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战后日本的住宅设计有两个大的主题。一个是追随欧美现代主义潮流,引进合理主义的住宅形式;一个是对“日本的”东西的追求。尤其是后者,建筑师在设计住宅时,总是强烈地意识到,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日本的”东西来。因为住宅是与生活有着最深、最紧密关系的建筑类型。就象在家庭里,日本人丢不开传统的日本饭菜一样,在住宅中把“日本”丢开也很难。虽然每个人都想追求这个“日本”,但究竟什么才是“日本”,看法却各种各样,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验出发,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打算,把自己的“日本”纳入自己的住宅里的。例如池边阳的“立体最小限度住宅”(1950)是个建  相似文献   

2.
薛晨玺 《山西建筑》2010,36(36):17-18
以中国古代建筑的木构架结构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顺序,阐述了中国木构架建筑穿越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情况及特点,从而使人们对中国古代建筑史有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蓦然面对意外的结论,如失手跌碎了维纳斯石像,建筑历史的圣域地震沉入了大西洋,原来,文艺复兴建筑的锦袍内,竟是偏瘫之躯。古典主义与折衷主义倒功胜于他,而完成建筑的大时代之革命者,却是现代建筑。这一轮变革的航程艰难曲折,绵延约六个世纪。 反复兴衰着复古思潮,六百年!在形式美的光环后面藏着什么?  相似文献   

4.
吴耀东 《华中建筑》1996,14(1):20-22
丹下健三:走向“自我神化”吴耀东丹下健三在80年代以后的行迹是引人注目的。日本现代建筑史如果没有丹下,就好比世界现代建筑史没有柯布西埃一样,丹下健三自身的历史便是一部日本现代建筑史。早期的丹下借助柯布西埃的方法来尝试“日本的”现代建筑的创造,在广岛和...  相似文献   

5.
“建筑”一词是日本人创造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学术界一般都认为"建筑"一词是来源于日本的外来语。如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汉语外来语辞典》中,"建筑"词目下注明"源日"两个字;又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的第一页序言中就说明:"'建筑'一词是从日本语引入汉语的";再如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期刊《时代建筑》1991年第四期《建筑考辨》一文则更明确地指出"建筑"一词是日本人创造的。然而我们在选编《建苑拾英》的过程中,却发现不少材料足以说明此说尚值得商榷。《建筑考辨》一文为此作了考证,提出了以下两点事实:一、日本享保年间(1716-1735)翻译《…  相似文献   

6.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超越文化持续性的地平线",这个题目听来有点难懂,所以我又拟了一个副标题,叫做"从现代建筑史看日本现代建筑"。我之所以拟出这样的题目,是因为我认为建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职业,但在建筑中不仅有技术,还有文化的内涵。所以,我觉得一个人在哪出生、在哪长大、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对他所设计出来的建筑是有很大的影...  相似文献   

7.
影视建筑二十年前的日本,不仅是亚洲,也是全球的电影大国。影院鼎盛期1960年,共有影院7457家,座位322.3万个及观众近11亿。计12500人一家,29人一座位,年人均进影院12次。影片制作的高峰1966年,共719部,相当一天出两部故事片,居世界之首。然而,也正是在六十年代,日本的电视机台数翻了六番半,普及率由37台/(千人)猛增至216台/(千人),基本上户户有了电视机,其中1/3为彩电。这就导致自六十年代后半期,影院业与制片业一落千丈,至七十年代被称之为“夕阳西下”的行业。到1980年,全日本仅有影院2364家,观众1.6亿,只相当二十年前的32%及15%。艺术片一年仅有几十部。此时电视机普及率为254台/(千人),比十年前上升有限,表明已饱和。但彩电比重则由28%增至90%,居全球之首,质量上加强了与影院的  相似文献   

8.
刘源  姜省 《南方建筑》2014,(6):4-11
建筑图书是传播建筑知识的媒介,近代建筑图书的出版改变了我国历史上建筑专书甚少的状况,影响了近代建筑学的发展。在回顾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指出研究近代建筑图书的必要性,梳理了近代出版的建筑图书的书目、编著者、出版时间和出版者等信息,将之整理成表,并进一步讨论了近代建筑图书出版的整体特征。论文最后通过考察图书的印次来探讨近代建筑图书的影响,分析了再版次数最多的三种图书《房屋》、《建筑构造学》和《房屋建筑学·住宅编》的作者、内容、编辑意图和读者对象等情况。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本学者关于中国建筑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这反映了中国在关注世界的同时世界在注中国,但是他们的研究成果多发表在日本,本文介绍了日本有代表性的研究,并分析了其研究的背景条件及对中国建筑史研究的认识,供中国的研究者借鉴。  相似文献   

10.
2003年3月15日以来,位于日本东京都品川区的“旧正田邸”(图1)的保护问题成了日本国内的热门话题。现就此作一介绍,从这里可看出日本对于文物古建的保护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亦师 《建筑师》2020,(1):129-133
在近年来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和出版欣欣向荣的背景下,本文简要分析其成因,并尝试讨论若干使本领域 走向深入和深刻的可能。首先,以清华大学建筑系开设的中国近代建筑史课程为例,补充论述其教学现状及发掘 一手资料、发动多数学生开展普查和研究的重要性。此外,试从技术史、观念史和思想史等视角与方法,以及重 视1949年前后的断裂与接续问题两个方面论述可能的方向与方法。结论部分论述本领域研究的两个特点,指出 未来近代建筑史的生命力在于在艰苦、坚实的史料工作和案例研究基础上,能够衍生出多种多样的叙事方式和研 究范式。  相似文献   

12.
13.
高介华 《华中建筑》2001,1(3):85-86
北宋词人柳永有一首咏杭州词《望海潮》,其中写道:“钱塘自古繁华。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词中贴切如画地展现了杭州城市的人文自然景观,是如此迷人,以至“金主闻之,遂起投鞭之志”。现代著名城市规划史学家贺业钜先生在他的城市史论述中对历史上的杭州也作了重笔书写,我想,人们研究历史,岂止是对历史文化的追述、怀念呢?重要的还在于“异日图将好景”——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和创造。  相似文献   

14.
张十庆 《华中建筑》1999,17(4):92-98
文章通过日本唐样与完元江南建筑的比较,分析从《营造法式》到《工程做法》建筑设计技术的发展和演化。  相似文献   

15.
王为 《建筑师》2023,(4):103-108
安德鲁·里奇2010年的著作《什么是建筑史》探讨了建筑历史编纂学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当代境况。本文对书中涉及的建筑史的起源、框架、材料、应用等主题进行梳理并解释,并由此聚焦于其中关于“学科性”的讨论;再结合文化史等其他历史学分支的跨学科趋势,进一步指出“内部史”与“外部史”两种范式之间的深刻分歧正带给建筑史研究同样的挑战与启示,而这也是如今专业史写作亟待回应的方法论难题。  相似文献   

16.
17.
汪晓茜  赖自力 《华中建筑》2005,23(6):i0001-i0004
世界建筑史是人类建筑文化的结晶,既总结着过去的业绩,也展示着现代的成就,它已成为开阔人们思想与视野的重要路标,并且是当代建筑创作的思想源泉,因此了解当代建筑史的新观点与研究的新方法,探讨成功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已成为国内建筑院校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8.
19.
汪晓茜  花凯峰 《建筑师》2023,(6):126-131
20世纪中期后,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兴起,在知识界掀起一次次波澜,并于1970年代前后在历史学领域得到积极响应,由此产生的新史学观和写作方法对建筑史的书写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以第一部挑战西方传统史学观的建筑史著作:斯皮罗·科斯托夫所著《一部建筑史:环境与仪式》为对象,结合1970年代以后国际上史学研究和写作的主要变化和趋势,分析该书的写作思想以及特色,特别是与新史学思想的关联性及其局限性,以期对我们如何借鉴、反思,并书写或挑选一部适合当下的建筑通史书籍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万宁 《古建园林技术》2008,(2):F0002-F0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