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涡河水资源和开发利用状况出发,针对生态流量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涡河水量调度规则、常规调度方法、河道外用水管控要求、应急调度预案等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管理措施,有助于安徽省落实水利部河湖生态流量(水位)管控工作部署,为涡河的生态健康助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局部无序开发及其他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满足河湖生态流量,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在流域综合规划、河流水量分配、生态流量调查、取水许可管理等项工作中确定生态流量指标,落实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并开展了生态调度试验,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针对目前生态流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河湖生态流量是维系江河湖泊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是控制水资源开发强度的重要指标和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重要基础,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利改革发展的全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研究建立江河湖泊生态水量保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水利部切实履行指导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管理的职责,持续推进全国重点河湖生态流量确定与保障工作,通过完善政策制度、落实管控措施、严格监督管理,推动生态流量保障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4.
为着力建设美丽幸福太湖,通过开展太湖流域片重点河湖生态流量研究及保障工作,深入系统调研典型河湖生态流量管控工作现状和主要问题,从确定生态保护对象、合理拟定保护目标、强化调度管理、做好监测预警、落实管控责任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流量管控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河湖生态流量管控是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重要任务,是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基础,是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不同河湖的水文情势、生态保护要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与调控能力千差万别,给河湖生态流量管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科学有序推进河湖生态流量管控,已成为新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全面分析我国河湖生态流量管控形势与挑战基础上,准确把握我国新时期治水主要矛盾的转变,提出新时期河湖生态流量管控总体思路,从摸清流域水资源"家底"、明确河湖生态保护要求、科学确定生态流量目标、制定行之有效管控措施、明确生态流量管控责任、完善生态流量管控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加强河湖生态流量管控对策措施,为全面、科学、系统推进我国河湖生态流量管控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江流域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及其保障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和管理河湖生态流量是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控的基本要求,是实施"长江大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采用Qp法、Tennant法等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结合流域综合规划、水量分配方案、环评批复及取水许可等已有成果,计算确定长江流域重要河流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采用1956~2016年控制断面长序列月均及日均径流数据,分析各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满足程度。结果表明:长江流域重要河流主要控制断面除彭山、日喀则、海埂、宜昌断面月均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较低,分别为87.6%、92.1%、92.1%和74.9%以外,其余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月均满足程度均高于95.0%;各控制断面的日均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均高于90.0%,采用2012~2016年近5 a的日均数据分析可知,清江高坝洲和抚河李家渡2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日均满足程度低于90.0%,分别为88.0%和85.0%,主要原因是天然来水偏枯及上游水利工程调度管理监管不严。根据分析结果,从健全法规体系、强化工程生态调度、完善监测体系、加强监督检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提出了长江流域片生态流量保障措施,可为流域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马建华 《人民长江》2018,49(12):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思想的延伸和实践,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和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原则、体系、任务、要求等方面分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总结了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提出了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以及转变治江工作思路、科学防治水患和利用水资源、高度重视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思路,最后提出了夯实基础工作、完善规划体系等10项对策与措施,以全面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厄瓜多尔流域综合规划适宜生态流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厄瓜多尔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生态流量管控尚未被应用于具体实践。为此,参考中国的水资源保护管理经验,将生态流量管控作为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手段引入厄瓜多尔流域综合规划中。在对生态流量发展历史、计算方法和应用情况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厄瓜多尔基础资料现状情况及管理要求,在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时,确定了212个生态流量控制断面,并应用Tennant法和流量历时曲线法计算了各控制断面的生态流量。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平原河网河流生态状态管控对策措施,并构建完善的生态流量管控长效机制,需要运用有效方法计算河道生态流量(水位)阈值;针对苏北平原河网区总六塘河的客观环境及其运行管理实际情况,将其分为上、中、下游3段分别分析各河段生态水位控制状态,并依据苏北平原河网区河流的水文特性、水动力特征以及水文实测资料条件等,运用90%年最低水位法、湿周法、最小月平均水位法、生存最小水深法等方法分别计算河流中游段的生态水位阈值;通过河道运行管理实际方案的对比分析,综合确定河流上、中、下游3段生态水位目标值分别为17.40、8.96、7.50 m;基于综合分析法获得的河道生态水位控制值,并结合河道实际运行管理状况,从构建完善可行的生态流量管控制度、加快生态流量和取水量信息监测系统与生态水位目标保障预警系统建设、加强河湖生态流量(水位)落实情况监督考核等方面提出了河流生态水位(流量)目标维护的具体保障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0.
县域重点河道生态水量保障,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管控、河湖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基础,生态流量管控目标是其关键环节,对河湖健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因此,结合方城县重点河道生态水量保障实施方案,就生态流量管控目标设计案例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认识工程概况,以生态基流作为生态流量管控目标的主要管控指标,选取重点河道生态流量控制断面,依据生态流量确定原则,针对考核断面和管理断面生态流量内涵要求,联系已有生态基流成果综合分析确定生态流量管控目标,并重点从河道上游中水达标排放影响及南水北调水源补偿两方面,复核验证主要考核断面生态流量满足程度,达到河道生态流量保障管控目标要求。可为类似县域河道生态水量保障实施方案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江边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环境管理与监控措施落实情况,采取的下泄生态流量、生态流量在线测系统、鱼类增殖站、垃圾焚烧站等四大环境保护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缓了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影响,可作为其他水电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基于长江流域第1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技术评估,对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成效进行分析;通过资料复核、现场查勘等方法对任务与指标完成情况、建设成效及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宣传推广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水资源条件、不同水生态状况下的5条建设模式与7条建设经验。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推行河湖长制、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空间管控、水生态补偿等方面的制度体系提供支撑;为进一步提升长江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水平和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指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是《长江保护法》、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赋予新时期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与使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沿江、沿河、环湖水资源保护带和生态隔离带,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在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现状梳理基础上,分析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生态隔离防护建设存在的布局不合理、系统性差、监督管控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以长江流域302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为重点,提出饮用水水源地生态隔离带的构建思路。依此为基础,构建了包含陆域隔离防护带建设、滨水缓冲带建设、水域净化带建设3个层次的生态隔离带建设布局,提出了生态隔离带建设格局、内容和措施要求。研究成果对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长江保护法》水源地保护要求,全面实施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生态隔离带建设、强化流域管理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生态流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流量管控概念内涵;从生态流量管控层次和管控要素两个方面来分析生态流量管控需求:提出了生态流量管控指标体系和需要建立的生态流量管控制度.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大型水库实施生态调度方法框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正杰  黄薇  陈进 《人民长江》2011,42(4):60-63
为减缓水库运行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展生态调度已成为流域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长江流域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背景,探讨了水库生态调度相关概念和主要调度内容;分析了生态调度与常规兴利调度的关系;从生态影响辨析、生态目标设定、生态流量确定、调度方案设计、经济可行性、生态监测反馈等方面探讨实施生态调度的方法框架;最后探讨长江流域生态调度面临的主要困难。研究结果将为长江流域未来实施生态调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推进我国水生态空间管控工作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水生态空间管控的主要问题分析,提出了推进水生态空间管控工作总体要求、管控原则和工作思路;针对当前我国水生态空间管控的薄弱环节,阐述了水生态空间规划制定、水生态空间用途管制、河湖生态水量保障、水功能区入河排污管控以及水生态空间管控能力建设等重点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7.
强化生态流量管理是实施"长江大保护"和建设"幸福河"的重要内容。从重点跨省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确定、水资源统一调度、生态流量监管等方面系统梳理了长江流域生态流量管理工作成效,分析提出了生态流量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长江生态流量管理全覆盖的总体思路和重点工作任务。从加强研究顶层设计、完善监测体系、强化流域水资源调度、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维护长江河湖生态健康、推进美丽长江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河流生态修复的国际经验及对长江大保护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进长江大保护,针对长江流域河流生态修复的需求,梳理了美国杜瓦米什河、欧洲莱茵河和德国德莱萨姆河等河流生态修复的实践做法:重视立法和标准化建设,严格制度管理,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全民参与等;分析了长江大保护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不完善,顶层设计与整体谋划不足,工作机制和监管体系不完善,修复工作难点较多且科研能力薄弱,社会力量参与长江生态修复的主体意识不强;提出了长江流域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工作的建议:健全法规、完善制度、强化机制、创新技术、立体宣传。  相似文献   

19.
王孟  邱凉  邓瑞 《人民长江》2019,50(9):1-5
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通过对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现状的描述与分析,针对监督管理中存在的衔接机制界定不清晰、审批程序不规范、设置布局不优化以及监管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制定排污口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监管制度、推进规范化建设、强化监测监控、加强统计和信息建设、加强管理能力建设以及加大监管执法和考核力度等方面的对策及建议。研究成果对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长江大保护建设的精神、推动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流域为基础的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是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从水的资源、环境、生态属性出发,在水生态空间功能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以流域为基础的水生态空间管控制度,实现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全过程管控,形成以空间规划、水流产权、用途管制、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有偿使用和水生态补偿、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等措施为主,产权清晰、责任明确、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的流域水生态空间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