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张如锦  刘功俭 《江苏医药》2013,39(3):322-324
目的 研究靶控输注(TCI)雷米芬太尼和依托咪酯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老年手术患者均分为三组:诱导用依托咪酯TCI靶浓度均为0.6μg/ml;雷米芬太尼靶浓度分别为2 ng/ml(L组)、4 ng/ml(M组)和6 ng/ml(H组).记录麻醉前(T1)、气管插管前(T2)、插管后1 min(T3)和5 min(T4)时点的MAP、HR、每搏指数(SI)、心脏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加速指数(ACI)值.结果 在T2时点,三组MAP、HR、SI、CI、SVRI、ACI均比T1时明显降低(P<0.05),且H组较L、M组变化明显.在T3、T4时,L组HR、MAP、SVRI明显高于M和H组(P<0.05),而H组CI、SI、ACI明显低于L和M组(P<0.05).结论 以靶浓度雷米芬太尼4 ng/ml复合依托咪酯0.6μg/ml TCI麻醉诱导能较好地减轻老年患者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2.
缪经纬  刘玉妍  李爱光 《中国药房》2006,17(14):1089-1090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雷米芬太尼诱导、维持麻醉,并复合异丙酚和间断追加维库溴胺,记录患者在各时间段内血压和心率变化及术毕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麻醉前、插管时、呼吸恢复时、停手术时、苏醒时、拔管时的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毕无苏醒延迟、呼吸抑制现象。结论雷米芬太尼作用迅速,停药后清醒快,无蓄积作用,适用于老年患者全麻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微量泵输注对气管插管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在丙泊酚泵注患者意识消失后分别给予A、B和C组0.15、0.20及0.25μg/(kg·min)雷米芬太尼输注8min。记录诱导前(T0)、气管插管前1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气管插管后3min(T,)及气管插管后5min(T4)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与哟相比,三组T1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显著下降(P〈0.05),A组SBP、DBP及HR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A组T2-L时点SBP、DBP及HR均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结论0.20及0.25μg/(kg·min)雷米芬太尼微量泵泵注8min可维持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全麻诱导中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麻醉诱导中应用舒芬太尼,对照组应用芬太尼。分别记录麻醉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2min(T2)、插管后5min(T3)、插管后10min(T4)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及心指数(CI)。结果观察组的各观察指标在T0、T2、T3、T4无显著差异。HR、MAP、CO、CI在T2、T3、T4时点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诱导中不但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而且能维持较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用于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ASAII~III级年龄在78~92岁患者30例,每组各15例,随机分成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RF组)和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组(F组),术前检查基本正常.RF组采用雷米芬太尼1.5~2.0μg/kg诱导后插管,维持以雷米芬太尼0.1~0.2μg·kg-1·min-1,异丙酚0.1mg·kg-1·min-1及合适的肌松(万可松).F组将雷米芬太尼改为芬太尼3~4μg/kg诱导插管,维持以0.05~0.08μg·kg-1·min-1其他不变.观察患者诱导插管时,插管后1min、3min、5min,切皮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脏指数(CI),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苏醒,拔管情况及术后镇痛和不良及应等情况.结果 在诱导切皮到期间RF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显著小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基本相同(P>0.05),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到呼吸睁眼和拔管时间,RF组显著小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但RF组术后疼痛早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雷米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高龄患者麻醉可使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长时间静脉输注无蓄积作用,苏醒快,是适合高龄手术患者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利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407-2409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患儿静脉全麻(TIVA)诱导、维持及苏醒的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斜视矫正术及白内障摘除术的患儿,随机均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F组)及芬太尼组(F组),分别以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为TIVA的麻醉性镇痛药,观察两组诱导前(T0)、诱导时(T1)、气管插管时(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后30min(T4)、拔管时(T5)的BP及HR的变化以及苏醒时的咽喉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与T0时相比T1、T2和T4时RF组的SBP、DBP下降均比F组显著(P<0.05或P<0.01)在麻醉恢复期,RF组患者咽喉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F组(P<0.01).结论:与芬太尼相比,雷米芬太尼起效块,镇痛作用强,苏醒迅速,是更理想的全麻醉镇痛药.  相似文献   

7.
耿从富  佟春廷  潘寅兵 《江苏医药》2012,38(19):2326-2327
目的 观察芬太尼复合小剂量雷米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循环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均分为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10 min(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同时观察诱导期间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等,以及应用血管活性药麻黄碱、阿托品和乌拉地尔的例数及平均剂量.结果 与T0比较,T1时两组SBP、DBP、H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与T0比较,T2、T3时RF组SBP、DBP、H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F组均有明显上升(P<0.05).RF组血管活性药物平均用量显著少于F组(P<0.05).结论 全麻诱导应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1.5 μg/kg和雷米芬太尼1μg/kg能有效抑制全麻诱导期的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老年肝胆疾病患者全麻中应用雷米芬太尼-丙泊酚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肝胆疾病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以雷米芬太尼-丙泊酚(RF组)和芬太尼-丙泊酚(F组)诱导、维持麻醉,并间断追加维库溴胺,记录患者在各时间段内血压和心率变化及术毕恢复情况.结果 在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min RF组SBP,DBP,HR的变化均明显小于F组(P<0.05);在切皮、麻醉维持期间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变化基本相似.两组患者从手术结束到呼之睁眼和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雷米芬太尼作用迅速,停药后清醒快,无蓄积作用.适用于老年患者全麻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阿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苏醒质量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收治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组与B组各50例。A组采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B组采取阿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苏醒质量、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建立气腹5分钟、关闭气腹、拔管后时平均动脉压均大于A组,自主呼吸恢复、睁眼、定向力恢复、拔管时间均短于A组,术后1天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低于A组(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阿芬太尼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苏醒质量,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原位肝移植手术中雷米芬太尼和芬太尼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行择期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A组,n=15)和芬太尼组(B组,n=15)。分别于开腹后30min(T)1,门静脉阻断后20min(T)2,门静脉开放后30min(T)3和关腹时(T)4采深静脉血检测TNF-α,IL-6和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两组组内比较,芬太尼组和雷米芬太尼组在T2,T3时刻,皮质醇浓度都明显升高(P<0.05);T3时刻IL-6浓度明显升高(P<0.01)。两组组间比较,芬太尼组在T2,T3时刻的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雷米芬太尼组(P<0.05);芬太尼组在T2时刻的TNF-α浓度明显高于雷米芬太尼组(P<0.05);芬太尼组在T3时刻的IL-6浓度明显高于雷米芬太尼组(P<0.05)。结论肝移植术中使用雷米芬太尼能降低肝移植手术中的皮质醇、TNF-α和IL-6水平,对减轻肝移植手术应激反应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梅  周清河  肖旺频 《医药导报》2007,26(9):1002-1003
[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全麻诱导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老年患者随机分成3组,F组、R1组和R2组,每组20例。F组静脉诱导用药:咪达唑仑0.05 mg·kg-1,芬太尼3 μg·kg-1,丙泊酚1 mg·kg-1,待入睡后注入维库溴铵0.1 mg·kg-1气管插管;R1组用瑞芬太尼1 μg·kg-1代替芬太尼;R2组用瑞芬太尼1.5 μg·kg-1代替芬太尼。观察诱导时血压、心率的变化,同时记录使用阿托品和麻黄碱情况。结果R2组最低血压(MAP1 )、最高血压(MAP2)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 R2组 最低心率(HR1)、最高心率(HR2)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可以用于老年患者的全麻诱导,但在诱导时要密切注意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对中老年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中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和丙泊酚组。复合组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静脉麻醉,丙泊酚组采用丙泊酚静脉输注降压。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气管插管前(T2)、动脉瘤夹闭前(T3)、动脉瘤夹闭后(T4)、拔除气管时(T5)等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O)和心指数(CI);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拔管时间、术后唤醒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T2、T3、T4时MAP、HR、CO和CI均显著低于T1时,且CO和CI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同时点。术后复合组拔管时间、唤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有助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拔管时间和唤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丙泊酚和七氟烷全麻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和观察组(采用七氟烷),观察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呼吸(HR)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T0时SBP、DBP、MAP和HR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2、T3、T4和T5时S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4 时DBP和MAP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和T2时HR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T4和T5时两组患者间SBP、DBP、MAP和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和七氟烷均可维持老年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药房》2017,(11):1544-1547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与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疝气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5年9月于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接受疝气手术的8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患儿给予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0.4μg/(kg·min),ivgtt,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0.1 m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1.0μg/kg,iv,进行麻醉诱导;吸入用七氟烷2%~3%进行麻醉维持,必要时追加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5μg/kg,iv。对照组患儿给予异丙酚乳状注射液3 mg/kg+注射用苯磺酸阿曲库铵0.1 mg/kg+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1.0μg/kg,iv,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注射液3 mg/(kg·h)微泵注入进行麻醉维持,必要时追加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0.5μg/kg,iv。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应激反应指标[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肾素(R)]、苏醒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麻醉起效时间为(3.82±0.45)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3±0.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两组患儿SBP、DBP、HR和血清NE、E、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即刻、切皮后5 min、切皮后10 min时,两组患儿SBP、DBP、HR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即刻、切皮后5 min时,试验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即刻时,两组患儿血清NE、E、R水平均较麻醉诱导前明显升高,但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的睁眼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较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疝气手术患儿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小,有助于缓解应激反应、促进术后苏醒,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组(A 组)、全凭静脉麻醉组(B 组)和硬膜外麻醉组(C 组),每组60例。观察3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恢复情况,比较镇静评分,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结果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结束时,B 组DBP 低于 A、C 组(P <0.05);手术开始后10、30 min,C 组镇静评分均低于 A、B 组(P <0.05)。 C 组苏醒与意识恢复时间均短于 A、B 组,A、C 组呼吸满意时间均短于 B 组(P <0.05)。 C 组手术开始后12、24 h 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 A、B 组(P <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可减轻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镇静效果好,苏醒及意识恢复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全静脉麻醉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300例,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记录其不良反应以及丙泊酚的用量。结果观察组麻醉的优良率也要高于对照组,麻醉过程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整个手术过程中,SBP及DBP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在麻醉诱导下以及整个手术过程中,DBP以及SBP值均有明显下降,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较为明显。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全静脉麻醉的临床骨科手术中疗效较好,手术安全有效,因而应该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全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ASAI~Ⅱ级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随机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n=60)和羟丁酸钠-氯胺酮组(γ-K组,n=60)。麻醉诱导时,R-P组给予瑞芬太尼lμg/kg,丙泊酚2 mg/kg,氯化琥珀胆碱1 mg/kg,γ-K组给予羟丁酸钠80 mg/kg,氯胺酮1~2 mg/kg,氯化琥珀胆碱l mg/kg。两组患儿均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R-P组持续输注丙泊酚4~6 mg/(kg.h),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并根据患儿有无体动调整输注速度,手术结束即停药。γ-K组根据患儿有无体动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1~2 mg/kg,必要时追加羟丁酸钠。维持麻醉深度,记录术中呼吸、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术后苏醒情况及并发症。结果:R-P组诱导后及术中平均动脉压、心率显著低于γ-K组(P〈0.05),术后拔管、出室均比7-K组快(P〈0.05),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少于γ-K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手术可使患儿血压、心率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别预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怕瑞西布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行开腹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麻醉前3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NS组);实验组:麻醉前3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D组)或帕瑞昔布0.5mg/kg(P组)。3组患者均以3μg/L靶控输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丙泊酚(血浆靶浓度4mg/L)行麻醉诱导和维持。术后在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观察2h,送返病房后患者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患者在PACU期间应用VAS疼痛评分法疼痛评分,若VAS评分≥4分或者患者要求镇痛,静脉给予吗啡1-2mg。记录VAS评分≥4分时间(从麻醉停药后至第一次VAS评分≥4分的时间),第一次≥4分的VAS评分,静脉注射吗啡后VAS评分<4分所需时间,PACU中吗啡用量,术后15、30、45、60、90、120min 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NS组比较,实验组术后VAS评分≥4分时间延长,PACU中吗啡用量减少,术后30、45、60、90、120min的VAS评分减少(P<0.05);P组和D组比较各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先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或怕瑞西布均可缓解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二者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不同血浆靶浓度对胸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探讨瑞芬太尼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机制。方法:将40例择期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R6组、R8组(均n=20),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为6、8μg/L;记录患者食管超声探头放置成功后安静平卧时(T0)、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开始后5min(T1)、7min(T2)、10min(T3)时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率(HR)、体循环血管阻力(TSVR)、血流加速度(ACC)、血流峰速度(PV)、左室射血时间(LVET)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结果:R6组HR略有下降,CO、SV、ACC、PV、TSVR、LVET无明显改变;R8组血浆靶浓度的瑞芬太尼引起MAP、CO、HR和TSVR明显降低,SV增加,LVET明显延长,PV、ACC无明显改变。靶控输注瑞芬太尼10min内患者意识状态无改变;6μg/L比8μg/L血浆靶浓度瑞芬太尼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结论:血浆靶浓度8μg/L的瑞芬太尼引起明显血液动力学波动;瑞芬太尼减慢心率和扩张血管可能是其影响血液动力学改变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