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尺寸链反计算主要有等公差法和等精度法两种,等公差法是以各组成环公差相等的原则求得各组成环的公差,此法虽简单,但因公差分配忽略了加工尺寸大小和加工方式等因素。等精度法是按各组成环有同等精度的原则来分配各组成环的公差,此法虽较等公差法考虑了加工尺寸大小这个因素,但实际使用中还有不少缺陷,如计算麻烦、须按公差等级套、不断作验算调整;其次是我国的尺寸公差等级主要按包容和被包容面之间的配合关系制定,对长度、孔距、  相似文献   

2.
<正> 在机械产品装配时,采用完全互换法和大数互换法都是依靠零件的制造精度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用极值法而后者用统计法解算装配尺寸链,解算后的装配尺寸链各组成环公差值要求尽可能符合国家标准《公差与配合》中标准公差值,且位于同一公差等级,以便于安排加工工艺。但是目前在将封闭环公差分配给各组成环时,完全依靠经验来确定公差等级,使分配公差这一简  相似文献   

3.
用修配法来保证产品的装配精度,就是将各组成环(包括修配环)按经济精度加工,在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环的累积误差相对于封闭环公差(即装配精度要求)的超出部分可通过对修配环的补充加工(即修配)予以消除。由此可见,修配环在装配尺寸链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平面尺寸链各环公差的简化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制造中,经常有解平面尺寸链的问题。在工科教材及有关资料中,介绍求解平面尺寸链的公差时,大都是全微分法,而在实际应用时有一定难度;所以,求解工作只能通过求极限尺寸来求公差,这既复杂,又不直观,尤其是进行尺寸链的反计算时,更是如此。实际中,计算遇到的平面尺寸链,有很大一部分是尺寸键各环组成一封闭图形的封闭式平面尺寸键。这种尺寸链的解算,求各环公差时,完全可以不求偏导数,只将封闭环的基本尺寸计算式改写就可得到各环的公差计算式。本文将从理论上推导这种简化计算方法并介绍它的实际应用。一、理论推导和计算…  相似文献   

5.
面向质量目标的尺寸链和统计公差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确定组成环的统计公差,以实现预期质量目标并保证封闭环的精度和质量指标,需要解决尺寸链设计中质量指标、统计公差和质量控制统计参数的对接和并行设计问题.为此,建立组成环(零件层次)的三层次面向质量目标的统计公差构架,提出保证组成环(零件层次)、封闭环(装配尺寸)的精度及质量指标的尺寸链和统计公差设计方法,结合案例说明面向质量目标的统计公差技术在尺寸链设计计算中的综合应用.封闭环和各组成环的公差、质量指标和统计公差是可以被并行设计、协调配置、定量分析的.这种新的尺寸链统计公差设计方法可以获得包括完整电子图表和系统软件技术的支持,根据封闭环的精度和质量指标合理分配各组成环的统计公差,同时充分利用各组成环的已知统计参数,以经济的公差和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实现预期的装配精度和质量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装配精度设计中常常会遇到图1a所示齿轮箱的各有关尺寸设计问题,亦即图1b所示装配尺寸链的计算问题。图中封闭环公差T按装配精度要求给定,各组成环l_1、l_2、l_3、l_4基本尺寸设计出来后,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给出各组成环的公差及上、下偏差,也  相似文献   

7.
装配精度设计中常常会遇到如图1所示的装配尺寸链的反面计算问题,即在封闭环的公差T_0和各组成环的基本尺寸A_1、A_2、A_3、A_4给定后,如何给出各组成环的公差及上下偏差。本文介绍的基于概率论的等精度调整法是考虑尺寸误差分布的概率规律,先设定各组成环精度相等,然后再考虑加工难度对公差进行调整核算。与其他方法相比,调整目标十分明确,便于得到更加合理的取值。长期以来,这种方法由于计算非常复杂而被限制了应用。为此,笔者介绍编程计算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机械装配中,尤其在机床制造中,广泛应用修配法提高装配质量。作者在文献介绍了修配法解装配尺寸链的极值解法,其中关于修配前的修配环尺寸的计算公式还不够简明,需要利用四对公式才能计算出修配环被修配后的封闭环尺寸。因此,有必要把四对公式进行综合,使修配法分析计算更为简便,更易于掌握。为此,本文对修配法解装配尺寸链的极值解法(简称极值修配法)作如下探讨。一、极值修配法的分析计算修配法是将装配尺寸链中各组成环零件的制造公差放大(根据经济加工精度等放大制造公差),而其  相似文献   

9.
张庆英  张福斌 《机械》2001,28(Z1):133
1 尺寸链及其计算 在机械制造中,常常需要进行尺寸链的分析计算,从而解决设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合理地分配公差,分析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校验图纸,正确地进行尺寸标注,以及基面换算和工序尺寸计算等等。 为了满足装配后的最终要求,必须合理地制定各个装配尺寸的公差要求,这就是尺寸链中的反计算,即设计计算的问题。它是将封闭环的公差合理地分配给各个组成环。从另一方面讲,当图样上的各个尺寸设计出来以后,需要验证它们能否保证装配后的技术要求,这乃是尺寸链中的正计算,即验算计算。假若我们要解决的是某一工序尺寸的计…  相似文献   

10.
一、简化处理的依据在用修配法解装配尺寸链时,必须正确的计算出修配环的极限偏差。目前,国内大多数资料记载的计算公式都是依据正公差原理推导出来的。通常有三种情形,当修配环为减环(或增环),经修配加工,而使装配误差(封闭环)增大(或减少),考虑到修配量后,其修配环的极限偏差,的计算公式有多个。要求在计算过程中,得到的修配环的极限偏差,始终是上偏差大于下偏差,其公差总为正值,即正公差原理。这样就使得计算公式多,计算复杂。本文引入负公差的概念,做为简化处理的依据,将多个公式变为一个通式。假如在保证给定的装配精度前提下,将各组成环都按经济加工精度制造,放大其公差,应用尺寸链的基本计算公式解修配环的极限偏差时,就  相似文献   

11.
张永军 《机械制造》2010,48(8):69-71
在分析等公差概率法和等精度概率法解算装配尺寸链原理与步骤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经济合理、更符合生产实际的解算装配尺寸链的方法。依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采用的工艺方法、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设备的加工能力等因素分配组成环公差的方法——等工艺能力指数法,推导出了按等工艺能力指数法解算装配尺寸链时组成环公差值的计算公式。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机械行业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常会遇到解尺寸链的反计算问题,其中各组成环公差的合理分配和确定比较麻烦。本文仅对寸尺寸链的反计算提出一种优选公差等级法。在尺寸链的设计计算中,主要用到的是极值法(完全互换法)和概率法(不完全互换法)。本文也是针对这两种方法论述的。图纸尺寸包含三项参量,即大小、上、下偏差(或平均偏差和公差)。因此,尺寸链包含三个方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尺寸链计算,初步确定机械加工尺寸和喷丸增长量公差,再通过统计法求解封闭环与各组成环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机械加工尺寸和喷丸增长量公差,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为喷丸类零件在工艺编制时尺寸公差分配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方法,同时为产品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计算装配尺寸链的原理和方法,我们已经讨论过了。现在讲一讲在机械设计和制造中处理机械及部件装配尺寸链计算问题。机械设计时,根据机械总体布局方案建立装配尺寸链,按封闭环的精度和组成环的数目可求出各个组成环的平均精度。此时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尺寸换算中的假废品公差带的确定方法,以及在假废品区内解出工序尺寸允许放宽的公差范围的实测法作了扼要介绍。并应用一般线性尺寸链图作简易图解。当封闭环设计尺寸精度高时,用传统解尺寸链的方法,必须大大提高其它组成环的加工精度,而用此法就避免了该弊病。  相似文献   

16.
兰建设  于玲 《装备制造技术》2007,(6):105-105,108
针对在零件加工过程中,进行工序尺寸及公差计算时存在的问题。将零尺寸位置公差换算为对称偏差计入尺寸链,该算法对零尺寸位置公差如对称度、同轴度等组成环的处理简便实用,不但可用于工艺尺寸链计算,也可用于装配尺寸链的计算。  相似文献   

17.
在机械产品的装配以及零件的加工、检验时,经常会遇到位置关系的测量及有关空间的点、线面的位置尺寸及其公差的计算问题,这时就必须应用空间角度尺寸链的解算原理亲解决,尺寸链的各环用角度为计量单位,但各环以空间的三角和几何关系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一、两种形式 1.空间相互位置关系尺寸链处于空间状态的相互位置关系(如平行度、垂直度等)为封闭环构成的三角和几何关系,称为空间相互  相似文献   

18.
以槽形零件为例,分析了槽加工中对称度和尺寸公差不易控制的加工难点,并针对加工完成后出现槽尺寸变大的问题,提出在加工槽时把基准孔转换到零件外表面上的实体平面的加工方法。同时提出在尺寸链计算中,将含有零尺寸对称度位置公差换算为对称偏差计入尺寸链的方法,并建议在尺寸链反计算分配公差时采用不完全互换法更符合实际尺寸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云南读者张文来信说,希望本刊介绍一些有关尺寸链的简易计算方法。在机械的设计、制造过程中,普遍存在尺寸链问题。把零件组装成机器,各零件的相关尺寸在组合时它们的误差也积累起来。因此,装配精度是否满足要求,或者说,在装配或加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各尺寸而最终保证所要求的尺寸精度,都要由尺寸镇解决。因此寻求一种既简便又明了的解尺寸镇的方法是至关重要的。一、现有残性尺寸链解法解尺寸链是要计算某组成坏或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公差及其偏差。计算前二者轻而易举,而计算偏差是最容易出错也最难掌握。现在最为常见也最为简单的…  相似文献   

20.
<正> 在机械装配中,常用固定调整法来保证装配精度要求,即用固定调整法解算装配尺寸链。实际生产中,固定调整法的应用比较复杂,计算公式多,容易产生错误。本文用反计算法解装配尺寸链。1 分组数Z的确定用固定调整法解算装配尺寸链时,需首先计算未装入调整件的空位尺寸S,其大小受组成环尺寸变化的影响,变动范围为S_(max)-S_(min)=sum from i=1 to(n-2)T_(At)T_(Ai)——各组成环公差(不包括调整环)这也是调整环应该全部补偿的范围。在此范围内各组调整环的补偿作用是连续的,因各组调整环的调整能力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