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岩质边坡中,大多数的失稳破坏主要受结构面控制,其基本破坏模式可分为3种:平面滑动、楔形体滑动和倾倒破坏。运动学分析在研究受结构面控制的岩质边坡稳定性中应用较为广泛,它是一种利用立体投影与矢量代数理论,在赤平极射投影图中初步确定边坡稳定性及破坏模式的方法。介绍了利用DIPS软件进行边坡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并以巴基斯坦某水电站厂房后边坡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根据现场勘察和室内分析,苗家坝水电站左坝肩永久边坡岩体中主要结构面有三组,另还有零星随机结构面。根据优势结构面及随机结构面、自然坡面和开挖坡面的产状绘制了赤平投影图。通过对结合结构面的发育情况和其与边坡坡向的组合关系的分析,认为边坡的可能破坏模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为平面滑动破坏模式,另一类为楔形破坏模式。运用赤平投影原理对破坏模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3.
对于广泛分布大量裂隙的岩质边坡,有些并无明显的软弱面,裂隙的分布方位对边坡稳定性就起着控制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安全坡角取值不准确的问题。传统方法是找到边坡内部裂隙的优势分组,应用赤平投影方法估计边坡安全坡角。随机动力学稳定性分析认为,最危险滑动面的滑动方向为边坡的倾向方向,岩壁上测量出的每一条裂隙都是随机的,对边坡的失稳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裂隙可形成单一滑动面破坏或裂隙之间可随机组合形成楔形体进而对边坡造成破坏。以大连港东换流站的开挖边坡为实例,采用随机动力学方法与赤平投影分析相结合进行对比分析,给出合理的安全坡角。  相似文献   

4.
拉西瓦水电站两岸坝基边坡最大开挖坡高达220 m,其稳定问题是本工程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采用赤平投影法对两岸坝基边坡可能存在的楔形体滑动进行稳定分析,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可能滑动的楔形体进行数值计算。在此基础上,对两岸坝基边坡采用锚索、锚筋桩、锚杆及挂网喷锚等加固措施,从而达到了稳定边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岩质边坡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受岩体中发育的结构面控制。采用赤平投影法开展岩质边坡破坏模式分析,可以方便地确定结构面之间的组合关系,实现对典型块体破坏风险模式的识别。以周宁抽蓄电站下库坝址区边坡地质与工程条件为背景,开展基于赤平投影法的边坡随机块体破坏风险模式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具有形成块体破坏的结构面条件,且平面滑移和楔形体失稳是施工期可能面临的主要破坏模式;赤平投影法对边坡破坏模式预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通过施工期岩体现实破坏表现得到实践验证。  相似文献   

6.
乌江银盘水电站左坝肩顺层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甘三才 《人民长江》2007,38(6):72-74
对重庆乌江银盘水电站左岸上游边坡进行了局部稳定性和平面滑动稳定性分析.采用赤平投影法分析了楔形体滑动稳定性.在对左坝肩顺层边坡进行局部滑动稳定性分析和平面滑动极限平衡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块体离散元对该边坡进行模拟,分别计算了开挖后下部破碎带临空与不临空两种情况的安全系数,分析了应力和位移特性,并计算得到了开挖可能造成的最终滑动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7.
针对竹子坝料场岩体结构面极为发育,边坡存在局部平面滑动、圆弧滑动、溃屈破坏、楔形体滑动等破坏模式,结合南东段边坡滑坡现场勘查结果,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拟定的半开挖、全开挖、全支护方案不同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东坡发育的fx2与fx5断层,对边坡稳定影响很大,边坡需整体放缓,推荐采用全开挖进行边坡治理。  相似文献   

8.
以坡地建筑物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为切入点,探讨了坡地建筑物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和内容以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边坡变形的破坏模式以及判定准则,结合工程处理案例,按照所探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变形破坏模式、变形破坏判据等得出某坡地建筑物的边坡是以平面滑动及楔形体滑动的破坏模式为主,并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提出了山地建筑物设计应当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9.
以边坡变形破坏机理为切入点,探讨了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以及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边坡变形的破坏模式及判定准则.结合缅甸某水电站进水口明渠的工程处理,按照探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变形破坏模式、判据等,得出水电站进口明渠高边坡以平面滑动及楔形体滑动的破坏模式为主,作出了准确的工程预报,并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及施工地质预报制定出了边坡治理措施和方案.  相似文献   

10.
文章采用赤平投影分析和块体离散单元法,分析高陡岩质边坡岩体内不同结构面组合类型对边坡稳定性的控制作用,分析表明该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主要破坏模式为坡体上部局部小规模楔形体滑移破坏,主控该边坡稳定性的最危险结构面组合为J2J3结构面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