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9月将68例在该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3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健康行为评分。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3个月,研究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和健康行为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对有效促进Ⅱ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愿意配合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35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则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指标与血压达标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更好地改善血糖指标,提高血压达标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7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5例,时间范围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观察组实施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糖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自我效能评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护理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61例患者。研究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疾病控制状况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心理状态对比:干预前两组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干预前对比,各组评分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间相比,研究组心理状态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情控制、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状况评分对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对比:研究组有效率为96.72%,对照组有效率9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循证护理效果更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控制、生活习惯养成方面均有积极性影响,具备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康复的护理配合价值及分析。方法选择脑卒中糖尿病患者100例为对象,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神经内科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餐后2 h血糖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尿微量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糖尿病患者施行神经内科护理可以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内分泌科2018年3月—2019年9月收治的10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奇偶数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指标、血压达标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行政护理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患者血糖与血压,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协同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法对80例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该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患者为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为对照组,将研究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心理状态、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饮食疗法、心理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概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对改善其血糖水平、心理状态,提高其依从性效果较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预防效果及保健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5、4.070,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而言,采取循证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还能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患者的满意度非常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各60例,对照组和循证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血糖、焦虑及抑郁评分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及SDS、SAS评分均前明显下降(P0.05),且对比对照组,循证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循证组对护理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结论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对比分析,2016年10—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48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常规健康教育。2017年1—4月收治2型糖尿病58例,纳入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对比出院前患者2型糖尿病知识评分,随访6个月疾病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概念、并发症、用药、饮食、其他、合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并发症控制与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用药不依从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使2型糖尿病患者获益,提升健康教育的质量,提升疾病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循环质量管理护理联合激励式干预对胃食管反流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胃食管反流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PDCA循环护理联合激励式干预),各46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弹性量表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血糖达标率、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联合激励式干预方案可改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提高血糖达标率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该研究选取其中2018年6月—2019年10月12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参与临床护理干预的61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其余未参与临床护理干预的6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在血糖控制情况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上述3项血糖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控制达标率(86.88%),明显高于对照组达标率(6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4%)和(11.48%),均低于对照组(27.87%)和(2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负面情绪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量表评分和SD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妊娠期间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更好的保障母体及胎儿的生命安全,临床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伴支持小组护理对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7例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同伴支持小组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及血糖控制达标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7.44%,明显较对照组84.2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小组护理可提高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自护能力,也能提高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应用常规护理者设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干预者设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血压、血糖异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护理后两组两项指标发生率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饮食控制、遵嘱服药、血糖血压监测、规律运动等自护行为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心血管病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可促进其血压、血糖情况的改善,并在此基础上改善患者自护行为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患者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心理状态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的FPG指标、FINS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护理后FPG、FIN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较,给予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措施具有重要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5月—2018年10月在该院产检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2例进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干预前按时服药、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及运动锻炼等健康行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健康行为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1.74%(P0.05)。结论 PRECEDE模式健康教育能纠正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常规护理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4例自2018年5月—2020年4月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n=62)、对照组(n=62),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如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组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对血糖监测控制目标、血糖监测注意事项等认知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血糖监测认知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各项血糖水平均获得改善且研究组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低血糖、皮肤感染等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8.06%,对照组低血糖、皮肤感染等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9.35%,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短、处理报警次数及低血糖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动态血糖监测相关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降糖效果及护理质量,可加快病情缓解、稳定血糖水平并能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模式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来泉州市第一医院就诊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血糖水平、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1 h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监测、运动锻炼、饮食控制、足部护理以及生活习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焦虑以及压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两种护理模式的对比之下,循证护理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显著调节血糖水平、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调节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在血糖监测管理、足部护理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4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妊娠期糖尿病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孕期增长体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5个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结合延续性护理模式运用于高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且在控制血糖、提高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对预后的改善。方法选择56例在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作为对象,随机法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护理组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空腹血糖(FBS)、心脏指数(CI)、LVEF指标差异,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OF),血糖达标率,并发症情况及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MACE)。结果护理组SBP、DBP、Hb A1c、FB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I与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后,并发症发生率、MACE发生率均要低于对照组,而QOF评分、血糖达标率、与服药依从性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能够调节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预后,有助疗效提高,有应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