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马口铁罐装番茄酱在不同温度下储藏,其色泽随贮藏时间的变化及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随着储藏温度增加,番茄酱的褐变指数随着储藏时间上升较快,亮度L*值、红值a*和黄值b*下降较快,色差值△E上升较快,并对不同温度储藏下马口铁罐装番茄酱进行褐变动力学分析,其中色泽参数L*值、a*、b*符合一级反应,色差值△E符合零级反应。  相似文献   

2.
因含葡萄皮红色素的饮料在货架期容易褪色,该文研究两种常用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D-异抗坏血酸钠对葡萄汁饮料中葡萄皮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重点考察D-异抗坏血酸钠不同添加量的影响效果。实验通过采用CIELAB表色系统测定色差值,进行贮藏实验等方法,探讨葡萄汁饮料色泽稳定性。结果表明:维生素C及D-异抗坏血酸钠添加量越高,饮料L*值越大,a*值越小,外观褪色越明显。因此在保证饮料加工工艺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维生素C和D-异抗坏血酸钠的添加量有利于葡萄皮红色素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桑葚果浆加工中花色苷和色泽的热降解规律,测定了不同温度(75、80、85、90℃)下桑葚果浆花色苷含量和色泽值的影响,并建立了花色苷与色泽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桑葚果浆中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L*、a*和TCD*值的热降解符合联合动力学反应,b*值的热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花色苷的降解与L*、a*和TCD*值正相关,与b*值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桑葚果浆加工中花色苷和色泽的热降解规律,测定了不同温度(75、80、85、90℃)下桑葚果浆花色苷含量和色泽值的影响,并建立了花色苷与色泽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桑葚果浆中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L*、a*和TCD*值的热降解符合联合动力学反应,b*值的热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花色苷的降解与L*、a*和TCD*值正相关,与b*值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储藏温度(自然温度和高温35℃)条件下,复合铝箔小包装番茄酱的色泽、褐变度、番茄红素、5-HMF、VC和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变化,以探究储藏温度对番茄酱色泽稳定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和VC氧化反应是番茄酱储藏期间色泽变化的主要原因,番茄酱颜色变化先慢后快,氨基酸态氮、VC和番茄红素的损失、5-HMF含量的积累及褐变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升高而加剧,可通过低温储藏加以控制,以维持色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低盐腌制白萝卜非酶褐变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白萝卜腌制过程中非酶褐变的原因与动力学,以期为白萝卜的腌制加工提供技术指导。在25、30、35 ℃条件下对白萝卜进行自然发酵,研究产品中与非酶褐变有关的指标总酚、还原糖、VC、游离氨基酸、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含量以及褐变度(browning degree,BD)及色差(L*、a*、b*)的变化,并分别用零级、一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白萝卜腌制期间发生非酶褐变主要是由于美拉德反应及多酚的氧化聚合引起的。在不同温度(25、30、35 ℃)条件下发酵过程中,白萝卜的总酚、还原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5-HMF含量、BD变化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并且两者成线性关系(R2>0.936 0),同时颜色指标L*、b*值是5-HMF的函数,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表示(R2>0.801 2)。发酵温度对腌制白萝卜成品品质影响显著,因此可通过控制发酵温度来提高产品的感官及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对婴儿配方乳粉在加工、冲调过程中氧化型维生素C(DHAA)、还原型维生素C(AA)及总量维生素C(AA+DHAA,以VC表示)的热降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工模拟体系中,AA及VC符合动力学一级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6.49 kJ/mol和39.69 kJ/mol。冲调模拟过程中,温度对AA和VC的降解符合零级反应模型,对DHAA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模型,反应活化能分别为16.71,19.50,12.04 kJ/mol。  相似文献   

8.
以牛肉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护色助剂处理后其制品中亚硝酸盐残留量和色度值的变化,比较不同护色助剂对牛肉制品安全和色泽的控制效果。结果显示:复合护色助剂茶多酚300 mg·kg~(-1),D-异抗坏血酸钠750mg·kg~(-1)与抗坏血酸360 mg·kg~(-1)、内酯450 mg·kg~(-1)合用,制成的牛肉亚硝酸盐残留量最少,即14.78 mg·kg~(-1)。复合护色助剂腌制的牛肉在L*,a*和b*值上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二者的L*,a*和b*值都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试验表明,使用复合护色助剂腌制的牛肉其色泽能够达到传统腌制方法的效果,并且在货架期内色泽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以毛酸浆为原料,同时接入酵母菌和植物乳杆菌,在25℃、30℃和37℃条件下对其进行发酵,研究毛酸浆发酵过程中与非酶褐变有关的指标总多酚、还原糖、维生素C(Vc)、褐变度(BD)、5-羟甲基糠醛(5-HMF)、氨基酸态氮和色度(L*、a*、b*、?E)值的变化,分别用零级、一级和联合动力学模型分别对其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在25℃、30℃和37℃发酵条件下,用联合模型能更好解释5-HMF、褐变度、还原糖、Vc、总多酚、氨基酸态氮和?E的动态变化,联合模型拟合程度均优于一级模型和零级模型。同时,对发酵过程中5-HMF和BD这两项重要品质指标的回归分析表明,二者呈现良好的线性函数关系,说明5-HMF含量的变化可以预测其对应温度下的褐变程度。5-HMF积累反应活化能为36.299 k J/mol,非酶褐变色素物质的积累反应活化能为12.287k J/mol,表明非酶褐变反应速率非常大,毛酸浆发酵中很容易发生非酶褐变反应。  相似文献   

10.
以鸡小胸肉为主要原料,通过常规工艺制作调理川香鸡柳,以未添加抗氧化剂为空白组,比较不同抗氧化剂添加组(茶多酚组、D-异抗坏血酸钠组、迷迭香提取物组、维生素E组)在冷藏过程中感官品质、L*、a*、b*值、硫代巴比妥酸值(TBA)、菌落总数等的变化,旨在筛选出能提高冷藏调理川香鸡柳保鲜效果的抗氧化剂种类。结果表明:就调理川香鸡柳在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a*值和b*值的稳定性而言,茶多酚组最佳(冷藏第4d产品的色泽、气味感官评分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其次是D-异抗坏血酸钠组,而空白组最差(冷藏第1d产品的气味感官评分即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此外,调理川香鸡柳冷藏期间,茶多酚组对应的TBA值、菌落总数总体变化率均最小(分别增加86.67%和37.29%)。综上,冷藏调理川香鸡柳生产用的适宜抗氧化剂为茶多酚,添加量0.4 g/kg。  相似文献   

11.
抗氧化剂对冷冻牛肉护色效果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四种抗氧化剂对冷冻牛肉的护色效果。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进行实验对四种抗氧化剂的用量范围进行了优化设计,并采用Design-Expert7.1.6软件进行了数据拟合。实验优化后的△a*值为0.1632,与△a*的预测值0.1524基本吻合,模型极其显著(P<0.01),方程拟合度高(R2=0.9567)。经验证后,模型选用合理有效。确定了四种抗氧化剂的最佳配比:即烟酰胺0.22%、D-异抗坏血酸钠0.019%、植酸钠0.033%、茶多酚0.027%。四种抗氧化剂对冷冻牛肉护色效果影响大小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茶多酚>植酸钠>烟酰胺>D-异抗坏血酸钠。结合CIE L*a*b*表色系统进行视觉分析,△E*ab=1.496,与观察感觉中感觉到的色差程度为"稍有差异",此结论与感官评价"颜色较好、光泽微暗"的结论基本吻合。证明了该实验得出的最佳配比对冷冻牛肉的护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鲜橙汁冷藏期间色泽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燕  吴厚玖  窦华亭 《食品科学》2010,31(2):269-272
在4℃条件下贮藏鲜橙汁12 周期间,橙汁的红绿值a*、色泽指数OJ 值减小,亮度值L*、黄蓝值b*,饱和度C* 以及色调Hue 增大,Δ E* 值显著增大(P < 0.05),橙汁色泽显著变差。同时,橙汁中类胡萝卜素和VC含量不断降低,褐变指数上升。橙汁色泽参数变化与类胡萝卜素和VC 含量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与褐变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在4℃冷藏条件下贮藏鲜橙汁,其色泽的保质期为7~9 周。  相似文献   

13.
以传统烟熏方式加工的香肠为研究对象,利用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建立烟熏香肠色泽的预测模型。通过试验获得不同烟熏温度、烟熏时间和肥瘦比条件的烟熏香肠,测定其L*、a*、b*和△E值,并对BP神经网络算法、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学习速率和动量系数进行优化,获得最佳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构。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建立精确的L*、b*和△E预测模型,性能测试显示L*、b*和△E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47、0.825和0.924。相应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4.609、3.564和5.012。基于拟牛顿BFGS算法建立精确的a*值预测模型,性能测试显示模型的R2和RMSE分别为0.905和2.237。  相似文献   

14.
真空预冷毛豆冷藏期间色泽和失重率变化动力学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真空预冷毛豆贮藏过程中色泽和失重率变化规律及其动力学模型。方法将真空预冷毛豆贮藏在0、5、10℃温度条件下,研究其色泽L*、a*、b*、?E和失重率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采用动力学模型对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基于色泽和失重率变化的预测模型。结果在实验条件下,贮藏温度越低,真空预冷毛豆的色泽和失重率变化速率越慢。不同贮藏温度下毛豆色泽和失重率变化符合零级动力学规律和Arrhenius方程,色泽L*、a*、?E和失重率的活化能Ea分别为27.78、49.70、30.55、54.32 kJ/mol,建立依赖于温度-时间的色泽和失重率动力学模型,验证表明其模型拟合度良好(r20.9)。结论动力学模型能够预测真空预冷毛豆贮藏期间色泽和失重率的变化,为毛豆冷藏期间色泽和失重率的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林芝地区青稞粒、青稞粉为原料,在常温(平均温度20℃RH70%)、30℃RH70%、40℃RH70%条件下进行储藏试验;分析储藏过程中脂氧合酶(LOX)、脂肪酶(LPS)、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色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青稞粒、青稞粉LPS酶活力整体呈下降趋势;储藏温度对青稞粒、青稞粉的L、a、b、ΔE无显著影响,但其与LOX、CAT酶活力呈极显著负相关;储藏时间极显著影响LPS酶活力;采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则可较好地反映LOX、LPS、CAT酶活力和L、a、b、ΔE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实验以烟熏火腿为对象,分析原料肉、复配色素、烟熏工艺及烟熏材料对烟熏火腿褪色的影响。采用色差仪检测不同原料肉储藏时间生产的产品褪色情况;采用色差仪检测不同复合色素组合生成的产品褪色情况;采用色差仪检测不同烟熏工艺及烟熏材料生产的产品褪色情况。保存期内的原料肉储藏时间对生产出的烟熏火腿L值、a值和b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优化色素配方制作的烟熏火腿L值、a值均高于原配方色素组合制作的产品(p0.05),b值低于原配方色素组合制作的产品(p0.05);优化色素配方制作的烟熏火腿经光照后△E值显著低于原配方色素组合制作的产品(p0.05);"工艺一"所生产的烟熏火腿L值、a值均高于"工艺二"组产品(p0.05),b值低于"工艺二"组产品(p0.05);"工艺一"生产的烟熏火腿经光照后△E值显著低于"工艺二"生产的产品(p0.05);使用梨木烟熏的火腿经光照后△E值显著低于苹果木、枣木及车间木屑(p0.05)。经优化后的复配色素、烟熏工艺及烟熏材料能够有效提高产品上色效果,延缓褪色。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温度(20~60℃)下不同压力(200~500MPa)处理10~20min对猪肉色泽的影响,以猪背最长肌为原料,以肉色参数红度(a*)、黄度(b*)、亮度(L*)和总色差(△E)为指标,在预备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分析。结果表明:对L*值、b*值、△E而言,压力是影响它们的最显著因素,而温度是影响a*值的最显著因素;其中压力和温度对肉色参数a*值、△E的影响均有显著(p0.05)交互作用,且影响a*值的临界压力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下降趋势,影响△E的临界压力随温度的升高呈线性上升趋势;压力和保压时间肉色参数△E有显著(p0.05)交互作用,影响△E的临界压力随保压时间的延长呈线性下降趋势。因此,在猪肉压力处理过程中,将处理条件控制在压力为350MPa,温度为40℃,保压时间为15min左右时,能够较好地保持色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切分杏干制品的品质,对切分后鲜杏进行护色工艺的研究。以赛买提切分杏为研究对象,采用热风烘干工艺,研究护色过程中不同的护色工艺对烘干后的切分杏颜色的影响。以柠檬酸、D-异抗坏血酸钠、氯化钠、亚硫酸钠、热烫等工艺对切分、去核后的的果肉进行护色,并用正交实验法优化护色处理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热烫和复合护色剂协同作用,最终得到最佳的护色工艺为热烫时间为4 min,亚硫酸钠为0.06%,D-异抗坏血酸钠0.2%。经验证这种复合护色技术处理切分杏△E值为22.09,能很好地保持杏子原有的色泽,为改善切分杏的品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亚硝、Vc和异VcNa对蒸煮腌肉色光照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冯伟 《肉类研究》2002,(4):28-30
本文对不同厂家、不同贮存条件的亚硝酸钠形成蒸煮腌肉色的L、a、b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所用亚硝酸钠虽然贮存不当,但仍能有效发色;对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钠助发色形成的蒸煮腌肉色分别光照不同时间,进行颜色分析,结果表明L-抗坏血酸、D-异抗坏血酸钠均有稳定蒸煮腌肉色的作用,且彼此之间无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20.
以经超高压处理(400MPa/IOmin)的鲜榨蓝莓汁为对象,研究其5周内在4℃、25℃、37℃贮藏条件下总酚、总黄酮、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在以上三个贮藏温度下,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总黄酮含量无显著变化,花色苷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其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其反应的活化能Ea为55.75kJ/mol;抗氧化能力与总酚和花色苷含量显著相关。4℃贮藏条件下抗氧化能力与总黄酮含量无显著相关,25℃、37℃下则呈负相关。此外颜色分析显示不同储藏温度下蓝莓汁a·值、b+值、C值随贮藏时间的延长上升,L+值下降,37℃下贮藏4周后蓝莓汁的色差△E〉2,已对其感官质量造成影响。由此表明低温短时贮藏有利于保特蓝莓汁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