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脏外科术后严重出血对术后早期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07年12月成人体外循环下心血管外科手术严重出血的全部病例223例,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成人体外循环下心血管外科手术非严重出血患者223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严重出血对术后早期死亡率及心、脑、肾、肺等重大并发症的影响,及其对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死亡共12例,观察组死亡率(4.93%,1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0.45%,1例),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低心排发生率、脑部并发症、肾功能衰竭及肺部并发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严重出血组较对照组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增加。结论心脏外科术后严重出血会显著增加围术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 172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患儿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特点及死亡原因,以期进一步提高治疗水平。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1 172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男701例,女471例,平均年龄(12.8±9.5)个月。按手术年代时间段和年龄及病种不同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1 172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共死亡46例,病死率3.92%;其中急诊手术56例,死亡7例,病死率12.5%;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878例患儿中死亡20例,病死率2.28%。婴幼儿的病死率在各年龄段的分布中以小于1岁的患儿较高。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8例、呼吸衰竭14例、肾功能衰竭1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时年龄越小病死率越高,死于心、肺功能衰竭的患儿比例较高;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体外循环管理的改进,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可降低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浅低温和中低温体外循环在婴幼儿心脏外科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比较浅低温体外循环和中低温体外循环在婴幼儿心脏外科的应用。方法 分析 1 1 8例 3岁以下心脏手术患者 ,其中 46例 (组 1 )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 ,72例 (组 2 )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转流时间、术后低心排发生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动脉血气等围手术期资料。结果 浅低温组患者的平均转流时间较中低温组短 (P <0 .0 5 ) ,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也较中低温组低 (P <0 .0 5 ) ;浅低温组患者术后的失血量和输血量均较中低温组少 (P <0 .0 5 ) ,并且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也较中低温组短 (P <0 .0 5 ) ,而氧合指数高于中低温组 ;浅低温组术后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浓度明显低于中低温组 (P <0 .0 1 ) ,另外浅低温组术后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率也较低。两组患者术后的心率和收缩压相似 ,而浅低温组术后舒张压却低于中低温组。结论 浅低温体外循环技术在婴幼儿心肌保护、改善术后呼吸功能及维持酸碱平衡等方面均优于中低温体外循环技术。表明浅低温体外循环可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技术应用于婴幼儿心脏外科。  相似文献   

4.
回收式自体输血在心脏外科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CBCⅡConstaVac^TM型一次性回输器回收自体引流血回输在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应用。方法选自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对2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通过血液回输装置施行了非洗涤过滤式自体引流血回输。结果该组每个病例回输自体血量不等,最多回输血量1350ml,最少回输血量115ml,平均每个病例回输自体血量占平均引流血量的比例为43.82%。平均减少了40%以上的异体血输入量。20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CBCⅡConstaVac^TM型一次性回输器回收自体引流血回输在心脏外科手术后的应用效果良好,这一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心脏外科手术由于失血和体外循环(CPB)预充液等原因,患者血液稀释较为严重。尤其是婴幼儿体重小,血容量低,非含血预充液成分对患儿机体的影响更大,因此通常会添加浓缩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做为预充液,以降低过度血液稀释对患儿机体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监测心脏外科需体外循环(CPB)手术的病人术后呼吸功能与动脉血气的变化。了解术后肺部氧摄取的能力。指导心脏外科术后的呼吸治疗。方法:对心脏外科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病人42例进行观察。其中肺动脉高压组患者18例,非动脉高压组24例,术后1h吸入氧浓度为50%时测呼吸功能和动脉血气值。结果:术后早期肺部氧摄取功能明显下降。术前合并肺术后1h吸入氧浓度为50%时测呼吸功能和动脉血气值。结果:术后早期肺部氧摄取功能明显下降,术前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表现尤其突出。表现为PaO2下降,A-aDO2增大、Shunt%升高。气道阻力增高、静态及动态顺应性下降。结论:心脏外科术后氧摄取能力普遍下降,肺动静脉分流增大,胸肺总的静态顺应性降低,必须加强术后呼吸治疗。  相似文献   

7.
尉秀芳  薛娜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4):1890-1892
目的:探讨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的最佳监护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50例术后患儿,利用专业护理理论及技能对患儿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及护理。结果:50例中死亡2例,48例痊愈出院。结论:专科护士运用现代护理技术、方法和手段,着实有效的促使患儿病势趋向好转,平顺地康复,最终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臧妍  郑霄  涂娟  周海燕  高照波 《医学争鸣》2005,26(17):1543-1543
1 临床资料 本组105(男67,女38)例.年龄0.2~2.7(平均1.4)岁,体质量2.5~15.0(平均6.1)kg.体外循环术中采用血流降温至鼻咽温24~28℃,术毕复温至36℃,30 min后肛温35.6~38.1℃.体温测量方法:术前测量肛温以了解患者的基础体温.术后复温期间测体温1次/h,拔除气管插管病情平稳后1次/4 h,体温有变化随时测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冷沉淀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作用,为心脏外科手术中的输血治疗提供指导建议。方法对2010年6月~2010年12月于本院心脏外科手术中接受输注冷沉淀治疗的48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搜集整理,用Ex-cel 2003录入数据,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心脏外科手术中输注冷沉淀的常见病种排序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4.2%、风湿性心脏病25%、先天性心脏病10.4%、冠心病6.3%。②患者输注冷沉淀前后纤维蛋白原浓度(Fb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血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改善。③冷沉淀输注后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的输注量明显下降。结论在高危复杂的心脏外科手术中,恰当输注冷沉淀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并降低其他血制品的输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体外循环(ECC)中超滤对婴幼儿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需在ECC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患儿26例,分为无超滤组(W组):在ECC中不行超滤;超滤组(C组):复温至33℃时开始超滤,超滤流量10~15 ml/(kg·min),每组各13例.两组患儿分别于转流前(T1)、升主动脉阻断后10 min(T2)、复温至33℃时(T3)、停机时(T4)、术后24h(T5)和术后36 h(T6)采动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同时记录ECC转流时间、阻断升主动脉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随访各组患儿住院天数、ICU停留天数、呼吸机辅助及撤离时间、输血总量、引流量、尿量的情况.结果 ①两组患儿在升主动脉开放后心脏均自主复跳,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均顺利出院.②血液流变学变化:组内效应比较:ECC开始后两组患儿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IR)、红细胞聚集指数(Agrbc)、红细胞变形指数(TK)、红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总体呈下降趋势;超滤后IR、Agrbc比T3时明显升高(P<0.05);血浆黏度、Fib与T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滤后各时间点TK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效应比较:血浆黏度、IR、Agrbc、TK、Fi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t超滤后各时间点C组比W组明显升高(P<0.05).③术后随访情况:超滤组ICU停留天数、呼吸机辅助及撤离时间、引流量明显少于无超滤组(P<0.05).结论 ECC中应用超滤可迅速提高Hct,减少患儿术后的引流量,缩短患儿在ICU的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及撤离时间,有利于心、肺及全身各脏器功能的恢复.同时,超滤对婴幼儿ECC后的红细胞变行性无明显影响,对红细胞的聚集性可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8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死亡11例(3.80%),术后并发症46例(15.9%)。结论婴幼儿心脏直视术后并发症与体外循环有关系,围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正确的呼吸道管理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徐菲菲  汪守平   《四川医学》2024,45(6):680-684
<正>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是指腹腔密闭腔隙内稳定状态的压力,主要由腹腔内脏器的静水压产生。健康成年人腹内压范围为0~5 mmHg。腹腔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简称“腹高压”,是指成人患者的腹内压反复或持续的病理性升高≥12 mmHg; 临床常见原因主要为出血、感染、肿瘤和液体过负荷等[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符合超滤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00例复杂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改良超滤组和复合超滤组,其中对照组在整个体外循环术过程中不使用超滤,改良超滤组在体外循环结束后采用改良超滤,复合超滤组在体外循环过程中应用平衡超滤,体外循环结束后开始运用改良超滤,比较三组患儿在转流前(T1)、转流结束后20min(T2)、术后2h(T3)、术后6h(T4)、术后12h(T5)及术后24h(T6)时的潮气量(TV)、呼吸停顿压(Ppause)、气道峰压值(Ppeak)、呼吸频率(F)、吸入氧浓度(FiO2)等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并在测定以上6个时间点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的肺静态顺应性(Cstat)、氧合指数(OI)显著低于术前,肺泡一动脉氧分压(AaDO2)显著高于术前,P<0.05。复合超滤组在T4、T5的Cstat、OI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改良超滤组,P<0.05,改良超滤组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超滤组在T4、T5的AaD02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改良超滤组,P<0.05,改良超滤组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儿术后的IL-6、TNF-α显著高于术前,P<0.05。复合超滤组在T2、T3、T4、T5的IL-6、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改良超滤组,P<0.05。结论:复合超滤能够改善患儿肺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有效减轻全身炎症反应,使患儿能在术后尽早脱机,减少CPB术后并发症,保护患儿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解剖、生理、心理等均不同于成人,因而其术后监护具有特异性,早期监护是关键。1994年8月~1998年4月,我院为67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实施了心内直视手术,现将监护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7例病儿中,男31例,女36例;年龄240d~3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超滤技术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对输血及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45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不接受任何超滤)、常规超滤组(CUF组)和改良超滤组(MUF组)。观察术中库血用量、血浆用量、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及术后24 h出血量,并用SSPS/PC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UF组库血用量、血浆用量、术后24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CUF组(P<0.01),且滤出水量明显多于CUF组(P<0.01)。结论:在婴幼儿心脏手术中,改良超滤可有效排出体内水分,提高红细胞压积,明显减少输血及术后出血,是节约用血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谵妄是心脏外科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随着老龄化的加重,该并发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谵妄不仅延长患者住院和康复时间,而且还可能增大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影响患者预后,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就近年来心脏术后谵妄的检测方法、发病率、相关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及预后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0):9-12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在体外循环(CPB)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根据术中是否使用自体血液回输,将100例择期行CPB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从切皮至术毕全程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对术中丢失的红细胞进行洗涤、回输;对照组:术中非肝素化期间所有失血、停机后管道与膜肺中余血直接丢弃。统计观察组自体血液回输的量,比较两组围手术期RBC、FFP及PLT的输注率、输注量、输血费用、术后异常出血发生率及两组术前、术毕PT及TEG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RBC输注率及输注量均低于对照组,总输血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术毕,观察组PT、R值、κ值较对照组显著延长,Alpha角较对照组变小(P0.05);两组术毕R值、κ值均较术前延长,Alpha角较术前变小(P0.05);两组围手术期FFP、PLT输注率及输注量、术后异常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可降低患者围手术期异体RBC输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机体凝血功能,同时增加输血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4%琥珀酰明胶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用于婴幼儿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预充对术中血乳酸和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行心内畸形矫治术的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分别应用4%琥珀酰明胶(佳乐施)和6%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进行ECC预充。记录两组患儿代血浆用量和库血使用量,检测ECC中15 min、终止ECC 5 min和2 h的血乳酸浓度,检测ECC中15 min和终止ECC 2 h的血红蛋白。记录两组患儿术后24 h引流液量及尿量、苏醒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量以及术毕肌酐、尿素氮含量等。结果两组患儿均痊愈出院,两组间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佳乐施和万汶用于婴幼儿ECC预充对术中血乳酸和术后转归无影响,不会增加并发症,两种血浆代用品均可安全用于婴幼儿ECC。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