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鸣剑 《天府新论》2004,6(5):131-133
"五四"新文学的产生、发展,与自然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近、现代科学,不仅影响了五四作家的人生观,而且还渗入到五四先驱们的骨髓,成为他们进行文学革命和创作的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2.
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总是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历史变革中寻求自我发展的源动力,并反过来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对这一变革加以审美的表现。面对"五四"运动的"改弦更张",中国新文学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发展模式和方向,在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感召下,"五四"新文学高扬主体意识和自我价值,主要体现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和自我形象的塑造,着力表现自我价值的体认和主体精神的探寻,这种努力使"五四"转型期的新文学适应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脚步,从而掀开了中国新文学的崭新一页。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中国从传统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过程中诞生的文学,受时代语境的影响,追求西方现代性曾一度成为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主要价值导向。自晚清开始,很多作家都近乎自觉地与"西化"知识分子的论调保持一致,把中国的现代性焦虑以及知识分子的自我身份想象添加到新文学的构成之中,由此,中国文学的文化逻辑、叙事模式、话语策略、情感结构等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4.
庄桂成  庄春梅 《江汉论坛》2005,5(12):109-112
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究竟从何时开始?20世纪90年代之前是"五四"说,后来"晚清"说逐渐占据主流."五四"说之所以被"晚清"说代替,是因为其具有不可超越的局限它不能解释"五四"之前中国文学批评中萌生的"科学化"和"人本化"因素."五四"说存在的根据主要是"五四"时期白话文的盛行和政治家对历史的划分,但它们并不适用于中国的文学批评.笔者认为,检讨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的"五四"说,有着学术史、学科建设和方法论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进化论思想在晚清至五四中国新文学的变革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作为近现代中国"积极反传统"的理论资源,有力地促成了新文学的"发生";瓦解了中国传统的"华夷"和"古今"观念,直接影响了新文学的基本走向;不同个体对进化论思想的不同接受,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与冲突,酿就了近现代文学研究的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以来,随着古典中国形象的破灭,中国文学开始了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不断寻找与重建.这种重建既是危机中的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对理想中国的审美性想象,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在遭遇西方文明入侵时,被迫选择新的发展道路.从本质上来看,这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复兴的内在需求,也是中国社会推进实现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晚清学制改革是一个西学东渐以来的革新运动。学制中的白话内容和西方“文学”观念的初步接纳作为革新的具体成果,仍然被传统意识形态所纠缠。主要是在大学体制内发起的“五四”新文学运动是在此后进一步变革的产物:“五四”新文学不仅为西方话语积极开辟道路,也继承了晚清学制改革中所包含的东、西方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的起点问题,代表性观点有三种,即"晚清"说、"五四"说和整体观照说.综而观之,一个大体全面而客观的划分姿态应该是:既整体观照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不用概念和政治作人为的隔裂,又不回避对起点的界定,但起点一定是某一个时间阶段,是总的历史和时代语境等因素"合力"催生的结果, 而不可能是某个人、某个时间点或者是某篇著作和文章.  相似文献   

9.
季桂起 《东岳论丛》2008,29(1):67-73
晚清小说变革与"五四"小说变革是性质不同的两次变革,这导致晚清小说与"五四"小说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别。晚清小说变革持续的时间、规模都超过"五四",但是却没有真正实现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主要原因在于晚清小说变革是非自觉的文学变革,变革主要发生在文学的外部,其价值指向是政治的、商业的。相比而言,"五四"小说变革是自觉的文学变革,是发生于文学内部的变革,其价值指向是文学的。晚清小说变革并非必然走向"五四"小说,它的变革路径与"五四"有很大不同,即基本保留古典小说模式,只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容纳一些新的思想、艺术因素。"五四"小说变革因历史背景、文化语境的特殊作用,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这就是精神与艺术的一体化即"心理化"。通过这一路径,"五四"小说最终实现了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齐君 《江西社会科学》2021,41(9):154-163
作为晚清西书中译的重要力量,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笔受"译员在离馆后,积极投身近代文教事业、政界或其他领域,不仅对中国文教近代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应和了中国由洋务自强、维新变法至辛亥革命的近代变革全过程.其职业走向显示,晚清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为其职业选择提供导向,爱国情怀是其动力源泉,译书经历为助力铺垫,知识结构系重要基础,传统主流价值观则使他们存在强烈的纠结心态.而"笔受"译员群体的职业走向亦体现出近代知识分子在晚清中西冲突、新旧更替中的抉择与纠结,以及他们在近代中国政治、社会转型中的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12.
李青果 《文史哲》2008,6(1):124-132
晚清民族叙事的兴起,是中国文学的一大变局。这种变化部分有赖于当时来华欧日人士"中国讲述"提供的"国民性批判"写作资源和"想象中国"的新方法。它们对中国民族性展开的广泛研究和批评,为晚清趋新之士提供了由域外眼光观察中国的独特取径,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意识,也提供了从思想启蒙到文学启蒙的进路及中国文学需要变革的信息。不仅梁启超、鲁迅等思想型作家开始思考、实践中国文学的"突变",就连一般文士的文学撰述也增添了国民性内容,使中国文学开始从传统的"世情叙事"向近代的"民族叙事"转型,从一个侧面有力地引发了中国民族叙事的发生。在这一过程中,一般文士与思想型作家的区别在于,一般文士虽然重视民族叙事的内涵,但更看重叙事的传统形式和传播效果;思想型作家则有意于借鉴西方文学进行思想启蒙,其形态更趋于"西化"。二者一俗一雅,开启了中国民族叙事"通俗写作"与"精英写作"两种形态。  相似文献   

13.
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公司发起的“重述神话”写作项目,促成了全球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的跨国出版合作.当代中国作家苏童、叶兆言、阿来、李锐夫妇参了此次写作项目并出版、发行相关的作品.世界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长期以来并非由中国自身塑造,藉此次跨国出版项目的契机,当代中国作家获得了重塑“中国形象”的新认知和新体验.通过对本民族神话的现代重述,并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从中寄托深厚的民族文化情感,给予现代人精神家园缺失的抚慰,催生新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国家意识,彰显出了新的“中国形象”的深厚文化涵义.  相似文献   

14.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对晚清文学知识考古式重返,把现代文学起点推到晚清,拓宽了现代文学的疆界,并从对现代起源的关注转向如何想象并谈论中国"现代"的方式,引发了现当代文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论断对晚清现代性想象的释放,引发十七年文学"反现代的现代性"的探讨,使其在"革命中国"的阐释中具有了知识范畴的独立性和类似"乌托邦"的价值品格。而寻找中国现代性的努力暗合了中国作为大国经济崛起的"现实",这种承认的政治让现代性变成政治正确的概念而空洞化,重新落入西方思维模式中。对这一论断的反思是研究者超越时代限定使现当代文学学科与研究者获得独立品格,走向成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大团圆"是中国传统悲剧文学戏剧化倾向在文本结构上的重要表现,中国现代作家对"团圆"问题的客观辨析与理性认识贯穿于新文学建设的始终,这种认识不但形成了中国现代作家特有的悲剧观念,而且对中国现代悲剧文学的创作起着重要的制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回顾五四启蒙思潮发生的目的所在的基础上,认为国内政治上的黑暗依旧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中外有识之士对西方文明的反思是五四启蒙思潮发生分化的主要缘由,同时叙述了其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女性解放运动的本土前提——民族国家建构,其重要性亟待以更合乎逻辑的形态被阐释出来。通过对晚清中国女性解放运动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中国女性解放运动得以产生的问题意识建立在"民族国家"危机转化而成的"性别"文化危机上,性别文化危机并未构成独立的问题意识,因此女性解放运动必然要与民族国家建构运动相交叉,并以此作为确立自身合理性的重要依据;中国女性解放运动也因此形成了主体角色追求上的"女国民"、形态设定上的"群体性"两大特点,构成了与发达国家女性主义不同的价值追求、资源利用与路径设计。中国女性主义的未来发展不能建立在对西方女性主义资源的简单横向移植上,而应该落实在对本土资源批判性的反省与汲取上。  相似文献   

18.
19.
国家形象、政党形象和执政形象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三个独立概念,当前学界存在着对这三个概念辨析不清、甚至混淆误用的现象。狭义的国家形象、政党形象和执政形象是广义上的国家形象理论中占据不同层次的组成部分。三者在形成过程、与认知对象和主体传播能力的高度相关性方面具有很强的共性,但在依托基础、保证机制和稳定程度上又很不相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形象是中国国家形象理论建构的突破点,在进行执政形象建设时,党的自身建设是基础和前提,并且需要把党的执政形象建设与中国国家形象融合在一起,以之带动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中国的国家形象理论研究,对其他后发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他者镜像中的中国主体——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婷 《学术研究》2007,(10):146-150
七个世纪以来的西方的中国形象经历了各种变幻,但其观照出来的并非中国,而是西方人自己。中国人以西方的中国形象透视自己无异于镜中寻花、水中揽月。但西方的中国形象套话一旦形成,就具有符号性的支配功能,可以不指向现实而进行自我复制。五四运动以来的国民性讨论如果放在中国形象问题的视野中来考察,就会发现触目惊心的事实,即中国的精英知识分子与西方论述形成了合谋,共同发明创造了中国的国民性问题。而且,这种合谋在当下仍有其市场,因此要警惕中国是否已经失去了表述自己的功能与话语权,只能用西方话语表述自己,沦为只能被表述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