,由厦门检验检疫局与厦门市商务局、厦门象屿保税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2014年两岸食品监管经验交流会"在厦门召开。会议上,商务部、国家质检总局、厦门市政府相关部门,台湾方面的食品安全专家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以及两岸食品贸易协会、商会、食品生产经营业者等共200余人与会,并就两岸共同关心的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标准以及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整合已经全面完成,确定整合415项食品安全标准,将有效解决食品标准间矛盾、交叉、重复的问题。受食品产业发展水平、风险评估能力等因素制约,现行食品安全标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标准间既有交叉重复、又有脱节,标准间的衔接协调程度不高;个别重要标准或者重要指标缺失;食品产品安全标准通用性不强,部分标准指标欠缺风险评估依据等。因此,国家提出要全面清理整合现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有毒残留物质超标造成的食品污染事件以及出口受阻频频发生,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连续启动了无公害农产品及食品安全等行动计划及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研制开发食品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成为重要需求。  相似文献   

9.
<正>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举办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上获悉,我国历时7年建立起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成了对5000项食品标准的清理整合,共审查修改1293项标准,发布122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这些食品安全标准大致包括8个方面,主要有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  相似文献   

10.
<正>4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发布2014年第6号公告称,决定对18个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予以废止,2个食品地方标准保留并进行修订。18个废止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名称是:鲜绿芦笋,牛奶蒸馏酒,沙棘籽油中亚油酸与亚麻酸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内蒙古优质无公害大米,发酵性奶酒,食用沙棘籽油,食用沙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75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对于提升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出口食品安全水平具有积极意义。本次公布的GB 29924–2013《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对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等内容进行了规范。通过参考相关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实际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新标准规范了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的术语、定义、基本内容和有关要求,进一步细化了对食品添加剂标  相似文献   

12.
《化学分析计量》2009,(4):17-17
在“2009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上,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俞太尉提请进口商注意,进口没有国家安全标准的食品,必须经卫生部门审核批准。  相似文献   

13.
来自国家标准委的最新消息,我国将在两年内对近一半现行的食品国家标准进行更新和修订,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目前我国现有食品国家标准867项,其中404项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亟待修订更新。  相似文献   

14.
<正>《食品法典》是美国食品安全的重要法规之一,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消息,该法典(2013年版)在不久前正式发布。《食品法典》是美国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行政法规之一,经过长达80年的不断完善,已发展成为比较完善的保障零售行业食品安全的法规标准,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013年最新版本《食品法典》文字内容多达768页之多。新版《食品法典》主要有5个方面的内容变化,其一,首将"非伤寒沙门氏菌"列入了致病菌名单,带有此病菌的人  相似文献   

15.
《化学分析计量》2014,(1):34-34
<正>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袁宗辉教授领衔研究团队的"猪可食性组织中喹烯酮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制定"研究成果获专家组验收,该项目可通过对产品的检测,判定猪肉中喹烯酮残留是否超标,为养殖者、检测机构和监管部门提供明确的监控对象和判断标准。这项成果填补了喹烯酮在动物性产品中安全控制标准的国际空白,是我国首例自主研究确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实现了我国兽药食品安全性标准制订的零突破。同时,首次按  相似文献   

16.
《化学分析计量》2014,(4):78-78
<正>据介绍,2013年全面清理现行近5 000项食品标准2014年在标准清理结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2013年我国共审查通过了新食品原料18种,食品添加剂新品种37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8种;完成了食品包装材料清理工作,公布第三批258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名  相似文献   

17.
《化学分析计量》2011,(2):95-95
卫生部发布的《食品添加剂琼脂(琼胶)》(GB1975—2010)等97项食品安全同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这也是我国首批对于食品添加剂制定的详细量化标准。新国家标准对各种添加剂的分子式、结构式及感官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最近,三鹿毒奶粉事件再度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十分担忧。当然,有关专家告诉我们,出现问题的食品毕竟是少数,大多数食品还是安全的。而且,随着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问题食品流入市场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问题食品的出现往往是因为食品中混入了有毒化工原料或病菌。那么现在有哪些新技术可以检测化工原料或病菌呢?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国际国内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管理现状,着重介绍了深圳市卫生部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近几年,深圳市有效运行了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基本掌握了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食品的追溯,从根本上着手解决问题,控制了污染食品进入餐桌;以风险评估作为科学手段,做好重点食品污染物的监测预警;引导和提醒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为政府制定相关决策提供了依据,从而显著地减少了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效地保障了公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0.
豆制品中"金黄粉"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课题。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食品中食品添加剂测定方法的研究投入,2002年又将食品中的违禁化学品的测定列入了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目前,有些食品添加剂销售店和豆制品加工厂,销售和使用一种被称为“金黄粉”的非食用色素。经用质谱、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谱等仪器分析,确认“金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