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导丝置入定位技术在乳腺触诊阴性肿块微创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乳腺触诊阴性肿块微创手术切除前进行了超声引导乳腺导丝置入定位技术的377例患者403个肿块的影像和病历资料,统计分析肿块大小、肿块位置、肿块良恶性、病理类型、恶性肿块病理TNM分期、定位成功率、肿块完全切除率等。结果 403个肿块全部被完整切除,且术中证实定位全部成功,定位成功率为100%;肿块平均直径为(10.1±5.1)mm,其中恶性肿块平均直径为(12.5±6.0)mm,良性肿块平均直径为(9.9±5.0)mm,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194个(48.14%)肿块位于外上象限,82个(20.35%)肿块位于内上象限,75个(18.61%)肿块位于外下象限,38个(9.43%)肿块位于内下象限,13个(3.22%)肿块位于中央区;1个(0.25%)肿块位于胸壁深面肌间,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淋巴结。病理类型:恶性肿块31个(7.69%);良性肿块372个(92.31%),其中高危肿块60个(16.13%),淋巴结1个,病理结果为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结论超声引导下导丝置入定位技术可以辅助外科医师精准微创切除临床触诊困难的乳腺小肿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乳腺旋切术治疗乳腺多发良性结节临床效果及诊治体会。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乳腺多发良性结节行超声引导下乳腺旋切术治疗病人共76例入观察组,与随机选择外科手术切除病人76例入对照组作比较,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量、术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情况、患者满意度、复发率结果。结果两组比较:①手术时间观察组为(20.36±5.44)分钟,对照组为(37.22±8.73)分钟;②术中出血量观察组为(6.27±1.24)ml对照组为(10.55±2.31)ml;③手术切口数目观察组为(4.21±1.22)个,对照组为(5.38±1.57)个;④术后VAS评分观察组为(2.44±0.55)分,对照组为(3.89±1.04)分。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旋切术治疗乳腺多发良性结节安全有效,相对于传统手术方式创伤小、术后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系统在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超声检查发现的163例患者的575个乳腺肿块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切除标本送常规病理检查。结果:575个病灶均被准确定位切除,引导成功切除率达100%,术后2例出现局部血肿,5例出现皮下淤血,术后病理显示所有肿块中:乳腺纤维瘤316个,乳腺囊肿174个,导管乳头状瘤35个,腺病41个,乳腺癌9个。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装置具有定位准确、微创切除或活检乳腺肿块的功能,尤其适合于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  相似文献   

4.
陈钢  杨彩群  张智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2,12(12):1087-1088,109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在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9月~2011年10月35例47个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灶并用金属导丝标记定位,切除病灶,明确病理诊断。结果定位全部成功,定位操作时间3~7 min,平均4 min,且无并发症出现。35例47个病灶经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后全部准确切除。术中冰冻病理诊断:浸润性导管癌1例,随即在全身麻醉下行根治手术;乳腺导管内癌1例,随即行单纯乳腺切除术;乳腺纤维腺瘤15例;乳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7例;乳腺病增生结节5例;乳腺囊肿4例;乳管内乳头状瘤2例。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病检结果一致。结论超声引导下定位导丝辅助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切除定位较准确,对良性病变可缩小手术切除范围,对恶性病变可早发现,是一种简单、准确、安全及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6-01―2017-01间在洛阳石化医院拟行乳腺肿块切除手术的92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6例。常规组实施传统切除术,对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实施麦默通微创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疤痕愈合长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获6个月随访,均未发现乳腺内残留病灶。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良性肿块,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无明显增加、安全性高且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对手术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的价值。方法通过对触诊阴性但超声检查阳性的乳腺隐匿性病灶进行超声下定位针定位、外科手术切除活检,统计分析病灶良恶性、病灶大小、完全切除率等。结果105例隐匿性病灶中,恶性病灶18例(17.1%),良性病灶87例(82.9%);所有病灶均完整切除。结论超声引导下定位针定位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操作方便、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切除乳腺较大良性肿块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单发的良性肿块(3.0 cm)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手术(观察组),37例行传统开放手术(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相关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疾病构成、肿瘤大小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可比性。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0.53±0.04)cm vs.(3.65±0.46)cm,P0.05]。两组随访1~12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对照组留有长短不等的瘢痕,而观察组瘢痕微小或不可见。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切除直径3.0 cm良性乳腺肿块安全可行,美容效果好,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肿块金属弹簧圈标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例触诊不清的乳腺良性肿块,41例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在超声引导下行术前边界定位及肿块标记。事先测量好肿块最大直径,选择相应长度的金属弹簧圈,通过18G穿刺针,用导丝准确将弹簧圈放入肿物最大切面两极。41例乳腺癌定位后继续化疗2~3个周期。结果13例触诊不清的乳腺良性肿块连同其内的弹簧圈被准确、完整切除。41例乳腺癌中,术后弹簧圈周边即肿物切缘病理未见残留癌细胞术前化疗期间,经超声观察,39例肿块缩小,其中9例术前超声显示肿物边界已显示不清,只显示金属弹簧圈,这其中3例术后肿物连续病理切片,证实未见癌细胞。结论超声引导下金属弹簧圈肿物边缘定位,对触诊不清的乳腺肿块边界定位是一种新方法。特别是对于术前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在肿块超声随访、化疗疗效评价以及指导术后病理取材部位等方面有更实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术的方法、并发症的防治及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2例374个乳腺良性肿块进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74个病灶均被B超引导下使用Mammotome旋切系统完全切除,每个肿块平均旋切次数为6次(3~31次),平均手术时间为12 min(5~25 min),术后仅留下0.3 cm的微小切口。手术无1例失败,成功率为100%。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6.17%),保守治疗后均痊愈。病理结果:乳腺纤维腺瘤292个(78.07%),乳腺腺瘤6个(1.61%),乳腺腺病64个(17.11%),乳腺囊肿12个(3.21%)。结论:应用Mammotome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既能切除病灶得到组织学诊断,又能达到美学效果,可为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直径≤3.0 cm)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照研究肉芽肿性乳腺炎激素治疗后行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微创手术与行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166例,分为微创手术组(观察组)86例及开放手术组(对照组)80例.观察组应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超声引导下切除病灶.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切除病灶,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技术及钼靶引导下导丝定位技术在乳腺触诊阴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乳腺肿块触诊阴性并在开放手术前行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的248例患者(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组)及钼靶引导下导丝定位的112例患者(钼靶定位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行体表定位的145例...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的诊疗作用。 方法〓对62例共85个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进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结果〓85个病灶皆被准确、完整切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示良性病变77例,乳腺癌8例。85例术中冰冻切片和术后石蜡切片诊断均相符。术后3个月复查B超均未见局部复发。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是确诊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有效方法,在诊断的同时可完整切除良性病灶,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引导亚甲蓝多点标记,切除触诊阴性乳腺肿物的价值.方法 对66例乳腺隐匿性病灶患者,术前1h在超声引导下,用亚甲蓝对肿物及肿物四周行多点定位注射,然后通过手术准确地切除肿物.术后1个月时,超声复查有无残留或误切.结果 66例患者的78个肿物,均准确切除,无残留和误切.结论 超声引导亚甲蓝多点定位切除乳腺隐匿性病灶,定位准确,操作简单,便于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单人操作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68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临床手术情况。其中治疗组应用单人操作麦默通微创旋切术,3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34例。记录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两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疤痕大小,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随访6个月,统计两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98±3.14)分钟,明显短于(26.87±5.36)分钟,P0.05;术中出血量(3.19±2.25)ml,明显少于对照组(12.84±3.85)ml,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为(2.78±1.52)天,明显短于对照组(6.55±1.72)天,P0.05,疤痕大小(2.58±0.36)mm,明显小于对照组(26.87±5.28)mm,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5.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26.47%(9/34),χ~2=5.31,P=0.02。随访6个月,治疗组复发率2.94%(1/34)略低于对照组5.88%(2/34),χ~2=0.34,P=0.55。结论单人操作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具有美观等优点,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亚甲蓝定位法 (USMBL)与钼靶导丝定位法 (MWL)在乳腺不可触及钙化灶( NPBCL)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9年 11月—2021年 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 77例患有乳腺可疑钙化灶的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患者均为乳腺触诊未明确发现病变,但彩超钼靶均提示可疑钙化病变。其中 USMBL组 47例, MWL组 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除体积指标、一次性完整切除成功率、切除病灶病理结果、病灶切除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满意度。结果:两种方法均能将病灶完整切除, USMBL组一次性完整切除的成功率为 97.88%,高于 MWL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活检术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变切除的84例(88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切除准确率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结果:88例次患者中,术前放置定位导丝均1次成功,定位成功率100.0%;所有病灶均一次完整切除,成功率100.0%。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恶性病变10例(11.9%),非典型增生7例(8.3%),其他良性病变67例(79.8%)。 结论:乳腺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活检技术提高了无肿块乳腺癌的早诊率,安全,准确、简便,经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7月术前B超和钼靶检查直径≤2cm临床诊断良性乳房肿瘤的35例病例资料。单发8例,多发27例,在超声引导下利用Mammotome系统将肿瘤完全切除。结果35例68个≤2cm的乳腺肿块均被准确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纤维腺瘤30例,乳腺囊肿2例,增生结节3例。35例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3个月,无病灶残留或复发。除1例发生皮下血肿外,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高频超声引导Mammotome乳腺活检系统微创手术集诊断治疗美容于一体,是≤2cm乳腺良性肿瘤外科手术理想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作为一种活检方式在筛查早期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对568例(1071个结节)临床触诊阴性,且直径<10 mm的乳腺结节行乳腺微创旋切术,超声探头引导下纵向进针,横向旋切,将切除的标本立即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制定进一步手术方案。结果 每个结节旋切时间(3.1±1.3)min。555例(97.7%)共1058个结节为良性病变,其中腺纤维瘤672个,乳腺腺病伴腺瘤形成趋势(含乳腺腺病) 371个,导管内乳头状瘤6个,其他良性疾病(乳腺炎、上皮增生活跃伴或不伴不典型增生等) 9个。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0.4%),再次进行局部扩大切除术。恶性病变11例(1.9%),其中浸润性导管癌8例,导管原位癌3例。BI-RADS 3类426例中4例乳腺癌,恶性率0.9%(4/426);4a类142例中7例乳腺癌,恶性率4.9%(7/142)。结论 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定位精准、创伤性小、安全可靠,在触诊阴性的乳腺小结节(≤10 mm)中作为一种活检方式筛查早期乳腺癌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适合乳腺BI-RADS 3、4a类合并乳腺癌发病高危因素,不宜定期观察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应用于乳腺良性病灶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90例乳腺良性病灶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和术中平均出血量及手术瘢痕大小,统计两组患者乳房变形及术后并发症人数,并通过问卷调查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短(少)于对照组,手术瘢痕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乳房变形率为0%,明显少于对照组11.1%,而术后满意度97.8%,明显高于对照组86.7%,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8%,P0.05。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乳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病灶不但操作简单、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疤痕,同时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保持患者乳房形状,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切除直径1 cm良性乳腺肿块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直径1 cm良性乳腺肿块病人20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放手术,观察组采取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观察病人的术中术后情况、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手术美容效果和病人的心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术后愈合时间分别为(18.33±1.23)分钟、(4.43±1.21)ml、(2.98±0.22)mm和(4.52±0.84)天,对照组分别为(29.25±3.23)分钟、(13.56±2.44)ml、(24.54±2.58)mm和(6.87±1.5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CD4~+、CD8~+、CD4~+/CD8~+分别为(38.57±3.61)%、(28.21±2.52)%和1.49±0.46,对照组分别为(39.98±4.53)%、(28.25±2.53)%和1.86±0.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美容效果为优良的病人分别为70.00%(70/100)和36.00%(36/100),心理满意度标准为高度的病人分别为75.00%(75/100)比43.00%(43/100)(P0.05),局部感染、局部血肿、乳腺畸形的发生率分别为0、9%(9/100)、0和11.00%(11/100)、26.00%(26/100)、9.00%(9/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径1 cm良性乳腺肿块病人采取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术后愈合时间较少,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美容效果较好,有较高的心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