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加强高压蒸汽灭菌前对消毒包的监控与管理效果,以提高消毒灭菌质量。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该院灭菌前消毒包350个作为研究对象,参照《消毒技术规范》中对灭菌前物品的基本要求对其加强高压蒸汽灭菌前进行监控与管理,比较灭菌前消毒包监控管理前后检查合格率。结果管理和监控之后的灭菌前消毒包检查合格率明显高于未接受管理和监控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提高高压蒸汽灭菌前对消毒包的检查合格率。  相似文献   

2.
化学指示卡在消毒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化学指示卡在消毒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提高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的质量。方法采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3M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对150炉次中的各类手术包和敷料、贮槽等采用相同的压力、时间、温度进行灭菌,并在灭菌完毕后,对所有的试验包进行现场打开检查,并记录实际情况。结果采取措施前有16个试验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标准。采取措施后无发现有试验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标准的现象。结论用来检测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方法之一的3M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标准因素,受蒸汽灭菌过程中蒸汽的冷凝水的影响;要使化学指示卡变为标准黑色,必须要正确使用化学指示卡和规范物品包装及正确使用消毒器。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灭菌工作的科学管理,确保医疗安全,使科室制作的待灭菌包的质量能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我科对专科待灭菌包内外的清洁度、器械的洁净度、包内是否放入化学指示卡、待灭菌物品的打包或捆扎的松紧度等项指标进行了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4.
化学指示卡在压力灭菌器测试中失败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化学指示卡、胶带在灭菌过程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以提高压力蒸汽灭菌器效果监测的质量。方法:采用脉动式压力蒸汽灭菌器,3M1250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对100炉次中的各类手术包和敷料、储槽等采用相同的压力、时阃、温度进行灭菌,并在灭菌完毕后对所有的试验包现场检查,并记录实际情况。结果:采取措施前有10个试验包内化学指示卡和包外化学指示胶带变色不标准。采取措施后未发现试验包内化学指示卡、胶带出现变色不标准的现象。结论:3M1250压力蒸汽灭菌包内化学指示卡变色不标准因素,受蒸汽灭菌过程中蒸汽冷凝水的影响。要使化学指示卡、胶带变为标准黑色,必须正确使用化学指示卡、胶带和规范物品包装及灭菌器。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灭菌工作的科学管理,确保医疗安全,使各科室制作的待灭菌包的质量能符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我科对临床科室待灭菌包内外的清洁度,器械的洁净度,包内是否放入指示卡,待灭菌物品的体积、重量以及打包的松紧度等各项指标进行了质量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消毒、灭菌效果,规范消毒方法,提高消毒质量。方法 2001年全年对消毒液、灭菌物品、高危科室环境等抽检1007份标本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 灭菌物品合格率97.70%;消毒液合格率为93.09%;高危科室环境合格率为75.15%。结论 高危科室环境监测合格率普遍较低,需要加强消毒隔离与清洁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院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各消毒包内均放置化学指示卡,用于灭菌效果的辅助鉴别,我科每月对灭菌后的无菌物品、物体表面、手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8.
规范操作提高化学指示卡灭菌效果监测的准确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化学指示卡在临床应用中能够提供准确的判断信息,排除灭菌柜故障因素外,规范指示卡的储存、消毒包内放置位置、消毒包的干燥程度、器械润滑剂的多少及器械清洁度等环节的操作,也是影响化学指示卡灭菌效果监测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规范操作可使化学指示卡提供准确灭菌效果监测信息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加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保证医疗安全。方法采取检查、现场采样的方法对绍兴市医院、牙科门诊的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共采集样品182份,其中医务人员手部样本38份,诊疗场所操作台34份,使用中消毒液20份,灭菌后物品31份,灭菌器械灭菌效果10份,残留血检测49份,合格156份,不合格26份,合格率为85.7%。结论各级医疗机构口腔器械消毒灭菌工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应依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性地规范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工作管理。  相似文献   

10.
压力蒸汽灭菌物品包扎方式与灭菌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27,自引:10,他引:17  
目的 调查科室高压蒸汽灭菌物品包扎方式与灭菌合格的情况。方法 根据要求,测量物品包的大小、重量、松紧度,按包外指示胶带和包内3M卡变色情况判断结果。结果经测量科室送至供应室的灭菌物品包共204件,其中超长包21个,占10.29%,超宽包6个,占2.94%,超重包11个,占5.39%,过松包34个,占16.67%。结论 加强灭菌物品包打包技能培训十分必要,严格按要求打包是灭菌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棉布包装的各种灭菌包,经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后在不同季节的有效期.方法 选取2011年1.8月,共两批次,每次用双层棉布包装的100个无菌包,经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后,按编号分为10组,存放在有空气调节系统的10间病房治疗室无菌物品专用柜内,所有无菌包分别在保存第6、10、14、18、22天取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随机抽取10间治疗室中的两间,共20个无菌包外层与内层包布间及包内物品中放置的沙条做细菌培养,两批次,80份细菌培养标本全部无菌生长,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无菌包在达到包装、消毒、存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放置于有空气调节系统的病房治疗室无菌物品专用柜内,可以不考虑季节和天气的影响,将有效期延长为14d.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临床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知识、态度及行为知晓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随机对200例临床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平均知晓率分别是71.49%、63.79%和86.45%。其中,物品灭菌有效期、传染病分类及生物监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偏低,分别是49.43%、42.53%、23.56%;临床医护人员消毒灭菌态度:是否关注消毒供应专业的新技术新业务总知晓率最低,为26.44%;86.45%的临床医护人员自认为能够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和无菌器械及相关物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却易忽视操作前检查无菌包完整性及指示卡等标识(67.24%)。结论临床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的知识、态度及行为仍有待提高,应加强对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知识培训及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的消毒灭菌方法.方法 对环氧乙烷灭菌法和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法两种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灭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灭菌后活检钳均未检出细菌,合格率为100.0%,均达到灭菌效果;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后的活检钳在取用和使用时污染率为30.00%,独立纸塑包装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未发生污染,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活检钳应首选独立纸塑包装低温环氧乙烷灭菌法灭菌;对于未配备环氧乙烷灭菌器且活检钳不耐高温则可选用2%碱性戊二醛浸泡灭菌法.  相似文献   

14.
纸塑包装物品在压力蒸汽灭菌时质量保存期限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纸塑包装物品压力蒸汽灭菌时在不同时段和不同环境的无菌保存期限。方法于2005年1-12月,1次/月在同一时段抽取存放于供应室、急诊室、产后区的无菌包随机采样做细菌培养,每次抽取各存放区的无菌包10个;无菌包均采用纸塑包装,然后进行压力蒸汽灭菌。结果存放在临床科室的无菌包第9个月开始长菌,在供应室保存的无菌包在第12个月仍无菌生长。结论选择优质的包装材料,确保清洗质量,提供良好的存放环境,减少人为污染,才能保证纸塑包装压力蒸汽灭菌物品保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医院传统分散式管理模式现状,提出向集中式管理模式转型的学科建设发展新观念,保证医疗安全.方法 调查医院内自制自备待灭菌包的科室分布及临床科室与消毒供应科各自完成自备待灭菌包现状.结果 全院82个专业科室,56.10%的科室有自制的待灭菌包,其中,清洗、包装、灭菌为临床科室与消毒供应科分别承担完成服务范畴;通过调研,提出集中式供应管理,以开展医院感染专项管理为切入点,建立督导协调台,对全院自制待消毒灭菌包逐一为专科器械量身设计,制定了集中式管理下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周转基数保存、发放等工作流程,使其整改、转交、承接有序进行.结论 确立了学科建设向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集中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包装材料对骨科外来医疗器械分筐包装灭菌湿包的影响,为规范器械包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1500包骨科外来医疗器械,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500包。所有器械均装载于标准器械筐内,分别用3种不同的包装材料包装,灭菌前称重,采用相同灭菌程序,灭菌完成后2 min取出灭菌包称重,待灭菌包冷却后检查其内外干燥情况,比较3组灭菌包的湿包率。结果A、B、C组湿包率分别为1.8%、4.0%、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灭菌包湿包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相同条件下,采用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纺织品包装材料分筐包装骨科外来医疗器械能有效地降低灭菌湿包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某餐饮具集中消毒项目设计进行卫生学评价。方法采用类比法调查分析类比企业卫生现况并抽取10份消毒餐具进行检测;采用现场调查和检查表法,对本项目进行调查和分析评价。结果类比检测10份消毒餐具,除1份筷子样品烷基(苯)磺酸钠含量为0.4 mg/100 cm2超标外,其他项目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标准。本项目选址、布局、消毒工艺流程与设备布置、各项卫生设施和措施基本符合卫生规范要求,但尚存在欠缺包材消毒间、二次更衣室、实验室和鞋靴消毒设施等问题。结论本项目设计的场所卫生条件与拟采取卫生设施和措施基本符合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规范要求,但应在设计方案中改正存在的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灭菌干燥时间及装载方法对纸塑包装物品灭菌后不良现象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6~8月供应室内320包纸塑包装物品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灭菌,试验组应用小支架隔开及吸水巾垫筐、指示色块朝上、干燥时间调至13 min的方法,比较两组灭菌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包装皱褶、化学指示色块化水的灭菌后不良现象发生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纸塑包装物品的灭菌应选择合适的干燥时间,规范的装载能有效地减少灭菌后的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探究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8月间选取8名医护人员为参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办法。选取10名医护人员为试验组,采用风险管理模式,比对两组的灭菌合格率、消毒达标率、包装质量合格率、员工满意度。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结果比对两组医护人员管理后的灭菌知识、灭菌实操与综合评分,试验组均分高于参照组(P<0.01)。比对两组医护人员管理后的消毒知识、消毒实操与综合评分,试验组均分高于参照组(P<0.01)。比对两组医护人员管理后的包装收回、供给、包装质量和综合评分,试验组均分高于参照组(P<0.01)。比对两组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试验组均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1)。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风险管理模式,不仅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还对供给、收回、包装等护理质量具有改善作用,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大连市各级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为控制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检测方法,对医院不同对象的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2009-2011年连续3年监测,共采集样品1 786份,总合格率为86.84%.不同监测对象中,室内空气监测合格率为76.76%,物体表面合格率90.03%,医务人员手合格率78.50%,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100.00%,灭菌物品合格率100.00%,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合格率100.00%.结论 各级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合格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医院室内空气、医院污水及医护人员手合格率较低,消毒与灭菌质量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