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叶绿素注射显示法,观察了5只狗胸导管的引流途径。注射叶绿素后2h,颈后淋巴结等显色。取显色淋巴结作组织切片,发现叶绿素进入淋巴结的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输出淋巴管内未见叶绿素,从而证实叶绿素是经胸导管顺向流入淋巴结的。同时,作者讨论了与胸导管相连的淋巴结在肿瘤的淋巴转移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利用色素和癌细胞悬液注射、组织切片和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了胸导管的引流途径,探讨了左锁骨上淋巴结的肿瘤转移机理。研究发现,胸导管发出胸导管侧支,注入周围淋巴结、静脉或胸导管末端。与胸导管相连的淋巴结的出现率为64%,左锁骨上淋巴结29%,左颈深下淋巴结28%,纵隔后淋巴结46%。胸导管侧支、相连的淋巴结和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构成胸导管的侧副淋巴回流径路。胸导管内的淋巴自胸导管侧支流向相连的淋巴结。叶绿素和癌细胞顺淋巴流经输入淋巴管注入胸导管周围的淋巴结。胸、腹和盆部肿瘤的癌细胞可经胸导管的侧副淋巴回流径路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的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3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进行了病理分析。在23例病人中,胃癌7例,肺癌6例,食管癌5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肿瘤转移发生于手术前或手术后。8例左锁骨上淋巴结除实质内有癌组织外,输入淋巴管、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内含有癌细胞,2例左锁骨上淋巴结只在输入淋巴管和被膜下窦内含有癌细胞,而这些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内无癌细胞,这表明癌细胞是经输入淋巴管转移至左锁骨上淋巴结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一例尸体因肺结核导致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膜肥厚,膈肋窦和膈纵隔窦消失并形成纤维性肌板,压迫胸导管和乳糜池,使腹膜后间隙淋巴管广泛高度曲张(管径2—3毫米至4—5毫米),淋巴窦扩张。精索内淋巴管曲张破入睾丸固有鞘膜周围,引起象皮阴囊。胸导管、肠干、腰干和淋巴窦内未见到丝虫成虫,脾切片镜检未见到微丝蚴肉芽肿。  相似文献   

5.
答:淋巴系统是有些癌症转移的途径,癌症患者中期到晚期临床表现较明显的就是淋巴节肿大,就是癌细胞脱落后进入淋巴管内。如胃癌细胞扩散时由胃淋巴管→腹腔淋巴结→乳糜池→胸导管→径颈干到左锁骨淋巴结,而引起淋巴结肿大(即魏尔肃氏淋巴  相似文献   

6.
狗胸导管及其周围淋巴结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叶绿素注射显色法,对13只狗的胸导管和周围淋巴结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胸导管长26.92±2.78cm,与身长的回归方程为 =0.3513X+4.2211(cm)。乳糜池出现率较高,胸导管左偏处的直径较粗。胸导管末端多注入左静脉角。髂总淋巴结和支气管淋巴结较大,腰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较小,位置不定。同时对狗的胸导管和周围淋巴结的比较解剖学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照研究正常实验兔经淋巴结淋巴管造影(intranodal lymphangiography, INL)与MR淋巴管造影(MR lymphangiography, MRL)对中央淋巴管的成像效果,以便更全面理解淋巴管造影的正常影像表现。方法 正常实验兔1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例,经两侧腘窝淋巴结分别注射碘化油(INL组)或钆双胺(MRL组),分别评价腰淋巴干及胸导管的显示情况。结果 INL组5例腰淋巴干及胸导管均显影优秀,MRL组腰淋巴干显影优秀3例,显影较好2例;胸导管5例均显影较差。两组腰淋巴干显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段胸导管及胸段胸导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NL组腰淋巴干及腹段胸导管全程显示所需时间分别为5.80±1.92min和4.60±2.75min;胸段胸导管全程显示所需时间为1.00±0.50min;胸段胸导管全程显示所需时间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胸导管管径0.3~1.6mm。INL组5例均有肠淋巴干反流。结论 经腘窝淋巴结INL可清晰显示正常实验兔淋巴管系统,俯卧位检查可见肠淋巴干显影。经腘窝淋巴结MRL对实验兔腰淋巴干显示良好,对胸导管显示欠理想,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普鲁士蓝间接注射法和墨汁硝酸银动脉内注入法,在24具胎儿尸体上观察了睾丸和附睾器官内淋巴管及其淋巴流向,结果表明,睾丸淋巴管仅存在于睾丸白膜、睾丸小叶间结缔组织及睾丸纵隔内,睾丸小叶内没有发现淋巴管及毛细淋巴管。睾丸输出小管间存在淋巴管、睾丸和附睾淋巴大部分汇入腰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叶绿素显示液对狗肠系膜淋巴结的显色作用.方法11只成年狗分为 A 组(空白对照组1只)、B 组(B1组为形态学观察组5只,B2组为血液检测组5只). B 组于肠壁注射叶绿素显示液,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的染色情况.在不同时间摘取淋巴结做光镜、电镜观察.从狗股静脉采血检测叶绿素含量.结果注射叶绿素显示液6~10min 后狗肠系膜淋巴即显色,呈翠绿色.光镜、电镜下观察叶绿素颗粒随时间推移分布于被膜下窦、小梁周窦和髓质.血液叶绿素含量在4h 时达到高峰为(348.78±1.12)mg/L,24h 后含量最低.结论叶绿素显示液是一种理想的淋巴结显色物质,应用该方法易于区别淋巴结与周围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直肠癌组织和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VEGF-C在人直肠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1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中14例淋巴结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在癌组织和淋巴结内的表达。结果在31例直肠癌组织的癌细胞质中,VEGF-C显色阳性17例,占54.8%;在14例淋巴结中,VEGF-C显色阳性10例,占71.4%。结论 VEGF-C在直肠癌组织和淋巴结中均有较高表达,可能在促使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并形成新的淋巴管,导致癌细胞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颈部淋巴结窦腔结构.方法:以胎儿颈部淋巴结为研究对象,采用淋巴结窦腔显色观察,淋巴结及淋巴结窦腔铸型体扫描电镜观察,确定淋巴结窦腔结构特点.结果:被膜下窦包绕整个淋巴结,为淋巴结接受淋巴液的主要部位,其次为小梁周窦和髓窦;淋巴结各个窦腔通过窦腔间隔小孔相互通连;窦腔内衬上皮为网状内皮细胞,可见较多的网状突起伸向窦腔.结论:淋巴结的窦腔结构是重要的淋巴通道.各相邻窦腔相互连通,构成一网状通路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引流肺淋巴的淋巴结组织结构变化。方法 取成人肺门淋巴结、气管支气管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石蜡切片,将肺切除术患者的肺门淋巴结作超薄切片,采用Wilder染色法显示淋巴结内的胶原纤维。结果 尘细胞和灰尘颗粒分布于淋巴结被膜、淋巴窦和髓索内。被膜增厚,输入淋巴管增生,淋巴窦狭窄,髓索变厚,间质血管和胶原纤维增生。肺门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的光密度比气管旁淋巴结高。结论 在引流肺淋巴的淋巴结内,肺门淋巴结和气管支气管淋巴结内的灰尘颗粒明显多于气管旁淋巴结,灰尘颗粒引起淋巴结的淋巴组织减少,纤维组织和血管增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叶绿酸显示液对纵隔淋巴结显色情况,为其进一步在科研和肺癌手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6只狗(1只作为对照组,5只作为实验组)注射叶绿酸显示液前、后纵隔淋巴结的染色情况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注射叶绿酸显示液后,纵隔各部淋巴结迅速染成墨绿色,与附近的血管、神经对比明显。光镜观察到叶绿酸颗粒位于淋巴结的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随时间延长,亦进入髓质;透射电镜下皮、髓质内均出现叶绿酸颗粒,但未发现淋巴结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结论:叶绿酸显示液能够迅速显色纵隔淋巴结,且无急性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舌癌淋巴道转移模型中分离并建立舌癌细胞永生化细胞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建立舌癌Tca8113淋巴道转移裸鼠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永生化的舌癌细胞系,并进一步探讨舌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同源癌细胞相关标记物的表达情况,为舌癌干细胞研究提供基本的研究模型。方法:采用癌细胞足垫注射法建立淋巴道转移模型,4周后取淋巴结进行原代细胞培养并分离、纯化舌癌细胞进行连续传代培养、进行永生化细胞系的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在淋巴道转移模型中,HE染色与EMA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淋巴结有散在或灶性鳞状上皮癌细胞转移。进而取转移模型裸鼠的淋巴结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经分离和纯化以及连续传代而建立舌癌永生化细胞系,命名为Tca8113-Ml,目前传代100余代,时间近2年,生长稳定,倍增时间为22.51h,染色体众数58,保持人染色体形态,细胞形态与Tca8113细胞相似。Tca8113-Ml在裸鼠体内的成瘤率为100%,裸鼠腋窝皮下成瘤的组织切片显示为典型的鳞状上皮细胞癌。结论:在舌癌淋巴道转移模型中,可分离培养与建立永生化的舌癌细胞系。  相似文献   

15.
乳腺肿瘤中S100阳性树突状细胞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30例乳腺肿瘤及其引流淋巴结标本进行了S100阳性树突状细胞检测。发现在各种癌组织及其淋巴结中有S100阳性树突状细胞(DC),但其分布和形态不同于溶菌酶阳性的组织细菌,良性病变组织中罕见S100阳性DC和溶菌酶阳性组织细胞。引流淋巴结中S100阳性DC数多者较少者生存率明显增高(P<0.05),且S100阳性DC数多者淋巴结中有癌转移的比率明显低于DC数少者(P<0.01)。溶菌酶阳性细胞2的多少与病人的生存率无关,与淋巴结转移率也无关。提示S100阳性DC是一种参与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的细胞。  相似文献   

16.
胸腔镜辅助胸腔淋巴结清扫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操作方法及其适应证和局限性。方法 从1994年12月至1998年12月,在行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治疗外周型肺癌和行食管癌根治术中,同期进行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共完成74例。其中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61例,食管癌根治术13例。结果 58例I~Ⅱa期肺叶切除术中,切出肺叶淋巴结197个,肺门淋巴结139个,食管旁淋巴结139个、隆突下淋巴结128个、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显微解剖及透明法对78侧胎儿尸体唇淋巴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唇左右侧及上下唇毛细淋巴管之间存在吻合,下唇中部集合淋巴管有交叉,对唇集合淋巴管数目型别及其归宿提出了新观点,唇淋巴管可直接入舌骨平面下方的颈深上淋巴结。提示临床医生在诊治唇部炎症和肿瘤时,要注意此解剖特征,在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时,要注意舌骨平面下方的颈深上淋巴结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用30%普鲁士蓝氯仿溶液注射显示法,研究了49例胎儿胸导管的引流途径和与胸导管相连的淋巴结。胸导管侧支除注入静脉和胸导管末端外,多注入周围淋巴结。与胸导管相连的淋巴结包括颈深下淋巴结和纵隔后淋巴结,出现率为57%,左锁骨上淋巴结的出现率为31%。胸导管侧支及其相连的淋巴结构成胸导管的侧副淋巴回流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