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药材,素有百草之王之美誉。集安边条参更是以质优形美,皂苷含量高而闻名全世界,被誉为参中珍品,成为历代皇室的御用贡品。集安边条参名称的由来,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种:一是集安的地理位置,二是人参的栽培历史,三是古代的商贸流通,四是独特的栽培方式。1集安的地理位置东边道从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设立到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清帝退位,在清末存在约为35年时  相似文献   

2.
概述北方果树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栽培现状,从果树休眠、低温需求、花芽分化等方面分析北方果树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能成功栽培的生态适应性及理论根据,总结其栽培技术,旨在促进葡萄、大枣等北方水果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素有‘吉林小江南’美称的集安,是我国人参的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据《集安县志》记载,从清康熙一年(1662年)前后,集安开始有园参栽培,近400年历史。特别是别具特色的“边条参”,形质兼优,驰名中外,价格也高出其他人参一倍以上,被称为“园参之王”。  相似文献   

4.
王锡洪 《中国茶叶》2014,(10):38-39
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一向主张"外交无小事"的周总理开始为中美淡判筹划。为了接待好尼克松访华,周总理决定准备1000公斤高档茶叶,让客人领略一番中国茶叶的芳香。当时中国品质最好的龙井茶出自杭州,于是国务院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精神,把任务下达给浙江省。  相似文献   

5.
《广东茶业》2002,(6):34-34
不少人知道有竹叶青酒,但知道竹叶青茶的人为数就不多了。 竹叶青是采自峨眉山的明前茶,其外形润且紧细均整,扁平光滑,呈竹叶型,一旗一枪,煞是精致,茶汤黄绿明亮,带栗香,滋味鲜醇高爽,经久耐泡。那么,其茶名是怎样得来呢?这里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北种南繁沈农首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鸣銮 《玉米科学》2003,11(Z1):003-004
植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获得可遗传的优良变异 ,并使它稳定地世代相传 ,这就成为优良品种或杂交种。要证明变异是可遗传的并使它稳定 ,就需种植穗行或株行并自交留种。这一过程要经过多个世代才能实现。在我国大部分农作物种植地区是一年一季 ,或者一种作物一年一季 ,如冬小麦———夏玉米。所以育种过程中的繁殖进代也只能一年一季 ,育成一个稳定的品种或杂交种少说也要 10年时间。195 8年春天在讨论加速育种进程时 ,多数人是从秋冬季用温室进代着眼的。但温室局限性太大 ,首先面积有限 ,对每公顷只能种 4 5 0 0 0株的玉米和90 0 0 0株的高粱…  相似文献   

7.
一、大力参加工的起源与沿革人参的加工炮制大约始于三国时代,而大力参(烫参)的加工可追溯到南宋时期。据徐竞的《高丽图经》记载:“高丽人参生熟二等,生者色白体虚,药用味全,然经夏暑易蠹之.若经汤釜熟者则耐久贮之。”这是现今加工大力参的起源;明朝冯兆张著《锦囊秘要》中也记载着  相似文献   

8.
“参”字源于甲骨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写《中国人参》中,在人参史部分涉及到“参”字的起源问题。经查阅多种文献,几乎都记载“参”字最早出自西汉时代成书的《急就篇》。在日本人今村鞆写的《人参史》中也如此记述,且被很多学人所引用,乃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有人出于不同的目的,以“史”为据,断言中国在西汉时代才开始应用人参;或以始载《神农本草经》为据,认为中国应用人参最早始于秦汉时代。  相似文献   

9.
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淑娟 《人参研究》2001,13(2):42-43
对北五味子和南五味进行比较,找出其药材不同点和化学成分的不同,进而区分长期作为同一种中药使用的北、南2种五味子.  相似文献   

10.
上饶主产绿茶,长期以来,我不喜红茶、花茶,唯嗜绿茶,这当然是长期养成的习惯。但近年来却一反常态,迷恋乌龙茶。  相似文献   

11.
12.
“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宜昌三峡茶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突破性发展多种经济的优惠政策,使茶叶逐步成为宜昌市农业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茶叶“562”工程,(即亩产茶50公斤,名优茶总量达到6000吨,实现税收2000万元),印发“宜昌市茶叶产业化实施意见”,有力的促进了茶叶的大发展、大提高。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又把依靠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名牌精品战略,全面推进茶叶“七化”建设,加快实现“七增”目标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以致推动我市茶叶产业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潜江市北棉南调布局的发展战略张光琦潜江市农技推广中心433100潜江布为江汉平原主产棉区,植棉历史悠久,为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市)。80年代以来,棉花生产总的趋势是稳步发展,面积得到恢复,布局日趋合理,产量增长快,高产乡镇不断涌现,栽培技术普及率高,新...  相似文献   

14.
推行北棉南调挖掘增产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平华 《中国棉花》2001,28(10):44-45
潜江市为江汉平原主产棉区 ,有悠久的植棉历史 ,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 (市 )。改革开放以来 ,特别是 1 980年以来 ,棉花生产几经起伏 ,但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推行和优惠植棉政策的贯彻落实 ,棉花生产总的趋势是稳步发展 ,面积得到恢复 ,布局日趋合理 ,产量增长快 ,高产乡镇不断涌现 ,栽培技术普及率高 ,新技术大面积推广 ,提高了广大棉农的植棉技术水平 ,特别是在棉田布局上近几年来实行了“北棉南调”的战略措施 ,有力地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1棉田布局的历史情况潜江市现有耕地面积 6.8万公顷 ,其中水田3.3万公顷 ,旱地 3.5万公顷。常年植棉…  相似文献   

15.
阐述海南发展“北果南种”的特殊意义,总结设施红枣在海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食味优质型粳稻常规品种和以其为亲本转育的不育系(含辽粳433系、越光系和港源系血缘)南北跨区域种植的差异化表现,探讨该类型杂交组合北种南制的可行性,分析生育期倒挂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概括总结适合南繁稻区的配套制种技术,为优质型杂交粳稻的高产、高效、安全制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武夷山的名茶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成了贡茶。如“松制”,在清朝乾隆时曾一度与“小种”等名茶入贡。到光绪时期又有一种叫“松际”的名茶。在已知的资料中,关于松制与松际这两种名茶的报导很少,乃至鲜为人知,今试析二者之由来及其关系。因资料贫乏,仅此分析,但求同好,赐予真切。 一、“松制”由来 在明朝,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造成武夷山茶业衰微而无茶可贡后,官府才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因本山茶枯……御茶改贡延平。”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宁太守郭章”请于两台,蠲其税。“①这样,武夷山的茶户、茶僧便免除了贡徭赋…  相似文献   

18.
地处鲁东南的山东省日照市,从1966年开始“南茶北引”的科学实验后,因地制宜,坚持不懈搞科研,把本属亚热带植物的茶树成功地移植到北方,成为本市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的骨干项目。到1986年春季,全市种茶单位已由刚开始的两个村扩大到238个村,茶园面积由最初的8.7亩发展到8454亩,成为山东引种南茶的最集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和沿海地区的开发,使可耕土地逐年减少,导致南繁费用逐年增长。南繁费用的大幅度提高已成为育种单位南繁北育工作的重要限制因子。但南繁北育又是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径。所以,本文就此问题谈谈新的思索。1.委托南繁、缩减  相似文献   

20.
辽宁凤城与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两地生态条件迥然不同,玉米在两地生育性状存在明显差异.丹东地区玉米品种北移吉林省种植,重点应明确生育期,植株繁茂度包括株高、穗位高、果穗秃尖度以及丝黑穗病抗性等有关性状在两地的相关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