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 获得针对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CSP)保守II 区 (RegionII )的单克隆抗体。 方法 采用恶性疟原虫保守II 区十二肽 (EWSPCSVTCGNG)免疫BALB/c小鼠 ,经融合 ,ELISA 3次筛选 ,获得 3株分泌针对保守II 区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单抗能与重组表达的恶性疟原虫CSP片段及天然CSP特异性反应。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显示 ,单抗不仅能识别恶性疟原虫子孢子 ,也能识别约氏疟原虫子孢子。 结论 成功地获得了针对恶性疟原虫CSP保守II 区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3.
作者利用杂交瘤技术,经2次融合、5次克隆化,制备出3株分泌抗人淋巴细胞的单克隆抗体,命名为SMU_1,SMU_2,SMU_3。经初步鉴定,SMU_1和SMU_3可识别T淋巴细胞膜抗原CD_3;SMU_2为非系限性单抗,不仅能识别T淋巴细胞,而且可与粒—单核细胞反应。3株单抗在用于白血病免疫分型的研究中具有识别细胞及鉴定型别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单卵囊分离技术分离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stiedai),观察其卵囊在孢子化过程中的发育形态变化。方法通过人工感染断奶幼兔,以潜伏期、死亡率、肝指数、血清中转氨酶数值、肝脏病变记分等指标研究其致病性。结果采用单卵囊感染技术成功分离了E.stiedai单卵囊,卵囊在29℃条件下最早孢子化形成时间为39 h,潜在期为13~15 d,感染率为20%。结论用继代增殖的纯株E.stiedai人工接种试验兔,在一定范围内其致病性随感染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体外观察了抗间日疟原虫子孢子的单克隆抗体2F2,NVS3和2E10以及抗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单克隆抗体4B2,8E3对日疟原虫子孢子入侵入肝癌细胞(HepG2—A16)以及侵入后的进一步发育的影响。在浓度为25μg/ml时,2F2,NVS3和2E10抑制子孢子入侵的百分率分别为100%,76%,10.5%。部分子孢子未抑制而侵入肝癌细胞后,发育为红外期裂殖体,后者发育不良,提示抗体还影响红外期的进一步发育。4B2和8E3的抑制百分率分别为4.5%和3.4%,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保护性抗体提供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获得针对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 (CSP)保守II+ 区 (RegionII+ )的单克隆抗体。 方法 采用恶性疟原虫保守II+ 区十二肽 (EWSPCSVTCGNG)免疫BALB/c小鼠 ,经融合 ,ELISA 3次筛选 ,获得 3株分泌针对保守II+ 区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单抗能与重组表达的恶性疟原虫CSP片段及天然CSP特异性反应。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显示 ,单抗不仅能识别恶性疟原虫子孢子 ,也能识别约氏疟原虫子孢子。 结论 成功地获得了针对恶性疟原虫CSP保守II+ 区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7.
对鸡疟原虫雌配子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NSI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的6株杂交瘤细胞,证明能分泌效价高、特异性强的单克隆抗休 类鉴定为IgG1、IgG2b、IgG,其中2H1、6E2、1G1、12D1株McAb为抗膜抗体,而3H1和6C2株McAb为非抗膜抗体。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体外观察了抗间日疟原虫子孢子的单克隆抗体2F2,NVS3和2E10以及抗间日疟原虫红内期单克隆抗体4B2,8E3对日疟原虫子孢子入侵入肝癌细胞以及侵入后的进一步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特异性强、亲和力高的抗猪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suis)单克隆抗体(McAb),并探讨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将纯化的猪隐孢子虫卵囊冻融和超声波处理后免疫BALB/c小鼠,取阳性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有限稀释法进行克隆;用间接ELISA叠加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McAbs的免疫反应活性。结果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抗猪隐孢子虫McAbs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1E1C5、1E11A5、2B7A1,分别属于Ig M、IgG3和IgG2a类;其细胞培养上清效价分别为1∶3200、1∶1600和1∶3200,小鼠腹水效价分别为1∶1.6×105、1∶1.6×105和1∶0.8×105;ELISA叠加试验表明3株单抗可识别两个不同抗原位点,1E1C5有较高的亲和力;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3株单抗均能与猪隐孢子虫卵囊壁反应,但与艾美耳球虫、人隐孢子虫(C.hominis)有微弱的交叉反应。结论获得了3株可识别猪隐孢子虫卵囊壁的McAbs,为进一步开展猪隐孢子虫快速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圆孢子球虫卵囊孢子化过程中的形态学特征。 方法 取腹泻患者粪便中的圆孢子球虫置 2 .5 %重铬酸钾液内室温培养 ,先后在第 5、7、14、2 1、2 8、3 5、60和 90d显微镜下观察卵囊发育情况。 结果 新鲜粪便中的卵囊呈圆球体形 ,大小为 (9.15± 0 .70 ) μm ,囊壁透明 ,内有 3~ 8个折光颗粒呈簇聚排列而成的淡绿色桑葚胚。卵囊置重铬酸钾液中培养至第 5d和第 7d ,部分虫体内折光颗粒减少 ,第 14d出现由 3~ 4个大颗粒构成的桑葚胚的卵囊 ,第 2 1d观察到发育为两个孢子囊的卵囊。 结论 圆孢子球虫卵囊大小为 (9.15± 0 .70 ) μm ,孢子化后的孢子囊大小为 4.68~ 6.2 5 μm× 3 .12 5~ 4.68μm ,孢子化时间长 ,孢子化率较低 ,仅为 2 8%。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抗人神经肽Y(NPY)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方法:用合成的hNPY多肽偶联KLH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用ELISA法筛选出阳性克隆,经克隆化后建立抗人NPY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得到的单抗进行亚类、效价、纯度、亲和常数以及结合位点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获得了3株稳定分泌抗hNPY单抗杂交瘤细胞株,IgG亚类鉴定分别为IgG3、IgG2b、IgG1,腹水效价为1:20万~1:200万,纯化抗体效价为0.05μg/ml-0.0005μg/ml,4A8抗体纯度达到95%以上,抗体亲和常数分别为5.27×10^6L/mol、3.39×10^6L/mol、1.05×10^7L/mol,不同单抗配对经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提示3株单抗是针对不同抗原决定簇。结论:成功制备了3株抗hNPY单抗,为研究NPY及其抗体在脂肪移植及肥胖治疗中的机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用抗牛型结核杆菌单克隆抗体(McAb)1A3和抗牛型结核杆菌免疫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9种分支杆菌参考株进行检测,证明了抗牛型结核杆菌McAb1A3的特异性和抗牛型结核杆菌免疫血清(IMS)的相对非特异性。用McAb1A3对36株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早期培养物(培养3周)进行菌型鉴定,所需菌量最少仅2×107,即可鉴定出临床分离株中的牛型结核杆菌,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此方法较常规微生物鉴定方法简单、省时,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菌型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牛布鲁氏杆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部分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牛布鲁氏杆菌单克隆抗体(单抗),并对其部分特性进行鉴定.方法 选用布鲁氏杆菌地方株牛三型菌S85A抗原免疫BALB/c鼠,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取脾细胞并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间接ELISA筛选,得到能稳定分泌抗牛布鲁氏杆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并鉴定其抗体亚类.结果 经3次有限稀释法克隆,间接ELISA筛选,得到4株能稳定分泌抗牛布鲁氏杆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抗体亚类分别为3株IgG 2b和1株IgG3.结论 间接ELISA方法证实这些单抗仅与牛种布鲁氏杆菌呈阳性反应,而与其他种的布鲁氏杆菌菌株均无交叉反应.证明得到的细胞株是牛种布鲁氏杆菌单克隆抗体分泌细胞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鉴定重组表达的恶性疟原虫醛缩酶(ALD),制备针对此酶的单克隆抗体。 方法 用PCR法扩增恶性疟原虫海南株ALD基因,经大肠埃希菌表达并纯化的ALD免疫BALB/c小鼠,腹腔注射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加强免疫后3d取免疫小鼠脾细胞制备单克隆抗体。同时用获得的免疫血清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t blotting)分析。 结果 ELISA检测表明,小鼠能产生较高的针对ALD免疫应答,3次免疫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达1∶105,IFAT显示免疫血清能特异性识别疟原虫体内的抗原;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免疫血清识别的疟原虫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约41 000;所制备的免疫血清与人红细胞内醛缩酶无交叉反应。经ELISA检测 3次,筛选获得7株分泌针对ALD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3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能识别培养的恶性疟原虫;抗体亚型鉴定结果显示均为IgG1型。 结论 本实验构建并表达了重组疟原虫糖酵解醛缩酶,并获得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抗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采用经口感染狗肠壁上寄生的成虫制备抗原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sp2/0进行细胞融合。结果显示经筛选克隆后建立了一株分泌抗成虫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G5E8F4E4。腹水的抗体效价为1:12800。初步建立了分泌抗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16.
抗弓形虫主要外膜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分析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弓形虫单克隆抗体,经蛋白印迹试验证实:12A10、12C4杂交瘤株分泌抗弓形虫主要外膜蛋白P30的单克隆抗体。其免疫球蛋白均为IgG类。  相似文献   

17.
以DEAE纤维素部分纯化的家兔肝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为抗原,制备了两株抗兔LDL受体单克隆抗体(ZMRE6、ZMRF7)。两者均能与兔LDL受体特异性结合,并且有较高的抗体效价,均为IgG1亚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两者都与培养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猴内皮细胞无交叉反应,具有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日本血吸虫来成熟卵抗原(SIEA)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SIEA单克隆抗体。获得一株强阳性、高特异的抗未成熟虫卵的单抗(2B2),免疫球蛋白为IgG1类。免疫印迹分析表明该单抗单一识到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抗原中的50kDa分子。免疫荧光染色表明,与雌虫子宫内虫卵呈现强阳性反应,而不与成虫抗原交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2株分泌波摩那群波摩那型罗株钩端螺旋体内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YL-1和YL-2。YL-1和YL-2单克隆抗体均属IgM,并经MAT证实此等单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群特异性。YL-1和YL-2体外培养7个月余和冻存3个月后复苏仍能稳定地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备阴道毛滴虫(T.υ317株)黏附蛋白抗原(AP33)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分析鉴定其功能。 方法 将制备和纯化的融合黏附蛋白33(rAP33)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抗原含量分别为100、50和100 μg),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3 d取小鼠脾细胞及SP2/0骨髓瘤细胞在聚乙二醇(PEG1500)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筛选出高滴度分泌的McAb 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其免疫球蛋白亚类及其效价,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其特异性,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T)进行定位,并初步探讨其体外对阴道毛滴虫黏附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 结果 经筛选获得能稳定分泌抗AP33单克隆抗体的5株(4A2, 4F11, 4F8, 4E7和4H11)杂交瘤细胞株,经免疫球蛋白类型和亚型鉴定为IgG1; ELISA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5 株单抗均能与重组阴道毛滴虫AP33发生特异性结合;IFAT显示其中4株(4F11, 4F8, 4E7, 4H11)可识别培养的阴道毛滴虫,体外滴虫黏附抑制实验显示终浓度分别为200、200、400和200 μg/ml,该4株单抗体外对滴虫黏附HeLa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50.08%、65.03%、50.70%和49.08%。 结论 制备的抗重组AP33单克隆抗体,体外对阴道毛滴虫黏附有较好的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