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锦屏一级高拱坝施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为目前世界最高拱坝,是我国总体设计和施工难度最大的高拱坝工程,其施工中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高边坡施工、高拱坝混凝土骨料选择与供应、高拱坝混凝土高强度快速施工与温度控制、复杂地基处理施工等关键技术难题,保证了大坝的顺利建成,推动了我国高拱坝建设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正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基础处理工程顺利通过完工验收。电站左岸基础处理工程的成功建设,较好地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制约特高拱坝建设的关键技术难题,标志着我院复杂地基处理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高305 m,是世界最高拱坝。基础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左岸抗力体发育有断层、煌斑岩脉、深部裂缝及低波速岩带、层间挤压错动带等,这些软弱结构面规模大、性状差,对坝体受力状态和变形稳定产生较大影响。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极大地增加了拱坝设计和基础处理设计难度,其设计技术与施工超出了现行设计规范和已有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3.
王继敏  郑江 《水利学报》2021,52(1):12-20
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高305 m,是世界已建第一高坝.工程遇有复杂地址条件高陡边坡、地下厂房围岩强度应力比世界最低、首次在高混凝土坝采用碱活性骨料、超高水头泄洪消能、高山峡谷区施工场地稀缺等重大技术难题,工程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参建各方通过科学研究、精心论证和精细管理,形成了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拱坝边坡处理与抗力体加固...  相似文献   

4.
锦屏一级水电站高拱坝最大坝高305 m,坝体承受总水推力近1 200万t,而该拱坝左岸基础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地质缺陷处理成为该高拱坝设计、施工及正常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对地质缺陷正确地选择处理方案并确保方案顺利实施是建设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Ⅳ2级岩体、断层、煌斑岩脉、低波速带及深部裂缝等特有的地质缺陷,采取先进的理论分析计算方法、现场灌浆试验,并广泛研究和借鉴已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经验等,确定了合理的地质缺陷处理方案,地质条件复杂、洞形复杂的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抗力体地下洞室群实现了成功开挖且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锦屏一级特高拱坝的地质条件和受力特点的分析,结合基于变形加固理论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整体变形稳定分析成果,提出了该拱坝坝趾的加固措施设计方案,论证了其加固措施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对锦屏一级拱坝坝趾的加固措施研究,希望为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拱坝的坝趾锚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锦屏一级水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垫座施工,为解决其高陡边坡下大体积混凝土入仓问题,采用了负压溜槽+皮带机+布料机方式。对该新型混凝土浇筑方式的施工布置、施工方法及运行温控、施工质量安全保证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以雅砻江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左岸550 m级高陡边坡预应力锚固工程为研究对象,在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下进行了超长、高承载力锚索施工实践,就锚索造孔技术、束体安装工艺、注(灌)浆技术、张拉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总结.然后,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形成了一套复杂地质条件下高陡边坡锚索施工的技术与方法.文中还结合水电行业锚固施工规范、锚喷支护国标中的技术控制标准,对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可为同类型高边坡锚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四川水力发电》2016,(4):126-126
6月13日至14日,水电水利规范设计总院在北京组织召开《特高拱坝建设总结及安全运行管理研究》工程建设总结编写大纲交流评审会暨顾问组第一次会议。顾问组专家——电建集团总工程师周建平、朱伯芳院士、陈厚群院士、张超然院士、石瑞芳大师出席会议,成都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王仁坤带领科技质量部、地质处、水工处等课题组相关人员参会。会上,地质处张世殊、水工处张敬汇报了成都院承担的二滩、溪洛渡、锦屏一级和大岗山水电站勘察设计总结和专题研究一、专题研究六的编写大纲。与会专家对特高拱坝建设总结寄予厚望,认为我国特高拱坝建设水平高、成果多。  相似文献   

9.
根据垂线监测成果,研究了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蓄水期的变形分布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并与类似工程进行对比,分析并评价了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在蓄水期的工作性状。综合分析认为: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垂线监测成果规律性较好,拱坝变形基本处于正常状态,但左岸1 730 m高程以上存在轻微扭转变形。锦屏一级水电站拱坝垂线监测成果对其他特高拱坝垂线监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胡书红 《人民长江》2017,48(2):36-39
锦屏一级水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为305 m,为世界第一高拱坝,而温控防裂工作是拱坝建设质量控制的关键。受原材料先天不足、结构复杂、坝段少底宽厚、冬季干旱多风等因素影响,特别是特高拱坝的温控要求已经超出了现有的规范,加上温控工作还受到现场混凝土施工干扰的影响,致使施工管理难度极大。为此,锦屏建设管理局成立了专门的温控管理组织机构,制定了温控工作管理制度,建立了完整的温控工作评价体系,组织开发并应用了温度自动化系统,实现了温控工作的专业化、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温度控制的各主要参数合格率都在95%以上,大坝没有发现温度裂缝,促进了锦屏一级特高拱坝优质高效建成。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山区大型基础设施的兴建,山区公路的建设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山区公路具有山高坡陡、地势险要、地形与地质条件复杂、制约因素众多等特点,从而导致山区公路设计工作十分复杂。结合山区公路的特点和工程实例,分别从公路等级的选择,平、纵、横技术指标的运用及避险车道的设置等方面,阐述了山区公路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及采取的对应措施。对山区公路建设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徐建军  殷亮 《人民长江》2018,49(24):49-54
杨房沟水电站坝址河谷狭窄,两岸边坡高达500~600 m,危岩体众多,近坝区分布有大型崩坡积体和泥石流沟。杨房沟水电站枢纽布置十分紧凑,建筑物包括混凝土双曲拱坝及坝身表、中孔和坝后水垫塘及二道坝,引水发电系统布置在河道左岸山体内。通过积极开展动态设计和科技创新,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在危岩体分类及处理、地下洞室和边坡支护动态设计、拱坝体形和泄洪消能优化、崩坡积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相关经验可供其他水电站枢纽优化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3.
锦屏一级水电站双曲拱坝最大坝高305 m,坝顶以上边坡最大开挖高度220 m,呈典型的"V"字型河谷,岸坡陡峻,施工场地狭窄,施工辅助设施布置困难。主要从施工风、水、电、施工道路、集渣平台和挡渣墙的布置、边坡开挖施工布置与规划等方面介绍了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1 885 m高程以上边坡的开挖施工。  相似文献   

14.
盖下坝水电站大坝为混凝土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60.00m,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大坝混凝土浇筑是该工程施工的关键项目.而由于峡谷两侧地形高耸陡峻,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场地及交通道路布置受到极大限制,大坝的岸坡开挖和混凝土浇筑施工条件较恶劣.通过合理布置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改进,最终工程按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大庙水利枢纽坝址位于陡峻“V型”河谷中,两岸基岩出露,根据河谷的形状特征和地形、地质条件,进行坝型方案布置和技术经济比较,最终选择上坝线砼双曲拱坝方案.  相似文献   

16.
朱建业 《水力发电》2004,30(12):81-86
概述中国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发展过程。对中国水电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区域构造稳定、高坝坝基工程地质、工程高边坡稳定、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和岩溶渗漏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现状、内容、方法和评价原则,作了总结经验性的介绍。具体包括:活断层研究、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坝基岩体工程地质分类、建基面与岩(土)力学参数选择和深厚覆盖层勘察;工程高边坡地质结构、失稳条件和稳定分析、边坡处理与监测;水电工程围岩分类与围岩稳定分析以及河谷岩溶渗漏理论、岩溶地区坝址选择与岩溶渗漏处理原则等。并对上述工程地质问题今后勘察研究方向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盖下坝水电站工程拱坝属于典型的窄谷拱坝.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窄谷山高、坡陡、河床下切的特点,根据实际地质地形条件,左坝肩采取洞挖形式,最大程度减少对坝顶以上边坡的扰动.采用厚高比为0.106的椭圆双曲拱坝体形,减小了拱坝中心角,实现了既扁又尽可能薄的扁平化拱坝设计,改善拱端应力条件,减少拱坝混凝土工程量.  相似文献   

18.
澜沧江小湾水电站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湾水电站是澜沧江中下游河段8个梯级中的龙头工程,地处高山峡谷,地质条件较复杂又属高地震烈度区;双曲拱坝高292m,是当今拟建拱坝世界之最;泄洪总功率46000MW,泄洪消能问题突出且难度大;地下厂房规模巨大,给枢纽布置带来较大困难。经多方案分析比较,以优选坝线为主,综合研究论证后,推荐出适宜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工程要求的枢纽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9.
锦潭水电站所在位置河谷狭窄,坝址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存在拱坝布置选择余地小、体形优化设计约束条件多、坝肩开挖设计与坝基处理难度高等关键问题.为克服上述难题,在设计中采取了在设计地形和实际地形有差异情况下进行体形调整、设置放空底孔、重视坝体横缝附近的混凝土质量等主要技术措施,并总结了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体来说,锦潭水电站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