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发长江三峡旅游经济建设长江三峡文化长廊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庆到宜昌七百公里的长江三峡地区,风光旖旎,景色奇伟,无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被誉为黄金旅游线,这是大自然和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用好它,让它在振兴三峡旅游经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建设长江三峡文化长廊是开发长江三峡旅游经济的最佳选择开发长江三峡旅游经济,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关心的事情,也是沿岸各族人民切身攸关的事情,早已迫不急待地纷纷上马,抢占阵地,十分繁忙。笔者认为,构建长江三峡文化长廊是开发长江三峡旅游经济的最佳选择,也可以说是必由之路。目前…  相似文献   

2.
长江三峡水文化是中国水文化和三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深入研究.论述了长江三峡水文化的特点、内容,对长江三峡水文化进行了综述;并对长江三峡水资源的开发与水文化的弘扬进行了战略性的思考,即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水文化指导三峡地区的水资源开发;研究水文化,弘扬水文化,为三峡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人文指导;将三峡水电资源开发和水文化的弘扬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地貌独特,自然景观风格多样,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此外长江三峡还具有丰富的水文化、风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名人文化,自然景观与人文风光相辅相成,是世界不可多得的旅游文化圣地.从审美角度来看三峡的旅游文化,不可避免会遇到美学的难题:美在主观还是美在客观,亦或是美在主观与客观的融合统一.由郑敬东、刘放主编,...  相似文献   

4.
长江—清江国际旅游环线简称“两江国际环线”,它是以长江三峡和清江画廊为主线,跨越湖北、重庆两省市的超大型旅游景区。具有3大突出特征,包括4大世界级旅游文化,囊括数10个著名景区,其中8个世界第一、2个亚洲第一。“两江国际环线”旅游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显著、开发成本低、发展旅游条件得天独厚,可以建成以国际游客为主要目标市场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开发“两江国际环线”是三峡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可以实现三峡旅游的全面振兴、实现两江旅游与国际市场的良好对接、根本改进三峡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大幅提高三峡区域旅游产业层次,全面推进两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三峡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三峡品牌、清江风光和巴人文化完美整合,大幅度提高三峡旅游区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5.
长江一清江国际旅游环线简称“两江国际环线”,它是以长江三峡和清江画廊为主线,跨越湖北、重庆两省市的超大型旅游景区。具有3大突出特征,包括4大世界级旅游文化,囊括数10个著名景区,其中8个世界第一、2个亚洲第一。“两江国际环线”旅游资源富集、区位优势显著、开发成本低、发展旅游条件得天独厚,可以建成以国际游客为主要目标市场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开发“两江国际环线”是三峡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可以实现三峡旅游的全面振兴、实现两江旅游与国际市场的良好对接、根拳改进三峡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大幅提高三峡区域旅游产业层次,全面推进两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三峡旅游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三峡品牌、清江风光和巴人文化完美整舍,大幅度提高三峡旅游区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东西长立百余公里的长江三峡库区,蕴涵着巨量的、独特的、十分深厚的文化。适应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发掘三峡文化资源,发展三峡文化产业,构建独具特色的长江三峡文化产业体系,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三峡地区新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对三峡库区乃至中国弘扬传统人文精神,推进产业系统创新,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一) 长江三峡,自古令人神往。举世罕见的千仞绝壁、高峡急流、危崖秀峰,绚烂多彩的文物古迹、神话传说,孕育了神秘、深邃、博大的三峡文化。发展三峡文化产业,构建长江三峡文化产业体系,对于弘扬中华…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峡地质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峡不仅是一个风光秀丽、胜迹众多令游人留连忘返的旅游胜地,也是自然科学研究、观光和实习的自然宝库。当朋友们在欣赏和领略三峡鬼斧神工的自然风光的同时,顺便作一些野外地质考察,探索和思考一些隐匿在旖旎风光中的微妙而奇秘的地质奥秘,将会给旅游观光增添许多乐趣。1924年北京大学李四光教授,在三峡地区(湖北省宜昌市莲沱)工作后,确定了元古代震旦纪地层层序,后来成为国际公  相似文献   

8.
当前长江三峡旅游面对激烈竞争和诸多因素制约,呈现徘徊或下滑之势。优化组合三峡旅游产品,尤其是围绕三峡大坝组织新旅游产品的规划和开发,延长三峡旅游的生命周期,对于长江区域经济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现有三峡旅游产品的更新完善抓住1997年中国旅游年和大江截流的机遇,以提高产品整体质量和拓展客源市场为目标,健全运行机制,重塑三峡形象,促使三峡旅游在1997年中国旅游年中走出低谷,走向第二个波峰。治理游船运营,引导市场分工。通过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对游船业进行清理整顿,推行行业标准,评定游船星级,…  相似文献   

9.
<正>长江三峡具有强大的旅游资源优势和巨大的潜力优势,特别是在三峡工程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这种优势和潜力正在进一步地被深入挖掘。但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旅游市场,仅仅满足传统的旅游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在新的形势下,旅游行业应该放眼全球,从长远出发,打造三峡国际品牌,走出一条国际化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10.
正4月27日上午,中国三峡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张海星,副总经理徐祖苗及中国三峡杂志社一行赴长江文明馆,围绕长江文明和水文化推广与长江文明馆进行交流,长江文明馆馆长李淑云、副馆长张肖雯和馆藏研究部的相关研究人员参加了座谈。张海星简要介绍了三峡集团改革发展、生产经营情况及三峡传媒业务情况。张海星表示,三峡集团生于长江、长于长江,作为大型国企和清洁能源行业引领者,三峡集团始终致力于服务长江经济带绿色可持续发展,着力在共抓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用实际行动服务长江、回馈长江。三峡集团与长江文明血脉相连。  相似文献   

11.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出的光辉灿烂的华夏文化,已成为人类文化市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与黄河流域同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长江流域,古代生活在其中上游三峡地带的巴人楚民,则以其独特的聪明才智融合中原文化和南方各种文化,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巴楚文化。随着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关于兴建长汀三峡工程的决议》的通过,长江三峡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被提出,并成为当今文化界、经济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课题。那么作为一种类型文化,L江三峡文化究竟具有什么特色?这些特点与巴楚文化的渊源有哪些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历程回顾 作为内河航运为基本特征的旅游方式,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受工程建设的影响十分显著.依据三峡工程兴建对旅游的影响以及长江三峡游客量(仅以入境游客为参考值)的变化(见图1),以三峡工程建设为界点,可把长江三峡旅游发展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三峡工程阶段(1978~1991年)、三峡工程建设阶段(1992~2009年)和后三峡工程阶段(2010年~).  相似文献   

13.
三峡探奥     
古老三峡,是我国悠久文化的璀璨明珠。当今三峡,亦应有记载现实,勉励后人的崭新读本。自60年代即以歌唱长江三峡而享誉文坛的著名作家刘不朽先生,新近应本刊编者之约,欣然撰写《三峡探奥》,我们把她作为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顺利进入第二期工程施工后,奉献给广大读者的新年礼物。本刊以努力营造大三峡文化,促进库区经济发展为己任。自今年第一期开始,本刊将连载《三峡探奥》,企盼关心大三峡文化建设的朋友们不吝赐稿,对如何办好本刊《社会经纬》出谋划策。─—编者小引“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似客非客的我虽非三峡土著土籍…  相似文献   

14.
据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受李鹏总理的委托,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今天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审查批准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枢纽工程)》,至此,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进入正式施工准备阶段。《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枢纽工程)》是长江水利委员会今年第一季度编制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峡旅游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前三峡工程阶段、三峡工程建设阶段和后三峡工程阶段。库区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防治、移民安稳致富将成为三峡工程后续工作亟待解决的三个重大问题。自2010年起,长江三峡旅游发展进入后三峡工程阶段,旅游业要充分发挥在促进产业调整、促进文化传承、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库区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既要与库区移民安稳致富结合起来,积极构建移民参与库区旅游并致富的有效渠道,承担起富民安邦的历史使命;也要与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承担起永葆长江生态文明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峡,以其雄奇险峻的自然风光饮誉海内外;长江三峡,因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而声震寰宇;三峡及其周边地区,历来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文化长期碰撞与融合的区域,也是长江流域东西部文化的交汇地带,三峡这片神奇的土地,200万年前的“巫山人”和五千年的“大溪文化”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千古之谜,悬棺、栈道、野人……正是这些难以拆解的千古之谜,激发了众多的考古专家和学者前来探秘。泥沙俱下,随之而来的文物贩子却贪婪地盯着三峡这块宝地,将一双双黑手伸向三峡文物。迷人的三峡古文化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描写道:“自三峡七…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峡与伊泰普水电站主要数据长江三峡与伊泰普水电站主要数据...  相似文献   

18.
三峡时空是个特定的地域概念。传统三峡是指夔门至南津关一段“川江航道”。今天的“大三峡”概念指重庆至宜昌被称为“人造地中海”的三峡库区所及的范围。三峡大坝建成.水位提高到175m以后,就会形成长达660km的峡谷河道型水库。三峡旅游、三峡审美对象系统与价值系统将有大的提升和变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扼要介绍了目前长江航运情况和川江航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发展长江的水运事业,将我国西南腹地丰富的矿产、建材等物资大量外运,必须迅速改变川江航道上的障碍,最有效的措施是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并且分析论证了水库正常蓄水位150米方案的航运效益、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的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1概况三峡水利枢纽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骨干工程。大坝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距已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约40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