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讲述人:妻子张雅静32岁老师他根本没有悔改的诚意我和胡伟是在朋友的婚礼上认识的。他长相不错,性格也很阳光,我家里有事,他忙里忙外的从来不抱怨一句。我在单亲家庭长大,自从父亲去世之后,我很久没有享受这样的幸福了。相恋半年后我们结婚了。婚后不久,胡伟身上的毛病一一暴露。他爱喝酒,喝过之后就光着膀子和朋友玩斗地主。他还是一只夜猫子,做事拖拉,而且坐没坐相、站没站相……  相似文献   

2.
给快乐打分     
周毅  小玉 《健康文摘》2006,(12):8-8
父亲是我的良师益友,他对我的启发和引导贯穿于生活中的许多细节,让我终生受用。记得,上中学时有一个学期,我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学习成绩下降得很厉害。自然,苦恼和自卑油然而生,人也变得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一天晚上,父亲买了好多好吃的,亲自下厨为我们备了一桌丰盛的“大餐”。母亲好奇地问:“今天是什么好日子,让你如此‘兴师动众’,涨工资啦?”父亲乐了:“没有。老李涨工资啦!没我份。”“那你乐个啥?”母亲更不解了。“你这话说的?没轮到我涨工资就该哭呀?人应该学会自我找快乐,而不是自寻烦恼。”父亲仍旧乐哈哈地笑着自言自语,然后又冲着我喊了一句:“儿子,你觉得爸说得有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3.
结婚十年,孩子都7岁了,但丈夫喝酒的习惯一直没改。以前总是隔三差五就跟朋友出去喝到三更半夜醉醺醺才回家,还经常酒后驾车害我担惊受怕。今年可能因为工作不顺利,他喝酒更凶,常常是在家也喝,一喝酒就会打孩子!为了这事我俩经常吵架,家里没有一刻安宁。现在我觉得很累,每次看到孩子被打都心痛不已,有时真想带着孩子一走了之……可是,不喝酒的时候他对我和孩子都很好,可劝也劝了,闹也闹了,他就是离不了酒,我到底该怎么办啊?——焦急的张女士。  相似文献   

4.
《健康必读》2008,(11):40-40
康博士:我先生是个老实本分的工人。几个月前,他们单位开会,领导强调职务所得物品要交公。当晚开始,他就难以入睡,随后就变得很消沉,整天长吁短叹的,说自己有罪,拿公家的东西,乱搞男女关系。可我知道他根本没做这样的事。医生说他是抑郁症,我却怀疑他是不是精神分裂了,但他们家族的人从来都没有这种病啊。你说他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5.
我父亲今年62岁了,最近一年来我明显感觉他像是变了一个人。他退休前在单位工会工作,性格开朗,朋友很多,尤其喜欢喝酒聊天。可是我发现他自从退休以后就越来越沉默寡言,这段时间更是一天也说不了几句话,我主动和他说话他也爱答不理的,有时候一个问题要想好久才回答我。以前的一些老朋友约他出去喝酒他也不愿意去了,近一个月更是连家门都不愿意出。对于我父亲的状况我很担心,有朋友建议我带他去心理门诊看医生。可是对于看心理门诊我现在有些顾虑。我家乡是个小城市,专门看心理问题的机构很少,  相似文献   

6.
心语信箱     
山西太原读者张先生:我父亲是位性格非常内向的人,除了工作以外几乎不和任何人交往。我母亲去逝得早,这些年父亲一直是孤身一人。两年前,父亲退休后和人接触更加少了,他自己也觉得很孤独。这两年父亲身体很差,经常得病,不知他健康状况不佳是否和性格孤僻有关。我应...  相似文献   

7.
父亲陈关康于1965年写这本回忆录时正50岁,那时我18岁,现在我已经56岁了。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过了将近40年。父亲写完这本回忆录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他已是老。运动员”,当然免不了又受冲击,大字报点名批判、开批斗会、隔离审查等等,一直没完没了。本来每个星期六晚上他从苏州回家,但他经常回不来,也没有信写回家,我们担心极了,只能到他同事处去打听,他们总是说他在加班,毫无疑问,一定是我的父亲关照他们这样讲的。上海到处听到有人自杀,我们害怕父亲也走这条路,不敢到苏州去看他,又不敢写信去。好不容易父亲回家来了,又黑又瘦,一定是吃了不少苦,我们小孩子也不敢问他。一天半夜里,我听到母亲在跟父亲讲:。无论你碰到什么难事,都不要走绝路。天大的事,总有过去的时候。”父亲连声说:。你放心,我不会的。”我难过得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后来上海到处都在抄家,我们又战战兢兢地天天捏着一把汗。不知是因为父亲的单位在苏州来上海不方便,还是他的人缘比较好,抄家的人总算没有来,这本回忆录也就得以保存下来。1979年父亲退休,那时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政治上宽松多了。父亲的单位敲锣打鼓地用小卡车把他送回家,他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手里捧着。光荣退休”的镜框,高兴得什么似的。父亲认为这也是一种政治待遇,表明自己不是什么阶级敌人,而是人民一份子。父亲退休以后,生活还是比较愉快的,因为多年来压在他心头的政治压力没有了。后来他再也没有动笔把这本回忆录继续写下去,可能是写作的劲头没有了,也可能是心里还有文化大革命的阴影,那时候有多少人吃了文字的苦头,但是我经常看见他在翻看这本回忆录,不时地作些细小的修改。1995年3月父亲去世,享年80岁。我整理这本回忆录时,除了对原稿中不通,重复和不准确之处作了一些修改以外,尽量保持父亲文字的原汁原味,保持当年的时代风貌。  相似文献   

8.
父爱如灯     
杨建华 《长寿》2004,(9):48-48
1978年,我高中毕业,准备参加恢复高考后第二次全国统一高考。过去一直都是开卷考试,没有压力,再说书也没读多少,有一半时间部在学校的农场里闲着。但这次不行了,这次不但是闭卷,据说纪律非常严。父亲说,多下点功夫,准能有个好结果。  相似文献   

9.
提起中年人饮食健康,我不禁想起身边一位朋友,40岁的李先生是一个部门经理,平时工作非常忙,应酬也特别多,还经常熬夜。但近来,壮得像头牛的他却常常感到疲劳,脸色也越来越不好,他以为是累的,也没在意,终于有一天他突然晕倒在厕所里,被急救车送到医院诊断为胃出血。李先生好生纳闷,我的胃好得像铁打的,吃什么都没事儿,怎么会胃出血呢?原来,由于他平时饮食不规律,经常喝酒,  相似文献   

10.
母亲找老伴     
父亲去世三年后,母亲经人牵线搭桥,相中了个老头儿。知情后我坚决反对。因这老头儿是从乡下进城随儿子生活的,没房,没养老金,母亲与他结伴,就得供他吃住。我对母亲说,您找老伴,我不反对,别说该找个有依靠的伴儿。但至少也该找个不增加负担的老伴。母亲不与我争辩,主动打了退堂鼓。  相似文献   

11.
我父亲是个工人,过去由于工资低、人口多,家庭经济困难,经常借酒浇愁。20年来酒越喝越多,每天不吃饭可以,不喝酒不行。他渐渐变得自私,对家人漠不关心,对母亲和我们不是打就是骂,没有酒就发脾气、摔东西,致使我们全家不得安宁。因此来信求教,我父亲是不是喝酒中毒了?如果是中毒,还能治好吗?  相似文献   

12.
《药物与人》2010,(12):38-38
<正>编辑同志:我父亲患高血压多年,但偏偏有点爱喝酒。虽然在家人的控制下,已经戒酒一年多,但最近,父亲的一位朋友送了一瓶葡萄酒给他,说是高血压喝点葡萄酒没问题,这让父亲非常开心,准备在过节时拿出来  相似文献   

13.
信任     
我父亲是个轻易许诺的人,但在我的记忆里他几乎没有一次实现过他的诺言。记得有一次,大概是在我6岁左右,我和邻居三在刻木枪,父亲过来逗我们。父亲在镇政府工作,是村里见过世面的人。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父亲跟我们说起有一种像收音机的玩艺。能看见人在那里面动呢(现在想来应该是电视机)!父亲说着还用手  相似文献   

14.
4年前,我离开父亲来到北京工作。记得刚离开家时,父亲身体还不错,然而在这4年中,父亲的慢性病——高血压不仅没有控制好,反而新添了脑梗塞、脑缺血。使得在外的我常常在想,是不是不该离开父亲?如果我留在他身边,也许他不会遭受疾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不和你说话     
安雯  双福 《健康文摘》2008,(5):20-20
上周,母亲和父亲吵架了。她生气地摔碎了盘子和碗,气冲冲地把我和哥哥叫去,指着父亲说:“我不想和他说话,也不想看见他。你们把他给我领走!” 父亲仿佛没听见母亲的话,照样悠闲地看电视。母亲见了,更加生气了。  相似文献   

16.
仁颖 《家庭医学》2006,(2):58-59
冬天的一个清晨,我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赶紧着衣看个究竟。邻居李丽看到我焦急地说:“我父亲到现在还没起床,平常这个时候已经晨练回来了。”我们推门而入,看到李丽的父亲还躺在床上.面色绯红,好像还在熟睡。李丽推推父亲,见其没有反应,立即送往医院,医生诊断为一氧他碳中毒(CO中毒),也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煤气中毒”。[编按]  相似文献   

17.
31岁的廖先生,一早醒来,突然发觉自己右耳听觉微弱。由于双耳听力差别特别明显,他便请了半天假去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患了突发性耳聋,他回忆,病发前两周自己就失眠、经常头晕等。但让他想不通的是:“我还这么年轻.怎么会耳聋呢?家里也没有人有过类似的疾病。”后来,医生告诉他.突发性耳聋和心理压力有很大的关系。“的确,我最近工作压力很大,以前每周还和朋友一起去健身房运动一下,现在根本想都没时间想,”廖先生说。  相似文献   

18.
相思两个字     
我一直以为父亲是个没有情爱的男人,至少他从没有在我哥哥面前表现过对母亲的亲密。有时候我给他们拍照,父亲总是催促着我们赶紧照,他没闲工夫陪着我们。说完了又偷偷把身子朝前移一移,  相似文献   

19.
晒出健康     
父亲虽已年逾八十,但身子骨非常硬朗。他除了没有吸烟、喝酒、熬夜打牌等不良嗜好外,主要靠平常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简言之,就是坚持“三晒”。  相似文献   

20.
明红 《长寿》2004,(1):31-31
上班、写作、喝烧酒、吃泡馍、抽雪茄、听秦腔、看球赛、习书法、亲孙子,这就是作家陈忠实的日常生活。陈忠实嗜酒且有名气,他几乎每晚都要自斟自酌,菜不在好,有酒就行。写作顺的时候,要喝酒;不顺的时候,也要喝酒。他说:“当年写《白鹿原》,第12章是全书‘大关口’的第一章。写闷了,我就拎一瓶烧酒爬到原坡上去,一个人坐在地上喝酒。方圆几里没一个人,喝醉了也没人知道,啥都不想了,连小说也不去想它了……那是一种心态,一种完全超越了人世间荣辱与得失的心态。”他的这一爱好,几十年来从未间断。陈忠实认为,酒为百药之长,喝酒有益养生,但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