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回迁安置社区作为一种独特的居住区类型,归属感的缺失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文中以案例解析了昆明市关坡村片区回迁安置社区的景观设计,通过明确使用者的社会特征和景观风格定位,分析其景观文化;以景观结构组织形式、景观空间层次安排及绿化设计阐述其在景观设计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岭南水乡村落的公共活动是联系每个村民的纽带,营造良好的公共空间对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塑造和谐人居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当前的岭南水乡村落中,公共空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而且由于受到城镇化的影响,一些传统公共空间及其承载的传统公共活动日渐式微。文章试图从分析岭南水乡村落的公共空间和公共活动的现状及特点入手,解析岭南水乡公共空间的特征及现存的问题,结合聚龙村改造的实例,尝试探讨岭南水乡村落的公共空间优化措施,为岭南水乡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与构建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传统村落景观是社会的经济和自然达到协调统一而呈现出的和谐的生态人居环境。通过对绍兴传统村落的考察,研究了其村落布局,建筑和庭院空间,植物景观,水系景观要素。且在村落选址布局景观营造过程中,融入宗族文化,体现了绍兴"天人合一、耕读写意、依山傍水"的村落景观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广西来宾市象州县运江古镇为例,从景观空间、历史人文、自然生境三个视角探讨了传统村落旅游区景观空间的激活和历史风貌的恢复,并从"环岛生境修复"、"地域文化修复"和"社会机能修复"三个层面建立了基于空间修复理念的岛屿型旅游地旅游规划策略,试图探索传统村落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并能付诸实践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林业大县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偏远山村的新阳镇龙上村,方圆几十公里的村落分布有上百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植物、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野生天然南方红豆杉群落,这在福建乃至全国实属稀有与少见,成了"闽中明珠"尤溪县不多见的风景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自然遗产。近日,笔者前往群山叠翠,万木葱茂的新阳镇龙上村眼见为实。这些野生天然南方红豆杉有的单株生长,有的三三两两地分布在村落里的半山腰或山路旁。当地的农民说,整个村落大大小小的野生天然南方红豆杉有上百株之多,树龄达上百年的有二三十株,最长树龄的有千年了,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目前学术界研究多以拆迁安置社区的融合制度和机制研究颇多,忽略了安置居民个体行为和心理融入研究。为了解决城市地理学中居住分化问题,以社区感知融合方法,借助方差计算变量和描述性分析,对500份问卷调查对西安回迁安置社区居民感知融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探讨了拆迁社区感知融合度主要受到的空间隔离、社会关系网络、文化与心理认同等因素的影响,从其影响因素着手对社区进行地方感的优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海口美孝村古村落防御系统解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美孝村走访探查,从村落布局、院落格局、历史背景、宗教文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推演并还原出美孝村原初村落的可能形态,在此基础上研究其防御系统,发现美孝村古村落在空间上形成了"植物—围墙—村口—石门—道路—院落—建筑"的多方面多层次防御系统。解析美孝村防御系统特点,并探究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目前传统的村落空间形态定性研究,偏重于感性认知,对复杂地形地貌背景下,外部地理论环境空间占重要比例的山地村落空间形态本身很难展开深入研究。以大理山地村落诺邓村为例,引入空间句法这一空间计算语言,对山地村落空间形态进行了整体、全面和系统的量化分析,该方法的运用不仅可解决山地村落空间形态特征与规律认知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成为评价村落形态结构是否合理的一个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以宁明县城南安置小区中心花园为例,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安置小区中心花园景观设计,提出此类绿地景观设计应尊重失地农民生活习惯和传统风俗,融入原住地的地域文化,侧重居民户外活动需求,以创建"以人为本"的生活环境,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0.
整理村落与“风水林”建设绿色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广州农村村落"风水林"的分布特点及其环境、景观作用,分析广州村落的环境现状及整理改造和绿化利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据此提出广州市绿色新农村建设中"风水林"保护、利用和村庄绿化结合的针对性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地域特色可以通过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2方面来体现。文中从青岛市崂山路滨海景观设计案例入手,讨论了滨海景观设计如何突出地域特色的问题;通过挖掘基地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从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营建2个方面探讨了崂山滨海景观大道的地域特色营建手法。文化景观主要突出道家文化主题,在设计手法和设计细节处体现文化要素;自然景观突出山、海自然环境特色,利用现状自然特征处理滨海与山体景观界面,最终实现凸显地域特色的滨海景观长廊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环境心理学、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总结,研究如何从心理层面满足人在景观中的需求,以求为园林景观设计活动提供参考,从而设计出符合游人心理需求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设计案例的分析,探索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如何处理和打造园林文化的国际性问题,为开放性城市景观或大型合资企业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侯超平  迟振东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176-178,183
以成都市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景观改造设计为例,探讨市区医院外部景观改造设计:利用市区医院的现有场地进行景观整合和重新打造,在丰富功能性的同时,将文化融入景观,提升医院户外景观档次,为病人和医疗工作者营造舒适的医院外部空间。  相似文献   

15.
生态园作为一个具有生态、人文、景观多种特质的有机耦合体,如何使设计既具有生态景观特色性,又延续历史文脉风貌,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区位与资源优势,值得思索。文章以苏州树山生态园为例,阐述了相关的设计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廖伟平 《广东园林》2011,33(4):46-49
以广东科贸职业学院的园林规划设计为例,从校园园林布局、植物造景、功能区景观设计等方面论述了在高校校园的有限空间内。如何将校园绿化、师生游憩及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设计构思。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西湖风景区水生植物造景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得到其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突出景观四时变化、活用植物配置手法、注重生态功能应用等四大特色,并对今后水生植物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吴川蛤岭村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从规划设计原则、总体布局与景观规划、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以乡村旅游为契机,通过对环境的适当改造及特色景观资源的整合,在有限的空间里创建多样化景观,营造集生态、景观、旅游于一体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休闲家园。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节约型植物景观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园林景观,是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分析了目前武汉地区植物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植物种类的选择、植物群落的构建等方面探讨了武汉地区使用植物景观设计方法构建节约型园林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住宅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宅区园林景观的设计是现代化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以保定“世纪华庭”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住宅区园林景观在“以人为本”指导下,结合地形,引入小区景观设计要素,如何营造出具有可识别性的住宅小区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