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李芊  崔同磊 《人民长江》2019,50(6):156-160
PPP模式众多,只有挑选出最适合污水处理项目的模式,才能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首先,通过分析污水处理项目特点与PPP模式特征,初步筛选出可供选择的7种PPP模式;然后,从政府视角,建立项目特征、项目风险与收益、政府特征与合作环境、社会资本特征、权属关系5个方面较为全面的污水处理项目PPP模式选择指标体系,采用OWA算子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引入灰靶决策理论,构建污水处理项目PPP模式选择模型,通过靶心度对每种PPP模式进行排序;最后,以咸阳市文化体育功能区污水处理项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指导性,可为污水处理PPP项目前期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PPP模式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PPP项目中,政府和社会资本之间的信任关系到项目融资、建设运营整个过程成败。文章构建了政府对社会资本信任决策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研究表明PPP模式中政府对社会资本信任决策时应重点考虑社会资本的受信方特征、风险感知、制度信任等因素,从而为PPP项目中政府对社会资本的信任决策提供参考,也为社会资本从哪方面获得政府的信任提供可借鉴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突飞猛进,PPP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到基础设施项目中。对于PPP项目社会资本方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PPP项目的实施效果。文章针对PPP模式下的社会资本方选择问题,构建了PPP项目社会资本方选择的指标体系,建立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PPP模式下社会资本方选择模型。即采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组合权重,运用交互式多属性决策方法(简称TODIM)进行社会资本方的选择。最后通过相关PPP项目社会资本方选择的案例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刘秋常  李娜  袁杰  李慧敏  郭磊 《人民长江》2016,47(18):75-79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既能促进公私双方资本合作,又能合理分担风险,因此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备受青睐。在PPP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选择合理的社会资本方能够大大提高项目的运作效率,节约成本,缩短施工周期。河南省周口市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采用PPP模式,根据项目特点构建了以财务实力、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类似经验和声誉为基础的社会资本合作伙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社会资本进行了评价。在评价指标权重计算时,引入熵权理论,克服主观赋值存在的弊端,从而为项目前期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荆州市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作2017年初正式启动,至今整体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已建成2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新建8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大部分县市区已经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项目规划选址、土地预审、PPP项目两评一案、环境保护评价等前期工作,推进较快的县市区已完成或基本完成社会资本方选择、厂网初设和施工图设计,部分乡镇已进入管网施工阶段;14个乡镇厂网建设已进入施工阶段。  相似文献   

6.
在水资源配置PPP项目运营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方积极的风险管理行为能够降低项目的风险发生概率。从风险管理角度,通过分析水资源配置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构建了水资源配置PPP项目运营期风险管理过程中政府主体和社会资本方(项目公司)的行为决策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分析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影响演化稳定行为选择策略的因素包括政府主体和社会资本方双方积极管理的成本、水污染等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与损失分配系数、可行性缺口补助和奖励。为促进水资源配置工程运营过程风险的有效管理,建议加强政府主体和社会资本方双方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落实责任分担机制、完善监督机制、优化奖惩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污水治理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回收期长、工序繁多、收益率低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特点,国家鼓励采用PPP模式进行建设。针对PPP污水治理项目的具体特性,识别PPP污水治理项目的风险因素,以政府方、社会资本方为风险分担主体,将Shapley值与PPP污水治理项目风险分担的4个影响因素联系起来,构建基于Shapley修正值法的PPP污水治理项目风险分担模型,以获得PPP污水治理项目较为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方案,更好地推动PPP模式在污水治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起源于20世纪的英国,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有了PPP模式的广泛应用,主要在交通、水利、能源、环境等各领域。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PPP在我国迎来快速发展,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PPP模式下政府和社会资本平等协商,风险共担,合作共赢,但全程合作关系呈长期性和复杂性,给社会资本方带来经济风险,造成地方政府不良影响。从PPP项目出发进行简要分析,力求降低风险,从而更好推动项目实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关于可持续性的研究大多从经济、社会、环境3方面出发的现象,且在PPP、水环境治理领域缺乏相关研究,综合考虑水环境治理PPP项目特点,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从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工程、项目管理5个方面,对水环境治理PPP项目可持续性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构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定义了一种新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确定了5个维度中对项目可持续性影响最大的指标,即分别为可持续的现金流、公众满意度、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项目设施更新能力、项目组织结构。研究成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采取措施改善或维持项目可持续性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1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水利部联合印发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并启动了第一批国家层面联系的12个项目试点工作。重庆市观景口水库是试点之一。文章分析了观景口水库PPP项目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基本模式、主要特点和主要问题,针对其现有建管模式与PPP模式的对接问题、政府出资人代表和投融资平台及社会资本方问题、增强对社会资本方的信任、不断推进水利PPP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采用PPP模式实施前期,从社会资本的角度进行融资风险评价,能够在实施过程中有效避免或降低社会资本融资风险,进而节省融资成本。根据已有研究和项目特点构建以PPP项目政策、PPP项目法律与合同、经济、建设、运营管理、移交为基础的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集对分析理论对该项目融资风险进行评价。运用熵权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降低了主观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而为PPP项目融资风险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准经营性水利工程建设投资较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政府财政压力。PPP模式在准经营性水利工程应用过程中,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的合作关系以及运作模式,特别是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是PPP模式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关键因素。基于合作博弈理论,结合准经营性水利工程特点,以政府、社会资本方、特许经营单位3个核心利益相关者为分配对象,构建出PPP模式下准经营性水利工程动态利益分配模型。经实例验证,运用该模型得到的PPP模式下准经营性水利工程的收益分配结果更加合理,能充分调动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引调水 PPP 项目利益分配的 Shapley 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引调水PPP项目成功的关键,基于利益分配基本原则,结合引调水PPP项目特性,构建利益分配影响因子体系;然后在Shapley值法的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利益分配影响因子的权重,建立了基于Shapley值改进的引调水PPP项目利益分配机制模型,以协调各方利益分配,使各方利益都实现最大化;最后将建立的模型应用到工程实例中,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与初始分配方案相比,改进后的利益分配机制不仅满足了个体理性以及群体理性,且衡量了各利益相关者的实际贡献,更为贴近实际。该分配方式对引调水PPP项目总利益不产生影响,而只对分配比例产生影响,其政府、社会资本方及引调水PPP项目特许经营公司的利益分配系数分别为0.35、0.41、0.24。  相似文献   

14.
魏星  赵敏 《水资源保护》2016,32(5):47-52
城市再生水项目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ublic-private-partnership,PPP)的方式可以帮助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带来先进管理经验,因此引入最佳的合作伙伴是成功实施PPP项目的重要前提。对参与竞争的合作方进行筛选,结合城市再生水项目的特征,建立以公司规模、财务水平、技术能力、信誉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准则层、24项具体内容为指标层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色关联评价方法对不同层级的指标分别进行综合评价,运用主观赋权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权熵值法相结合确定权重,选择出最佳的社会资本合作伙伴,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做出决策。  相似文献   

15.
何一慧  熊华平 《人民长江》2019,50(6):161-165
针对我国现有城市水生态PPP项目VFM定性评价方法下权重设置难以突出各项目因素层影响、评价结果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较大的问题,根据我国城市水生态PPP项目的特点,构建了适用于城市水生态PPP项目VFM定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OWA-灰色聚类的城市水生态PPP项目定性评价方法,即利用OWA算子对指标进行赋权,并结合VFM灰色聚类评价模型进行评价。以湖北省某市污水处理项目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水生态PPP项目的VFM定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改善农村水环境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及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效果的发挥。本文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的特点以及施工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在设计、施工质量和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改进措施,提高了农村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了治理设施的作用,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可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