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国土资源》2020,(1):F0004-F0004
杭州钱塘新区规划控制总面积531.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436平方公里、钱塘江水域面积约95.7平方公里。空间范围包括原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管理范围包括江干区的下沙、白杨2个街道,萧山区的河庄、义蓬、新湾、临江、前进5个街道,以及原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其他区域(不含党渏镇所辖接壤区域的行政村)。  相似文献   

2.
<正>杭州钱塘新区规划控制总面积531.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436平方公里、钱塘江水域面积约95.7平方公里。空间范围包括原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和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管理范围包括江干区的下沙、白杨2个街道,萧山区的河庄、义蓬、新湾、临江、前进5个街道,以及原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规划控制范围内的其他区域(不含党湾镇所辖接壤区域的行政村)。钱塘新区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四大建设"决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功能区◆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中国·萧山科技城位于钱塘江南岸,规划面积约41.8平方公里,东邻空港新城,西连钱江世纪城,南至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新城)隔江相望,区位优势明显,是钱塘江发展轴的核心区块,也是萧山三城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功能区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中国·萧山科技城位于钱塘江南岸,规划面积约41.8平方公里,东邻空港新城,西连钱江世纪城,南至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新城)隔江相望,区位优势明显,是钱塘江发展轴的核心区块,也是萧山三城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浙江国土资源》2019,(5):65-65
浙江省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功能区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中国·萧山科技城位于钱塘江南岸,规划面积约41.8平方公里,东邻空港新城,西连钱江世纪城,南至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新城)隔江相望,区位优势明显,是钱塘江发展轴的核心区块,也是萧山三城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浙江国土资源》2019,(3):65-65
浙江省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功能区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浙江杭州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科技城园区中国·萧山科技城位于钱塘江南岸,规划面积约41.8平方公里,东邻空港新城,西连钱江世纪城,南至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新城)隔江相望,区位优势明显,是钱塘江发展轴的核心区块,也是萧山三城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正浙江省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功能区浙江杭州萧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萧山科技城园区中国·萧山科技城位于钱塘江南岸,规划面积约41.8平方公里,东邻空港新城,西连钱江世纪城,南至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新城)隔江相望,区位优势明显,是钱塘江发展轴的核心区块,也是萧山三城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产城融合、环境立城"理念,萧山科技城提出了建设"科技新城、美丽新城"的发展目标,结合现代产业发展形态,重点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功能区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中国·萧山科技城位于钱塘江南岸,规划面积约41.8平方公里,东邻空港新城,西连钱江世纪城,南至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新城)隔江相望,区位优势明显,是钱塘江发展轴的核心区块,也是萧山三城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产城融合、环境立城"理念,萧山科技城提出了建设"科技新城、美丽新城"的发展目标,结合现代产业发展形态,重点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功能区◆杭州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拓展区中国·萧山科技城位于钱塘江南岸,规划面积约41.8平方公里,东邻空港新城,西连钱江世纪城,南至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沙新城)隔江相望,区位优势明显,是钱塘江发展轴的核心区块,也是萧山三城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产城融合、环境立城"理念,萧山科技城提出了建设"科技新城、美丽新城"的发展目标,结合现代产业发展形态,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的全省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V"字形产业带的拐点,是杭州东部门户、环杭州湾战略要地和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带,是大杭州经济都市圈"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的重要门户,也是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有"杭州的浦东"之誉。2014年8月28日,大江东体制调整,拥有与杭州市一级同等  相似文献   

11.
<正>长葛市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区12.6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296家,连续四年进入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大周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1.62平方公里,建成区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86家,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这一组组数据、一个个荣誉讲述着长葛市以产业集聚助推节约集约用地,推动长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喜人局面。近年来,长葛市积极破解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这一难题,积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将土地利用与  相似文献   

12.
正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的全省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V"字形产业带的拐点,是杭州东部门户、环杭州湾战略要地和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带,是大杭州经济都市圈"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的重要门户,也是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有"杭州的浦东"之誉。2014年8月28日,大江东体制调整,拥有与杭州市一级同等的行政审批权限和社会管理职能,财权独立,各项公共服务并轨主  相似文献   

13.
正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的全省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V"字形产业带的拐点,是杭州东部门户、环杭州湾战略要地和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带,是大杭州经济都市圈"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的重要门户,也是长三角新—轮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有"杭州的浦东"之誉。  相似文献   

14.
正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的全省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V"字形产业带的拐点,是杭州东部门户、环杭州湾战略要地和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带,是大杭州经济都市圈"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的重要门户,也是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有"杭州的浦东"之誉。  相似文献   

15.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的全省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V"字形产业带的拐点,是杭州东部门户、环杭州湾战略要地和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带,是大杭州经济都市圈"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的重要门户,也是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有"杭州的浦东"之誉。  相似文献   

16.
《浙江国土资源》2018,(11):封2-封2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的全省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南翼, 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V"字形产业带的拐点, 是杭州东部门户、环杭州湾战略要地和杭州城巿发展的战略地带, 是大杭州经济都巿圈"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的重要门户,也是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有"杭州的浦东"之誉.  相似文献   

17.
《浙江国土资源》2019,(1):65-65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的全省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V”字形产业带的拐点,是杭州东部门户、环杭州湾战略要地和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带,是大杭州经济都市圈“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的重要门户,也是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有"杭州的浦东"之誉.  相似文献   

18.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是2010年经省政府批准的全省15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地处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v"字形产业带的拐点,是杭州东部门户、环杭州湾战略要地和杭州城市发展的战略地带,是大杭州经济都市圈"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提高首位度、打造增长极"的重要门户,也是长三角新一轮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平台,有"杭州的浦东"之誉.  相似文献   

19.
<正>郏县产业集聚区是2008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确定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之一,规划面积16.26平方公里,建成区6.8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机械装备制造和医用制品及医药物流。近年来,郏县国土资源局立足部门实际,发挥部门优势,创新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服务县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及早谋划,科学规划产业集聚区用地。该局充分考虑产业集聚区用地需求,提前谋划,尽早安排,  相似文献   

20.
一、“飞地”开发的基本概况 (一)开发模式 为了积极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建设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杭州“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发展战略,同时充分发挥国家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拓展杭州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在萧山江东围垦区域设立前进工业园区(市本级区块),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由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飞地”开发模式(飞地是一种特殊的人文地理现象,指隶属于某一行政区管辖但不与本区毗连的土地)负责开发建设,着力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核心区。园区2006年确定选址范围,2007年全面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