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云产品的普及以及数据本地化存储的局限性,现在越来越多的项目都会将数据传输到云端以实现数据的存储。文章通过新一代的4G DTU模块与MQTT网络通讯协议,实现上位机本地平台和阿里云物联网平台的互传通信,将关键性数据传至云端,保证了实时性和安全性,并将数据转储至阿里云RDS数据库,实现了中等规模数据的智能快捷的云端安全存储。  相似文献   

2.
基于免疫纳米磁珠对福氏志贺氏菌的快速富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纳米磁珠的超顺磁性,结合传统平板计数的方法,通过捕获效率,研究免疫纳米磁珠制备过程中抗体加入量以及免疫纳米磁珠捕获目标细菌时的加入量,并利用免疫纳米磁珠对纯菌液以及羊肉洗水中100、101、102、103 CFU/mL的福氏志贺氏菌进行捕获.结果表明,志贺氏菌多克隆抗体(4~5mg/mL)结合1mL链酶亲和素纳米磁珠((180±20) nm,2mg/mL)的最佳量为70μL,免疫纳米磁珠捕获高浓度目标细菌(102 ~ 104 CFU/mL)时的最佳加入量为60μL.对于纯菌液和羊肉洗水,其捕获限可分别达到100CFU/mL和101CFU/mL,并且捕获时间在1h之内.本研究优化了实验条件,为免疫磁珠快速富集目标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将黄曲霉毒素B1转化为半缩醛B2a,在硼氢化钠(NaBH4)还原作用下与载体蛋白偶联制备完全抗原。将制备的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取其脾脏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细胞融合,采用半固体培养基筛选后鉴定,获得杂交瘤细胞株3A12,抗体的灵敏度可达6.1±0.025ng/mL,抗体与其它黄曲霉毒素B2、G1及G2的交叉反应率依次为7.8%、20.2%及0.6%,与黄曲霉毒素M1交叉反应率小于0.1%。本研究为研发花生等农产品黄曲霉毒素B1特异性免疫分析技术及产品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副溶血弧菌的磁珠捕获及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结合免疫磁珠和PCR快速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新方法.本研究选用副溶血弧菌作为抗原免疫日本大耳兔制备了多克隆抗体,用ELISA法检测抗体效价.利用辛酸硫酸铵沉淀结合逆向吸附对多抗血清进行纯化,经SDS-PAGE和斑点杂交检测验证纯化后抗体的特异性.将纯化后的抗体偶联于羧基化修饰的纳米磁珠表面,用来进行菌体的捕获.结果表明,抗体的效价达到106,纯化获得只与副溶血弧菌发生反应的高纯度抗体.制备的免疫磁珠捕获率在55% ~70%之间,且稳定性较好,盐离子浓度(3.5% NaCl、4.5% NaCl)对捕获率的影响不大,在pH5~9之间,磁珠捕获差异也较小.在对纯培养物的检测实验中,本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02cfu/mL;而在鱼肉糜样本中的检测限为103cfu/mL,且样品中高浓度杂菌的存在不影响检测灵敏度.免疫磁珠结合PCR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文镜  张西  常平 《食品科学》2008,29(1):286-291
建立一种评价保健食品在体内抗氧化功能的检测方法.通过研究羟自由基捕获剂的给药方式、捕获时间、小鼠的敏感组织、组织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色谱分离检测条件,优化得到一种检测方法:即采用10月龄以上的老龄健康小鼠,设保健食品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10~15只,经口给予受试物50d后,尾静脉注射水杨酸钠捕获体内羟自由基,反应60min后处死动物,取肝组织经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检测器分离、检测由水杨酸捕获羟自由基后产生的2,3-二羟基苯甲酸或2,5-二羟基苯甲酸.采用方差分析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由此判定该保健食品是否具有清除体内羟自由基的功能.通过口服VC的实验,证实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捕获时间、小鼠的敏感组织、组织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及色谱分离检测条件,优化得到一种检测方法:即采用10月龄以上的老龄健康小鼠,设保健食品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10~15只,经口给予受试物50d后,尾静脉注射水杨酸钠捕获体内羟自由基,反应60min后处死动物,取肝组织经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紫外检测器分离、检测由水杨酸捕获羟自由基后产生的2,3-二羟基苯甲酸或2,5-二羟基苯甲酸.采用方差分析对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由此判定该保 食品是否具有清除体内羟自由基的功能.通过口服VC的实验,证实了本方泫的可行性. 捕  相似文献   

6.
以动物肝脏为研究对象,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建立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光化学衍生-荧光检测器检测六种黄曲霉毒素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样品经提取、过滤、浓缩、复溶后经免疫亲和柱净化,进样后采用光化学衍生器在线对黄曲霉毒素G1、B1衍生,荧光检测器分析B1、B2、G1、G2、M1、M2六种黄曲霉毒素。结果表明,在不同加标水平,不同动物肝脏回收率在70.2%-94.1%,变异系数为2.67%-12.9%,准确度与精密度较高。方法检出限为最低为0.16μg/kg,满足痕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7.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快速检测禽肉中金霉素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斑点金免疫渗滤法快速检测禽肉中金霉素残留,将制备的金霉素多克隆抗体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用以竞争捕获胶体金标记的金霉素-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物和样品中的游离金霉素,通过可见的颜色深浅判断结果.结果表明,本方法的检测限为0.4μg/ml,在金霉素浓度为0.6~1μg/ml范围内可实现定量分析.结果与酶联免疫方法的测定结果一致(相关系数r为0.970).该法可应用于禽肉中金霉素残留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
研究肉制品中甲基汞检测方法.利用盐酸超声浸提样品后,将样品提取液用氯化钠盐析-苯萃取的方法,提取出各类食品中的甲基汞,建立了气相色谱法(附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食品中甲基汞的方法.本方法相对标准偏差1.31%~3.99%,检出限为0.01 mg/kg,回收率在86.4%~98.9%之间,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测定植物油脂中黄曲霉毒素G2、G1、B2、B1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将待测样品经前期溶剂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处理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黄曲霉素G2、B2在0.1~2 ng/m L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而黄曲霉素G1、B1在1~20 ng/m L范围内r0.9995,其线性关系良好。在添加浓度为0.1~20μg/kg的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在75.0%~125.7%之间。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作为植物油脂中黄曲霉毒素的残留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传统检测机构产品送检流程复杂,产品检测单一化,检测实验数据不能及时处理。设计采用大数据架构整合检验检测机构资源,结合互联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和OCR技术实现送检产品线上填报,实验室仪器无线连接通信形成网络无线通信网络,检测产品生成的PDF格式数据利用OCR技术结合Python脚本自动化上传特征数据至云端平台,云端平台根据提供的数据源重新组合制作出产品报告。平台运作之后线上操作无需前台等待送检,实验室检测数据及时上传平台,送检人随时关注产品信息。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可靠性,可提升检测机构的办公效率和公信度。  相似文献   

11.
将阳离子多肽(peptide)与G-四链体DNA酶(G4 DNAzyme)共价组装得到高活性的G4 DNAzyme-peptide复合物,进一步构建新型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研究该复合物对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响应性能的影响,并将该传感器用于牛奶中卡那霉素(KANA)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G4 DNAzyme-peptide可以显著放大电化学信号,明显提高传感器检测灵敏度;在捕获探针序列最优浓度(2.0μmol/L)下,电流信号强度变化与目标物浓度(0.06 pmol/L~20 nmol/L)对数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2 pmol/L,优于其他KANA检测方法;该传感器对KANA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在实际牛奶样品检测中,KANA的加标回收率为97.1%~105.5%,相对标准差为3.60%~5.74%,且检测结果与ELISA法一致,说明该传感器能够实现牛奶中KANA的高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12.
辐照食品的热释光分析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用热释光分析仪鉴定食品辐照与否的具体方法和鉴定标准。在分离样品中的矿物质后,测量其热释光发光曲线的发光峰面积积分值G1,矿物质经1kGy的剂量照射后,再测量其热释光发光曲线的发光峰面积积分值G2;以G1/G2之值作为样品是否经过辐照的判断依据。通过对国家允许辐照的6大类食品中85个样品的检测分析得出:当G1/G2≥0.10时,可判定样品是辐照过的;当G1/G2<0.10时,判定样品是未辐照过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将沙门氏菌单抗与羧基磁珠偶联制备免疫磁珠,并以此为NMR分子探针,以免疫磁珠为生物传感器,特异性地捕获并检测出样品中的致病菌,从而建立一种更快的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实验将得到的不同样品溶液放入核磁共振仪中检测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值,考察不同条件对T2值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免疫磁珠的使用量,缓冲溶液的选择,捕获时间的长短都会对样品T2值产生影响。通过优化实验,分别绘制出不同条件下T2值的曲线变化,并得出最佳捕获条件。在捕获缓冲溶液为磷酸盐缓冲溶液PBS(0.01 mol/L,p H7.4),免疫磁珠使用量为50μg,混匀捕获时间为1.5 h的条件下,核磁共振仪测得的样品T2值曲线最佳。其检测线性范围为10~4~10~7CFU/m L。本研究为沙门氏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缩短了检测时间和工序,并且为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应用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食品工业用菌的病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食品工业用真菌的致病性 ,将不同浓度的米曲霉和黑曲霉孢子经小鼠尾静脉注射 ,观察 14d内动物出现的中毒症状、死亡和体重变化 ,实验终结时测定脑、肝、肾、脾中的生存菌数 ,同时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 ,2个菌种对小鼠造成的主要损害为肾脏化脓性病变 ,1× 10 5以上剂量组小鼠 2个以上脏器同时检出活菌。米曲霉 1× 10 5以上剂量组动物出现了中毒症状和死亡 ,黑曲霉实验组动物未见中毒和死亡。致病性随染孢子量的增加而加重 ,呈正剂量 -反应关系。本研究为完善我国食品工业用菌安全性评价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小鼠实验和菌群体外增殖实验探究复合代糖的通便功效及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Balb/c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复合代糖干预G1组(0.75 g/kg·BW)、G2组(1.5 g/kg·BW)、G3组(2.25 g/kg·BW)、G4组(3 g/kg·BW)、G5组(3.75g/kg·BW),用洛哌丁胺建立便秘模型,酚酞和复合代糖进行干预,14d后观察墨汁推进率、首粒黑便时间、6h的排便粒数和6 h粪便重量等指标,评价复合代糖的通便效果。并通过体外培养实验探究复合代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增殖影响。结果表明,五种剂量的复合代糖干预组均可促进小鼠排便,其中3.75g/kg·BW剂量的通便功效最为显著,相对于模型组,墨汁推进率增加了48.47%、首粒黑便时间减少了67.25 min、6 h排便粒数增加了8.75 n、6 h粪便重量增加了0.20 g。体外培养实验发现0.075 g/mL、0.15g/m L、0.225 g/mL、0.3 g/mL、0.375 g/mL浓度的复合代糖可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增殖和抑制肠杆菌、肠球菌的增殖,并在0.075g/m L至0.375 g/mL浓度内,浓度越大,促进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增殖的趋势越明显。本研究的复合代糖具有通便效果,对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腐乳生产厂家提供的生产菌进行了鉴定,确定为总状毛霉.并对该菌进行了致病性研究.将不同浓度的总状毛霉孢子经小鼠腹腔注射,观察30d内动物出现的中毒症状、死亡和体重变化,对实验中死亡和定期处死的小鼠解剖,测定脑、肝、脾、肾、肺、心等组织中的生存菌数,同时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该菌对小鼠造成的主要损害为肝脏坏死性病变,随染孢子量增加,小鼠各脏器中检出的活菌数增多,其中5×106(个/只)及其以上剂量组所有脏器可同时检出活孢子,且有正剂量反应关系.但致病性与染孢子量不呈正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将可反应的水溶性钴酞菁(Co-TDTAPc)负载到锦纶纤维上制备了催化功能纤维(F-CoTDTAPc)。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F-CoTDTAPc/H2O2体系催化氧化酸性红G进行研究,考察了氧化剂质量浓度、pH值、反应温度等对F-CoTDTAPc/H2O2体系氧化降解酸性红G的影响。结果表明,F-CoTDTAPc在H2O2存在下能快速催化氧化酸性红G,并具有较好的原位再生能力。气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酸性红G分子已被氧化降解为可生物降解的脂肪酸类化合物,酸性红G在反应过程中发生了深度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构建经密码子优化后的UDP-糖基转移酶UGT76G1和蔗糖合成酶AtSUS基因的重组毕赤酵母菌株GS115/p PIC9KUGT/p PICZA-At SUS,实现双酶在毕赤酵母中的胞内共表达。利用共表达菌株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在体外进行催化反应,可成功将ST转化为RA,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最适反应温度、反应p H、底物UDP浓度与底物蔗糖浓度条件进行优化。重组菌株经甲醇诱导,对不同发酵时间菌体的催化能力进行探究,确定发酵120 h菌体催化能力最佳,RA产量为0.58 mg/mL。对共表达菌株催化体系中全细胞催化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催化体系为:反应pH 7.0,UDP浓度1 mM,蔗糖浓度70 mM,MgCl_2浓度3 mM,ST浓度10 mg/mL,将OD_(600)为30的细胞与上述体系混合后在最适温度45℃下,200 r/min反应15 h,重组菌可将10 mg/mL ST转化为7.46 mg/mL RA,为RA酶法生物合成及其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缺乏适配多项检测标准、稳定、安全的诺如病毒RNA标准样品的问题,研制基于MS2噬菌体内含常见GⅠ/GⅡ型诺如病毒检测靶标两联装甲RNA标准参考样品。人工合成MS2噬菌体成熟酶基因、衣壳蛋白基因、包装位点及GⅠ/GⅡ型诺如病毒靶标基因,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 ET-MS2-NoV。经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先后利用PEG6000、酶处理和丙烯葡聚糖凝胶层析柱纯化表达产物。SDS-PAGE和透射电镜鉴定产物大小及结构,荧光定量PCR检测有无残留核酸。之后对纯化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开展定值、均匀性和短期稳定性研究。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在BL21中表达出了目的蛋白,大小在10~15ku之间,与预期一致;纯化后的VLPs无杂蛋白和残留核酸;透射电镜下呈结构完整、大小均一的球状,直径约25 nm。纯化后AR-NoV中GⅠ型和GⅡ型靶标定值结果分别为(4.04±0.62)×107 copies/μL和(6.16±0.30)×107 copies/μL。单因素方差检验证实样品均一性良好,F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用于乳品中热带假丝酵母菌的快速检测。采用热带假丝酵母菌超声破碎后的上清蛋白作为免疫原分别免疫新西兰大耳白兔和Hartley豚鼠,获得热带假丝酵母菌的多克隆抗体。以兔抗体作为捕获抗体,豚鼠抗体作为检测抗体,通过矩阵法及正交分析建立乳品中热带假丝酵母菌快速、特异的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检出限为98 ng/m L,板内变异系数小于2%,板间变异系数小于6%,特异性及重复性良好。实际样品检测中,通过对乳制品进行滤膜集菌并选择性增菌培养,超声后提取的蛋白上清应用本研究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检测方法,100 CFU/m L热带假丝酵母菌可在22 h内准确检测出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