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Th17、Th1细胞免疫应答的特性及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健康对照组(HD)、23例潜伏感染组(LTBI)、20例结核性胸膜炎组(TP) 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胸水单个核细胞(PFMC)Th17、Th1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患组外周血非特异性Th17和Th1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81±0.94)和(27.85±11.02),低于健康对照组(4.63±1.63)、(36.34±9.39)和潜伏感染组(4.13±1.91)、(42.37±1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PFMC的非特异性Th17细胞百分比为(1.85±1.34),低于外周血PBMC的(2.8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PFMC结核菌特异性Th17、Th1细胞的百分比分别为(0.68±0.13)和(6.91±1.16),高于PBMC(0.25±0.11)和(1.98±0.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结论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外周血非特异性Th17、Th1细胞应答及感染局部Th17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均受到抑制;感染局部特异性Th17、Th1应答处于高水平状态;Th17、Th1细胞应答在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外周血IL-33水平的差异,探讨IL-33用于肺结核诊断的临床价值,并探讨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SPOT.TB)和痰分枝杆菌核酸检测能否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方法 选择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肺炎患者,结核科筛查的结核潜伏感染者和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IL-33的浓度,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L-33水平用于肺结核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利用ELISPOT法检测结核组、肺炎组及结核潜伏感染组的T-SPOT.TB,利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结核组、肺炎组的痰分枝杆菌核酸。结果 肺结核组外周血IL-33浓度平均值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3诊断肺结核的诊断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95%CI:0.740~0.897,最佳诊断分界点为228.5 ng/L,对应的灵敏度为77.6%,特异度为80.0%,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IL-33联合T-SPOT.TB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P<0.05)。IL-33检测法灵敏度高于核酸检测法,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阳肺结核组与菌阴肺结核组患者外周血IL-3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肺结核患者组与复治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中IL-3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33对诊断肺结核具有较好的适用价值。结论 外周血IL-33检测对诊断肺结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同时联合T-SPOT.TB检测及痰结核菌核酸检测,可以提供更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不同人群血浆标本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蛋白芯片筛选结核诊断标志物时发现IL-6在结核患者中高表达,扩大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9例实验室确诊结核病组(patients with tuberculosis, TB)、31例结核潜伏感染组(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LTBI)及31例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 HC)3组人群血浆中IL-6水平的差异,以评价IL-6对结核病的效能。结果 蛋白芯片检测发现IL-6在TB组、LTBI组和HCTB组中表达分别为(550.39±479.82)pg/mL、(16.67±12.95) pg/mL、(126.89±84.75) pg/mL, TB组明显高于LTBI组及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ELISA,TB组、LTBI组和HCTB组中表达分别为(8 359.85±7 487.13) pg/mL、(1 102.54±2 079.32) pg/mL、(1 873.60±4 320.03) pg/mL,TB组明显高于LTBI组及H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辨TB和HC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57 7,灵敏度为79.49%,特异度为80.65%;分辨TB和LTBI的效能AUC为0.883 4,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70.97%。结核患者血浆中IL-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和结核潜伏感染人群(P<0.01)。结论 结核患者血浆中IL-6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和潜伏感染者,IL-6可能作为用于区分活动性结核与潜伏结核感染人群的生物标识,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改良抗酸染色法,并与离心涂片法和GENEN Xpert相比较,探讨改良抗酸染色法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改良抗酸染色法、离心涂片法、GENEN Xpert同时对84份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标本进行检测,其中,胸腔积液多核细胞>50%的15例(多核为主组),多核细胞<50%的69例(单核为主组)。结果 84例胸腔积液改良抗酸染色法、离心涂片法、GENEN Xpert的阳性率分别为29.8%(25/84)、7.1%(6/84)、32.1%(27/84)。15例多核为主组改良抗酸染色法、离心涂片法、GENEN Xpert的阳性率分别为80.0%(12/15)、26.7%(4/15)、86.7%(13/15),69例单核为主组改良抗酸染色法、离心涂片法、GENEN Xpert的阳性率分别为18.8%(13/69)、2.9%(2/69)、20.2%(14/69),改良抗酸染色法与GENEN Xpert阳性率均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1,P>0.05), 改良抗酸染色法阳性率明显高于离心涂片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P<0.05)。结论 改良抗酸染色法、离心涂片法、GENEN Xpert三种方法中,综合来说改良抗酸染色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阳性率高,经济、快速、简便,敏感性、特异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刘婷  周正  王静 《中国热带医学》2018,18(11):1129-1133
目的 评价GeneXpert MTB/RIF系统在诊断系统性自身免疫病(SAD)合并肺结核(MTB)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350例系统性自身免疫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和50例系统性自身免疫病非结核对照组患者的痰标本进行GeneXpert MTB/RIF检测,评价GeneXpert MTB/RIF诊断性能,并与结核菌培养、T-SPOT法、抗酸涂片染色法等比较,判断优劣以及半定量检测结核菌的效能。以结核菌液体药敏法为标准,分析Gene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GeneXpert MTB/RIF、结核菌培养、T-SPOT法、抗酸涂片染色法4种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95.14%、84.00%、89.71%和56.86%,特异度分别为100.00%,92.00%,84.00%,100.00%。GeneXpert MTB/RIF系统灵敏度与T-SPO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4.21,P>0.05),高于抗酸涂片染色法(χ2 =36.60,P<0.05)。Gene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RIF)耐药性的灵敏度为86.00%,特异度为90.56%。结论 GeneXpert MTB/RIF与传统的MGIT960液体培养、T-SPOT法和抗酸涂片染色法等联合,可显著提高合并肺结核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结核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决策树法与积分模型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效能。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以201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武汉市肺科医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入组标准的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入组临床决策树法组和积分模型法组,分别采用两种综合诊断模型进行诊断,对比两组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临床决策树组共纳入127例患者,其中男性90例,女性37例,年龄18~88岁,平均(49.33±19.63)岁,最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108例,非结核性胸膜炎19例;积分模型组共纳入120例患者,其中男性89例,女性31例,年龄13~84岁,平均(46.41±20.01)岁,最后诊断结核性胸膜炎94例,非结核性胸膜炎26例。临床决策树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57.4%,特异度78.9%,阳性预测值93.9%,阴性预测值24.6%,诊断准确率60.6%;积分模型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75.5%,特异度96.2%,阳性预测值98.6%,阴性预测值52.1%,诊断准确率80.0%。结论 积分模型法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率均高于临床决策树法,方法简单,可推广应用于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IgM及IgG特异性抗体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RT-PCR检测在住院期间的变化趋势。方法 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SARS-CoV-2感染住院患者根据是否接种疫苗分为疫苗组、无疫苗组。无疫苗组又分为重型、普通型及轻型和无症状组。监测所有患者住院0~<8 d、8~<15 d、15~<22 d、22~<29 d、29~<36 d及≥36 d的核酸检测结果和化学发光法测定的IgM和IgG抗体阳性率及S/CO值的动态变化趋势,比较不同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疫苗组和无疫苗组,住院8~<15 d和≥36 d ,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5.6%(15/27)和68.5%(50/73)、0(0/27)和49.0%(36/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48,20.805,P<0.05)。住院0~<8 d和8~<15 d,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6.3%(26/27)和45.2%(33/73)、100.0%(27/27)和78.1%(57/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268,7.576,P<0.05)。住院8~<15 d、15~<22 d、22~<29 d、29~<36 d。RNA阳性率分别为29.6%(8/27)和76.7%(56/73)、14.8%(4/27)和65.8%(48/73)、7.4%(2/27)和42.5%(31/73)、7.4%(2/27)和26.0%(19/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8.964,20.490,10.957,4.119,P<0.05)。在住院不同时期,疫苗组IgG抗体S/CO值均高于无疫苗组(P<0.05),而IgM抗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患者的IgM抗体和IgG抗体在住院22~<29 d和29~<36 d的S/CO值均显著高于普通型、轻型及无症状组(F=17.694,15.116,4.037,4.115,均P<0.05)。结论 重型患者IgM和IgG抗体水平在康复过程中免疫防御的激活更大。在接种疫苗的情况下,IgM抗体在SARS-CoV-2感染后仍能很好地反应机体抵抗病毒的整个病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IL-37、IFN-γ和IL-10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细胞因子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深圳龙岗中心医院2016年9月—2017年4月诊断为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25例为结核组,同期2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核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中IL-37、IFN-γ和IL-10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血清IL-37、IL-1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308.87±62.52)vs.(144.72±45.26) pg/mL;(400.75±46.89) vs.(62.75±5.85) pg/mL],IFN-γ水平下降[(167.25±12.71) vs.(195.50±13.7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后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仍有升高[(120.25±17.04) vs.(62.75±5.85)pg/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37及IFN-γ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IL-37、IL-10水平上升[(308.87±62.52)vs.(137.88±62.47)pg/mL;(400.75±46.89) vs.(120.25±17.04) pg/mL],IFN-γ水平下降[(167.25±12.71) vs.(195.75±4.99)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IL-37与IFN-γ具有负相关关系。结论 血清IL-37、IFN-γ和IL-10水平呈现与活动性肺结核病情相关的动态变化,IL-37对抗结核免疫的负性调节可能与抑制IFN-γ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IGRA)在儿童肺结核中的检测效果,评价其用于儿童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童肺结核患者507例为儿童肺结核组、52例儿童非结核肺部疾病组和247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IGRA方法,并比较三组IGRA的阳性率,评价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在健康儿童IGRA阳性率为21.05%(52/247),其中有结核病人接触史儿童IGRA阳性率为30.76%(16/52),无结核接触史儿童IGRA阳性率为18.46%(36/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P<0.05);结核病患儿和肺炎患儿IGRA阳性率分别为72.39%(367/507)和17.31%(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7,P<0.01);菌阳结核病患儿和菌阴结核病患儿IGRA阳性率分别为82.28%(209/254)和62.45%(158/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4,P<0.01)。结论 IGRA对有结核病人接触史儿童IGRA阳性率较高,显示可用于诊断结核潜伏感染,且显示对菌阳结核病患儿也有较高的阳性率,也可用于儿童结核病诊断。IGRA可在儿童结核病中成为一种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老年耐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为早期对老年耐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65岁耐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年龄、治疗次数、身体质量指数(BMI)等资料。采取患者胸腔积液经BACTEC MGIT 960结核菌培养+药敏试验,按耐药结核病分类将患者分为单耐药、多耐药、耐多药及广泛耐药;并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营养及免疫相关指标检测,依据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分值(NRS2002)将患者分营养风险组(NRS2002≥3分)和无营养风险组(NRS2002<3分)。结果 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在年龄、诊断类型、治疗次数、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营养风险越高,耐多药、广泛耐药、治疗次数多和BMI<18.5营养风险较高;营养风险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预后营养指数(PNI)、CD4+T、CD3+T及CD4+T/CD8+T分别为(60.96±3.94)g/L、(32.46±3.82)g/L、(108.63±13.54)g/L、36.58±0.32、(34.20±6.73)%、(60.15±9.21)%和1.09±0.08,低于无营养风险组(69.01±3.49)g/L、(41.01±3.21)g/L、(116.68±14.84)g/L、44.21±0.28、(42.38±7.96)%、(70.02±7.99)%和(1.48±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组CD8+T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住院天数分别为(38.64±7.56)%、6.48±0.32及(28.28±2.10) d明显高于无营养风险组(26.55±5.98)%、4.12±0.12及(21.12±1.2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组NK细胞、B淋巴细胞、IgG、IgA、IgM分别为(9.98±6.46)%、(11.21±6.45)%、(12.25±6.48)g/L、(2.16±0.28)g/L及(1.41±0.48) g/L与无营养风险组比较(10.38±4.89)%、(10.42±6.89)%、(11.76±5.19) g/L、(2.15±0.32) g/L、(1.38±0.54) 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免疫功能及营养评估在老年耐药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治疗及预后推断有重要意义。营养风险发生率与年龄、治疗次数呈正相关,与BMI呈负相关,营养风险高的患者TP、ALB、Hb、PNI、CD3+T、CD4+T明显偏低,可能延长患者住院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李敬萍  关键  许西琳  罗倩  王蓓 《吉林医学》2013,34(19):3752-3754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胸水中IL-27的表达水平及其意义,分析IL-27与腺苷脱氨酶(ADA)含量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试验组),30例恶性胸腔积液(对照组)患者胸水中IL-27水平及ADA含量。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IL-2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27含量升高和ADA升高存在相关性。结论:IL-27可能参与了结核性胸膜炎的炎性反应,与ADA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炎性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周血、胸水结核感染效应T细胞检测(T-cell spot test for tuberculosis infection, T-SPOT.TB)及两者间的量效关系,同时进一步评估联合胸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DA)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结核性胸膜炎及70例非结核性胸膜炎相关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利用T-SPOT技术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及胸水中结核感染效应T细胞,采用速率法检测胸水中ADA。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取胸水ADA最佳临界值,比较不同临界值时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应用Person相性分析外周血与胸水T-SPOT.TB相关性。将外周血、胸水T-SPOT.TB及胸水ADA三者检测进行数据整合。结果 当胸水ADA>45 U/L时,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0.0%、94.3%;而取>25.15 U/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和72.9%。胸水AD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GeneXpert MTB/RIF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以胸腔积液入院且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为结核性胸膜炎组,以临床诊断为癌性胸腔积液的患者为对照组。入院后完善内科胸腔镜术前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抽胸腔积液送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无内科胸腔镜手术禁忌证安排内科胸腔镜检查,内科胸腔镜下取胸膜病变组织送GeneXpert MTB/RIF和病理组织活检。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纳入80例,对照组纳入20例。结核性胸膜炎组胸腔积液结核菌涂片阳性9例,阳性率11.3%,胸腔积液结核菌培养阳性4例,阳性率5.0%,病理活检确诊75例,阳性率93.8%,胸膜GeneXpert MTB/RIF阳性69例,阳性率86.3%,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胸膜GeneXpert MTB/RIF阳性率可达到96.3%(77/80)。胸膜GeneXpert MTB/RIF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阳性5例,其中4例患者结核菌培养阳性,药敏结果提示利福平耐药,而对照组患者胸腔积液结核菌涂片、结核菌培养及胸膜GeneXpert MTB/RIF均为阴性。结论内科胸腔镜胸膜活检联合胸膜GeneXpert MTB/RIF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高,具有快速精准诊断价值,并因能早期判断是否存在利福平耐药而可用于早期指导抗结核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T-SPOT TB联合IL-10、IL-27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结核性胸膜炎患者42例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4例,抽取患者胸腔积液进行T-SPOT TB检测,并用ELISA法检测IL-10和IL-27的表达水平。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中T-SPOT TB阳性39例,阴性3例,阳性率92.86%;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中T-SPOT TB阳性2例,阴性42例,阳性率4.55%。与后者相比,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T-SPOT TB检测阳性率较高,且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IL-10(142.86±33.12)和IL-27(418.20±63.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IL-10(96.18±13.41)和IL-27(127.33±3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POT TB联合测定IL-10、IL-27表达水平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胸腔积液中白细胞介素27(IL-27)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探讨IL-27和IFN-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以胸腔积液就诊的患者88例,按诊断结果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TPE)组44例、恶性胸腔积液组20例、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组12例和漏出性胸腔积液组12例。检测各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L-27、IFN-γ和腺苷脱氨酶(AD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根据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等指标评价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TPE组患者胸腔积液中IL-27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胸腔积液中IL-27、IFN-γ和ADA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0.79和0.92,敏感度分别为100.0%、61.4%和78.6%,特异度分别为94.4%、89.5%和92.1%;IL-27、IFN-γ和ADA三者联合检测时,特异度(97.4%)高于单独检测。结论:胸腔积液中IL-27、IFN-γ和ADA检测可作为鉴别结核性胸膜炎的有效方法。单独检测时胸腔积液IL-27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价值高于IFN-γ和ADA,联合检验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检测(Xpert MTB/RIF)联合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检测(T-SPOT.TB)对耐药性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及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结核性胸膜炎组,选择同期来河北省胸科医院院救治的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0例为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干扰素(IFN-a)、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60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31例,恶性胸腔积液29例,应用ELISA法检测IFN-a和CEA的浓度。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IFN-a含量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恶性胸腔积液组CEA含量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a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8%、93.1%;CEA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2%、93.5%;IFN-a和CEA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96.6%。结论IFN-a和CEA可以作为临床上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指标,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的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和血清抗结核抗体(anti-PPD-IgG)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上的价值。方法对2002~2006年确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95例、恶性胸腔积液32例,漏出液16例患者的胸腔积液、血清进行ADA和anti-PPD-IgG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核组与非结核组胸水ADA和血清anti-PPD-IgG检测均有显著差异(P<0.01),统计二项联合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1.6%、97.9%和93.7%,均高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联合检测胸水ADA和血清anti-PPD-IgG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