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写父亲的作品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不仅在于作品中流露的父亲深厚情意感人至深,而且在于这种深情所投射的对象——“背影”上。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长,“背影”这两个字越来越引起了我对  相似文献   

2.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提起《背影》,人们就会想起朱自清,提起朱自清,人们也会立刻想起《背影》一文。这正如吴晗同志所说:“《背影》虽然只有一千五百字,却历久传诵,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这篇文章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在中学生心目中‘朱自清’三个字已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了。”读过这篇文章者无不被这样一个背影所吸引:“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作者正是抓住这一感人至深的形象,自然而然而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深厚、诚挚的父子深情的。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散文《背影》,以其浓浓的真情见长。而论受真情感染的程度,又在于读者的悟性,能否从朴素而含蓄的人物描写中,“悟”出作者的言外的不尽之意。文章的“含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以其深沉的字和感人的精神力量辉耀坛。我感到最动人之处莫过于其中的紫毛大衣。  相似文献   

5.
男儿有泪不轻弹,不到伤心处不落泪。《背影》中作者通过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心态,四次写到“我”的“泪”,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使文章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一、悲伤的泪眼中见一个坚强的父亲第一次写“我”落泪是在文章的第2段。“我”奔丧回家,“到徐州见到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到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泪”是悲伤的泪。眼见父亲失业、祖母去世,家境惨淡,不觉悲从中来。这“泪”为文章渲染了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父  相似文献   

6.
朱生仪 《学语文》2004,(5):16-16,15
季羡林说:“我觉得,读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应该把眼光放远,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然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篇名文所蕴涵的真精神。若只拘泥于欣赏真挚感人的父子之情,则眼光就未免太短浅了。”并认为“《背影》表现的就正是三纲之一的父子这一纲的真精神”。是的,父子关系、父亲责任在新时期的理性反思,正是《背影》所蕴涵的真精神。要理解这一隐性题旨,仅凭以文解文当然是不够的,还必须要综观朱自清先生一生,挖掘其心灵深处的文化积淀,结合其创作时期的文化大背景,方才有所收益。  相似文献   

7.
笔近日再读《背影》,觉得中那以往不为人在意的“朱红的橘子”也是作独运的匠心,值得细细地品味。  相似文献   

8.
9.
背影     
周怡帆 《新读写》2012,(5):53-53
我出生,母亲25岁。 刚出生没几天的我对这个世界没有丝毫印象,只是凭着自己的主观浑浑噩噩地哭叫喊闹。我只熟悉你的气味、你的心跳,只有你抚摸在我身上的双手能使我感到一丝安全。从模糊的视线中,能隐约看到你上扬的唇线。很自然地,我认为你是我的世界。  相似文献   

10.
背影     
成年以后,有时我会在恍惚中陷入一种若有所思的混沌中。有些儿时的影影绰绰的幻象,在那时明灭倏忽地掠过空茫的视野。我感到了一种诱惑和神秘i但我不能理解。那是什么呢?像一些匆匆而去的、避开我注视的背影!那是在小学二年级还是三年级?——反正是在上学去的路上。我双手揣着兜,斜背着姐姐用过的旧书包,边走边踢着路上的石子儿。那天太阳照耀得炫目,我无意中眯着眼睛。  相似文献   

11.
12.
背影     
冬夜.苍穹静穆,只有风贴着屋角狠狠地刮着。我躺在暖暖的被窝里.甜甜地做着美梦。 突然,一阵“嚓嚓”声从楼下传来,我似乎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声响,是谁在半夜里忙乎呢?扰民安睡,真不道德!唉,算了,管它呢,我又继续我的美梦。  相似文献   

13.
14.
重读之书     
书海浩涉,在短短的一生中,我们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如何阅读是一件头疼之事,是读100本无用之书还是重读50本好书?且看叶灵凤先生的重读之书。  相似文献   

15.
爱之叶     
矫友田 《天津教育》2004,(10):47-47
有一位勤劳的农人,养了十几箱蜜蜂。他最惬意的事情,就是坐在田间地头,噙着烟斗,看那些蜜蜂在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地里,嗡嗡嘤嘤地飞舞。  相似文献   

16.
春天     
春天,是造物者给我们的一个包容,一个力量的包容。当我们需要补充生命动力的时候,就到包容中去索取。触摸到她,先是感觉一丝暖意袭来,然后便是激动、亢奋与欢快。万象更新,春花始荣。她的神奇力量使陷入沉寂之中的灰蒙蒙的世界重新露出了绿色的生机。在她面前,寒冷、寂寞、灰暗、猥琐以及人们因之而产生的倦意被一扫而光,冰消雾释。人们看到了奔涌的暗流在一点点地拽动与分解着冰决,感觉到了性急的野草向上表窜动时的轻微喘息,听到了第一只幼蝉破壳而出时微弱的有如天籁的声音。春天无私地把力量赐给了最弱小的生灵,让他们积蓄力量,重新演绎…  相似文献   

17.
母爱     
《初中生学习》2004,(5):1-1
  相似文献   

18.
惩罚     
我成长在西班牙南部一个叫伊斯蒂普纳的小社区里。16岁那年的一个早上,父亲说我可以开车载他到一个叫米加斯的村庄,大概在18英里之外的一个地方,然后我需要把车开到附近一个加油站去加油。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创新阅读的要求,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阅读的要求中有这样的表述:“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已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里再三强调“自己的”: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体验、自己的评价等。显然,是在强调个性化阅读和创新阅读。在这种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不应再仅仅满足于传授已有的定论,而应追求阅读的开放性和创造性。教师要通过正确引导来打开学生思路,让学生根据个人体验、进行刨造性的阅读。  相似文献   

20.
无常     
……不论是喜是恼,离去的衢道.永远开敞;人世间的明日绝不会雷同于今朝.万古不变,独有无常。——雪莱《无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