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内蒙古著名钢琴曲作家莫尔吉胡先生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集《山祭》,具有典型的蒙古族民族艺术特色。这部作品集从多方面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民族风情和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内蒙古高原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如萨满教信仰文化、狩猎游牧文化、马文化和舞蹈文化等。这部作品集也是第一部内蒙古钢琴音乐作品集,作曲家运用了蒙古族传统音乐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多姿多彩的草原生活,表现了曲作者对草原人民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相互选择、相互适应的结果,人的生存离不开其所依托的土地,无论是游牧文明或是农耕文明,都是人在其生存所依托的土地上创造的文化范式.游牧民族的土地利用主要体现在"游而牧之"的生产方式、"游而居之"的生活方式、"游而存之"的生存方式上,在与草原环境的矛盾运动过程中,游牧民族认识到了其与土地之间的相依存关系,在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基础上,实现了游牧民族与土地之间的和谐相处.建立在如此适合草原生态环境特征基础上的土地利用方式,也由此而构筑起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生存空间,这对于当下草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生态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社会调查法,对北方游牧民族节会体育文化活动进行了综合考察后认为:北方游牧民族节会体育文化活动是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节会体育文化活动是表象,意识形态上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价值取向、文化认同、审美情趣、族群个性和精神状态等。它不但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历史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将会成为未来推动北方游牧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青海蒙古族是青海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一,又称为“德都蒙古”.其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较好地传承了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其中“剪发礼”是伴随着特定年龄举行的人生通过仪式,且与蒙古族早期原始宗教信仰萨满教息息相关.研究青海蒙古族“剪发礼”的过程和功能,有利于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蒙古族对于时间观念的认识是逐步形成的。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特点,对民族文化诸方面的认知是由其居住的生态环境决定的,而且要受该环境经济类型的制约,同时吸收了其他民族的记时观念。 我们从《蒙古秘史》这部充满草原气息的战争史著作可以窥见蒙古民族对时间的把握。《蒙古秘史》作为一部战争编年史,以时间序列来说,上溯成吉思汗第二十二世祖,以其远祖孛儿贴赤那、豁埃马阑勒写起,到窝阔台在灭金战争结束后对国内外形势的全面总结为止,前后时间达五百年(公元八世纪至十三世纪)。其编年是以十二生肖按顺序计算的。《蒙古秘史》在时间序列的表述上,也是比较系统而又准确的。如“鼠儿年四月十六日,成吉思汗祭了旗纛去征乃蛮”。(193节)节肖年的后面是季节,如狗儿年秋、猪几年春,过夏(259节)紧接着是月、日,如正是夏四月十六日(118节),还有日夜,昼夜之分,如兼行了三昼夜(92节),最后是时分,如一日清早苍黄将明的时分”(98节)等。编年史以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古代蒙古民族的时间观念,表现了游牧业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一歌,除表现草原儿女对家乡的深情外,更全面的是表现了广大蒙古族同胞热爱毛主席、热爱共产党的眷眷深情。今天,强调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我们更应该大力宣传和高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经典歌曲。  相似文献   

7.
采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新疆蒙古族那达慕的流变状况及影响其流变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部门的经济投入与政策支持促进了新疆蒙古族那达慕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生态决定了新疆蒙古族那达慕的文化多样性;新疆蒙古族那达慕发展的结构化促进其不断的规范化;非传统安全威胁促动着新疆蒙古族那达慕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8.
《圣经》(The Bible)是西方世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集中反映,《圣经》中的一些语言已经渗透到英语的日常生活用语当中。了解这些语言,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与西方人交流,也会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西方的文学、艺术、哲学、历史。正像不研究佛学就无法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不读《圣经》也就无法解读西方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上接 1999年第三期第 90页 )二 蒙古与百蛮蒙古民族在八千年前已经形成 ,它的族称 ,也随着民族的发展而逐渐形成 ,这个族称便是———蒙古。蒙古 (mongGoL)这个族称源于古代蒙古语人称代词复数形式《man》 ,即“我们”、“汉字标记为“蛮” n峷?。“蛮”是蒙古民族的最初文字记载 ,蒙古的单称是“man”、“mang”的形式出现的 ,如“忙 勒 (mangGoL)、(《蒙古源流》)、而学者们转写“忙豁勒”时多用“Mang -Gol、Mankhol”。中世纪时 (monggol) ,但《蒙古秘史》所记“忙 勒”(MangG…  相似文献   

10.
在蒙古族悠久的游牧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文化,其精髓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包括环境保护、尊重生命及和谐共处等具有教育价值的重要的内容。用辨证的思维审视蒙古族生态文化,研究、挖掘其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提高个人素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