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微创术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微创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加用亚低温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同时以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微创术后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清炎性因子(TNF-a、IL-6及CRP)及氧化应激因子(MDA和SOD)水平;研究组和常规组血清炎性因子(TNF-a、IL-6及CRP)及氧化应激因子(MDA和SOD)水平。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微创术后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常规组治疗前血清炎性因子(TNF-a、IL-6及CRP)和氧化应激因子(MDA和SOD)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常规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血清炎性因子(TNF-a、IL-6及CRP)和氧化应激因子(MDA和SOD)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亚低温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时,可以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微创术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因子指标,促进脑水肿和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肺间质纤维化(PIF)的效果及其对肺功能、炎性因子指标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抛硬币的方法将10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罗红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VEGF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VC%)、单位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A%)水平提升,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提升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 (IL-6)、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在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罗红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高COPD并PIF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困难,降低气道内的炎症因子的生长,抑制血管内皮因子的再生,延缓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炎性因子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将8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相关疗效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可改善早期DN患者机体炎性状态,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头晕患者血压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头晕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养血清脑颗粒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白介素细胞-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CRP)炎性因子浓度、血压水平、头晕程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头晕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伴头晕治疗过程中,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辅助治疗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儿不同血糖水平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不同血糖水平脓毒症患儿79例,根据血糖水平分为2组,对照组为血糖水平正常的患儿,研究组为血糖水平升高的患儿。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2组炎症反应因子水平,包括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I)、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患儿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过氧化氢酶(CAT)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完成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水平测定;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水平。 结果 研究组sTNF-RI、IL-13、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IL-8、TNF-α、IL-1β炎性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氧化应激水平中SOD、AOPPS、CAT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ALT、GGT、T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CD3+、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脓毒症患儿血糖水平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紧密相关,血糖水平越高,炎性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75-7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腓骨近端截骨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统计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HSS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IL-1β、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IL-1β、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联合腓骨近端截骨能够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丹参注射液在防治肝硬化作用中的抗氧化机理,对103例慢性肝病患者治疗前后血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过氧化脂质(LPO)、层粘蛋白(LN)和IV型胶原(C-IV)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GSH-Px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LPO与LN、C-IV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丹参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以GSH-Px/KPO比值提高最显著(P<0.001);而常规治疗组上述变化较小(P<0.05和P>0.05)。提示丹参注射液抗纤维化、防治慢性肝病作用可能与增强患者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因子和颅内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应用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基底动脉、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IL-6、TNF-α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颅内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颅内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比较满意,能有效控制炎性因子,提高颅内血流速度,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9.
董治燕  贾蕾 《海南医学》2012,23(20):22-23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脂质过氧化产物及炎症细胞因子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及其他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ox-LDL、MDA水平,抗氧化物质PON-1活性及炎症细胞因子IL-1β浓度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ox-LDL、MDA、PON -1及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ox-LDL、IL-1β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而PON-1水平显著增高(P<0.05).其中,ox-LDL、IL-1β的降低及PON-1水平的增高较对照组更具显著性(P<0.05).相关性研究表明,IL-1β与PON-1呈轻度负相关(r=-0.452,P=0.027).结论 依达拉奉与丹参川芎嗪联合治疗能有效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IL-1β表达,增加PON-1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化瘀接骨汤配合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及对患者骨代谢、微量元素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旨在为更好地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医院收治的11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行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术结束后,对照组患者采用云南白药和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化瘀接骨汤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代谢、微量元素和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1)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36%vs 72.73%)(χ~2=11.758,P0.05);(2)两组治疗后钙(Ca)、镁(Mg)、铜(Cu)、铁(Fe)浓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a、Mg、Cu、Fe浓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锌(Zn)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研究组治疗后Zn浓度降低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铅(Pb)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但研究组治疗后Pb浓度增高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I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II)、核转录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转录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CTX-I、CTX-II、RANK、RANKL、TRACP5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ALP、OPG、BGP、PIC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4)两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IL-1、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化瘀接骨汤配合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骨代谢状态,调节患者血清Zn、Pb浓度,抑制患者IL-1、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释放,对骨折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脾气散精探讨温阳健脾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阳健脾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Ⅳ,CⅣ)、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肾功能[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Ⅳ、CT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β2-MG、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传导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健脾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肾功能和纤维化指标,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39-42
目的探讨甲硝唑、制霉菌素联合应用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1月我院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06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服用甲硝唑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制霉菌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IL-2、IL-8、IL-13水平,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L-2、IL-8、IL-1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IL-2、IL-8、IL-13水平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下降的幅度更大(P0.05);治疗过程中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硝唑、制霉菌素联合应用对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并确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11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58)采用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等,观察组(n=58)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乌司他丁,于治疗前后检测炎性因子指标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以及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及CRP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SOD和GSH-PX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ROS和MDA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SOD和GSH-PX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ROS和MDA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有效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的炎性反应和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组织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及对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推拿治疗,研究组采用针刺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IL-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坐骨神经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坐骨神经痛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44-46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AECOPD对血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AECOPD患者15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片治疗,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FEV1、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IL-13、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AECOPD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肺功能,降低IL-13、TNF-α因子表达水平,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研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体外反搏配合药物治疗的不同方案炎性因子影响。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82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筛选而出,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体外反搏治疗,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外周血,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hs CRP、CRP、IL-6及TNF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6、TNF-α、hs CRP及CRP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之后,研究组患者血清IL-6、TNF-α、hs CRP及CR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2.68%比对照组73.17%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反搏配合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其临床疗效确切,经治疗后病人血清炎性因子明显降低,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经鼻双相正压通气(N-Bi PAP)联合牛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7年6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及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牛肺磷脂注射液联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研究组予以N-Bi PAP联合牛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血气分析、炎性因子、内皮功能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2.854、11.306,P均=0.000);治疗后,2组氧分压(Pa O2)、氧合指数(OI)、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2.912、4.882、4.576、3.947,P均<0.01);2组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ET-1)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4.502、7.651、8.065、6.762,P均=0.000);2组均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继发肺出血、肺气漏发生,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6,P=0.447)。结论 N-Bi PAP联合牛肺磷脂注射液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肯定,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血气状态,减轻炎性反应及内皮功能损伤,促进患儿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临床表现、运动心肺功能及血气的改善情况。方法60例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强的松;两组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显示治疗组肺功能、血气及运动心肺功能指标(Wmax、VO2 max/kg、VO2/HR、VEmax)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改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显著改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的运动心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徐冰  赵剡  夏剑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2):206-208,211
目的:研究参附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9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检测两组患者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等各项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FIB)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延长(P<0.05);研究组PT和TT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INR和APT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IB、PT、APTT、TT和I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高凝状态,纠正休克后期的凝血功能紊乱,以减少休克后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I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前列腺液中炎性因子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关系及其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取同期收治入院的前列腺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分别提取两组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炎性因子与PSA表达水平检测,对比组间检测结果差异,并分析炎性因子与PSA关系以及二者在前列腺癌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检测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PSA/tPS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前列腺液中的IL-6、IL-8以及TNF-α与tPSA、fPSA表现呈现为正相关关系,而与fPSA/tPSA表达则呈现为负相关关系(P<0.05);前列腺液炎性因子与fPSA/tPSA联合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明显高于炎性因子单独诊断(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液当中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与PSA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二者联合检验可有效提升前列腺癌的早期确诊率,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