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浙江国土资源》2022,(5):51-52
<正>近年来,桐庐县持续发力,不断总结提升实践经验,通过全域统筹、全域提升、全域盘活、全域共享、全域智治等五项举措,高质量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截至目前,实现全县行政村项目覆盖率89%,实施全域土地整治项目23个,其中省级项目12个、国家级1个,省级“11350”重点工程项目1个。城南街道仁智村项目获评全省26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精品工程之一。桐庐县省级项目连续两年列全省第一,2020年成功承办杭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场会、在全省现场会上作典型发言。  相似文献   

2.
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现在的农村真的很不错,还有一批批游客来旅游……在乍浦镇马家荡村,谈及环境和生活之变,村民们连连称赞.马家荡村从传统自然村落到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的精彩蝶变,是嘉兴港区高质量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的一个缩影.自2019年全面启动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以来,一...  相似文献   

3.
从余姚市区出发,往西南方向沿余(姚)梁(弄)公路20分钟的车程到了四明山门。进了四明山门就是革命老区梁弄镇,路的一侧,四明湖水碧波荡漾、四明湖畔的生态湿地鲜花烂漫、四明山上的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四明山下的农田里瓜果飘香……红色旅游+绿色发展+色彩农业,打造出的是多姿多彩的红色浪漫的乡村田园生活。  相似文献   

4.
正武义县地处浙江中部,县域面积1577平方公里,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山区县,也是下山脱贫的发源地,土地资源条件并不优越。近年来,武义县紧紧抓住异地搬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这个突破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创新,大力推进土地整治,不断推动农业农村三产融合发展。2017年,武义县获批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创新试点,跻身全国首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土地整治工作也已连续多年走在金华市前列,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位列金华市首位、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长兴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聚焦效益品质、聚力改革创新,全力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2018年以来,该县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12个,计划整治总面积2.12万亩,实施建设用地复垦5728亩、垦造耕地4701亩、旱改水2349亩。截至目前,已拆除建筑面积54.24万平方米,完成建设用地复垦507亩、垦造耕地1325亩、旱改水  相似文献   

6.
正为深化"八八战略",持续释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破解用地制约、提升农村发展动能等方面的综合效益,杭州市将通过厘清"五本账"、把好"五个关"、统筹"五个+",全力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升级版"。据杭州市国土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建华介绍,近年来,该市西  相似文献   

7.
正在农村地区以若干个自然村、行政村或以乡镇为单元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系统生态治理,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空间综合整治,逐步构建农田集中连片、村庄宜居集聚、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和谐美丽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新格局,是农村国土空间治理的有效手段,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必  相似文献   

8.
<正>天气回暖,一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春风”正温暖着中原大地。2月17日,河南省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民权现场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该省经自然资源部批准的19个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已全部开工建设。据悉,河南省的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共涉及11个省辖市19个县(市、区),涉及村庄179个、  相似文献   

9.
正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中对口村,地处苍南县母亲河——横阳支江之畔,全村现有3个自然村,土地面积1050亩,其中耕地426亩,存量建设用地286亩,其他土地(包括山地)338亩。改革开放以来,中对口村一直以布脚料加工、褪色染料加工、初级气流纺、废旧衣服收购等为主业,村中垃圾满天飞、污水横流、河道堵塞臭气冲天,河道两边简易厂房  相似文献   

10.
9月8日至9日,全省高质量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座谈会在温州市平阳县召开.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盛乐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学习传达了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高质量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意见》精神,并就如何贯彻落实文件精神,高质量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  相似文献   

11.
玉环市始终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美丽生态的"辅手"、万亩品牌的"抓手"、乡村振兴的"推手",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由点到面、由表及里深入实施,推...  相似文献   

12.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对解决"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激活土地要素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支撑底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致力于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全要素整合和激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引擎。中央、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将  相似文献   

13.
桐庐县百江镇、新合乡同属山区乡镇,是山多地少的经济薄弱乡镇.受偏远区位制约,区域内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始终没能很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2018年以来,百江镇、新合乡抓住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契机,围绕"布局怎么调优,有效支撑规划落地;环境怎么提升,形成发展比较优势;资源怎么整合,发挥最大利用效应"问题,用一项工程实现多种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4.
正温岭市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人均耕地仅为0.44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面对乡村用地碎片化、无序化、低散化掣肘乡村振兴的瓶颈之限和制约温岭建设的发展之困,该市创新实践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探索出全域改造、"飞地"整合、万亩农田提质等新模式,全域优化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加快推进城乡融合、产业集聚、农业提质,全力打造"温岭样板"。截至目前,全市共推进村庄整治、"二改一还"、低效用地再开发、废弃矿治理等"四大行动"14个  相似文献   

15.
正每年的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今天,我们在最美县城桐庐,纪念第27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活动的主题是: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群众福祉,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生活在蓝天下、青山间、绿水旁,是我们共同的美好追求和向往。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重要载体和基本要素,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  相似文献   

16.
2018年以来,平湖市率先在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龙萌村开展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区域范围内坚持“建设用地、总量锁定、增减挂钩、流量弹性”的做法,统筹推进土地整治与优化空间、土地流转、村庄整治、生态修复、产业兴旺“五个+”,不仅让当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工作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也为一个璀璨“农业硅谷”梦的实现谋划出了土地空间。一是全域土地测绘,摸清土地资源家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余姚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新动能,以“土地整治+”统领项目建设、盘活土地资源、腾出发展空间、创造美丽环境,构建农地集中连片、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宜居优美、资源集约高效的用地空间新格局,形成“土地整治”与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价值链、增值链。2020年,该市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获得浙江省政府督查激励,其中梁弄镇的典型经验入选全国第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在全国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18.
正国家制定耕地"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新政策后,对各地补充耕地质量提出前所未有的高标准,摆在缙云县自然资源部门的首要问题是,今后用什么资源才能开垦出同质同量的耕地?耕地占补平衡道路该如何走?为此,缙云县根据县域资金和资源状况,探索出一条符合该县实际的补充耕地新路,那就是"创新理念、全域整治、补齐短板、产业融合"道路。  相似文献   

19.
正为适应新时代耕地保护和农村土地利用新要求,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布局,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的统一部署下,2018年初,海宁市委、市政府在充分研究分析全市土地利用、耕地保护、规划空间的基础上,围绕"控制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的要求,率先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2018年,全省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现场会在海宁召开。2020年8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于安吉县召开"两山"理念提出15周年工作交流会,  相似文献   

20.
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是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要顶层设计,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婺城区响应中央和省、市号召,围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精心谋划了石道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项目,分两期实施,涉及区域总面积25665亩(一期13013亩,二期12652亩),含农田整治、建设用地整治、生态修复整治三项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