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对比乳腺癌患者上臂输液港和胸壁输液港的优势和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疾病中心接受中心静脉输液港植入的乳腺癌病例随访资料,比较植入上臂输液港和胸壁输液港患者的2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共纳入中心静脉输液港植入患者171例,其中经上臂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95例,经胸壁植入中心静脉输液港76例。无失败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4,P=0.870)。截至随访日,上臂输液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9%,胸壁输液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164,P=0.897)。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臂输液港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保证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综合评估患者化疗周期、血管条件、患者自我需求后选择输液港植入部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输液港管理模式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1例输液港植入患者按植入静脉输液港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流程护理,研究组实施医护一体化输液港管理模式,由医生和护士共同参与全程管理,对比2组患者输液港植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输液港维护的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和护士的科研意识。结果研究组患者输液港植入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输液港维护的依从性上升(P0.05),患者、医护人员满意度显著上升(P0.05),护士的科研意识得到了提高。结论医护一体化输液港管理有助于减少输液港并发症的发生率,可提高患者输液港维护的依从性、满意度及医护工作人员满意度,促进医护合作,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士的科研意识,促进了护理专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在癌症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肿瘤科收治的癌症化疗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在超声实时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观察组57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比较2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患者对导管的耐受性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于对照组(χ2=5.498;P=0.019);观察组患者对导管的耐受性好于对照组(χ2=4.009,P=0.045);2组输液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9,P=0.268)。 结论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植入静脉输液港,能够精准追踪输液港导管末端植入位置,提升患者对导管的耐受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的应用及并发症分析。 方法 收集2015年5月-2017年8月行输液港植入的3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上臂静脉植入组(n=155)和中央静脉植入组(n=159)。比较2组穿刺置管成功率、近远期的并发症及舒适度。 结果 2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48,P=0.618),上臂静脉植入组的导管异位、输液不畅、导管脱落、导管夹闭综合征发生率低于中央静脉植入组;患者舒适度高于中央静脉植入组(Z=-3.688,P<0.001)。 结论 超声引导下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且安全性及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家庭医护信息化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构建居家延续性护理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期提高出院患者居家护理质量。 方法 平台由监控平台和操作平台构成。操作平台包括:①患者端APP,包括服务项目页面和个人信息页面,支持用户注册、项目选择、项目预约和评价;②护士端APP,包括提供服务项目、服务申请显示、安全中心及个人信息页面,支持护士注册、接单和安全监控。监控平台负责用户管理、服务项目维护、数据管理及安全监控。利用平台实施出院后患者居家护理服务。调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率等数据,评价平台效果。结果 共231名护士、109例患者完成注册,进行居家护理164次,陪诊8次;接受延续性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为93.9%,明显高于出院时患者86.2%的满意度(χ 2=4.623,P=0.032);接受延续性护理服务后,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率为97.7%,明显高于住院患者87.6%的健康知识掌握率(χ 2=14.545,P<0.001),无投诉和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 家庭医护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充分发挥临床护士的专业价值,为出院患者提供系统、规范、安全、优质的居家护理服务,明显提高了居家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率,为患者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就医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肩部活动操在植入手臂输液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 —12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植入手臂输液港且肩关节活动受限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试验组进行肩部活动操锻炼,对照组进行握球运动锻炼,锻炼时长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锻炼后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得分,锻炼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及锻炼期间血栓和导管阻塞发生率。结果 锻炼后试验组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中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第1个月,试验组血栓及导管阻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期间,试验组血栓及导管阻塞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部活动操锻炼有助于改善植入手臂输液港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降低其血栓和导管阻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植入手臂输液港的25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与手臂输液港维护信息,根据带港期间是否发生并发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259例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为33.6%,以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移位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4.0 kg/m2、合并其他慢性病、带港时间> 12个月是患者发生手臂输液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与年龄、BMI、合并其他慢性病、带港时间等因素有关,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带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中长期输液工具全程信息化管理平台, 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 采用便利抽样法, 分别选择2021年1—8月、2021年9月—2022年4月于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应用中长期输液工具的患者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两组患者各205例。比较两组护士操作前获取登记信息所需时间及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得分。结果最终观察组纳入202例患者, 对照组纳入199例。中长期输液工具全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后, 观察组护士操作前获取登记信息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长期输液工具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有助于对患者实施全程信息化管理, 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与自我管理能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评判性思维建立的护理培训在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院于2017年1~8月对普外科护士实施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操作技能达标率及患者输液不良反应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培训后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包括寻找真相、分析能力、开发思想、系统能力、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及总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实施后护士输液港基本知识、并发症处理、植入输液港配合、输液港植入维护及出院指导等方面知晓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并发症率发生率、意外风险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而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评判性思维建立的护理培训能有效提高普外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及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护理操作技能,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Excel表格提醒功能结合在线文档编辑在临床无菌物品及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5月科室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物资清点及管理,2018年6月-2019年5月科室用采用Excel表格提醒功能结合在线文档编辑进行科室无菌物品及药品管理。比较Excel表格提醒功能结合在线文档编辑使用前后,护士清点药品和物品的耗时,无菌物品过期发生率、药品过期发生率和近期药品未及时更换发生率,及护士对无菌物品、药品管理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Excel表格提醒功能结合在线文档编辑后,护士清点物品和无菌药品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应用前(t=10.168,P=0.005;t=11.738,P=0.003),无菌物品、药品过期发生率和近效期药品未及时更换发生率均低于应用前(χ2=11.640,P=0.001;χ2=6.186,P=0.029;χ2=20.195,P<0.001),护士对无菌物品及药品管理的满意度高于应用前(P<0.05)。结论 应用Excel表格提醒功能结合在线文档编辑,可以有效降低无菌物品、药品的管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我院老年特需病房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100例,本研究采用前后对照,纳入研究的患者正常护理下前3d内的输液数据(对照组)和智能输液管理系统下所选患者之后3d内的输液数据(实验组)。收集两组期间的响铃率、工作量和护理满意度等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响铃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士工作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调查中非常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智能输液管理系统的应用优化了我院输液流程,护士能在护士站了解患者输液时的即时信息,可降低响铃率,减少护士工作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对降低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置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乳腺癌初次放置静脉输液港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年4—6月收治的48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20年1—4月收治的49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6个月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液港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应用于乳腺癌输液港置管化疗患者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呕信息管理系统在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5年9月—2018年12月选择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腹部、乳腺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包括静脉化疗及静脉加口服化疗)1980例作为改善前组(应用无呕信息管理系统前),选择2019年10—12月进行化疗的332例患者作为改善后组(应用无呕信息管理系统后)。2019年5月起,构建无呕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临床路径,包括CINV风险程度评估模块、止吐医嘱开具模块、随访系统模块,并于2019年10月开始试运行。比较改善前和改善后两组患者CINV检出情况、护士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应用无呕信息管理系统后,患者的CINV检出率、护士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呕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随时随地动态了解患者CINV的发生情况,并给予及时指导处理,提高护士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跨院帮扶肿瘤专科护理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组建研究小组并构建平台,选取受帮扶医院肿瘤专科护士58名,平台应用前(2019年5月—8月)进行常规帮扶,平台应用后(2019年9月—12月)基于平台进行帮扶.比较平台应用前后专科护士管理效果、同质化护理质量、帮扶效果评分,调查肿瘤专科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机动护士调配系统在护理人力资源优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本院选定的60名机动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机动护士库调配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2017年9月-2018年8月)和观察组(2018年9月-2019年8月),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调配;观察组采用基于信息化平台的机动护士调配系统进行调配,即护理部维护机动护士资源库、护士长新增和提交机动护士申请表、科护士长审核和调动机动护士、护理部启动全院层面人力调配、系统进行汇总统计功能。比较两组机动护士平均调配启动时 长及护士长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共调配机动护士98人次,对照组共调配机动护士107人次,观察组平均调配启动时长为1.254±0.085小时,短于对照组的平均调配启动时长4.569±0.573小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长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满意度为90.82%,对照组护士长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满意度为8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借助信息技术对机动护士库实施护理人力资源动态调配,能有效节约机动护士调配启动时间、提高护士长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满意度,充分发挥护理人力资源效能,提高护理管理者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Specialist nurses have an established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urological cancer in helping patients to understand their disease and treatment options and in offering counselling and emotional support. There is evidence to suggest that patients who see the nurse specialist express more satisfaction and have less anxiety than those who see junior doctors. Other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specialist nurses’ clinical expertise compared favourably with that of other clinicians. This audit aimed to assess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with uro‐oncology nurse specialists and their nurse‐led clinics. One hundred, 15‐point pat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s were sent to new and existing patients with urological cancer who had been randomly identified by the uro‐oncology nurse specialist. The questions were concerned with the provision of information to patients and with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e specialist servi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atients found contact with the uro‐oncology nurse specialist supportive, informative and beneficial to their treatment. The authors felt that raising the profile of the uro‐oncology nurse specialist would be beneficial to patient treatment and car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电子病历信息的优质护理在晚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术后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患者142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电子病历信息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干预1个月后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和非计划性拔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沟通、护理服务和护理环境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制度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期间接受基于电子病历信息的优质护理不仅可改善舒适度,还可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不良反应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日~2021年6月31日在我院接受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7例。根据我院应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进行管理干预前后为节点,进行分组。将2020年7月1日应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前收治的72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应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前收治的85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平台干预组。平台干预组利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对救治流程各个环节时间点进行实时追踪记录;对照组使用院内自制救治流程记录表对患者的各项时间资料进行手工记录。比较两组静脉溶栓流程中各环节所需时间及医患满意度情况。结果 平台干预组相对于对照组到院至CT时间(door-to-imaging time,DIT)和到院至静脉溶栓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明显缩短,平台干预组的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流程实施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静脉溶栓的救治时效性和医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